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中外医学导报·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woa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共有78例儿科护生在本科实习,按照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干预组、对照组),分别实施行動导向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干预组39例护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操作成绩、评估与团队合作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39例护生的教学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教学中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护生的理论、实践成绩,可有效提高护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法;传统教学;新生儿窒息复苏教学;实践操作技能;理论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4;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19)14-0057-01
  新生儿窒息主要指新生儿在成功分娩出子宫后无法自主呼吸或是呼吸抑制,进而引发混合性酸中毒与低氧血症。有研究[1]指出,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每年一共有18万以上的新生儿因为窒息而死亡。是以,产科不仅要加强妊娠检查、产前检查,还要预防并治疗并发症,不断强化产时监护,从而提高新生儿的复苏成功率。有研究[2]指出,新生儿窒息复苏效果直接取决于护理人员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教学效果,而传统教学难以满足这一状态。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究分析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共有78例儿科护生在本科实习,按照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干预组、对照组),每组39例护生。干预组39例患者的男女比为2:37;年龄大小区间在19-23岁(21.09±0.56)岁。对照组39例患者的男女比为1:38;年龄大小区间在19-23岁(21.12±0.53)岁。对比两组护生的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干预组:行为导向教学法,流程如下(1)教学前准备:首先将39例护生分为5组,各组设小组长一名,在教学过程中,组长负责管理小组成员。根据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相关知识划分重点,如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复苏方法、复苏技巧等。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在课前学习相关知识,掌握基础知识,找出预习期间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教师则提前准备窒息新生儿的模型。(2)实验过程:随机抽取各组一名成员讲述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表现、窒息诊断方法、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操作步骤,操作要点。而后,利用窒息新生儿模型在操作台上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每位小组成员轮流进行操作训练,小组其他成员负责找茬,一一指出小组成员操作过程中的不正确。若某一个步骤双方均存在疑问,则可询问教师,由教师解惑。教师在护生实验过程中,需检测几个小组的实验进度。在所有小组均完成实验后,由小组自行推选本小组中实验完成的最好的成员上讲台进行实战,每位小组均需推选最优秀成员,进行实战比赛。而后教师评估、分析最优秀小组。然后,针对实验过程中护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解惑。
  对照组: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系统、传统的教学。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生的(1)理论考核成绩(总分100分)、实践操作成绩(总分50分)、评估与团队合作(总分50分)。(2)教学满意度,采用自制教学满意度调查表获取,从可提高护生参与积极性、可促使护生自主学习、可提高护生学习效率等项目进行评估,内含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项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两组护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操作成绩比较
  干预组39例护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操作成绩、评估与团队合作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护生的教学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39例护生的教学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育理念,有研究[3]指出,在护理教学中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其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护生的考试成绩均高于进行传统教学的护生。本研究赞成以上观念,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39例患者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操作成绩、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可见,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效果更好的教学方法。
  行为导向教学法要求护生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活动者,教师则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寻找相关的问题,了解所学知识。在课堂实验过程中,对窒息新生儿模型进行操作,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技能,不断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4]。让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合二为一,培养护生的手脑统一能力,提高护生的实际操作能力[5]。
  由上可知,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教学中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晓菊.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新生儿窒息复苏教学中的应用[J].循证护理,2018,4(12):1111-1114.
  [2]张海燕,王军.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卫校中医护理学实训课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0):78-79.
  [3]刘继荣,岳月娟,李剑.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综合实训教学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0):376-377.
  [4]刘春燕,徐智,邬远林.基于信息技术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0):174-175.
  [5]刘小林,易剑霞.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护理急救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1):170-172.
  (义乌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 浙江 义乌 32200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在早期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治疗中合用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的治疗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3月~2019年6月我院58例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病例,以其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给予拉帕替尼口服治疗,同期观察组加用曲妥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0.00%,对照组39.13%,且P0.05。结论:对于早期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通过合用曲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不进行微生物检验,观察组进行微生物检验,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程度。结果:对照组总感染发生率为27.50%,观察组总感染发生率为5.00%;组间对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产妇分娩巨大儿的相关因素与妊娠结局。方法:从我院2018年1月至6月期间收治的40例无并合症经产妇分娩巨大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接收的40例经产妇正常体重儿为对照组,分析经产妇分娩巨大婴儿的相关因素与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宫高、孕周、孕末期体重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会阴裂伤、产后出血与剖宫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产妇分娩巨大儿的因素较多,产
期刊
【摘要】目的:5-羟基-5-甲基-3,4-二苯基异唑是非甾体体抗炎药-伐地考昔的重要中间体,其抗炎和镇痛作用有所提高,同时耐受性好,副作用较小。以苯乙氰和苯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研制5-羟基-5-甲基-3,4-二苯基异唑,熟悉和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方法:采用苯乙氰和苯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通过缩合、羟胺化和环化等反应,优化反应条件,合成关键中间体5-羟基-5-甲基-3,4-二苯基异唑。结果:通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程度腺样体肥大与牙颌面畸形的相关性。方法:以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49例不同程度腺样体肥大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来医院体检的49例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不同程度腺样体肥大与牙颌面畸形的相关性。结果:49例不同程度腺样体肥大患者中,牙颌面畸形发生率为83.67%(41/49);观察组患者颌面部发育指标与对照组颌面部发育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升高的慢性肝病患者使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产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本院筛选出84例ALT升高的慢性肝病患者,时间选为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使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2例。实施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为对照组,实施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为实验组,对两组产生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我们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工程系统,象一台精密的机器;在人体这台精密的机器里,膝关节、髋关节类似于机器上的轴承。这些关节结构复杂、负重较大,活动较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组织、器官会发生退行性变化,膝关节、髋关节也不能例外。因此,中老人极易罹患退行性关节炎。  退行性关节炎也称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其常见症状为关节疼痛,而且这种关节疼痛通常在老年人早上起床后发生。稍加活动后,疼痛反而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心理状况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我院2017年1月-6月收治的3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17年7月-12月收治的2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和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45.2±4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病例讨论教学模式的应用与价值研究。方法:选择80名临床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顾利用传统模式进行教学,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利用病例讨论进行教学,学期結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整体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病例讨论教学模式的应用,能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考试成绩,提高教学效果
期刊
【摘要】非甾体抗炎药(nonsteo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是一类用途十分广泛的非固醇类处方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疾病具有很好的解热镇痛消炎作用。  【关键词]】环氧化酶-2;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  【中图分类号】 R 9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19)14-0033-01  NSAIDs的疗效和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