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 、出版和接受:耶利内克作品在中国的传播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wq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奥地利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Elfriede Jelinek)在200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段时间的讨论热,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经历了大起大落。本文通过梳理耶利内克在中國大陆的译介历程,探讨其作品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所呈现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译介;接受;文学传播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1-0113-02
  一、耶利内克作品在中国的译介情况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Elfriede Jelinek),奥地利女作家,主要从事戏剧和小说创作,其作品揭露了美好事物后掩盖的人性恶,展现压抑与禁锢状态下人性的变态和扭曲。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地利作家,其影响力可见一斑,2004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部门以及学者顺势发起了大型翻译项目,这包括了包括中央出版商以及省级出版商和学术出版商,从7 日宣布获诺奖算起,整个过程历时仅12 天。
  (一)高潮阶段(2004—2005年)
  耶利内克进入中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不仅仅因为翻译的难度, 更因为作品传达的意识形态差异, 并未引起国内学者的大量关注,若非2004年斩获诺贝尔奖, 估计也只是德语文学圈的孤芳自赏。最好的例证就是《钢琴教师》(Die Klavierspielerin)(宁瑛、郑华汉译),该小说属于“半自传体”小说, 语言风格独特,书中充斥着大量的情色描写,原本该书于2000 年完成翻译,但完稿七年后才因获奖得以出现在读者面前。2001年《钢琴教师》(Die Klavierspielerin)由迈克尔·哈贝克指导,德国、波兰、法国、奥地利联合制片,影片先于译本进入中国,引起热议。
  2005年耶利内克在中国的版权代理人蔡鸿君先生撰写了文章《耶利内克如何来到中国》,文中提及获奖后短短一年的时间里, 国内翻译了耶利内克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的所有作品。这一年,耶利内克的作品“井喷式”出版,主要负责出版事务的为以下五个出版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译林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1月,宁瑛和郑华汉翻译的244页中文版《钢琴教师》(Die Klavierspielerin)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书中展示了暴躁的母亲,心理扭曲的女儿,充满着扭曲吊诡的黑色气息。但是在豆瓣平台进行书籍评分调查时,该图书下有51个书评、9个讨论,不少读者质疑了本书的翻译问题(间接引语多、译句冗长而有失力度、文字生硬),这也体现出来中国读者在接收该作品时的困难度。
  同月,魏育青和王滨滨翻译的《死亡与少女》(Der Tod und das M?dchen)由上海出版社出版,主要以哲学问题(存在、真理、美与死亡等)为创作基调,大段的独白容易让人拘泥于字句;许宽华和黄玉云翻译的《情欲》(Lust)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发表,本书号称耶利内克小说中艺术上最创新,也是最难读的一部,许多读者却不买该译本的账,认为长江文艺版《情欲》是一个不忠实的、不负责任的译本,这无论对读者自己还是对耶利内克都是一种伤害。译者在译序中提到“耶利内克《情欲》中的语言结构很随意,不拘泥于德语语法的规范,常常缺这少那,再加上其隐喻特点,无疑给翻译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这固然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但是一些懂行的读者并不买账。
  同年出版的其他书籍《啊,荒野》(Oh Wildnis, oh Schutz vor ihr)、《魂断阿尔卑斯山》(In den Alpen)、《米夏埃尔》(Michael)、《逐爱的女人》(Die Liebhaberinnen)、《我们是诱鸟,宝贝》(wir sind lockv?gel baby!) 、《贪婪》(Gier)、《托特瑙山》(Totenauberg)、《娜拉离开丈夫以后》(Was geschah, nachdem Nora ihren Mann verlassen hatte – Gesammelte Theaterstücke Jelineks)表达主题不同,但是读者理解程度不一,对书籍评价不同,大多数人反映了阅读的难度。
