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通常说的“酒令”,是民间宴饮活动时助兴取乐的游戏。早在后汉时期,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就曾撰有《酒令》一书,可惜早已失传。至今尚能查阅到酒令的专著有《酒令丛钞》、《酒杜刍言》、《醉乡律令》、《嘉宾心令》、《安雅堂酒令》、《西厢酒令》、《饮中八仙令》等等。从这些专著中我们可以窥见酒令形式的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如射礼、投壶、筹令、牌令、诗词文字令等。特别是与诗词相关的酒令,更是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如同词有词牌,谜有谜格一样,酒令则有令例,违例即是违令。大致的游戏规则是:在宴会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后按令例依次对答诗句、文字或做其它规定的动作,违令者即被罚饮。
有口诗令:从发令者始,依次各背诵古诗一句,三、五、七言皆可,但一定要有口字或口字旁的字。如发令者说:“叶脆晚枝空”或“鱼戏水知春”,皆有口,令成。对答者若说:“秋水共长天一色”或“梅花落出疑残雪”,皆无口则违令,罚饮。
无口诗令:与有口诗令相反,行令之古诗应无口字或口旁。如发令者说:“裊裊城边柳”或“滔滔江上波”,皆无口,令成。对答者若说:“客醉山月静”或“心向白云闲”,因有口,皆违令。 诗分真假令:发令者说一诗词佳句,对答者依次辨其内涵真假。如:“门泊东吴万里船”(真船)、“花开十万藕如船”(非船);“葡萄美酒夜光杯”(真酒)、“寒夜客来茶当酒”(非酒);“经雨不随山鸟散”(真雨)、“休将云雨下山来”(非雨)。
天干诗令:“天干”是中国“干支”纪年的一部分,分为“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席者依次限时背诵古诗一句,句中某字应为“天干”之一,或带有“天干”偏旁,超时、违令者罚饮。如:“满城尽带黄金甲”,其中甲属“天干”;“一任群芳妒”,任字右边为壬,也属天干。
地支诗令:“地支”是中国“干支”纪年的另一部分。具体分为“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与席者依次限时背诵古诗一句,句中某字应为“地支”之一,或带有“地支”偏旁,超时、违令者罚饮。如:“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句中“酥”、“酒”两字均带“酉”字,属“地支”,而柳带有“卯”字,也属地支。再如“良辰美景奈何天”句,其中“辰”字属“地支”。
五行诗令:“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入席者依次限时背诵古诗一句,句中某字应为“五行”之一或带有“五行”偏旁,超时、违令者罚饮。如:“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句中火属“五行”。“折戟沉沙铁未销”,句中“铁”、“销”两字均为金字旁,皆属“五行”;从广义上说沉沙两字带“三点水”,也属“五行”。
颠倒令:发令者先说由三字组成的反义词一句,然后接一句诗,接对者再把反义词颠倒过来,也再接一句诗。不工、违令者,罚饮。如:“动似静,万顷碧潭澄宝镜;静似动,长桥影逐酒旂送。来似去,潮翻巨浪还西注;去似来,跃马翻身射箭回”。
粘头续尾令:又名“连环令”,此令行法颇多,内容限定诗句或成语,发令者先说一句,邻席取其尾字作句首接续。如限定诗经,发令者说:“福履绥之”,邻席依次说“之子于归”、“归宁父母”……,以此类推。尾字若出现“福”字,则有循环的可能。这时发令者要饮酒收令,违令者罚饮后成为令家。如限定成语,发令者说“千辛万苦”,邻席依次可说“苦尽甘来”、“来之不易”……以此类推。
