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政治课学习的兴趣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tt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应该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以教学过程为依托,通过时事导入,设疑激发兴趣,创新激发兴趣,让学生跳出枯燥的苦海,快乐的学习政治课,让学生爱上政治课。
  关键词:思想政治;乐学教育;重要性;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7 -02
  据调查:90%的学生不愿学习政治课,他们认为政治课枯燥乏味,而且比较空洞。作为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应当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教育实践,不断创新,探寻适合时代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升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注意力和兴趣,为培养和健全学生必备的政治素质而奠定坚实的基础。实施“兴趣教学”,是改变目前思想政治课在学生学习中被动消极的有力措施之一。 兴趣教学就是教师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需要的满足,是一种最大的乐趣,以乐学激发观察,增进记忆,促进思维和想象,获得成功的欢乐。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对感兴趣的东西给予优先注意并促使学生一往情深地去研究它、领会它和掌握它。没有学习兴趣,不可能有对新知识的探求。思想政治课自身概念原理比较抽象,理论与现实存在差距等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更需要不断的与时代相适应,不断的大胆创新与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即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的指导下,贯彻实施“兴趣教学”,应该做好几个方面。
  一、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营造生动活泼的互动氛围,激发学生乐学、好学、善学的积极心态,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要着眼于教学目的,立足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使思想政治课成为既让学生明智,又促进学生动情的“活课”。在教学中,我利用声像兼备的直观手段,激发了学生的良好情感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直观情境中,开始对新知的探求。例如,在讲必修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这一框时,我以播放MTV《大中国》为教学切入点。熟悉的歌曲,生动的画面,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借助良好的课堂气氛,我结合歌词提出了以下问题:①“歌中‘兄弟姐妹都很多’,到底有多少?”;②“他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③“他们怎样共创了我们伟大的祖国?”。这种边听边看边提问的做法,使课堂教学自然地进入一种顺畅的状态。又如,在讲“主权国家”时,我先播放香港回归盛况的录像。在唤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的基础上,置问“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五星红旗取代英国米字旗飘扬在香港上空,意味着什么?”这达到了在提高学生觉悟的同时,开启授知之门的目的。通过直观动情的教学情境,在陶冶中传知,在授知中传情,知情结合,使教学产生了鲜明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凝聚力。新课程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因此在创设情境时,我注意选取贴近生活的情境内容,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必修一经济生活《影响价格的因素》一课时,我受到《老汉杀鸡》漫画的启示进行了《蛋市》情境创设,我让一名同学扮演养鸡场的老板,部分同学扮演成卖鸡蛋的,另外一些同学扮演成买鸡蛋的,模拟蛋市交易,要求“老板”根据“蛋市”供求关系的变化和鸡蛋价格的变动及时作出是扩大规模多养鸡多生蛋以赚取利润还是杀鸡以减少损失的决策,并要求大家对“老板”的决策进行评价。结果,“老板”的每一次决策都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争议双方都使用了书上的知识,从而有效地揭示了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这一教学难点。由于这种情境来自生活,因此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同学们都积极参与,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融入时政,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新课程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的统一。时政教育不仅与高中思想政治课互相补充,而且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时政很有必要。比如,在讲到“事物发展的原因”时,我引入了“救济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面对等、靠、要的救济式扶贫,结果穷;而对依靠扶贫进行开发的开发式扶贫,结果富。让学生从内因外因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同样扶贫结果却截然相反?通过学生发言,他们已基本掌握了内因外因的原理,既让学生关注了时政又掌握了书本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发挥其主体地位。我结合高三政治课堂教学特点,在每节政治课开始的前五分钟进行“时事简评”,让同学们对近年来发生的时事进行简要评述。比如,沧桑巨变六十年,成就辉煌谱新篇,结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进行时事点评,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巨大变化等等。同学们的发言不长,分析也算不上透辟,但事先都作了精心准备。这个准备过程必然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必然会随着这样的思考而不断得到提高。这样的课堂教学不正符合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发展性”原则吗?
