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花岗岩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rady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五岳之首,闻名遐迩。到泰山游览,可以饱览雄奇险拔、幽深秀丽的美好风光,而最令我难以忘怀、感触良多的是那千奇百怪的花岗岩。
  传说,泰山是盘古逝世后变成的。远远望去,泰山如同一位高大威武的巨人,静默地伫立着,仰望辽远蔚蓝的天空,俯瞰广阔富饶的大地。从未有人目睹此庞然大物是如何拔地而起,又如何演变成今日的面貌。我不禁惊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扇子崖之西是巍峨的傲徕峰,“近看与岱齐,远看在山腰”。轻盈的白雾环绕于山顶,为傲徕峰平添了朦胧绰约的风姿和神秘肃穆的气息。山木郁郁葱葱,深绿色的树叶与傲徕峰的险峻深邃相辅相成。山的表面并不平整光洁,大块的岩石突兀着,仿佛是堆砌而成,而石块又组合得尤为自然,方形的,圆形的,它们的搭配,在刻意与随意之间,恰到好处。
  沿着山石,汩汩流下清冽的山泉,泉水蜿蜒。走近岩石,仔细观看,棕黄色的花岗岩居多。岩石上,清晰可见仿佛流动的花纹。白色的岩纹似乎从岩石深处喷薄而出,像藤蔓般蔓延到岩石上,又像是心灵手巧的画师精心描画了它们。有的岩石纹路粗犷豪迈,宛如国画中的“泼墨”;有的花岗岩上纹理极稀疏,恰似“留白”,令我观赏得如痴如醉。黄色岩石中也夹杂灰色的花岗岩,它们的纹理愈发清晰,远看连成一片的岩石,仿佛涌动着波涛的深蓝色的大海。岩石缝隙间,不知名的野草探出头,宛若为冰冷岩石妆点。
  抚摸着坚硬的花岗岩,思绪已飞向远古时代。我仿佛看到地壳下沸腾翻滚的岩浆,那是花岗岩最初的模样。岩浆被禁锢在阴暗的地底,饱受煎熬,但它不屈不挠。终于,热血沸腾的岩浆冲破地壳,冲出地面,见到天日。它见了世面,增了阅历,曾经的冲动与热情,曾经的磨折与历练,凝结成稳重与坚实,风吹日晒磨灭不了,地动山摇恐吓不了,花岗岩一如既往地坚挺,构成泰山这雄奇的画卷。
  渐渐地远离泰山。我不舍地回望,心中敬意无限。
  点评
  泰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甚多,而作者将眼光聚焦于泰山花岗岩,视角独特。作者细致描写花岗岩之美,不仅绘其色,摹其形,而且想象其艰难的形成过程,揭示其沉稳、坚实成就了今天泰山的独特之美。古往今来,以泰山为写作对象的文章不胜枚举,而此文另辟蹊径,难能可贵。
  【作者系北京市十一中学校学生,指导并置评:雷其坤】
其他文献
时间翻开了二零一六年的日历  有人说  他听到了中国梦越来越近的脚步  好多声音说  你看  广袤的农田翻起了一层新绿  沾着泥巴的拇指开始拨动手机  我们的农民穿着西装、开着别克  我们的农村奔跑着现代化机器  城市的夜晚比白天还要美丽  高科技让未来触手可及  互联网让世界同步呼吸  不必远行万里就可坐观东海日出  漫看云卷云舒  不必走出家门就可目睹卫星升天  亲历绕月奇迹  我说  不  
期刊
A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弟子问禅师:“师父,您有时候打人骂人,有时又对人彬彬有礼,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吗?”师父说:“对待上智之人直指人心,可打可骂,以真面目待他;对待中智之人最多隐喻他,要讲分寸,不能苛责;对待下智之人要面带微笑,双手合十,他很脆弱,装不下指责与训斥,那就只能用世俗的礼节。”弟子挠头,说:“师父,这样是不是太累了?”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何感想?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朋友圈”是一个由熟人、半熟人组成的“关系圈”,是现实社交在网络世界的延伸,也是个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人们喜欢在“朋友圈”上晒晒自己的见闻,分享生活的感悟,领略千里之外的风光,看看异国他乡的美食……可慢慢地,大家忽然发现:心灵鸡汤励志上进,看多了也会觉得虚假;旅途见闻能开阔眼界,发多了也会觉得乏味;商业广告频频出现,更让人觉得多了几分物欲、少了几分情谊……  “朋
期刊
