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富”的冠冕碎落一地,“首善”的身份又将以什么样的方式退场?
2019年7月,贵州省大方县通过国家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抽查,不少扶贫战线上的工作人员泪流满面。“当时大家的共同的感受,从悲壮走向自豪。”两年过去了,一位基层扶贫官员对《中国慈善家》记者谈及此事,仍然热泪盈眶。“外界对恒大褒贬不一,但大方的脱贫,首功归恒大”,这是许多基层官员的看法。
而当恒大陷入了一场空前的债务危机,人们不禁质问,深耕多年、为许家印和恒大带来无数荣誉的扶贫事业又将何去何从?“首富”的冠冕碎落一地,那么“首善”又将以什么样的方式退场?
危机四伏
2015年11月6日至8日,十二届全国政协第十三次常委会上建言献策题目为《如何通过精准扶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分组讨论中,全国政协常委、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表示,恒大有信心、有能力帮扶一到两个贫困县精准脱贫。
乌蒙山区是中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毕节市是乌蒙山区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总人口900多万人,到2015年末贫困人口有125.9万,是全国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作为毕节的贫困典型,大方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总人口110万,贫困人口有18万,其中94.8%的贫困人口处于集中连片特困区。
2015年12月19日,在全国政协、贵州省领导的见证下,恒大正式签订结对帮扶毕节市大方县的协议,三年无偿投入30亿元,到2018年底实现大方县18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脱贫不是终点,而是阶段性任务,要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还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恒大扶贫办负责人曾对媒体说。
2016年1月8日,恒大首笔捐赠资金10亿元到位,这是贵州省扶贫基金会成立以来接受单笔最大额捐赠纪录;2017年2月17日,恒大第二笔捐赠资金10亿元到账;2017年7月3日,恒大第三笔捐赠资金20亿元到账;2018年1月9日,恒大第四笔捐赠资金20亿元到账……
仅仅两年,四笔扶贫捐款,累计捐赠到位60亿元。2017年5月3日,恒大开始扩大帮扶的范围,再无偿投入80亿元,共计110亿元扶贫资金,由帮扶大方县扩展到帮扶毕节全市10县区,包括黔西县、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织金县等地区。
2018年9月,黔西县摘掉贫困县的帽子;2019年4月,大方县正式退出贫困县行列;2020年11月,随着恒大帮扶的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等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贵州全省66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今年2月25日上午,在全國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恒大集团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许家印参加了表彰大会。
官方数据显示,自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来,恒大集团共捐款178.7亿元,先后派驻2856人的专职扶贫团队,实施产业扶贫、搬迁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一揽子综合措施,援建891个重点帮扶项目,助力贵州、广东、河南、陕西、新疆、甘肃、云南、江西、青海等9省区75个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先不论效果,在中国社会扶贫史上,没有一家企业无偿投入如此巨量的扶贫资金,这是值得肯定的。”一位长期关注恒大扶贫的专家对《中国慈善家》说。
恒大集团在扶贫方面的“大方”,给许家印带来很多荣誉:8次中华慈善奖、3次荣登福布斯中国慈善榜“首善”之位……但也有人质疑指出,这些荣誉应该属于恒大,而非许家印个人。
就在一个月前,8月2日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名单上,恒大集团位列第122名,较去年上升30位,连续登榜6年。但让人万万没想到,恒大危机如同火山一样瞬间爆发。根据2020年财报,恒大负债1.95万亿;2021年上半年中期报显示,债务为1.97万亿。
9月12日夜晚,数百名投资者连夜赶到恒大集团总部堵门,因为手里的恒大理财产品逾期未付,颇具戏剧性的是,这些维权者中,有不少是恒大自己的员工。
一周后,正是象征团圆的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许家印写给恒大全体员工的“家书”被曝光。他在信中承认公司当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全体恒大员工都经受着从未有过的严峻挑战,但仍然有信心“尽快走出至暗时刻”。
《中国慈善家》查阅恒大2020年财报发现,全年恒大在公益慈善方面的支出高达32.76亿元人民币。但实际上,这一年恒大已是危机四伏。今年7月,河南遭遇特大暴雨灾害,恒大捐款2000万元。对比以往,明显感觉“手头紧了”——当时,恒大的债务危机已经全面爆发。
对此,也有人提出质疑:“这个阶段不应该拿钱兑付理财、还供应商债吗?”
