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王涵:要素市场化改革提速

来源 :陆家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j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30日,《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文件发布,这是中央出台的第一份要素市场化配置文件,其中明确了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五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与任务,标志着市场化改革开始提速。
  对于普通人而言,如何理解新一轮要素市场化改革?文件中有哪些亮点?利好哪些行业?带着这些问题,《陆家嘴》独家专访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为大家解读要素市场化改革的要点。
  提升全社会要素使用效率
  《陆家嘴》:最近有不少《意见》的解读,作为券商的分析师,你认为这份文件最大的看点在哪里?
  王涵:中国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中,要素市场化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无论是早年农村的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还是加入WTO后劳动力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都为中国经济过去四十多年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红利。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在于提升要素的使用效率,使得同样的要素禀赋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本次发布的《意见》,涵盖土地、劳动力、资本、数据、技术等各个要素市场,对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
  从这个五个方面来看,土地、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在于提升使用效率。
  数据要素改革的核心在于培育相关的市场,让数据资源有清晰合理的市场化定价。
  技术要素改革的核心在于激发供给活力,推升全社会创新能力和技术产业化效率。
  所有要素使用效率的提升,都離不开对要素合理的市场化定价、金融资源有效率的与生产要素相对接,因此《意见》中对应资本要素改革部分的要求,是“着力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制度”。
  换句话说,由于资本市场处于全社会要素配置过程中的“枢纽”环节,因此资本市场改革的推进,对于提升全社会要素使用效率至关重要。
  作为资本市场人士来说,《意见》对相关方面改革的要求和部署,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的信心。
  更注重中长期经济增长
  《陆家嘴》:应对疫情,欧美国家这一轮财政刺激规模都在GDP的10%以上,但国内并没有实施像2009年那样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而是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是否意味着未来不会走“大水漫灌”的老路,而是以改革促发展?
  王涵:很多发达国家政都是“小政府”,它们的金融、非金融企业服务社会的优先级也在服务股东利益之后,这使得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时候,整个社会无法像中国社会一样“拧成一股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最终的结果,是不少国家和经济体抗疫初期犹豫不决,错过了抗疫的“黄金时间”,间接上放大了疫情对其经济的冲击。
  中国在抗疫初期就从货币、财政、社会保障等多个环节综合发力,一方面很快控制住了疫情,另一方面也间接降低了疫情带来的“次生灾害”。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无限量”地进行宽松政策,是有一定道理的。
  此次疫情对全球经济、产业链都会在供给与需求端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的情况下,中国“向改革要红利”的举措,显示政策重心除了关注短期问题之外,也注重中长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
  五大生产要素市场化释放巨大红利
  《陆家嘴》:在资本改革方面,文件的指导意见涉及股债汇改革同步推进、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扩大金融开放,对于金融市场有哪些启示?
  王涵:金融行业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其核心在于为全社会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定价,从而使得市场能够更好、更有效地配置全社会资源。
  《意见》中对于相关的改革部署涉及股债汇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全面性的改革方案,汇率、利率、股票,这些金融资产价格的定价进一步的市场化,有助于全社会金融要素定价更加趋于合理,也有助于将金融资源更有效地引导至经济中更加有效率的部门中去,这对于中长期的经济发展,是有很大正面意义的。
  《陆家嘴》:土地和户籍制度改革一直是我国近年来改革的重点领域,文件中提到改变城乡二元土地体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如何看待未来的城市与农村发展以及房地产市场?
  王涵: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初期在土地市场化改革上的核心在于解决“有没有市场”的问题,从农村的土地,到城市的土地,这几十年来土地改革完成了相关市场和土地市场价值“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中间释放了巨大的改革红利。


  《意见》对于土地改革的核心,是“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换句话说,未来需要在土地使用和管理上更加有效率,这有助于解决由于地理条件、土地规划等因素导致的土地使用效率偏低的问题。
  从未来来看,这一改革部署将有助于进一步在土地供给端提升效率,降低此前一些地区、一些类型的土地因其稀缺性而对经济产生的“瓶颈效应”,有助于达到“居者有其屋”的效果,有助于“房住不炒”等政策的落地。
  《陆家嘴》:除了传统的人口、土地、技术和资本,《意见》还提到了数据要素,这将对数字经济带来哪些变化?