  诺贝尔文学奖宣布的一年内,耶利内克的作品被大量出版,但囿于当时的翻译条件(仍有部分作品没有得到翻译),其所包含的作品不尽完整,一些作品与其他作品相比翻译时间跨度比较大,而译者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读者对其作品也褒贬不一。本时期耶利内克的作品呈现集中式出版,研究度明显提升,中国对该奥地利作家的关注度增加,也出现了不少研究该作家作品的学者。
  (二)平缓阶段(2006年—至今)
  诺贝尔文学奖的热潮持续了一年左右,在2006年便无新译作出版,其中《钢琴教师》(Die Klavierspielerin)在2010年和2017年再版过两次,进行了一些内容的增加是和注释,翻译更为流畅,将讥讽、修辞、接近意识流的质感重新糅合;《死亡与少女》(Der Tod und das M?dchen)、《米夏埃尔》(Michael)、《逐爱的女人》(Die Liebhaberinnen)均再版两次,最新的版本是2020年7月1日所发行的,均是修改了其中一些内容,添加了必要注释。但其他书籍,反响不佳,均只有2005年发行的第一版。
  通过发行数量和出版社再版数量可得出相应结论:诺贝尔文学奖热潮退去以后,对耶利内克的研读又重新装进了学者的“口袋”里,普通读者或因为语言的晦涩,或因为对主题的无感,将视线又转向了其余的作家作品,耶利内克作品的译介情况到达瓶颈期,现在也仍然没有回温迹象。而耶利内克作品翻译的难点也在访谈中提及:“……《美好的美好的时光》和《钢琴教师》,两部相对而言最容易翻译的作品,它们都有一个常规意义上的故事情节。从那以后我又破坏了这一切,在作品中越来越多地致力于以语言为中心的形式,所谓的不可翻译性正源于此。”   二、耶利内克作品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2008年,《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传——幅肖像》(Elfriede Jelinek. Ein Portr?t)在中国出版发行,奥地利学者薇蕾娜·迈尔和罗兰德·科贝尔格在本书中梳理了耶利内克的成长轨迹以及矛盾丛生的生活,这也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较为完整的耶利内克传记,而我国同样将这部传记式作品翻译出版,凭借该书,人们对耶利内克的生平,写作特点等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国内对耶利内克的介绍和研究主要始于获奖之后,对《钢琴教师》的介绍和研究一枝独秀,此外,《情欲》《逐爱的女人》和《啊, 荒野》关注度相对较大, 其他多是对作家获奖的宽泛研究和介绍。研究主要关注耶利内克的个性写作、女性主义和变态主题, 也提及批判性和她的犹太身份。在2004年耶利内克斩获诺奖前,1999年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聂军便对《哦,荒野》的语言特色有所研究,2001年聂军教授与谢铭又论述了耶利内克对当代自然主题的艺术表现,算是耶利内克研究的领头人之一。2004年,对耶利内克的研究重点主要落在生平梳理和获奖经历上,2005年—2010年的论文主题主要落脚于耶利内克作品中的性与政治,最常出现的作品为《钢琴教师》《娜拉出走以后》以及《死亡与少女》等,研究方向几乎是以作品中展现的女性意识与作者本身的经历相结合,分析两者关联度以及作品相传达的思想。
  2011年—2018年论文研究数量较之前已经有所下降,出现了耶利内克作品与中国作家张爱玲、莫言等对比研究,也出现从哲学角度分析作品的论文,2019年—2020年有关耶利内克的知网论文新增数仅3篇,其中一篇涉及比较冷门的戏剧《城堡剧院》(Burgtheater)中对奥地利纳粹历史的反思,其余两篇依然是比较热门的主题《钢琴教师》和性别歧视问题。2017年—2018年知网论文数为11篇,其中半数研究《钢琴教师》,其余涉及的主题有“反乡土文学的文化批判观”与“国家自限论”。但是纵观论文下载量,最高一篇下载量为549,其余下载量大多数在50-200之间,展现出研究主题局限,研究人较少等问题。
  综合来看,目前国内有关耶利内克作品翻译的研究成果仍旧很少,也缺乏比较有影响力的作品。首先,虽然研究论文数量不少,但有分量的研究专著很少,无法在国际耶利内克研究领域形成中国的影响力。而且现有的研究大部分是关于耶利内克作品的主题的分析,新意不够,很多成果都是相似主题的重复研究;第二,耶利内克作品的翻译研究成果不多,涉及的作品相对较少。现有的翻译研究多是集中于某部译作的散篇研究成果,多是关于翻译方法以及译文的效果评价,现有的翻译研究多为平行比较研究,缺乏对翻译共性以及影响翻译行为及其效果的社会、文化语境的深入挖掘;最后,对耶利内克在中国的传播道路缺乏理论性的总结,不利于对耶利内克作品的现实意义进行深入的了解。
  三、結语
  自耶利内克被译介到大陆以来,中国文坛对其形象的理解有所差异,对其作品也有着褒贬不一的声音,耶利内克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状况的影响因素很多, 既有作家的因素及其背后的文化, 又有来自译本、出版商和文化产业的影响。耶利内克荣获诺贝尔奖和优秀的译者是她在中国译介与接受的一个决定因素,但充斥讽刺意味的晦涩主题和赤裸裸两性描写造成的读者接受度不一, 让耶利内克的接受后续乏力,这一现状如何改变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蔡鸿君.耶利内克如何来到中国(上)[J].外国文学动态,2006,(01).
  [2]陈良梅.我将自己和盘托出,但那依然不是我[J].当代外国文学,1999,(2):136-138.
  [3]陈民,许钧.无力面对的镜子——耶利内克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J].南京社会科学,2010,(05).
  [4]康慨,勾伊娜.耶利内克的中国出版难题[J].中国新闻周刊,2004,(25).