被层层转包的扶贫项目
《中国慈善家》注意到,去年有毕节市黔西县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称,2017年底,经朋友介绍参与恒大扶贫养牛项目建设,至今为止,还欠自己包工工程款10余万之多,手下参与该工程民工工资迟迟得不到解决。
毕节自古有养牛的传统,但因为受限于当地土牛品种不好,传统养牛业经济效益低。根据多家媒体公开报道,针对这一现状,恒大计划通过引调繁育10万头纯种安格斯牛和西门塔尔优质基础母牛,建设10万头饲养规模的养殖基地,引进200万枚国外优质冻精,改良50万头当地土牛等途径,全面助推毕节市优质肉牛产业发展,并以点带面迅速带动全产业链条的发展,推进形成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疫病防治、市场营销四大体系。
恒大“脱贫牛”一时成为网络热词,并被寄予厚望。
针对上述网友反映的问题,黔西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在回复中表示,拖欠工资的工程项目为黔西发展肉牛养殖基地产业项目钢构工程,该工程项目由恒大大方扶贫有限公司负责实施,由江苏南通三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后江苏南通三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该工程项目转包给自然人张某,张某又将此工程转包给刘某某,刘某某又将此工程转给李某,李某又将此工程转包给该网友进行施工。层层转包后由于没有签订书面进场用工协议,仅是双方之间的口头约定,建议通过诉讼程序解决。 《中国慈善家》调查得知,“层层转包”现象在恒大扶贫项目中并不鲜见。
去年也有人在网上留言反映,恒大威宁县移民安置区项目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恒大扶贫项目严重拖欠农民工工钱不给,祥和佳苑二期工程早就做完,住户已入住很久了,但是我们农民工的血汗钱却一直拖欠不给。”
这位被拖欠工程款的人士向《中国慈善家》坦言,自己是通过层层转包拿到的项目,他和10余名工友共被拖欠100多万元。“上一级承包人说恒大没有付尾款,所以给不了我们钱,我们也是没有用工协议,转包后就是给我们口头协议。”
另外,有纳雍县人士也反映过同样的问题。根据以往经验,项目通过层层转包后,用于项目上的资金越来越少,不光无法保证项目质量,更出现了拖欠工程款的情况。
鉴于此,国家相关部门多年来不断强调,严禁违法分包、层层转包、以包代管等行为,尤其是一些关系民生领域的工程建设。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也对相关转包问题做出明确禁止的规定:中标人违反本法规定将中标项目的部分主体、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的,或者分包人再次分包的,转让、分包无效,处转让、分包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像这种我们经过好几手转包过来的工程,都挣一点辛苦钱,都没有合同的,如果打官司很难打赢,只能通过信访,但作用也不是很大,没有人管。”上述被拖欠工程款的人士说。
消失的“分红”
2018年年底,恒大援建大方县恒大41村、42村、50村搬迁户在新村配套肉牛养殖基地相继举行2018年分红仪式,这是恒大援建大方县肉牛养殖基地首场分红仪式,当地和一些中央级媒体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报道,领到钱的村民笑得合不拢嘴的图片让公众印象深刻。
据媒体报道,贷款买了3头牛,那次光分红就分到4800元。所谓贷款是指村民买牛入股合作社,贷款由恒大担保,贷款利息也不用村民付,而且每年还有至少1600元(一头牛)的保底分红。
“大方宣传”公众号发布文章称,肉牛养殖作为中长期致富产业,风险较小,但周期较长,与草业种植配套正好长短结合、优势互补、相互增益、相得益彰。下步工作中,该乡将把握这一难能可贵的发展机遇,继续加大肉牛养殖规模,深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出一条种草与肉牛养殖相结合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不少大方县创业青年从中看到“商机”,回家包地种草,但由于气候和技术出现问题,加上大公司的压价,让他们不赚反赔。
