始终记得说你好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123388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二重新分班已一个多月,儿子说跟班里的男生都熟悉了,但女生还认不全。我说,那你主动跟她们讲话。儿子不好意思,说没什么话题讲。我说,那就见面时打个招呼,说声“你好”。
  看着儿子面对女生腼腆的样子,想到自己十五六岁时面对男生的情形,不禁莞尔一笑。
  那时的我刚考入师范学院,环境陌生,生性腼腆,不主动跟同学接触。幸好班主任孙老师要求同学见面都要跟对方说“你好”。同学们从不好意思到渐渐习惯,一声声“你好”不仅体现了文明礼貌,更是迅速拉近了同学之间的距离,也让我克服了羞怯,迈出了与人交流、结交朋友的第一步。毕业留言册上,好几名同学不约而同地写下“始终记得见面时,你一声问好,摆头一笑的样子”。至今,见到熟人问好微笑也成了我待人处事的习惯。
  問候语还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在表示对别人尊重和友好的同时,也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是社会的全息影像。从一句简单的问候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民族在某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特点和人们生活的方式。
  中国人见面最常说的是“吃了吗”,是因为“吃饭”这个问题,曾在中国几千年发展历史中,成为老百姓的头等大事。“民以食为天”,在农业社会,人们辛辛苦苦碌碌劳作,就是为了填饱肚子。所以,这个最关心的问题在见面时就成了问候语“吃了吗”。当然,中国人见面还喜欢说:“到哪儿去啊?”他并不是真的关心你要去哪儿,它反映的是中国传统熟人社会生活习俗,四乡八里街坊邻居都认识,“你到哪儿去啊”“我到哪哪儿去”,像一家人一样亲热。
  问候语的内容不断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正是和着时代的脉搏,折射出社会巨变下人们心理动荡、激变的轨迹,从中看到社会的变迁及人的思想观念、社会价值取向的变迁。
  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上下掀起“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其中有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提出普及日常文明礼貌用语“请,您好,对不起,谢谢,再见”。见面说“您好”被提到如此高的地位,是因为社会刚刚经历十年动荡,人与人之间要消除冷漠与隔阂,也打破防备与戒心,将温暖的问候彼此传递。“您好”这两个字肩负着社会责任和使命。
  “瘦了瘦了!”这是近几年南京人见面常说的一句话。说的人未必当真,听的人也未必当真。但说的人一脸诚恳,听的人嘴上说“哪里瘦了,胖了好几斤呢”,心里却是满心欢喜。生活条件改善的今天,人们在享受着美味佳肴的同时,又在因为多吃了两口,盘算着要走多少步、跑几公里才能消耗掉吃进去的热量。这是古人无论如何也预想不到的吧。
  让我好奇的是,中国古人见面的问候语是什么呢?答案是:“无它乎?”在那时的语言中,“它”即“蛇”,《说文》:“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在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上,“它”字在铭文中就是弯弯曲曲的蛇形。
  为什么古人见面要问蛇呢?这也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在我们的祖先还没有学会造房子时,人们穴居野外,时常受到野生动物的袭击和伤害,对付豺狼虎豹等动物可以用火,但对付蛇没有很好的办法,因此蛇成了生命安全的最大威胁。许多人常在夜晚熟睡中被蛇咬伤,甚至丧失生命。《说文》里这样写道:“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意思是说:“你没有被蛇咬着吧?”
  明天与朋友见面,你的问候语是什么呢?
