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细读的重要性正逐渐被广大教师所认同,但是面对一个具体的文本如何进入细处,读出其精微幽邈之处,则是大家普遍感到较为头疼的一个问题。笔者试以《青海高原一株柳》为例,谈一谈散文如何细读。
一、“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推敲词语,细读文本
从语言入手,仔细推敲词句,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在词语的反复推敲中寻求文本理解的突破。在教学中,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边读边想。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著名作家陈忠实的作品,文章语言丰美、内涵丰富,指导学生学习时就要抓住这些极富文学意象和深刻内涵的词语。如文中有这样一个词语——“锻铸”,这个词一般是用来形容钢铁等金属的,为什么用来形容树呢?其实,这个词包含的内容非常深刻,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的丰富内涵呢?
教学回放:
(一读,读一读文中描写青海高原环境的句子。)
师:读到这两段环境描写的语段,你想说点什么?
生1:青海高原的环境太恶劣了。
生2:青海高原如此寒冷,它就像在用这种方式考验这棵柳树。
(二读,读一读文中作者对柳树生长的想象,体会柳树顽强的生命力。)
师:同学们,在作者的想象中,你对“锻铸”又有了怎样的理解,你又读到了一株怎样的柳树?
生1: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就是一种锻铸,柳树依然能活下来,我读到了它的顽强。
生2:我仿佛看到了在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下,柳树被劈断了枝,可是,随着春天的到来,它又抽出了新条,我为它顽强的生命力感到惊叹。
生3:这是一株不管怎么击打、摧残都不倒下的树,所有的磨难都在锻铸它的灵魂。
师:现在你认为“锻铸”这个词语用在这里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至此,对“锻铸”一词从情感到蕴涵的精神,在学生心中激荡起一层层的涟漪,引发了学生对高原柳树更深层次的感悟,从而穿越词语进入内涵。
二、 “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句式比较,细读文本
文本细读还必须聚焦句子的内部组织结构,不同的句式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句式之间的细微差异往往是启发学生细读文本的关节点。
文中有这样两段话:
这是一株柳树,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普通极其平常的柳树。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这两句话的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在表述上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地方。
教学回放:
师:同样的一株柳,陈忠实为什么在两句话中表述地完全不一 样呢?读读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生1:它们生长的地方不同,所以有了平凡和神奇的不同感觉。
生2:两句话在句式上也不同,第二句话把地点“青海高原”放到了句子的最后面。
师:如果把“它屹立在青海高原上”放到句子中间,这句话该怎么说?你觉得“它屹立在青海高原上”放在句子中间好呢,还是放在句末好?
生1:放在句末好,这样才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生2:作者就是为了突出柳树的神奇,才把地点放在句尾,这样才能突出生长环境的恶劣。
师:这两个句子看似矛盾,其实正是作者匠心所在。他用这样的方式形成对比,点题赞颂,这是一棵神奇的柳树。大家发现了吗,文眼全在“神奇”二字。
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了句式运用的准确性,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获得了对文本意义更高层次的理解。
三、“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斟酌篇章,细读文本
内容人人看得见,形式对于大多数人却是个秘密。《青海高原一株柳》构思颇为巧妙,开头先用一个特写镜头推出这株柳,接着通过青海高原的苍茫、苍凉来衬托树之高大、粗实和苍翠,再想象柳树生长的顽强来突出高原柳的生命力,然后通过与灞河柳的对比来进一步衬托出高原柳艰苦卓绝的精神,最终顺理成章地引出对高原柳与环境抗争的顽强生命力的赞颂。
这样精巧的结构如何让学生来发现呢?教学时,不妨抓住这样几个点:
1.把写青海高原的3、4两节去掉,文章不是更紧凑了吗?
2.(在学完柳树外形后)师问:同学们,如果是我们学过的一般的文章,写到这儿仿佛就要结尾了。听,老师加个结尾:“啊,这是一株多么顽强的柳树!她在青海高原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我赞美你,青海高原一株柳!”可是作者有没有在这里结尾?而是紧接着写了哪两部分的内容?为什么呢?
3.灞河柳与高原柳毫不相干,作者为什么要用如此多的笔墨来写呢?
三个问题,问在了结构的关键处,直指文章构思。学生在细读、思考中感受到了正是通过这样的写法,这棵树才会“活”在我们眼前。我们现在的许多语文课,往往只强调文章的内容,忽略了文章的形式,而“语文味”常常是在探究“怎么写”的过程中散发出来的。教学中,对结构形式的恰当把握正是“语文味”的“催化剂”。
四、“斗转星移,物换情牵”——感知形象,细读文本
细读文本,还必须以言语为桥梁直抵文章主旨、内蕴。就像陈忠实写《青海高原一株柳》,他在这篇文章中借柳树表达的是对顽强生命和与命运不屈抗争之精神的赞叹,是要我们读者从这株柳树身上汲取我们人生旅途中有用的东西,比如坚持、顽强、抗争、奋斗。
教学时,我们不妨紧扣课文的一个关键词“神奇”,展开教学。在学生初步感知柳树高大、粗实、苍绿的表层形象后,切入高原的环境,再读文本,让学生从树的外形中读到新的意味,再抓住“不可思议”“撑住”这些意蕴深刻的词语,感知柳树顽强的生命力。接着,于作者的想象中,于灞河柳的对比中,寻找这样一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细微之处:“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九十九与一的对比。让学生再次回归文本,深入细读,从数字的缝隙中细读文本,品味语言,感悟形象,激荡情感,使青海高原一株柳之神韵融入学生的血液。
好的课源于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而好的教学设计又源于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说:“如果语文教师能认真细读每一个文本,将文本里里外外耙梳个透,殚精竭虑,敲骨吸髓,甚至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生命化的言语存在,那么,我们还愁唤不醒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促不进学生的言语生命发展吗?”