  王涵:对数据要素,《意见》强调的是“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未来我们正在进入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那么数据实际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的统一市场,数据资源丰富的程度,是其他大多数经济体难以比拟的。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数据是中国资产负债表资产端的一部分,相关要素市场的建设,将为数据的合理市场化定价创造条件。
  同时,《意见》中也强调要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这对于居民和企业部门来说,也意味着数据资源供给的进一步丰富。数据供给端搞活、市场化定价合理,为数字经济发展创造了基础。
其他文献
森林中分出两条路,Haalthy(朋数威力)创始人邱威妮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那条,于是一个工科女生走上了医学创业的道路。邱威妮的创业,希望帮助癌症患者,让癌症可治愈,让费用可承担。  这和她特殊的个人经历有关。  用工程学思维解决医疗问题  在创业之前,她首先是一名患者家属。2012年,邱威妮在MIT读书时期,父亲被诊断出肺癌。她也曾像《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我不是药神》中的伍德罗夫和程勇一样,到处寻
期刊
没有什么事件能像新冠病毒大流行那样暴露出国与国之间的系统性差异。对于在新冠病毒危机之前就陷入由意识形态驱动的大国竞争的中美两国来说,这些系统性的差异更是显而易见。两国至少有一个共同点:疫情结束后,都需要重新考虑各自的社会契约。  为了遏制病毒传播,中美两国都实施了社会隔离措施,并导致失业,而隔离与失业的共同作用是打破了维持全球正常增长的收入与支出的良性循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今年全球GDP将收
期刊
郁亮:大家晚上好!首先我祝贺苏先生的新书《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在中国出版,看完之后我很受启发,也推荐给了我的朋友、同事,也给我的孩子读。这本书无论对于做企业还是做投资的人都很有帮助,对于年轻人的成长也很有帮助,谢谢苏先生的新书。  在书里面您并不像一个著名企业家,而是像一个朋友,像个长者一样娓娓道来,我想读者一定会很受启发。  在您的书里,我看到几张照片,非常打动我。苏先生有张戴着一顶工程帽在
期刊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让对冲基金行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充满风险的金融体系的冲击下,对冲基金的回报遭受影响,客户纷纷赎回。当对冲基金经理面临信贷市场冻结时,他们必须决定是否出售非流动性资产,来满足投资者的赎回申请。有些基金确实这么做了,他们变成了投资者的“自动取款机”。另一些公司则拒绝了赎回申请,以防止这种强制出售。正是这样的混乱,永远地改变了对冲基金行业。  现在轮到私募股权了。  得益
期刊
自成立以来,黑石每年以大约50%的速度增长,现在它管理着超过5000亿美元的资产。一路走来,苏世民和黑石的成功并非易事,他们也遭遇了诸多艰难。他对如何实现卓越、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进行了总结和思考,这些总结和思考都体现在了这部名为《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的书中。  苏世民曾经跟出版社开玩笑,说这是一本价值15亿美元的书。因为他花了两年时间亲自撰写这本书(苏世民每年从黑石公司获取的薪
期刊
4月23日,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与黑石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苏世民(Steve Schwarzman)通过视频连线进行了一场云端对话。两位顶级投资人针对疫情后的经济振兴、投资机会等进行了一番精彩的探讨。  沈南鹏:有一些国家正计划将其生产和供应链搬回国内。您对此有何见解?这是否预示着世界正走向逆全球化?  苏世民:我认为这并非就是关于全球化的表态。现在发生的情况是,很多公司从中国获
期刊
从业17年,张金涛坦言遇到过的“危机”并不少,“危机”之下,如何做好投资,对每位投资人都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作为嘉实基金董事总经理、嘉实基金港股通投资策略组投资总监,张金涛深耕A股和港股市场,回顾自己亲历过的几波危机,张金涛称:“历史上或者过去几十年,市场低点均伴随着危机出现,比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2011年的欧债危机。”他进一步指出,做投资最主要的原则之一就是要“买得便宜”,而从历史上
期刊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这次疫情不仅仅是中国经济的“黑天鹅”,也将给全球经济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给全球产业链带来巨大挑战。疫情是一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携手面对的危机与挑战。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世界新兴经济体,都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020年4月10日,由中信出版集团主办的2020市场破局与投资趋势暨《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新书发布会全球同步直播,黑石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联
期刊
今年是华映资本成立第11年,外部环境绝对是一个“黑天鹅湖”。  现在全球的货币政策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超发,一个是降息。  疫情期间,全球降息了67次。美国6月份的M2增长23%。整个经济体系内资金非常充裕。全球市场的利率极低,流动性宽裕。  这些资金必然需要优质的资产配置。从股权角度看,中国资产成长空间巨大,资本市场改革正在不断吸引优质资产。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不确定性”下会有哪些新机会?  今
期刊
2020年一季度在全球经济一次又一次“见证历史”中结束。中国虽然在控制疫情方面基本打完上半场,但恢复经济元气还需要时日。与此同时,2020年全球经济大概率陷入负增长,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关中国是否应该跟随发达国家一起实施宏观强刺激政策,一直是业内人士讨论的焦点。  中国目前需要一套怎样的宏观政策组合以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提高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等财政政策预计能释放多少额度?新基建的发力点在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