重叠双飞令:从发令者始,依次各诵古诗一句,句中既要有“声”字,又要有一字重叠,违令者罚饮。如:“卧听村村打麦声”,此句中有“声”字,且村村重叠,令成。若诵“蝴蝶纷纷过短墙”或“此处有声胜无声”,前者虽纷纷重叠,但无“声”字,违令;后者虽有两个“声”字,但无重叠字,也违令。
改诗令:发令者故意将诗句读错一字,依次请宾客用诗句解释你的错句,违令者罚饮后为令家。如发令者说“少小离家老二回”,便向邻席发问:“明明是少小离家老大回,怎说是老二呢?”邻席答:“老大嫁做商人妇。”令成。若下一位说“菜花依旧笑春风”,并问邻席:“分明是桃花依旧笑春风,为什么说菜花呢?”邻席答:“桃花净尽菜花开。”令成。
以上的简述仅仅是“酒令”這座文化冰山之一小角。《红楼梦》中,酒令更是花样迭出、雅俗兼备、令人难忘。什么“女儿令”、“花名签”、“祝寿令”、“牙牌令”、“月字流觞”,酒令之丰富多彩令人咂舌。但仅这小小的一部分,就足以显示出中国酒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高雅品位。
链接——游戏令
酒令起源儒家“礼”。原来为维护“礼”、专门为贵族制定的酒令,到魏晋南北朝后成为劝酒、赌酒的游戏,行酒令的目的主要为了活跃酒席上的气氛,使饮酒更富有趣味。中国酒令花样纷繁。不同文化水平、不同阶层、不同性格、不同修养、不同专业人士可以任意选择适于自己的酒令,增加饮酒趣味,尽享饮酒乐趣。
上文所述为酒令中的文字令,文人饮酒讲究“雅”,划拳行令“大呼小叫”,未免有失大雅,所以《红楼梦》中袭人主张选“斯文些”的酒令玩。一般人争奇斗巧、显示才华的文字游戏来不得,只有选雅俗共赏、简便易行、趣味性较强的游戏令,其玩法种类之丰富多彩,即使现代人在喝酒游戏时也未必想到——
传花
用花一朵,也可用其他小物件如手帕等代替。令官蒙上眼、将花传给旁座一人,依次顺递,迅速传给旁座。令官喊停,持花未传出的一人罚酒。这个罚酒者就有权充当下一轮的令官。也有用鼓声伴奏的。称“击鼓传花令”。令官拿花枝在手,使人于屏后击鼓、座客依次传递花枝,鼓声止而花枝在手者饮。
筹令
竹制筹令,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用时不必费脑筋而又颇有趣味,因此文人聚饮和闺房集宴多用之。他们在酒筹上铭刻经书或诗、词、曲成句,或《西厢记》、《水浒》、《红楼梦》中人名,并由此引申出敬酒、劝酒、罚酒等名目。1982年,在江苏丹阳县丁卯桥出土的金龟背负玉烛筒中就有酒令筹五十枚。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筹令。
拍七
拍七进行时要求速度快,使行令者忙中有错受罚,从令官报数,1234顺报,至明7(7、17……)和暗7(7的倍数14、21……)时,应报者拍桌而不出声。失口出声报数的罚酒。下一轮即从罚酒人从头报起。
猜谜
是群众性的智力游戏。行令时通常可以和传花、拍七结合进行。如由罚酒人出谜面,由下一轮传花、拍七的输家猜谜底。猜不中者罚酒,如猜中则出谜人罚酒,猜中者并有下一轮出谜权。猜谜还可以限定范围、加限于席上所有物或室内所有物之类,由令官行令前宣布。
占花名
若干根签放在签筒里,每根签上画一种花草,题一句旧诗,并附有饮酒规则,如:“杏花,仙瑶极品,红杏枝头春意闹,得此,定遇有缘人,共贺一杯”、“梅花,清姿傲骨,梅花竹里无人见,自饮一杯,下家掷”、“蔷薇花,绝胜佳人,无力蔷薇卧晓枝,海棠花陪饮一杯,同年、同姓者陪饮一杯。”行令时一人抽签,依签上规则饮酒。
藏钩
当酒令敏演到唐代时,形成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当时较盛行为“藏钩”“射覆”等几种。“藏钩”也称“送钩”,简便易行。即甲方将“钩”或藏于手中或匿于手外,握成拳状让乙方猜度,猜错罚酒。这好似现在的“猜有无”一样。