  三、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讨论教学法已被广泛使用,它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养成探究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上课,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讨论。”这一方法的运用,是老师把认识中的矛盾和困难交给学生,让他们去尝试解决,从而把学生置于学习和认识的主体地位,成为主动的学习者、研究者、讨论者。组织课堂讨论,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适当组织学生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讲高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提出“高消费就是高贡献吗?”、“有钱就消费好吗?”等问题。同时,我又有目的地创设一种促进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展开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指导,使课堂内充满积极思考、勇于探讨的良好氛围。又如在讲必修四哲学生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一课时,我有意识地组织了一次关于价值取向的讨论。我让同学们在课前对社会上流行的一些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形成观点,然后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上课时,我让同学们自由交流,分组讨论,很快形成了本小组的鲜明观点。十五分钟后,科代表作为主持人宣布全班讨论开始,各小组分别简要陈述了他们各自的观点,然后大家开始对这些观点进行讨论。有趣的是大家讨论的焦点并不是拜金主义或享乐主义价值取向,而是一个小组提出的“利他而无回报的活动无意义”的观点。为什么这个观点会引起大家如此高的讨论热情?我想,这个观点来自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并且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反映了一些社会现象给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带来的困惑,因此必然会引起大家的思考。讨论是思想的碰撞,在碰撞中去学会想问题,这样的讨论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不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书本上的知识就会变成死的教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就纯粹是应试的需要,那么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又从何谈起呢?
  四、研究学习,创新激发兴趣
  学生在校期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学生素质的养成,能力的提高,主要在课堂中完成的。因此教师应当以主阵地的地位审视课堂,以发展的观点改革课堂,从创新的角度驾驭课堂,让课堂教学折射出素质教育的光彩。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填鸭式、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自主式、研究式的课堂模型,并在课堂教学中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科内部及彼此之间的交叉与整合,把课堂变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重要阵地。基于此,我采用了研究性学习模式。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例如,在讲必修一经济生活《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一课的时候,我发现许多同学对我国的农业发展现状并不了解,所以他们对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和如何走现代农业之路等知识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因此我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按自愿结合的原则分成几个课题小组,让他们围绕家乡农业发展的问题确立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有的小组以《家乡农村教育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为课题,有的小组以《家乡农业资源利用状况研究及对策》为课题,也有的小组利用有同学家长开面粉厂的有利条件,确立了《小麦的生产、加工与市场》的课题。等等。我决定让他们利用放假的时间进行调查研究,详细记录研究过程,完成研究课题后,再展示成果,并进行讨论和评价。结果在讲必修四哲学生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课时,我要求各课题小组展示成果。以《小麦的生产、加工与市场》为研究课题的小组展示了他们的成果:从小麦生长的各个阶段到对小麦进行加工的各个环节,一直到小麦、面粉市场行情变化及其对小麦生产、加工的影响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并且还对农村小面粉厂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使我备感兴奋,因为同学们能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坚持完成课题研究学习任务并取得良好结果,说明学生一旦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就会迸发出强烈的探索求知的欲望和极高的创造热情。当然,由于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不尽如人意,然而与他们的研究过程比起来,研究结果是否理想就反而不重要了,因为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获得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不可能获得的能力,这将对他们今后终身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也许这才是我们新的课堂教学取得的最大收获吧。
  五、联系实际,运用激发兴趣
  政治课堂教学的结尾是画龙点睛之笔,应具有登高望远、发人深思之功效。因此,政治课结尾和其他教学环节一样不容忽视,必须精心设计。结尾我采用讨论的方法,讨论导课的设疑,让学生各抒己见自由争论,可以使思维得到发展,认识得到升华,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培养合作精神。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提高学生理解掌握乃至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果学生所讲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讨论空间,则在全班同学中进行讨论,如果不符合以上要求,则引导学生对所提事例进行合理评价。
