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本土民间音乐进课堂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ui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客家音乐是我国民间音乐的璀璨明珠,让客家音乐走进现代中学音乐课堂,让当代中学生学习本土音乐,是民族认同感的凝聚,更是我国传统音乐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客家山歌 课堂教学
  民间音乐不仅仅是一个地方音乐文化的体现,更是一个地方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培育和弘扬民族文化,教育引导是基础性工作,要从学生抓起,从学校抓起,把民族文化认同感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做到民族传统文化写进教材、走进课堂、深入头脑,使孩子们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有清晰和正确认识,培养他们健全的审美意识。民族音乐文化是我们的根,要传承和发扬,必须依靠学校为载体,让民族音乐走进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曲,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应该落到实处。
  一、客家山歌进课堂研究背景及现状
  客家民系具有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客家山歌就是最典型的代表。笔者所在的学校位于深圳客家人聚居地,客家山歌作为当地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肩负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使命。为了更有效的推动客家音乐文化走入当代中学音乐课堂,笔者所在学校的音乐老师申报了“客家山歌进课堂”的课题,使之进入中学音乐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演唱客家山歌,更重要的是使客家音乐文化能够传承下去,不出现文化断层的现象。调查初期,笔者对所在学校的高一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客家山歌和文化知晓度的问卷调查。如图1:
  参加此次调查的学生共40名,从上表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参与问卷的学生有50%会讲客家话,听过客家山歌的学生占到60%,也就是说超过半数的学生至少是接触过客家山歌的;然,虽有超过半数的同学接触过客家山歌,但是会唱的人只占到5%,包括他们的家人在内也只占到25%;学生对于是否有必要学习客家传统音乐所持态度不令人乐观;在流行乐与传统音乐相结合的问题上,超过80%的学生赞成此种形式,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内心深处对于流行音乐的高度认可和全盘接受;对于是否愿意参加客家山歌相关课程,只有52.5%的学生给予肯定,差不多半数的学生对于此门课程的开展持怀疑的态度。中小学传统音乐学校教育需要做的工作实在太多,本民族文化没有深入普及,学生缺乏民族认同感,这是中学美育教育的严重缺口。
  二、把客家山歌引入课堂教学的模式探讨
  (一)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
  音乐课堂要有参与,要有互动,要打破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课堂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歌唱活动中来,以歌传情,以情动人,达到体会民族感情的目的。此外,音乐活动不仅仅体现在课堂,还应该推动学校音乐课外活动,要制定每学期的学生课外音乐活动计划,争取取得学校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在师资、活动设备、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
  (二)多种形式相结合渗透的教学模式
  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课程性质有别于其他科目。在传统民间音乐教学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体验以及本地音乐文化的渗入教学,所以体验和接纳才是最终的教学目的。针对这样的课程特点,我们要更多的采用一些学生自主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实地采风、聆听体验、创作表演、观摩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
  (三)聘请民间艺人及专家进行讲座
  音乐老师在课堂传授音乐知识,虽能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有片刻的体会和感受,但对于很多民族性的、原生态的演绎形式无法充分表达。如果能够有条件,适时的聘请当地的民间艺人或者民族音乐研究者进到课堂,为学生表演和讲解当地民族音乐及文化,这就更加直观的让学生欣赏和体验了传统音乐的魅力。
  三、将客家山歌引入课堂教育存在的几点问题
  民间音乐的搜集和整理是一项极为复杂繁琐的工程,将地方特色音乐置入中学基础音乐课程当中去,有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对于基础音乐教育一线的老师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一)深圳市现阶段普通高中音乐课程设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课程分为六个模块,即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根据深圳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施指导意见,高中音乐课程设置实行学分管理,共需获得的必修学分为3分,完成18学时的学习任务即可获得一个学分,其中必修的音乐鉴赏为2个学分,其余五个模块各1个学分。也就是说学校开设的音乐课程至少为三个学期,共计54个学时,其中必修的音乐鉴赏模块至少需开足36个学时。但纵观整个深圳市的音乐课程设置,大部分学校没有开齐高中音乐课的选修板块,更没有开足音乐课的课时量。如何在现有课时的基础上再进行特色音乐课程教育、传统音乐置入课堂的模式是否具有可行性等问题接踵而至。