午后的日光慵懒地洒在书案上,清风吹动书页,映入眼帘的是霜雪中一枝寒梅悠然飘香,是骄阳下一朵带刺玫瑰展颜怒放,是碧池里一朵白莲顾影神伤。这一幅幅画面定格在我的记忆里,更定格在历史的断层中。  大漠寒梅  你海棠般娇羞的容颜,你菊花般孤傲的身骨,你柳絮般飘飞的思绪,你桃花般残退的泪痕,都在茫茫大漠中消隐。你如一朵寒梅在大漠中悠然绽放,为了国家和人民免受战火的摧残,你毅然接受了和亲的使命,奔赴那片未知的
期刊
【例题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和谐”  □张 扬  人们都在谈“和谐”,媒体天天谈“和谐”。我也常谈,而且很喜欢这个字眼。回过头来一想,这不奇怪,我们这些经历过漫长的极“左”时期,经历过“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经历过“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人,当然会更喜爱这个字眼。经历过那一切,更能珍惜今天这看似平淡的一切,领会“和谐”的可贵,深刻感受“和谐”对全社会的极端重要性。 
期刊
你,走过来不惊世人,低调平静;你,走过去悄然安定,就如笼着蓝天的一层薄纱,那样神秘;你又如席卷一切的台风,我想赶上你,握住你的手——时间。  细细回忆,走过家旁的公园,寻找儿时的味道,但我发现都变味了。随着时间的匆匆流逝,那个昔日带给我快乐的秋千以及划破我许多裤子的滑梯,如今都布满了尘埃与铁锈,滑梯的扶手断了,秋千的链子老旧了,就连公园的保安叔叔,白发也爬上了两鬓。而我,再难找到儿时的感觉,岁月不
期刊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彭蠡湖晚归  □白居易  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  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  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  但来临此望,少有不愁人。  1.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具体赏析。  答:  2.古人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就此简要谈谈你对本诗的理解。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 远  □杜 甫  肃肃①花絮晚,菲菲②红素
期刊
三、关联词位置不当  【典例】  ①你因为不努力学习,(你)所以成绩下降。(同一主语)  ②因为你不好好学习,所以老师很为你的成绩担心。(不同主语)  【典例解析与方法归纳】  上述两句话,同样都是由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联接起来的因果复句,为什么关联词语的位置却不一样呢?主要因为两个句子前后分句的主语情况有别。句①的两个分句主语都是“你”,句②前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你”,后一个分句主语则是“老师”,
期刊
世上没有两只毫无差异的昆虫,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没有两座完全相同的山。“山水是地上之文章”,这地上文章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怎样才能写出山的特征与意蕴,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呢?  首先,须仔细观察,了解山本身的特征。塔山、剑山、狮峰山、象鼻山、石钟山、莲花峰等,从山名上就可看出它们各自鲜明的特点。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峨嵋之秀,青城之幽……不同的名山各有特色。  其次,注意地域、
期刊
近些年来,教作文或学作文,着重仿作以求速成的办法像是颇为流行。这表现为“小学生作文”和“中学生作文”之类的书刊为数不少,据说销路也颇为可观。这类书刊选录的文章,大多为学生的习作,有的附有老师或语文专家的批改。显然,这是兼讲作法的范本,意思是还不够这样水平的,可以体会仿效,急起直追。这种办法究竟好不好?  我的看法是适度地用,有好处;如果超过限度,把它看作唯一的灵丹妙药,那就会欲速则不达。  先说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