“一听这么多牛,这么多牛要吃草,我和朋友共同凑了200万,草苗刚出来就遭遇冰冻天气,产量一下子下来了,加上他们(恒大)引进的草业公司压价,200多万全赔了。”晏先生告诉《中国慈善家》,和他一样遭遇的创业者不在少数。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10万头纯种安格斯牛和西门塔尔优质基础母牛最多引进了2万多头,疫情影响可能是一方面,资金缺乏也是一方面。”大方某产业协会一位负责人说。
关于“分红”,恒大幸福50村多位村民向记者证实,2018年第一次分红拿到钱后就再没有分过红。“我们家贷款3万元入股领了3头牛,2018年分红得到1500元,之后就再没有(分红)了,现在贷款还上后退出合作社了。”该村一位谢姓村民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一些老人,又回到了以前的状态。
对此,《中国慈善家》从大方县振兴局了解到,按照村民与合作社的合同约定,本来是2019年才第一次分红,2018年属于提前分红,2020年也有部分村民得到分红,没有分红的原因可能是有村民退出合作了。
和其他恒大援建的幸福村一样,恒大幸福50村一排排整齐的两层小楼,还有球场和简单的一些健身设施。记者走访发现,很多人家的大门紧锁,偶尔能看到上了岁数的老人坐在大门口晾晒玉米。
“真金白银给了那么多钱,肯定是想帮我们的,还让我们住上了新房子,我们真感谢人家。但一些说好的扶贫措施到后来就没有了,比如说养牛的分红。”村民对恒大在当地的扶贫都持肯定态度,但也对模式的可持续性表示迷茫。
恒大幸福50村村支书也向记者证实了村民的说法:“养牛的分红就进行过一次,后来没有了,原因不好说。”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分红”中断外,有承诺的育种场也已停建。根据大方县政府官方网站发布于2019年8月13日的《恒大帮扶大方县精准脱贫三年行动计划工作周报(第187期)》显示,“在建”的兴隆乡大沟村第十五育种场扶持规模3000(头),算是规模较大的育种场。当时完成了总进度39%。
两年多过去了,《中国慈善家》在大沟村实地探访发现,很多村民不知道育种场的存在,对“扶贫牛”也知之甚少。记者根据一位村民的指引,在村头的山顶看到一大片已被推平的场地。附近一位村民说:“两年前听说要建育种场,推平场地后就再没动静了,听说是没有钱了,具体原因不知道。”
“这就是第十五育种场。”一位村干部告诉《中国慈善家》。根据他的说法,恒大帮扶的这个育种场没做起来,目前有其他企业要接手这个场地,建养猪场。
“砸钱”不可持续
自精准扶贫实施以来,民营企业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脱贫攻坚格局中的重要一环,是重要参与者。
国务院扶贫办(现国家乡村振兴局)和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企业扶贫蓝皮书(2020)》显示,超九成中国100强企业(入围《财富》世界500强中的前100家中国企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企业不但直接捐赠、组织公益捐款,还采取动员职工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和服务、帮助贫困地区农户提高供给水平和质量、派驻扶贫干部等多种方式参与扶贫。
蓝皮书中有一项“2019年中国企业100强精准扶贫发展指数”,恒大位居榜首,高达95分。大方县乡村振兴局提供给记者的数据显示,2019年3月,大方县通过省级贫困县退出第三方专项评估检查,零漏评错退,群众认可度98.21%。同年4月,贵州省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7月通过国家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抽查,零漏评错退,群众认可度99.3%。
但也有观察者提出质疑:恒大扶贫大方的三年里,恒大扶贫项目配套设施需要地方财政自掏腰包,客观上也加剧了地方财政的紧张状况。
对于这种说法,大方县乡村振兴局予以否认:“恒大真金白银投入30亿,地方财政配套设施花费11亿左右。如果沒有恒大的30亿,政府也要去脱贫攻坚,可能面临的就是40多亿的大口子。”这位官员还介绍说,扶贫攻坚以来,大方县财政共投入160余亿元。
2020年7月接受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成果显示,大方县建档立卡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3037.71元上升到2020年的9290.17元,平均年增幅41.16%。
