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本源 智慧教学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857335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这一内容,但其一直成为教学的难点,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量角器不知怎么摆放,把角的度数读错更是常有的事。这一课引发了很多教师的深度研究,如华应龙等名师都执教了示范课,刘加霞教授进行了调研,他们使“角的度量”一课的教学变得丰富、厚重,充满智慧。我们一线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吸取名师课堂的优点,追溯本源,对角、度量等概念进一步追问,把握其本质,而且应对学生进行学前调研,诊断出学生的困惑,使其真正理解量角器的作用和掌握量角的方法。下面,谈谈我对“角的度量”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二合一看”背后的内涵是什么
  通常,教师会总结概括出“二合一看”的要诀: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重合,一条边和0°刻度线重合,看另一条边所对应的刻度。这个口诀看似简洁,但学生却不得要领,甚至提出疑问“圆圆的量角器怎么能量尖尖的角呢”。
  “二合一看”背后的内涵是什么?量角器和角的度量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要将量角器上的角重叠在要量的角上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度量的本质是“比”,即将一个待测量和一个标准量进行比较,并最终用数据或通过数的运算来表示的过程。无论是长度、面积、体积、重量、角度的度量,本质都是用基本单位与当前所测量对象进行比较。而量角的本质是看被测量的角中包含多少个单位角,由于学生对量角器的本质不明,他们也就无法理解量角方法的本质。
  尺、方格纸、量角器等都是测量单位的集合,量角器的本质是“单位小角”的集合,角的度量本质是看被测量对象中含有多少个“单位小角”。学生只有真正理解这两个本质才能知道“量角其实是把量角器上的角重叠在要量的角上”,才能体会“二合一看”的真正内涵。
  二、量角器上的角为什么难找
  如华应龙老师执教“角的度量”一课,展示了学生在量角器上找角的一种错误,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错误更是五花八门。量角器上的角为什么难找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1.学习经验的负迁移。
  角的大小是二维特征,和长度的一维特征有较大的差异,学生度量长度的经验会对测量角产生负迁移,容易产生“从头量起”的思维定势,即将角的顶点与量角器的“尖”重合。
  2.对角的概念理解比较浅显。
  很多学生在量角前都存在“圆圆的量角器怎么能量尖尖的角”这样的疑问,在使用量角器时常用量角器边上的刻度线的长度来测量角的两条边,这些都源于学生对角的概念理解不深刻。二年级学生虽然初步认识了角,但学生只会判断哪些图形是“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至于如何抽象出“角”和“角”的大小及“角”的大小取决于什么等问题,学生理解不深刻。
  其实,作为知识点“角”,并不那么简单。无论是皮亚杰的认识结构理论,还是霍尔的几何分层理论,“角”都安排在比较高的认知水平和层次上。角的概念有两种:一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平面图形就是角;二是射线绕一点旋转的结果。“角的内涵”是两边所形成的张口。
  小学生所能理解的“角”一定与生活密切相关,而由于生活中角的两边是线段,所以学生头脑中很难形成“角”的表象。当所画角的两条边的长度与量角器上的刻度线不能重合时,学生并不知道将角的两条边延长。
  3. 对量角器复杂的构造眼花缭乱。
  量角器上有中心点、双向刻度、圆弧,还有几十条刻度线,学生看得眼花缭乱。我一直在思考:能否为学生找角架起一座思维的桥梁呢?学生在二年级时有了从物体中找角的经验,这些已学知识对后续的学习又有什么帮助呢?反复钻研教材,我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在量角前能否先让学生在钟面上找角,做个铺垫?”学生已有了这样的知识储备,所以这个活动并不难,但钟面和量角器上的角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1)钟面和量角器都是封闭图形,没有“头”和“尾”,钟面是圆形的,量角器是半圆的结构;(2)角的顶点的位置一样,都在圆或半圆的中心。有了这样的知识做铺垫,相信让学生在量角器上找角就会水到渠成。
  三、如何使工具为我所用
  量角器只是工具,既然学生在用量角器量角时遇到那么多困难,那为何不能创造一个工具为我所用呢?量角器是不是只能做成半圆的呢?易玫老师执教“角的度量”一课就突破了这个限制,让学生经历自制量角器的过程,以生活中最常见的直角作为标准角,将量角工具制成正方形,在这个正方形之上对直角进行均分,形成这样的自制工具(如下图)。以此为基础,2个、3个甚至4个这样的工具逐次“累加”起来,就形成了比较复杂、使用比较便利的量角工具。学生经历由自制量角器到标准量角器的变化过程,突破了教学难点,也真正认识了量角器。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只有对数学概念的本质真正理解,善于思考、乐于钻研,才能真正使课堂变得充满理性、智慧与激情!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本领。    案例一:“认识角”    在教学“认识角”一课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安排了“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摆一摆”等活动,引导学生直观认识角,学会辨认角。  活
