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话世界里创编童话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ao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一个充满丰富想象的童话单元,其单元目标为“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本单元安排了四篇童话故事《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习作“我来编童话”、综合练习《语文园地》以及“快乐读书吧”《在那奇妙的王国里》,其中的习作“我来编童话”,直指课标要求。为达单元目标,我让学生在童话世界里读、思、写,完成“我来编童话”的学习任务。
  一读:感受奇思妙想
  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说过:“童话,也很像是一个太阳,让整个人类都有了长大和生活的光亮。”童话世界是一个梦幻世界,光怪陆离,里面充满幻想,充满自由和欢笑,还有冒险故事。它想象丰富,语言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需要。《那一定会很好》中用种子的一生讲述人的一生,小时候想长大获得自由,得到认可,体现价值;长大后又想休息,过安逸的生活,回归平淡。把种子和人联系起来,讲述人生经历,娓娓道来。三年级的学生或许还不能完全去体会其中深意,但是种子丰富的人生经历不就是一个充满丰富想象的奇妙之旅吗?《在牛肚子里旅行》更具奇思妙想,在牛肚子里也能旅行?只看题目就吸引了无数小读者。事实上,这是一个关于友情又极具冒险色彩的童话故事,让人回味无穷,意犹未尽。
  读童话,就要让学生沉浸在童话世界里,感受奇思妙想,聆听欢声笑语,领悟曲折离奇,为创编童话做好铺垫。
  二思:揣摩童话写法
  在研读了“习作三”中“我来编童话”的习作要求,结合本单元目标,笔者制订了本次习作课的两个教学目标:(1)用通顺的语言把故事写清楚,让读者看得懂;(2)发挥想象,写学生自己爱看、富有奇思妙想的童话故事。
  1.在童话的情节里构思情节
  统编本三年级上册“习作三”中安排了9个词语,5个问题,学生在揣摩词语中展开联想,再让学生围绕童话故事四要素(时间、地点、角色、事件)思考写作。笔者在授课中引导学生创编故事时不局限于这9个词语,接着,利用句式“
其他文献
传统的读写迁移训练,往往因“课”制宜,语言知识方法的习得呈“碎片化”状态,学生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怎样引领学生的语言思维向纵深发展呢?下面结合六年级下册写人类习作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的做法。  一、整合教材,搭好同类型文本的“桥”  1.关注“衬托”,体验李大钊的忠贞不渝  《十六年前的回忆》(六年级下册)一文沉痛回忆了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讴歌了他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表达了深深的敬仰怀
《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游记散文。全文布局精巧,以小艇为主线,展现了水上名城威尼斯的异域风光。该文语言节奏明快,笔触轻松自然,富有生活情趣,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画卷,只有细细品味,才能真正领略到那独特的异域风光,以及文本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独特语言魅力。  一、异域风情迷人眼  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水上城市,因为它建造在人们普遍认为最不可能建造的水上,于是这座城市就有
统编本教材中收录了很多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这些课文是立德树人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与一般课文相比,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思想教育性比较强,导致许多教师上成了思想教育政治课,学生兴致不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本着继承与发扬的精神,极力挖掘文本中有价值的教学因素对学生进行教学,以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具有鲜明的情感和教育价值,但由于其距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的纲领性思想。核心素养在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被定义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关键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这说明教育的目标是指向学生的,而且根据当前研究可以发现,尽管对核心素养这一发展目标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界定,但对于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却没有明确,这就说明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是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究的。实际
统编本教材中部分精读课文后面设有一个“资料袋”小栏目,它“占地”面积不大,每册书中的数量也不是很多,很容易被忽视。但是统观教材中所有“资料袋”的内容,可以发现里面“装”的都是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知识,如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历史典故、补充材料等,呈现的形式也各不相同,有的是文字,有的是图片,有的是图文结合。教师作为教材的实践者和执行者,当然不能对这些内容熟视无睹,要巧妙使用这些“资料袋”,最大程度地
对于习作来说,写人记事是其主要内容,而教材则是最好的例子。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写人情节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感悟文本人物形象,还能从中习得表达技巧。比如《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节选自《儒林外史》,讲述的是严监生临死前因油灯里点着两茎灯草而迟迟不肯咽气,直到赵氏挑掉一根才肯离世的故事。这一细节描写,主要是刻画了严监生视财如命的吝啬鬼形象。教学片段如下:  师:严监生伸出两根手指,大侄子、二侄子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依据。制订具体、准确、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前提,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但在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根据具体学情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没有提供保障目标有效落实的教学策略,从而使目标与实际教学出现两张皮的现象。笔者将从教学目标制订的现状、目标制订的依据以及措施等方面对这一教学现象进行探讨。  一、制订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  1.重点难点不突出  
与传统教材相比,“和大人一起讀”是统编本教材在《语文园地》中新增的内容,目的是将课外阅读有效纳入到课堂教学体系之中,以便引导家长与学生高度重视课外阅读。从内容来看,阅读素材富有童趣,符合学生的审美情趣。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中《谁会飞》这首儿歌浅显易懂、轻松活泼,适合学生阅读。但这一栏目的核心在于“读”,读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课标中关于第一学段儿歌教学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诵读儿歌、儿
统编本教材中编有较多的叙事性课文,叙事可以说就是讲故事,叙事性课文的故事性都很强,以写实手法展开情节,具有鲜明的特征,给学生带来直观的阅读体验。教学叙事性课文需要我们教师去积极探究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以六年级上册为例,谈谈叙事性课文的教学探究。  一、创设阅读情境,走进课文真实世界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热情与课文进行对话,触摸、体验文本,形成
小班游戏(3岁~4岁)    目标:  通过游戏,让幼儿感知上、下两种方位。    玩法:  1.宝宝和父母面对面蹲下。  2.爸爸或妈妈发出指令:“电梯下降了(电梯上升了)”。宝宝听指令做出身体下蹲或上升的动作。  3.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中班游戏(4岁~5岁)    目标:  通过游戏,感知电梯的上升、下降与楼层之间的关系,学会正数、倒数。    玩法:  1.宝宝与爸爸或妈妈面对面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