射覆
“射覆”是先分队,也叫“分曹”,先让一方暗暗覆物于器皿下让另一方猜。射就是猜或度量之意,唐代诗人李商隐就精于此道,他在诗中写道:“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如同词有词牌,谜有谜格一样,酒令则有令例,违例即是违令。大致的游戏规则是:在宴会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后按令例依次对答诗句、文字或做其它规定的动作,违令者即被罚饮。
有口诗令:从发令者始,依次各背诵古诗一句,三、五、七言皆可,但一定要有口字或口字旁的字。如发令者说:“叶脆晚枝空”或“鱼戏水知春”,皆有口,令成。对答者若说:“秋水共长天一色”或“梅花落出疑残雪”,皆无口则违令,罚饮。
无口诗令:与有口诗令相反,行令之古诗应无口字或口旁。如发令者说:“裊裊城边柳”或“滔滔江上波”,皆无口,令成。对答者若说:“客醉山月静”或“心向白云闲”,因有口,皆违令。 诗分真假令:发令者说一诗词佳句,对答者依次辨其内涵真假。如:“门泊东吴万里船”(真船)、“花开十万藕如船”(非船);“葡萄美酒夜光杯”(真酒)、“寒夜客来茶当酒”(非酒);“经雨不随山鸟散”(真雨)、“休将云雨下山来”(非雨)。
天干诗令:“天干”是中国“干支”纪年的一部分,分为“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席者依次限时背诵古诗一句,句中某字应为“天干”之一,或带有“天干”偏旁,超时、违令者罚饮。如:“满城尽带黄金甲”,其中甲属“天干”;“一任群芳妒”,任字右边为壬,也属天干。
地支诗令:“地支”是中国“干支”纪年的另一部分。具体分为“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与席者依次限时背诵古诗一句,句中某字应为“地支”之一,或带有“地支”偏旁,超时、违令者罚饮。如:“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句中“酥”、“酒”两字均带“酉”字,属“地支”,而柳带有“卯”字,也属地支。再如“良辰美景奈何天”句,其中“辰”字属“地支”。
五行诗令:“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入席者依次限时背诵古诗一句,句中某字应为“五行”之一或带有“五行”偏旁,超时、违令者罚饮。如:“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句中火属“五行”。“折戟沉沙铁未销”,句中“铁”、“销”两字均为金字旁,皆属“五行”;从广义上说沉沙两字带“三点水”,也属“五行”。
颠倒令:发令者先说由三字组成的反义词一句,然后接一句诗,接对者再把反义词颠倒过来,也再接一句诗。不工、违令者,罚饮。如:“动似静,万顷碧潭澄宝镜;静似动,长桥影逐酒旂送。来似去,潮翻巨浪还西注;去似来,跃马翻身射箭回”。
粘头续尾令:又名“连环令”,此令行法颇多,内容限定诗句或成语,发令者先说一句,邻席取其尾字作句首接续。如限定诗经,发令者说:“福履绥之”,邻席依次说“之子于归”、“归宁父母”……,以此类推。尾字若出现“福”字,则有循环的可能。这时发令者要饮酒收令,违令者罚饮后成为令家。如限定成语,发令者说“千辛万苦”,邻席依次可说“苦尽甘来”、“来之不易”……以此类推。
重叠双飞令:从发令者始,依次各诵古诗一句,句中既要有“声”字,又要有一字重叠,违令者罚饮。如:“卧听村村打麦声”,此句中有“声”字,且村村重叠,令成。若诵“蝴蝶纷纷过短墙”或“此处有声胜无声”,前者虽纷纷重叠,但无“声”字,违令;后者虽有两个“声”字,但无重叠字,也违令。