  [5]林白.不读耶利内克的理由[J].南方文坛,2005,(4): 21-22.
  作者介绍:曾若源,女,彝族,云南昭通人,大连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德语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 蒙古族民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歌传承及保护是蒙古族民歌发展面对的重要问题。本文对蒙古民歌特点、蒙古民歌表现形式展开分析,并提出蒙古族民歌保护与传承的策略,为蒙古族民歌传承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蒙古民歌;文化遗传;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1-0097-02  蒙古族发展历史悠久,具
期刊
【摘要】 舞蹈本身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也是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舞蹈是一种极其古老的艺术表达模式,舞蹈的表现能够充分融合音乐、运动以及美学等方面的内容,并基于舞蹈表演者的肢体动作将其进行相对应的表现。因此,舞蹈艺术形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美学特征以及规律。在戏剧表演艺术中的舞蹈能够使戏曲表演艺术本身的感染力更加丰富,使整体的表演具有层次性,同时也使表达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因此,本文针对戏曲表
期刊
【摘要】 “留白”艺术作为国画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当代社会也不知不觉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中,尤其在同为艺术领域的戏剧影视作品中,“留白”更是越来越为从业人员所重视。在戏剧影视作品中有效运用留白艺术,不仅能够为观众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也能够使作品得以升华。本文从“留白”艺术入手,分析了其与戏剧影视的历史渊源及带来的艺术效果,并为其在戏剧影视中的运用途径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戏剧影视作品;戏剧影视
期刊
【摘要】 《堤》(《La Jetée》)由法國著名导演克里斯·马克(Chris Marker)拍摄于1962年,整片围绕世界大战后的时空穿越实验,讲述一个被童年记忆所牵绊的男子在过去、现在、未来之间寻找童年记忆的真相。全片以连环照片(Photo-roman)风格,配合旁白叙述的形式,围绕时间与记忆,对战争、和平、生命、爱情等的思索。本文将对克里斯·马克在该剧中所采用的连续静态画面的叙事风格,以及以
期刊
一、来时夜色  寒风过巷。小碗儿一哆嗦,蜷身裹紧了破衣。此时才是三月间,倒春寒还未过去,空气里蕴着湿润的花香。  迷离间,巷口似乎传来了一阵异响。  小碗儿一个激灵撑地坐起,手指碰到一块尖石,痛得他“嘶”地抽了口冷气。  这么晚了,整个杭州城都陷入了沉睡。还会有谁在这深巷中走动?莫不是哪个豪族家的猛犬没有拴好溜了出来!  就在这时,一个白色的人影在巷口出现,迅速奔来,仿若潜行的豹子。  只两次眨眼
期刊
【摘要】 甘孜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多样、资源丰富,是甘孜州传统民族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支脈。但伴随时代发展,甘孜非遗的保护及传承面临一定困境,诸多非遗依赖于传统的传承方式,包括师徒制、父传子等方式,在当今时代面临传承人断代、文字性非遗资料遗失等难题。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分析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及现状,在此基础
期刊
【摘要】 互联网时代的交流沟通即时而又紧密,网络流行语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奈达的对等理论在此翻译领域的指导作用和有效性,并提出了相关的翻译策略。中国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的广泛传播能够帮助更多外国友人了解中国的社会发展动态和文化趋势,这是中国实现“走出去”的关键一环。  【关键词】 尤金·奈达;功能对等;形式对等;网络流行语;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语用预设在日常的对话中应用较为广泛,在言语幽默的产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以近期流行的“反向凡尔赛文学”的三段对话内容为语料,通过语用预设理论来分析该文体中言语幽默如何产生。探索语用预设和言语幽默内在的关系,揭示其中引人发笑的因素,为日常交流提供借鉴之处。  【关键词】 语用预设;反向凡尔赛文学;幽默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要】 “家”不仅是一个词语,更是一个文化符号,是汉民族社会文化思维、文化体制的体现。以“家”为语素构成的词语高达成百上千个,其意义可以分为物质形态的单位、血亲或姻亲关系的单位、社会领域的单位、政治领域的单位,背后蕴藏着从表层到深层的文化,即集居住与养殖为一体的农耕文化建筑形态、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制度文化和“泛近距离化”的认知模式。  【关键词】 家;国家;词汇;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5
期刊
【摘要】 2020年9月,由刘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在全球上映。尽管中国市场对这部迪士尼大片期待已久,但上映之后,该片的口碑票房双双遇冷,影片对女权思想的激进表达成为遇冷原因之一。本文试图将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置于一个跨历史、跨文化的花木兰改编谱系中,比较其与国内木兰题材影视剧以及迪士尼动画版《花木兰》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的异同,深入分析迪士尼真人版电影对现有木兰故事的挪用和改写,探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