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李小云在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时表示,一个地方的脱贫和发展,决定因素是内生的动力。必须有内生的动力才能让地方进入发展的正轨,否则任何外部的帮助都是不可持续的。
“一个地方如果要形成发展的势态,稳定的脱贫,并远离返贫,要靠一大批能把当地资源利用起来的本土企业家群体和他们的企业,靠外部捐赠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李小云说,企业在帮助地方不管是脱贫还是发展经济,都要和基层政府形成长效机制,否则,盲目地砸钱建工厂没有任何意义——农民没有经营的能力,交给政府又不太现实。
李小云认为,企业捐钱给地方建设当然应该鼓励,但不管捐再多的钱,也要把自己当“配角”,“主角”还是地方政府,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他们的“造血”能力。
公益是一项细水长流的事业,昙花一现的“砸钱”并非解决之道。对于恒大危机是否会危及帮扶的项目,大方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对《中国慈善家》回应称,恒大目前对大方的帮扶资金已全部到位,并且已撤出,只是还有部分工作人员留下来跟踪项目的实施情况,所以恒大债务危机对大方县脱贫工作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记者试图就“脱贫牛”、移民安置区等项目中出现的问题采访恒大大方扶贫管理有限公司,截至发稿,没有收到任何回应。
2019年7月,贵州省大方县通过国家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抽查,不少扶贫战线上的工作人员泪流满面。“当时大家的共同的感受,从悲壮走向自豪。”两年过去了,一位基层扶贫官员对《中国慈善家》记者谈及此事,仍然热泪盈眶。“外界对恒大褒贬不一,但大方的脱贫,首功归恒大”,这是许多基层官员的看法。
而当恒大陷入了一场空前的债务危机,人们不禁质问,深耕多年、为许家印和恒大带来无数荣誉的扶贫事业又将何去何从?“首富”的冠冕碎落一地,那么“首善”又将以什么样的方式退场?
危机四伏
2015年11月6日至8日,十二届全国政协第十三次常委会上建言献策题目为《如何通过精准扶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分组讨论中,全国政协常委、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表示,恒大有信心、有能力帮扶一到两个贫困县精准脱贫。
乌蒙山区是中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毕节市是乌蒙山区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总人口900多万人,到2015年末贫困人口有125.9万,是全国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作为毕节的贫困典型,大方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总人口110万,贫困人口有18万,其中94.8%的贫困人口处于集中连片特困区。
2015年12月19日,在全国政协、贵州省领导的见证下,恒大正式签订结对帮扶毕节市大方县的协议,三年无偿投入30亿元,到2018年底实现大方县18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脱贫不是终点,而是阶段性任务,要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还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恒大扶贫办负责人曾对媒体说。
2016年1月8日,恒大首笔捐赠资金10亿元到位,这是贵州省扶贫基金会成立以来接受单笔最大额捐赠纪录;2017年2月17日,恒大第二笔捐赠资金10亿元到账;2017年7月3日,恒大第三笔捐赠资金20亿元到账;2018年1月9日,恒大第四笔捐赠资金20亿元到账……
仅仅两年,四笔扶贫捐款,累计捐赠到位60亿元。2017年5月3日,恒大开始扩大帮扶的范围,再无偿投入80亿元,共计110亿元扶贫资金,由帮扶大方县扩展到帮扶毕节全市10县区,包括黔西县、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织金县等地区。