改诗令:发令者故意将诗句读错一字,依次请宾客用诗句解释你的错句,违令者罚饮后为令家。如发令者说“少小离家老二回”,便向邻席发问:“明明是少小离家老大回,怎说是老二呢?”邻席答:“老大嫁做商人妇。”令成。若下一位说“菜花依旧笑春风”,并问邻席:“分明是桃花依旧笑春风,为什么说菜花呢?”邻席答:“桃花净尽菜花开。”令成。
以上的简述仅仅是“酒令”這座文化冰山之一小角。《红楼梦》中,酒令更是花样迭出、雅俗兼备、令人难忘。什么“女儿令”、“花名签”、“祝寿令”、“牙牌令”、“月字流觞”,酒令之丰富多彩令人咂舌。但仅这小小的一部分,就足以显示出中国酒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高雅品位。
链接——游戏令
酒令起源儒家“礼”。原来为维护“礼”、专门为贵族制定的酒令,到魏晋南北朝后成为劝酒、赌酒的游戏,行酒令的目的主要为了活跃酒席上的气氛,使饮酒更富有趣味。中国酒令花样纷繁。不同文化水平、不同阶层、不同性格、不同修养、不同专业人士可以任意选择适于自己的酒令,增加饮酒趣味,尽享饮酒乐趣。
上文所述为酒令中的文字令,文人饮酒讲究“雅”,划拳行令“大呼小叫”,未免有失大雅,所以《红楼梦》中袭人主张选“斯文些”的酒令玩。一般人争奇斗巧、显示才华的文字游戏来不得,只有选雅俗共赏、简便易行、趣味性较强的游戏令,其玩法种类之丰富多彩,即使现代人在喝酒游戏时也未必想到——
传花
用花一朵,也可用其他小物件如手帕等代替。令官蒙上眼、将花传给旁座一人,依次顺递,迅速传给旁座。令官喊停,持花未传出的一人罚酒。这个罚酒者就有权充当下一轮的令官。也有用鼓声伴奏的。称“击鼓传花令”。令官拿花枝在手,使人于屏后击鼓、座客依次传递花枝,鼓声止而花枝在手者饮。
筹令
竹制筹令,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用时不必费脑筋而又颇有趣味,因此文人聚饮和闺房集宴多用之。他们在酒筹上铭刻经书或诗、词、曲成句,或《西厢记》、《水浒》、《红楼梦》中人名,并由此引申出敬酒、劝酒、罚酒等名目。1982年,在江苏丹阳县丁卯桥出土的金龟背负玉烛筒中就有酒令筹五十枚。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筹令。
拍七
拍七进行时要求速度快,使行令者忙中有错受罚,从令官报数,1234顺报,至明7(7、17……)和暗7(7的倍数14、21……)时,应报者拍桌而不出声。失口出声报数的罚酒。下一轮即从罚酒人从头报起。
猜谜
是群众性的智力游戏。行令时通常可以和传花、拍七结合进行。如由罚酒人出谜面,由下一轮传花、拍七的输家猜谜底。猜不中者罚酒,如猜中则出谜人罚酒,猜中者并有下一轮出谜权。猜谜还可以限定范围、加限于席上所有物或室内所有物之类,由令官行令前宣布。
占花名
若干根签放在签筒里,每根签上画一种花草,题一句旧诗,并附有饮酒规则,如:“杏花,仙瑶极品,红杏枝头春意闹,得此,定遇有缘人,共贺一杯”、“梅花,清姿傲骨,梅花竹里无人见,自饮一杯,下家掷”、“蔷薇花,绝胜佳人,无力蔷薇卧晓枝,海棠花陪饮一杯,同年、同姓者陪饮一杯。”行令时一人抽签,依签上规则饮酒。
藏钩
当酒令敏演到唐代时,形成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当时较盛行为“藏钩”“射覆”等几种。“藏钩”也称“送钩”,简便易行。即甲方将“钩”或藏于手中或匿于手外,握成拳状让乙方猜度,猜错罚酒。这好似现在的“猜有无”一样。
射覆
“射覆”是先分队,也叫“分曹”,先让一方暗暗覆物于器皿下让另一方猜。射就是猜或度量之意,唐代诗人李商隐就精于此道,他在诗中写道:“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