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角体味播音艺术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B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播音员,对一篇稿件的分析、理解、感受、设计所花费的时间、精力远超过播读过程本身,其运用的知识、技能范围已涉及语言学、文学、心理学、艺术等多种学科领域。本文旨在通过探寻播音与几种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
  用语言构筑的精神殿堂——播音与文学
  播音与文学作为各自独立的学科,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学塑造的艺术形象是虚拟的,而播音稿件所反映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文学作品的基本欣赏方式是阅读,而播音的接收方式是听;文学作品的外在形式是书面文字,而播音的外在形式是有声语言。但因为同样是语言艺术(书面语和有声语),所以播音与文学有许多相通之处,可以从构成因素的三个层面进行比较。
  言——语言层。文字相当于绘画艺术中的线条、色彩,音乐艺术中的声音、旋律,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媒介、材料。文字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也是读者接受作品的中介——桥梁和通道,它以文字为载体,文字具有形、音和义。播音是以文字稿件为依据进行的有声语言创作,可见播音与文学在语言层面上存在着既有区别又相同的特质。
  象——形象层。文学最根本的特点是以感性的形象形态传情达意、表现人生。语言作为单纯的符号是抽象的,但它所代表所象征所描绘的东西是生动的、形象的。正如古人所说,“言者,明象者也”。因为语言具有惊人的创造形象的功能,它可以将世上一切有形的无形的东西化为形象呈现于读者面前。以有声语言作为存在方式的播音,在形象表现方面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听众(观众)通过播音员绘声绘色的传送,入于耳、达于脑、感于心,双方一道完成语音交互的三个环节“发音——传递——感知”。而听众能够依据播音作品音节、语气等传达出的字词含义、情感信息,乃至更复杂、更微妙的生命意味,在心理屏幕上,感知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形象世界、生命世界、情感世界。
  意——意蕴层。古人说:“夫象音,出意者出”,“故可寻象以观意”。此话道出了“象”与“意”的关系,也指出了创造“象”不是艺术的目的,目的在于通过“象”隐喻、象征、暗示、升华一定的“意”。“意”是艺术作品的灵魂,体现了艺术家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理解和认识。“意”在艺术作品中是隐形的,它渗透、蕴涵、消融于具体可感的形象中,因此必须靠感悟、靠分析、靠抽象才能把握。播音作品中的“意”就是主题(中心思想),是稿件中提出的主要问题,或作者通过具体人物、事件所反映出来的看法、态度、主张等。
  蕴涵丰富的审美韵味——播音与艺术
  播音一产生,就与艺术存在着天然的姻缘。播音语言是一种艺术创作,播音既具有艺术的一般性,即用具体的、感性的艺术形象反映客观世界,又有不同于其他艺术种类的自己的特点。
  根据塑造形象的方式和使用材料的不同,艺术可分为语言艺术、表演艺术、造型艺术、综合艺术等。播音属于语言艺术,它是用有声语言间接地表现形象观念。
  以播音的音乐因素为切入角度看播音与艺术的关系。汉语是最富有音乐美的语种。汉语的音乐美产生于汉字的单音节性以及固定的声调,特定的语言音节组合能表达出特有的神韵、意味。而节奏更是常见的播音手段。节奏是有声语言运动的一种形式,它是播音员思想感情波澜起伏所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
  音韵和节奏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好听,给听众一种生理及心理上的愉悦感;二是帮助传情达意,增强播音的艺术表现效果。
  播音与音乐在结构上的相互关系,更有助于播音员培养听觉上的整体结构感。音乐与播音同属听觉艺术,两者的整体结构都是受众“听”出来的,其特点是有声而无形、无观而有感。
  用心灵拥抱对象——播音与心理学
  “春天,大地从寒冬里苏醒复活出来,遍野是望不到边的绿海,衬托着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种种野花卉,一阵潮润的微风吹来,那浓郁的花粉青草气息,直向人们心里钻……”
  这是一个较完整的心理活动,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讲,播音工作是一项播音员和听众共同完成的心理活动。其特点如下:
  前期心理活动。播音员准备分析理解稿件必须进行几个步骤:1.划分层次;2.概括主题;3.联系背景;4.明确目的;5.分清主次;6.把握基调。
  以上六个步骤哪一个离开感知、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能完成呢?
