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之我见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cl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知识,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推理等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与联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是求知的外在表现,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但是,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低年级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因此,许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感到枯燥乏味。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适当增加演示操作教具、学具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设计了去春游的教学情境。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同学,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学生很快就摆好了。然后我再问“把7个梨平均分给3个同学,会怎样呢?”这样一问,学生兴趣盎然,纷纷拿出学具来摆一摆。学生通过摆学具,很容易发现多出了一个梨。在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观察、分析、思考,引出了“余数”的概念,理解了“余数”的含义。由于余数的概念是建立在学生的动手操作、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有丰富感知和表象做基础,“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形成就水到渠成。
  二、动手操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可见多动作操作,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达到创新的目的。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教师要设置让学生参与动手操作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给他们操作学具的机会,通过动手摆一摆,拼一拼,体会操作、探索、发现答案的乐趣,在思维的发散过程中萌发创新的灵感。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通过剪、拼、平移、旋转等操作,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自主探究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动手操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成功与否,学习效果如何,取决于全体学生的有效参与程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积极思考的情境。把枯燥的数字、符号、抽象的概念公式变成具有实用性、愉悦性的材料。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特长,提高素质,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无形的引力。让学生产生一种新奇的感觉,进而产生一种主动探索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平均分》时,我先进行一场学生喜爱的拔河比赛。一组3人,一组4人,并对4人组取得比赛的胜利进行表扬。这时就有许多学生举手发言了“老师,这样不公平,这一组是3人,另一组是4人。”“那你觉得怎样才公平呢?”我接着问。学生说:“两组的人数同样多才公平。”在学生说出“同样多”的基础上,我再提问:“每份分得同样多,你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平分”、“公平分”“同样分”……“平均分”的概念也就很自然地展现了出来。这样,将学生自然地带入求知的情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探索新的知识做好铺垫。
  然后我再出示例題“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分一分”。让学生操作学具,根据自己的想法分一分。有的每份先分1个,每份再分1个,直到分完为止。有的每份先分2个,每份再分1个。有的用乘法口诀一算,三六十八,直接每份分3个。这样的教学让每个学生亲身经历分的过程,对最后不管是哪种分法,每份都是3个这样的答案给予了肯定。并通过比较发现,第3种方法是最简便的。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在多种感官协调合作下获取知识。化解重点,并突出了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广州日报报道,提交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规定,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或者出售烟酒。任何人不得要求未成年人为
广州市天河区华融小学地处城市中心,是一所既“小”又“大”的学校。“小”是因为场地有限,仅有五千余平方米;“大”是因为名气远扬,获誉无数。近年来,华融小学通过富有特色的创新举措和对本职工作的执着坚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凡生活里,向世人展现了新时代教师对教育的浓厚情愫和博大襟怀。他们用朴素的行动证明,师爱并不都是惊天动地之举,更隐含在看似庸常的日常生活中。  特色创建,在“方寸之地”展现教育的张力
课堂是教师的阵地,提高教师的数学素养,最终的目标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课堂对比教学研究,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
我常常听到、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些孩子每当生日时,总是盼望父母买这买那,要是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没有准备礼物、没有做好吃的,就会大失所望,有时竟会对父母发脾气、使性子。他们惟独
“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是一个基本的共识,依靠教育教学研究,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从而整体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进而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
习题教学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重视例题教学,忽略对教材习题的挖掘,使习题功能弱化.事实上,有些习题,若我们能用好、用透,将大有
近年来,有关平行板电容器的各式各样的综合问题在高考中频频出现.在物理复习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
合作后的成果展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展示主体单一固定和展示形式单调的问题导致展示环节容易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价值。基于儿童立场,激活每一个儿童的展示愿望,并创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国家意志,遵循儿童成长的内在逻辑,创建教材框架,编制法;台教育图谱,落实课程标准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教育改革建立了一个新的参照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内的各项改革,不断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成为一个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