  李茜:南京市雨花台区妇联主席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
其他文献
都说一日三餐中,早餐最重要,可早餐又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在清晨的匆忙和周末的懒觉中变得微乎其微。这是当今城市生活的缩影。  其实,生活可以是匆匆赶路时一个鸡蛋灌饼的囫囵吞枣,也可以是坐在四方桌边一碗豆浆和一两锅贴的细嚼慢咽,亦或是等待一壶水从凉到沸的淡定从容。  在我看来,现在的早餐大多只能叫早点,是不能称为“早饭”的。而在我的老家苏北淮扬一带,请客吃饭最隆重的就是吃早饭——老家把早饭叫“早茶”
期刊
四  (接上期)第二回合开始。  打破冷场的不是“我”,是老赵。他“站起身,他说稍等”。他的行与言,把故事情节带动起来。  又“稍许,他找了胶布、剪刀过来,剪一小块反复缠住录音机右上角”。而“我”只是“奇怪地望着他做完这一系列动作”。  “我”从“沉默”到“奇怪”,是一段漫长的心路历程。只用“我”的细心观察去表达。没有语言,也没再心理表白,只有老赵的言行。往简单里说,就是老赵在“我”的录音机右上角
期刊
他把做出来的物件叫作品  我经常会想起卫木匠。  有次讲座结束,一名读者问我:“李老师,你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我竟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我高中时的理想是做一个木匠,像卫师傅那样的木匠。”一群小朋友笑了,以为我故作幽默,很多双眼睛盯了我很久,见我没笑,一名学生问我为什么。我回答说:“如果考不上大学,像我这样弱不禁风的身体是干不了农活的,学一门手艺就是最好的选择。”孩子们又集体大笑。他们无法理解当时背
期刊
5月初的一天清晨,我抬头看见办公室的楼道口,站着我们班的唐顺顺,他手里拿着卡通玩具,正在窗台边自娱自乐。別的同学在教室里朗读古诗,他却拿着玩具在门口玩,我有些生气,三步并作两步冲上楼:“唐顺顺,你在这里干什么?为什么不和同学们一起读书?”突然听到我的声音,唐顺顺吓得玩具都掉在了地上,原来是一只“美羊羊”。  “老师,这是送给你的礼物。”唐顺顺赶紧从地上捡起了玩具,拍了拍灰,递给了我。“送礼物给我干
期刊
红薯泼皮好管理  我很喜欢吃烤红薯。热气腾腾的烤红薯,皮儿微微透着焦,稍一用力掰,就敞开一道缝,里面的红瓤探出来,露了笑脸,香味迫不及待地飘进鼻孔里。再一点点地剥开皮,红薯显了俏,尖尖的细脑袋,滚圆的身子,细瞧,不忍下口,总得端详一番,可肚子里的馋虫不依了,不断地发号施令,于是,一大口咬下去,嘴里心里都美滋滋的。  吃着红薯,就会不知不觉地想起种红薯。  红薯在农村,是寻常的农作物。每年,我家都会
期刊
千百年来,人们从未停止探寻和追问何为教育目的,叶圣陶先生则这样答道:“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社会够格的成员,做国家够格的公民,做一个完完整整的人。”  1925年,“五卅惨案”震惊中外,租界当局大肆拘捕爱国学生,公然屠杀手无寸铁的百姓。叶圣陶虽为一介书生却拍案而起。他创办《公理日报》,进行反帝爱国宣传;他主编中国济难会《光明》月刊,揭露统治者的虚伪嘴脸;他发起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文学为人生为人性。
期刊
“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最怕写作文”,这是很多同学的口头禅。鲁迅的文章如今在语文书里占据篇幅显著,也往往让很多同学苦不堪言。  而在我看来,即便深奥如“鲁迅”,只要用心去读,在他的文字里仍可以捡拾到不一样的快乐。  從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油蛉、麻雀、土墙石栏,到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童年的鲁迅在长妈妈的故事中奇思妙想;在一片令人神往的菜园中,无忧无虑;在寿镜吾的学堂里,忙里偷闲画绣像…
期刊
人在画中走,画在心中流  胡炎是我最早接触小小说时,为数不多的能让我一直记住的作家。他的《德富老汉的最后结局》是我最喜欢的小小说。  《德富老汉的最后结局》人物和故事情节都很简单。人物只有德富老汉一个,故事情节上采用单线条,秋日下午在静寂的田野上,老汉拉着牛去地里干活,牛不听吆喝,反顶死了主人。简单的故事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四个关键武器:有温度、有色彩、有感动、有细节。  《德富老汉的最后结局》从头
期刊
人到中年,我常常想起那个被我称为“阿母”的妇人。  她是我的保姆,其实并非专职保姆,而是靠帮邻居照看孩子补贴家用的家庭妇女。我与她的缘分十分偶然,据说是我儿时头发多而蓬松,看着像个小鸡雏,她的大女儿觉得我长得可爱,闹着要她带我回家。于是,工作超忙的父母周一到周五每天一早把我送到她家,晚上下班再接回去。我跟着她的孩子一起叫她“阿母”,她答应得很自然。可我对她的爱人,只是客气地称“伯伯”。  我四五岁
期刊
节节草是一种极普通的野草,其茎呈竹节状,无花,无果,记忆中似乎也没有叶片。神奇之处在于,它的节可以一一拔下,像变形金刚一样自行组装。因此,它成了乡下孩子的玩具。在打猪草之余,我和小伙伴坐在田埂上,就可以玩节节草,比赛谁组装的更粗、更长。  听老人们讲,这种草原来长得很粗很高,可以连接天和地。远古时的人们,甚至动物,都可以自由地到天上去。后来,因为一些人类和动物在天上胡闹,天帝大怒,派人放了一把天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