  讨论中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共同协助对所提出事例中的问题开展充分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正确的导向,但对于学生所提出的不同观点,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在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即使是偏颇的、错误的观点,教师点评时也要注意措辞,这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需要。政治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需要依托鲜活的材料,而政治教材中的材料明显滞后,因此师生要通过电视、报纸、因特网等来收集材料,拓宽感知渠道。政治课教学可以采用知识积累这种具有探索性、开放性与学习性的结尾形式,让学生对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追踪观察,结合书本知识进行新闻背景分析,调动他们的学习、创造热情,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功效。有了深厚的知识积累,学生必然会广见闻,增智慧,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教师应怀着一颗赤诚之心,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手段与各种因素,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促使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全面发展。三尺讲台虽小,但要相信“心有多大,讲台就有多大。”教师在讲台上可随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扮演学者、诗人、艺术家、说书人、演员等多中角色,尽可能将政治课堂教学演绎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政治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课堂教学无趣乏味,课堂不民主等许多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政治课;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9 -01    一、目前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趣味性。有的教师不能真正理解新课改,为了上好一节课,大包装、大容量,形式多而杂
鹰从一处高高的悬崖上飞下来,抓走了一只羊羔。  穴鸟看见了那情景,惊羡不已,也想仿效一下。于是,他啪啦啪啦地从空中飞下,落到一只公羊的背上。然而在他把爪子扎进羊毛后,爪子便被羊毛缠住了,任凭他怎么扑动翅膀,也飞不起来。  牧人看见了,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便赶紧跑过来,把穴鸟捉住,截去了穴鸟翅膀上那些强劲的羽毛。  傍晚时,牧人把穴鸟带了回去,给自己的孩子们。孩子们詢问那是一只什么鸟,牧人回答说:“
摘 要:诵读是语文第一教学法,其独具魅力,最为本色,最为有效,但其在实际课语文课堂中却越发鲜见。现虽经大力倡导,语文课堂上教师对诵读的采用也逐渐多了起来,但其中却充斥着大量的低效甚至无效的诵读,这大大阻碍了诵读作用的发挥,影响了诵读教学的效果。基于此,本文探讨了“语文课堂诵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对于诵读有效性的一些体悟——教师有效的诵读指导和灵活的诵读形式的运用。  关键词:语文课堂;诵读;必要
摘 要: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结晶和传承。深化儒家文化教育,增强学生德育修养,已经成为当下拓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路径。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清晰地认识到,教育在呼唤回归,回归育人的原点,回归教育的本真。这一场回归的变革,让众多的人自然而然将眼光投向了构筑民主精神支柱的儒家文化,在最具中国特色,最具民族特色的儒家文化中,去选择最能表现学校办学目标、最能代表自身学校特色又最能获得最佳社会认同的普世特质符
摘 要:  由于古代诗歌远离当代生活,时间久远,语言的跳跃性很大,意象比较模糊,加上目前的学生对古代诗歌读得较少,鉴赏能力较弱,所以解读诗歌的情感历来是广大学生学习的一道难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诗歌题目、关键意象、关键词句、创作背景等方面来解决这一难题。  关键词:诗歌;思想感情;解读;密码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9 -01  
摘 要:本文从我校教师在长期教学中积累、总结出来的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六要素教学法入手,分析探讨了六要素教学实施的注意事项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高效课堂;六要素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4-003-2  近年来,我校全力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我们认识到,要打造高效课堂,必须从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开始,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能体
摘 要:语文教学,从本质上而言,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那么,撇去新课程改革中那些华而不实的想法和做法,从现实而又功利的角度来说,我们可否找到一种便利的能在短期内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同时起作用的方式呢?本文从文学小报入手尝试探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学小报;尝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
摘 要: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本文通过制定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兴趣、选择教学内容、采取教学方法和实施教学评价五个方面探讨了在新课程下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2-070-1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导课的艺术,千方百计竭尽全力地让学生迅速进入特定的教学活动轨迹。“良好的开端乃是成功的一半。”以下,结合本人课堂教学的实践,谈一谈关于导入的方法。    一、通过实验导入,引发学生思考。    中学生普遍具有好奇的心理,他们一般都爱观察,特别是对一些比较新奇的事情,如一些鲜明、生动的实验。在观察
摘 要:口语交际课堂上,不少学生“金口难开”、“惜字如金”,究其原因:有的学生怕而不说;有的学生会说,因缺乏兴趣而不愿说;有的是准备不足,无话可说。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营造愉悦氛围,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 搭建互动平台,训练学生“能说”; 引导交流技巧,培养学生“会说”,是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漫谈;口语交际;训练;有效途径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