2018年9月,黔西县摘掉贫困县的帽子;2019年4月,大方县正式退出贫困县行列;2020年11月,随着恒大帮扶的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等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贵州全省66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今年2月25日上午,在全國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恒大集团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许家印参加了表彰大会。
官方数据显示,自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来,恒大集团共捐款178.7亿元,先后派驻2856人的专职扶贫团队,实施产业扶贫、搬迁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一揽子综合措施,援建891个重点帮扶项目,助力贵州、广东、河南、陕西、新疆、甘肃、云南、江西、青海等9省区75个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先不论效果,在中国社会扶贫史上,没有一家企业无偿投入如此巨量的扶贫资金,这是值得肯定的。”一位长期关注恒大扶贫的专家对《中国慈善家》说。
恒大集团在扶贫方面的“大方”,给许家印带来很多荣誉:8次中华慈善奖、3次荣登福布斯中国慈善榜“首善”之位……但也有人质疑指出,这些荣誉应该属于恒大,而非许家印个人。
就在一个月前,8月2日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名单上,恒大集团位列第122名,较去年上升30位,连续登榜6年。但让人万万没想到,恒大危机如同火山一样瞬间爆发。根据2020年财报,恒大负债1.95万亿;2021年上半年中期报显示,债务为1.97万亿。
9月12日夜晚,数百名投资者连夜赶到恒大集团总部堵门,因为手里的恒大理财产品逾期未付,颇具戏剧性的是,这些维权者中,有不少是恒大自己的员工。
一周后,正是象征团圆的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许家印写给恒大全体员工的“家书”被曝光。他在信中承认公司当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全体恒大员工都经受着从未有过的严峻挑战,但仍然有信心“尽快走出至暗时刻”。
《中国慈善家》查阅恒大2020年财报发现,全年恒大在公益慈善方面的支出高达32.76亿元人民币。但实际上,这一年恒大已是危机四伏。今年7月,河南遭遇特大暴雨灾害,恒大捐款2000万元。对比以往,明显感觉“手头紧了”——当时,恒大的债务危机已经全面爆发。
对此,也有人提出质疑:“这个阶段不应该拿钱兑付理财、还供应商债吗?”
被层层转包的扶贫项目
《中国慈善家》注意到,去年有毕节市黔西县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称,2017年底,经朋友介绍参与恒大扶贫养牛项目建设,至今为止,还欠自己包工工程款10余万之多,手下参与该工程民工工资迟迟得不到解决。
毕节自古有养牛的传统,但因为受限于当地土牛品种不好,传统养牛业经济效益低。根据多家媒体公开报道,针对这一现状,恒大计划通过引调繁育10万头纯种安格斯牛和西门塔尔优质基础母牛,建设10万头饲养规模的养殖基地,引进200万枚国外优质冻精,改良50万头当地土牛等途径,全面助推毕节市优质肉牛产业发展,并以点带面迅速带动全产业链条的发展,推进形成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疫病防治、市场营销四大体系。
恒大“脱贫牛”一时成为网络热词,并被寄予厚望。
针对上述网友反映的问题,黔西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在回复中表示,拖欠工资的工程项目为黔西发展肉牛养殖基地产业项目钢构工程,该工程项目由恒大大方扶贫有限公司负责实施,由江苏南通三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后江苏南通三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该工程项目转包给自然人张某,张某又将此工程转包给刘某某,刘某某又将此工程转给李某,李某又将此工程转包给该网友进行施工。层层转包后由于没有签订书面进场用工协议,仅是双方之间的口头约定,建议通过诉讼程序解决。 《中国慈善家》调查得知,“层层转包”现象在恒大扶贫项目中并不鲜见。