一、“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推敲词语,细读文本
从语言入手,仔细推敲词句,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在词语的反复推敲中寻求文本理解的突破。在教学中,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边读边想。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著名作家陈忠实的作品,文章语言丰美、内涵丰富,指导学生学习时就要抓住这些极富文学意象和深刻内涵的词语。如文中有这样一个词语——“锻铸”,这个词一般是用来形容钢铁等金属的,为什么用来形容树呢?其实,这个词包含的内容非常深刻,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的丰富内涵呢?
教学回放:
(一读,读一读文中描写青海高原环境的句子。)
师:读到这两段环境描写的语段,你想说点什么?
生1:青海高原的环境太恶劣了。
生2:青海高原如此寒冷,它就像在用这种方式考验这棵柳树。
(二读,读一读文中作者对柳树生长的想象,体会柳树顽强的生命力。)
师:同学们,在作者的想象中,你对“锻铸”又有了怎样的理解,你又读到了一株怎样的柳树?
生1: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就是一种锻铸,柳树依然能活下来,我读到了它的顽强。
生2:我仿佛看到了在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下,柳树被劈断了枝,可是,随着春天的到来,它又抽出了新条,我为它顽强的生命力感到惊叹。
生3:这是一株不管怎么击打、摧残都不倒下的树,所有的磨难都在锻铸它的灵魂。
师:现在你认为“锻铸”这个词语用在这里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至此,对“锻铸”一词从情感到蕴涵的精神,在学生心中激荡起一层层的涟漪,引发了学生对高原柳树更深层次的感悟,从而穿越词语进入内涵。
二、 “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句式比较,细读文本
文本细读还必须聚焦句子的内部组织结构,不同的句式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句式之间的细微差异往往是启发学生细读文本的关节点。
文中有这样两段话:
这是一株柳树,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普通极其平常的柳树。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这两句话的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在表述上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地方。
教学回放:
师:同样的一株柳,陈忠实为什么在两句话中表述地完全不一 样呢?读读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生1:它们生长的地方不同,所以有了平凡和神奇的不同感觉。
生2:两句话在句式上也不同,第二句话把地点“青海高原”放到了句子的最后面。
师:如果把“它屹立在青海高原上”放到句子中间,这句话该怎么说?你觉得“它屹立在青海高原上”放在句子中间好呢,还是放在句末好?
生1:放在句末好,这样才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生2:作者就是为了突出柳树的神奇,才把地点放在句尾,这样才能突出生长环境的恶劣。
师:这两个句子看似矛盾,其实正是作者匠心所在。他用这样的方式形成对比,点题赞颂,这是一棵神奇的柳树。大家发现了吗,文眼全在“神奇”二字。
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了句式运用的准确性,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获得了对文本意义更高层次的理解。
三、“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斟酌篇章,细读文本
内容人人看得见,形式对于大多数人却是个秘密。《青海高原一株柳》构思颇为巧妙,开头先用一个特写镜头推出这株柳,接着通过青海高原的苍茫、苍凉来衬托树之高大、粗实和苍翠,再想象柳树生长的顽强来突出高原柳的生命力,然后通过与灞河柳的对比来进一步衬托出高原柳艰苦卓绝的精神,最终顺理成章地引出对高原柳与环境抗争的顽强生命力的赞颂。
这样精巧的结构如何让学生来发现呢?教学时,不妨抓住这样几个点:
1.把写青海高原的3、4两节去掉,文章不是更紧凑了吗?
2.(在学完柳树外形后)师问:同学们,如果是我们学过的一般的文章,写到这儿仿佛就要结尾了。听,老师加个结尾:“啊,这是一株多么顽强的柳树!她在青海高原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我赞美你,青海高原一株柳!”可是作者有没有在这里结尾?而是紧接着写了哪两部分的内容?为什么呢?
3.灞河柳与高原柳毫不相干,作者为什么要用如此多的笔墨来写呢?
三个问题,问在了结构的关键处,直指文章构思。学生在细读、思考中感受到了正是通过这样的写法,这棵树才会“活”在我们眼前。我们现在的许多语文课,往往只强调文章的内容,忽略了文章的形式,而“语文味”常常是在探究“怎么写”的过程中散发出来的。教学中,对结构形式的恰当把握正是“语文味”的“催化剂”。
四、“斗转星移,物换情牵”——感知形象,细读文本
细读文本,还必须以言语为桥梁直抵文章主旨、内蕴。就像陈忠实写《青海高原一株柳》,他在这篇文章中借柳树表达的是对顽强生命和与命运不屈抗争之精神的赞叹,是要我们读者从这株柳树身上汲取我们人生旅途中有用的东西,比如坚持、顽强、抗争、奋斗。
教学时,我们不妨紧扣课文的一个关键词“神奇”,展开教学。在学生初步感知柳树高大、粗实、苍绿的表层形象后,切入高原的环境,再读文本,让学生从树的外形中读到新的意味,再抓住“不可思议”“撑住”这些意蕴深刻的词语,感知柳树顽强的生命力。接着,于作者的想象中,于灞河柳的对比中,寻找这样一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细微之处:“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九十九与一的对比。让学生再次回归文本,深入细读,从数字的缝隙中细读文本,品味语言,感悟形象,激荡情感,使青海高原一株柳之神韵融入学生的血液。
好的课源于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而好的教学设计又源于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说:“如果语文教师能认真细读每一个文本,将文本里里外外耙梳个透,殚精竭虑,敲骨吸髓,甚至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生命化的言语存在,那么,我们还愁唤不醒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促不进学生的言语生命发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