  (二)校本课程教材编著的复杂性。课程资源是我国在跨世纪的课程改革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把民族音乐引入音乐课堂是我国课程资源改革的最早着眼点之一。《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指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作为音乐老师,除了创造性的使用国家提供的音乐教材资源以外,还应结合本地区特色,充分发挥当地和本学校的课程资源优势,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文化的多样性服务。所以说,编著本土音乐课程教材是系统教授民间音乐的有力保证,如何编著内容积极向上、价值观正确、能够正确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教材成了民族音乐进课堂的关键所在。
  (三)学生的接受度。让地方传统音乐走进现代中学课堂,是一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当代中学生生活在一个科技发达、信息通畅的互联网时代,他们的耳朵、眼睛、心灵时刻受到最新、最前沿的资讯感染,因此,传统的民族音乐对他们来说,犹如尘封在历史中的古董,不了解、没兴趣、不想学成了他们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如何扭转当代中学生审美、价值观的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最难跨越的鸿沟。
  四、结语
  民族音乐是民族的集体记忆,是民族文化的记录者,它曾经如此鲜活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但民族音乐这种口头传承的性质也注定了在时代发展中,它逐渐被遗忘和改变的命运。作为基层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努力为民间音乐的普及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基础美育教育工作添砖加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根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参考文献:
  [1]袁东艳.唱响山原——广东客家山歌[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
  [2]刘佐泉,钟文典.观澜溯源话客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要:歌剧《白毛女》诞生在革命圣地延安,它是我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奠基石,该剧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为基础,借鉴并吸收了西洋歌剧创作手法上的经验,根据戏剧情节内容的需要,大胆的进行艺术创新——音乐的民族性、剧情的戏剧化、通过主题音乐来表现剧中主要人物形象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国内外造成了影响,也是中国民族新歌剧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式的作品。歌剧《白毛女》自1945年在我国问世以来,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喜爱
期刊
作曲家鲍元恺的《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1991年10月13日由王钧时指挥天津交响乐团首演。这部由六个组曲组成的大型管弦乐作品,以脍炙人口的中国民歌旋律和绚丽多彩的西方管弦乐色彩,展示了一幅幅汉族人民的生活图景。自1991年首演以来,通过国内外乐团在世界各地的频繁演出,使《炎黄风情》成为近年来在海内外演出率最高的中国管弦乐作品。从1995年起,经教育部审定,《炎黄风情》陆续进入中
期刊
摘要:歌剧《卡门》完成于1874年秋天,1875年首演于法国巴黎,是抒情歌剧舞台上的经典之作,它创造了19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歌剧的最高成就,也铸就了法国作曲家比才歌剧创作生涯中的最高峰,它在世界歌剧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如今也是上演率极高的经典名作。歌剧《卡门》剧本由法国中短篇小说作家梅里美创作,他的主要作品有《高龙巴》、《塔曼果》等,梅里美擅长在平静的叙述中刻画叛逆女性的形象,在他的作品《
期刊
摘要:本文以音乐类观演礼仪为研究对象,分析各项礼仪的含义、形成原因,并通过观察演出过程中出现“不文明”的现象,探讨其存在的争议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音乐类演出 观演礼仪 思考  “欣赏古典音乐应该在什么时候鼓掌?”对于一般的观众来说这似乎是个有难度的问题,随着古典音乐普及到我们生活,诸如观众不合时宜的鼓掌,欣赏过程中耳语、攀谈等现象并不少见,但场务举着警示语或手持激光灯对“违规观众”扫射进
期刊
摘要:音乐作为一种具有艺术性的文化语言,虽然不似切实的言词那般具体,但却以其抽象化的意识形态存在于人类历史的精神文明之中。它潜移默化般滋养着人们的心灵、思想,诚然,音乐与人类情感的表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们亦可以通过各种艺术途径来达到情感的抒发,音乐作为其中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所具有的内在属性直接关系到人们情感通道的文化性表达。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对音乐的内在属性(物理属性、情感属性、文化属性、社
期刊
摘要: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教育媒体——交互式电子触控屏,它的有效使用带来了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巨大变化,实现了交互生成、学科整合、多维体验的教学新愿景,构建了个性张扬、思维开放、创新激活的音乐欣赏新课堂。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课 交互生成 触控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览小
期刊
陈凯歌这样评价赵季平:先生所经营者,乃是一个世界。世界既大,世界既小,故不能说;有时世界为真,有时世界为幻,故不可说;这世界既是心灵的交通,故不必说。所剩唯有一句——  陈凯歌的评论有些玄妙,我们很难想象赵季平的全部世界。我们所能感受的是——他的音乐真真切切让我们激动了、颤抖了、感动了!  黄土的魂,世界的歌  1984年,西部电影《黄土地》在向人们展示一种高原人民人性中质朴浑厚的性格魅力时,影片
期刊
《魅力忻州》
期刊
《心香一瓣献人民》
期刊
《关怀地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