去年也有人在网上留言反映,恒大威宁县移民安置区项目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恒大扶贫项目严重拖欠农民工工钱不给,祥和佳苑二期工程早就做完,住户已入住很久了,但是我们农民工的血汗钱却一直拖欠不给。”
这位被拖欠工程款的人士向《中国慈善家》坦言,自己是通过层层转包拿到的项目,他和10余名工友共被拖欠100多万元。“上一级承包人说恒大没有付尾款,所以给不了我们钱,我们也是没有用工协议,转包后就是给我们口头协议。”
另外,有纳雍县人士也反映过同样的问题。根据以往经验,项目通过层层转包后,用于项目上的资金越来越少,不光无法保证项目质量,更出现了拖欠工程款的情况。
鉴于此,国家相关部门多年来不断强调,严禁违法分包、层层转包、以包代管等行为,尤其是一些关系民生领域的工程建设。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也对相关转包问题做出明确禁止的规定:中标人违反本法规定将中标项目的部分主体、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的,或者分包人再次分包的,转让、分包无效,处转让、分包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像这种我们经过好几手转包过来的工程,都挣一点辛苦钱,都没有合同的,如果打官司很难打赢,只能通过信访,但作用也不是很大,没有人管。”上述被拖欠工程款的人士说。
消失的“分红”
2018年年底,恒大援建大方县恒大41村、42村、50村搬迁户在新村配套肉牛养殖基地相继举行2018年分红仪式,这是恒大援建大方县肉牛养殖基地首场分红仪式,当地和一些中央级媒体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报道,领到钱的村民笑得合不拢嘴的图片让公众印象深刻。
据媒体报道,贷款买了3头牛,那次光分红就分到4800元。所谓贷款是指村民买牛入股合作社,贷款由恒大担保,贷款利息也不用村民付,而且每年还有至少1600元(一头牛)的保底分红。
“大方宣传”公众号发布文章称,肉牛养殖作为中长期致富产业,风险较小,但周期较长,与草业种植配套正好长短结合、优势互补、相互增益、相得益彰。下步工作中,该乡将把握这一难能可贵的发展机遇,继续加大肉牛养殖规模,深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出一条种草与肉牛养殖相结合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不少大方县创业青年从中看到“商机”,回家包地种草,但由于气候和技术出现问题,加上大公司的压价,让他们不赚反赔。
“一听这么多牛,这么多牛要吃草,我和朋友共同凑了200万,草苗刚出来就遭遇冰冻天气,产量一下子下来了,加上他们(恒大)引进的草业公司压价,200多万全赔了。”晏先生告诉《中国慈善家》,和他一样遭遇的创业者不在少数。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10万头纯种安格斯牛和西门塔尔优质基础母牛最多引进了2万多头,疫情影响可能是一方面,资金缺乏也是一方面。”大方某产业协会一位负责人说。
关于“分红”,恒大幸福50村多位村民向记者证实,2018年第一次分红拿到钱后就再没有分过红。“我们家贷款3万元入股领了3头牛,2018年分红得到1500元,之后就再没有(分红)了,现在贷款还上后退出合作社了。”该村一位谢姓村民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一些老人,又回到了以前的状态。
对此,《中国慈善家》从大方县振兴局了解到,按照村民与合作社的合同约定,本来是2019年才第一次分红,2018年属于提前分红,2020年也有部分村民得到分红,没有分红的原因可能是有村民退出合作了。
和其他恒大援建的幸福村一样,恒大幸福50村一排排整齐的两层小楼,还有球场和简单的一些健身设施。记者走访发现,很多人家的大门紧锁,偶尔能看到上了岁数的老人坐在大门口晾晒玉米。
“真金白银给了那么多钱,肯定是想帮我们的,还让我们住上了新房子,我们真感谢人家。但一些说好的扶贫措施到后来就没有了,比如说养牛的分红。”村民对恒大在当地的扶贫都持肯定态度,但也对模式的可持续性表示迷茫。
恒大幸福50村村支书也向记者证实了村民的说法:“养牛的分红就进行过一次,后来没有了,原因不好说。”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分红”中断外,有承诺的育种场也已停建。根据大方县政府官方网站发布于2019年8月13日的《恒大帮扶大方县精准脱贫三年行动计划工作周报(第187期)》显示,“在建”的兴隆乡大沟村第十五育种场扶持规模3000(头),算是规模较大的育种场。当时完成了总进度39%。