适用年级:  一年级。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是结合曹甸镇为全国有名的教玩具之乡而自编的校本课程,教材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学生熟悉的玩具引导他们在数数、分分、摆摆、玩玩中感受规律、发现规律、创造规律,并运用规律美化生活,同时注意把直观形象的规律逐步抽象为数的规律,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层次性,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设计理念:    在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
清晨,我从弗莱堡乘火车再转汽车前往托特瑙山。因为迷信德国火车的准点,我盯着自己的表,只记住9点58分到站,其实在此前两分钟火车就停下了。我一瞥窗外的站名,似乎已经到达,旋即往车门挪步,但火车已移动。我只好坐到下一站,再乘返程火车。这一折腾费时虽不过一刻钟,却赶不上汽车了。  此时天气湿冷,夏意全无。车站所在的小镇很小,无处可去。下一班车要一小时之后,但我估算即便如此,我仍能当日返回弗莱堡。  托特
一    时间的结局,往往是极为残酷的:2008年的一年里,有几位老朋友相继的离世,先是耿庸(1月18日),后是彭燕郊(3月31日)、贾植芳(4月24日)、王元化(5月9日);2009年5月8日晚二十二时,何满子兄也告别了这个世界。满子对自己的一生,谦虚地称自己是一个“称职的人”。他说:“能念兹在兹地提出,如果我是我的自问,判定我该怎么说,怎么做,也已可算是称职的人了。”其实他应该是如贾植芳兄所说
尚杰的《法国哲学精神与欧洲当代社会》是一本极具挑战性的书,一是它对“微妙精神”的阐述,二是它以“心情写哲学”的方式。这两个鲜明的挑战性使得它跨出了正统的哲学史的界限,十分奇特:说它是哲学专著,六十五万字的长篇巨制却几乎没多想过怎么写成书名的样子,在行文之初不知从何下笔,整个写作过程只是沉醉于感兴趣的问题:“问题到了哪里,笔就到了哪里,中途不要喘气,一个问题写完了再喘气”,分明是一种写文学作品的“忘
本期主持 朱双娣  朱双娣,江苏省镇江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现任镇江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员。  主持人语  同学们好!今天,初初和大家聊一聊第五单元的学习。  本单元主要包含了介绍中国建筑、园林、绘画艺术的文章。《中国石拱桥》可以让我们看到赵州桥的优美与坚固;《苏州园林》可以让我们领略江南园林的雅致与诗意;《梦回繁华》可以让我们体会《清明上河图》的精妙,了解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这些文章都反
[摘 要]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是学生学习统计与概率的核心目标。教师应从教学实践出发,探究如何在课堂中设计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以及从多角度获取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  [关键词]统计教学;数据分析观念;折线统计图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5-0039-02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04—105页
一  “你看,”木晓丽拉了拉唐嫣儿的手腕,说,“陈俏俏今天穿了一条蓝裙子,真好看!”  唐嫣儿顺着木晓丽的视线看过去,觉得眼前一亮。是的,正如木晓丽所说,陈俏俏穿着一身水蓝色的连衣裙,亭亭玉立,好看极了!陈俏俏原本就长得肤白貌美,今天换上崭新的衣裙,真像素白的花丛里突然飞来了一只蓝色的蝴蝶,美得令人只能屏息凝神,生怕一个轻微的呼吸,就破坏了这番美景。  当木晓丽和唐嫣儿望着陈俏俏的时候,陈俏俏也看
搬家,就得重新订做书柜,归置那上千本的日文版小型本书籍。一般家具店出售的书橱书柜没有现成规格,只能请人按尺寸设计。那些日文小书,巴掌大的方寸,木工师傅叹道:小日本连书也做得这般袖珍啊!书本虽小但尺寸一样,集中排放,摆在顶天立地书架上,密密麻麻,步调一致,整齐划一,一连数列叠立,也颇有点聚沙成塔撒豆成兵的气象呢。不过那些所谓袖珍书,绝非什么珍藏善本,不过日本出版读物中最稀松平常的文库本。  化大为小
案例背景:  有幸参加市级赛课比赛,抽到比赛的课题是“用乘法解决简单问题”。  案例描述:  我认真研读了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了解到学生在学习此例题之前,经历了摆小棒、看图等数学活动,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看图列乘法算式。由此,我思考:教材编排这个例题的意图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再次仔细研读教材,领悟了编者的意图:通过对乘法意义的学习和积累,对大量学习素材有所体验和感悟,建立一个数学模式,即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