  同步心理活动。播音员经过分析、理解,将稿件生动地传达给听众,在播出过程中,稿件中的事、情、理在头脑中活动起来,他的思想情感与听众同步振动。
  反馈心理活动。一个有责任心的播音员往往在完成一件作品后,不是束之高阁弃之不问,而是主动查询播出效果,收集社会反馈信息,对播出的节目重新观摩评价,以便及时调整偏差、积累经验。
  心理分析对播音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揣摩透作者创作意图,全面把握作品。每一篇稿件都有一定的目的。播音员要对稿件深入理解、具体感受,还要尽量了解作者、背景、采制过程等,做到在心理上与作者的思想情感水乳交融。2.情景再现。这是播音的重要内容技巧之一,也是一种联想,想象心理活动,在理解感受稿件时,要积极主动地展开心理活动,播音员似乎正置身稿件的人、事、景物之中,看着、听着、感觉着、感动着,这时,文字背后的客观世界活生生地涌现出来,可以触摸到、感受到。3.内在语。就是稿件文字语言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显露出来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就是通常所说的“言外之意,话外之音”。4.研究群众(观众)心理,做到知己知彼,增强播音效果。
  学会心理分析、心理暗示、语气渗透,就能使内在语达到熟能生巧、运用自如的程度。
  一石激起千层浪——播音与接受理论
  “接受理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在以往的艺术理论中,所强调和重视的大都只是作品对受众的影响,以及作品本身的价值,而把接受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但“接受理论”深入系统地研究了作者、作品和受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受众对作品的欣赏、重视理解和接受的重要意义。因此要重视、尊重听众(观众)。在作者、播音、听众的三角关系中,后者不是被动因素、不是单纯地作出反应的环节,他本身便是一种创造的力量。“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欢迎不欢迎”才是检验播音的最好标准。有些播音员片面认为,“听众懂得什么,我是专业的!”殊不知,广大群众心中那所谓的“非专业”的最朴素最真诚最实在的审美标准,才是真正的试金石,任何虚报、矫饰、造作、轻浮都会被这块试金石碰得七零八落。我们要学会尊重听众。
  第一,受众在接受之前,已有自己特定的“期待意向”,决定了他对作品的基本态度与评价。在不同的时空和环境,其“期待意向”存在变化和差异性。
  第二,每个听众对播音作品意义有着独特的理解与阐释,不同听众的鉴赏趣味或听众的水平,造成个性差异。
  第三,欣赏播音又是听众想象性再创造的过程。听众对新作品创造性的想象与认识参与改变其原有的“期待意向”,这就是舆论导向发挥了作用。
  第四,从发展的角度看,播音员艺术生命的长短,在某种意义上也取决于听众(观众)的接受。有些播音员昙花一现,很快被淘汰、被遗忘了,其原因在于听众(观众)的需要。
  第五,一部优秀播音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本身,不只是作者所赋予的,或作品本身所囊括的,还包括听众所增补、丰富、流传的。越是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艺术越是有生命活力。
  “要想送给听众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本文从文学性、艺术性、心理性等不同角度对播音艺术“横看”、“侧看”,从中感受到不少新意和深意,播音员“功夫在声外”。要想使播音水平达到新高度,既要能“走进庐山”,又要能“跳出庐山”,只有这样才能渐入“识得庐山真面目”的佳境。
  (作者单位:漯河有线台)
  编校:董方晓
其他文献
双师“素质教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出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如何培养一支符合要求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已成为民办本科层次高级应用型人才教育工作的重点。文章根据民办
作为青年教师教育者们,仅仅依靠知识单方面并不能达到我们所追求的教师发展的要求.看到拥有相似专业知识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的差异使我们为之困惑,探讨造成这些差异的
一节好的化学课,教师总是尽力找一些情境视频、图片,创设丰富的探究实验等作为调味剂,营造气场,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精神倍增,产生对新知识的强烈求知欲望,这
中等职业学校的法律基础知识课是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法制意识,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因而中职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更应该担当起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健全学生人格的重任。这里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理论联实际、教学有实效  中职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属于未成年人,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成长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模
通过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国外模式、对国内外现代职业教育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它们成功的经验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教学模式的转变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一观念的转变,为打造高效课堂做了前提保障,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过程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讲练结合”。打造高效课堂也是当前吉林省大安市教育局提出的一项课堂教学改革,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在
本文从“座”与“台”的各自本义出发,分析各自的认知语义基础,然后对比分析二者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的例证,对其搭配情况做出解释,最后基于“座”与“台”的各自义项进行合理分析。  座  “座”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后起字,表示“坐位”或者“坐具”。中国古代最初是没有凳子、椅子之类的“垂足而坐”的坐具的,在较为远古的时代,我国古人都是用“席”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席地而坐”。如《孔子讲学图》中所画,孔子周
美国媒体总把我说成是超级英雄,但我不是,我只是一个老师,像所有的老师一样,我经常失败,我会在凌晨时分躺在床上睡不着,为一个我无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极度痛苦。  ——雷夫·埃斯奎斯  美国的霍伯特小学有2000名学生,他们中或家庭贫困或单亲或父母不在身边,许多人英语也不是母语,更有的孩子在十四五岁就辍学到街头流浪。这是雷夫老师初到这所小学的印象。大多数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知难而退,可他没有,并且他从教3
在现代大众媒体多样化发展的今天,广播之所以还存活着,是因为它的听众不受知识水平限制,具有独特而简单快捷的传播手段,仅使用单感官——耳朵,就可以达到信息传播的接收目的,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们在接收信息传播时的受限程度。另外,由于听觉系统在接收外来信息的同时,并不妨碍其他感官或肢体的正常使用,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奠定了广播在激烈媒体竞争中的生存基础,进而人们提出了广播的伴随性概念。  广
一、关注教学改革,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  1.改革实验模式。初中物理实验课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一个锻炼和提高的机会,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推动,物理实验教学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增加了许多应用型的物理实验,比如“生活中的透镜”“汽化和液化”等有关实验。这些实验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通过实验,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物理教师要抓住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