两年多过去了,《中国慈善家》在大沟村实地探访发现,很多村民不知道育种场的存在,对“扶贫牛”也知之甚少。记者根据一位村民的指引,在村头的山顶看到一大片已被推平的场地。附近一位村民说:“两年前听说要建育种场,推平场地后就再没动静了,听说是没有钱了,具体原因不知道。”
“这就是第十五育种场。”一位村干部告诉《中国慈善家》。根据他的说法,恒大帮扶的这个育种场没做起来,目前有其他企业要接手这个场地,建养猪场。
“砸钱”不可持续
自精准扶贫实施以来,民营企业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脱贫攻坚格局中的重要一环,是重要参与者。
国务院扶贫办(现国家乡村振兴局)和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企业扶贫蓝皮书(2020)》显示,超九成中国100强企业(入围《财富》世界500强中的前100家中国企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企业不但直接捐赠、组织公益捐款,还采取动员职工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和服务、帮助贫困地区农户提高供给水平和质量、派驻扶贫干部等多种方式参与扶贫。
蓝皮书中有一项“2019年中国企业100强精准扶贫发展指数”,恒大位居榜首,高达95分。大方县乡村振兴局提供给记者的数据显示,2019年3月,大方县通过省级贫困县退出第三方专项评估检查,零漏评错退,群众认可度98.21%。同年4月,贵州省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7月通过国家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抽查,零漏评错退,群众认可度99.3%。
但也有观察者提出质疑:恒大扶贫大方的三年里,恒大扶贫项目配套设施需要地方财政自掏腰包,客观上也加剧了地方财政的紧张状况。
对于这种说法,大方县乡村振兴局予以否认:“恒大真金白银投入30亿,地方财政配套设施花费11亿左右。如果沒有恒大的30亿,政府也要去脱贫攻坚,可能面临的就是40多亿的大口子。”这位官员还介绍说,扶贫攻坚以来,大方县财政共投入160余亿元。
2020年7月接受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成果显示,大方县建档立卡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3037.71元上升到2020年的9290.17元,平均年增幅41.16%。
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李小云在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时表示,一个地方的脱贫和发展,决定因素是内生的动力。必须有内生的动力才能让地方进入发展的正轨,否则任何外部的帮助都是不可持续的。
“一个地方如果要形成发展的势态,稳定的脱贫,并远离返贫,要靠一大批能把当地资源利用起来的本土企业家群体和他们的企业,靠外部捐赠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李小云说,企业在帮助地方不管是脱贫还是发展经济,都要和基层政府形成长效机制,否则,盲目地砸钱建工厂没有任何意义——农民没有经营的能力,交给政府又不太现实。
李小云认为,企业捐钱给地方建设当然应该鼓励,但不管捐再多的钱,也要把自己当“配角”,“主角”还是地方政府,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他们的“造血”能力。
公益是一项细水长流的事业,昙花一现的“砸钱”并非解决之道。对于恒大危机是否会危及帮扶的项目,大方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对《中国慈善家》回应称,恒大目前对大方的帮扶资金已全部到位,并且已撤出,只是还有部分工作人员留下来跟踪项目的实施情况,所以恒大债务危机对大方县脱贫工作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记者试图就“脱贫牛”、移民安置区等项目中出现的问题采访恒大大方扶贫管理有限公司,截至发稿,没有收到任何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