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文本细读,在“缝隙”中寻求开阔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anzi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细读的重要性正逐渐被广大教师所认同,但是面对一个具体的文本如何进入细处,读出其精微幽邈之处,则是大家普遍感到较为头疼的一个问题。笔者试以《青海高原一株柳》为例,谈一谈散文如何细读。
  一、“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推敲词语,细读文本
  从语言入手,仔细推敲词句,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在词语的反复推敲中寻求文本理解的突破。在教学中,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边读边想。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著名作家陈忠实的作品,文章语言丰美、内涵丰富,指导学生学习时就要抓住这些极富文学意象和深刻内涵的词语。如文中有这样一个词语——“锻铸”,这个词一般是用来形容钢铁等金属的,为什么用来形容树呢?其实,这个词包含的内容非常深刻,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的丰富内涵呢?
  教学回放:
  (一读,读一读文中描写青海高原环境的句子。)
  师:读到这两段环境描写的语段,你想说点什么?
  生1:青海高原的环境太恶劣了。
  生2:青海高原如此寒冷,它就像在用这种方式考验这棵柳树。
  (二读,读一读文中作者对柳树生长的想象,体会柳树顽强的生命力。)
  师:同学们,在作者的想象中,你对“锻铸”又有了怎样的理解,你又读到了一株怎样的柳树?
  生1: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就是一种锻铸,柳树依然能活下来,我读到了它的顽强。
  生2:我仿佛看到了在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下,柳树被劈断了枝,可是,随着春天的到来,它又抽出了新条,我为它顽强的生命力感到惊叹。
  生3:这是一株不管怎么击打、摧残都不倒下的树,所有的磨难都在锻铸它的灵魂。
  师:现在你认为“锻铸”这个词语用在这里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至此,对“锻铸”一词从情感到蕴涵的精神,在学生心中激荡起一层层的涟漪,引发了学生对高原柳树更深层次的感悟,从而穿越词语进入内涵。
  二、 “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句式比较,细读文本
  文本细读还必须聚焦句子的内部组织结构,不同的句式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句式之间的细微差异往往是启发学生细读文本的关节点。
  文中有这样两段话:
  这是一株柳树,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普通极其平常的柳树。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这两句话的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在表述上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地方。
  教学回放:
  师:同样的一株柳,陈忠实为什么在两句话中表述地完全不一 样呢?读读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生1:它们生长的地方不同,所以有了平凡和神奇的不同感觉。
  生2:两句话在句式上也不同,第二句话把地点“青海高原”放到了句子的最后面。
  师:如果把“它屹立在青海高原上”放到句子中间,这句话该怎么说?你觉得“它屹立在青海高原上”放在句子中间好呢,还是放在句末好?
  生1:放在句末好,这样才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生2:作者就是为了突出柳树的神奇,才把地点放在句尾,这样才能突出生长环境的恶劣。
  师:这两个句子看似矛盾,其实正是作者匠心所在。他用这样的方式形成对比,点题赞颂,这是一棵神奇的柳树。大家发现了吗,文眼全在“神奇”二字。
  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了句式运用的准确性,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获得了对文本意义更高层次的理解。
  三、“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斟酌篇章,细读文本
  内容人人看得见,形式对于大多数人却是个秘密。《青海高原一株柳》构思颇为巧妙,开头先用一个特写镜头推出这株柳,接着通过青海高原的苍茫、苍凉来衬托树之高大、粗实和苍翠,再想象柳树生长的顽强来突出高原柳的生命力,然后通过与灞河柳的对比来进一步衬托出高原柳艰苦卓绝的精神,最终顺理成章地引出对高原柳与环境抗争的顽强生命力的赞颂。
  这样精巧的结构如何让学生来发现呢?教学时,不妨抓住这样几个点:
  1.把写青海高原的3、4两节去掉,文章不是更紧凑了吗?
  2.(在学完柳树外形后)师问:同学们,如果是我们学过的一般的文章,写到这儿仿佛就要结尾了。听,老师加个结尾:“啊,这是一株多么顽强的柳树!她在青海高原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我赞美你,青海高原一株柳!”可是作者有没有在这里结尾?而是紧接着写了哪两部分的内容?为什么呢?
  3.灞河柳与高原柳毫不相干,作者为什么要用如此多的笔墨来写呢?
  三个问题,问在了结构的关键处,直指文章构思。学生在细读、思考中感受到了正是通过这样的写法,这棵树才会“活”在我们眼前。我们现在的许多语文课,往往只强调文章的内容,忽略了文章的形式,而“语文味”常常是在探究“怎么写”的过程中散发出来的。教学中,对结构形式的恰当把握正是“语文味”的“催化剂”。
  四、“斗转星移,物换情牵”——感知形象,细读文本
  细读文本,还必须以言语为桥梁直抵文章主旨、内蕴。就像陈忠实写《青海高原一株柳》,他在这篇文章中借柳树表达的是对顽强生命和与命运不屈抗争之精神的赞叹,是要我们读者从这株柳树身上汲取我们人生旅途中有用的东西,比如坚持、顽强、抗争、奋斗。
  教学时,我们不妨紧扣课文的一个关键词“神奇”,展开教学。在学生初步感知柳树高大、粗实、苍绿的表层形象后,切入高原的环境,再读文本,让学生从树的外形中读到新的意味,再抓住“不可思议”“撑住”这些意蕴深刻的词语,感知柳树顽强的生命力。接着,于作者的想象中,于灞河柳的对比中,寻找这样一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细微之处:“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九十九与一的对比。让学生再次回归文本,深入细读,从数字的缝隙中细读文本,品味语言,感悟形象,激荡情感,使青海高原一株柳之神韵融入学生的血液。
  好的课源于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而好的教学设计又源于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说:“如果语文教师能认真细读每一个文本,将文本里里外外耙梳个透,殚精竭虑,敲骨吸髓,甚至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生命化的言语存在,那么,我们还愁唤不醒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促不进学生的言语生命发展吗?”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学生提出“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的要求。怎样让低年级学生喜欢写话呢?我想最需要的是教师有开发写话教学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写话教育资源的能力,让低年级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策略一:巧妙利用阅读之所得,积极多维地写话  我通过指导学生大量阅读来积累语言,并努力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练笔,或填补空白,或续编故事,或畅谈体会,或模拟写
为了切实推进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优质教育,东湖区教研中心通过下校访谈、听取汇报、典型案例收集、参与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等方式,开展了校本教研活动现状调查研究,以期通过校本教研、建设,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持续不断地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变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东湖区校本教研开展得如火如荼,各校有自己的特色,如:育新学校的师徒结对,培养新人;百花洲小学的“沙龙研讨”;豫章小学的专家顾问
直面新课标,教者要自问两个问题:当今作文教改的趋势是什么?在作文教学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何破解?从本质上说,它不只是个教学的问题,更不是写作方法和技巧的问题。从发展的视角看,作文的存在有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的意义在哪里,是从儿童的心灵生长出来的。  一、现状剖析——学生为什么写不好写实作文  有一段时期,学生在习作中常出现一种现象,只会写想象作文,写实的文章却写不好,原因是多种的:①随波逐
姚鼐说过:“大抵学故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久而自悟。”曾国藩在家训中说:“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须熟读古人佳篇,先之以高声朗读,以倡其气,继之以密咏悟咏,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拂拂然若与我喉舌相习,则下笔必有句调奔赴腕下,诗成自读之,亦自觉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足见,朗读是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历来是与阅读教学平分秋色的教学任务。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和习作要求,需要对传统的作文教学进行改革。如何改革?研读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可以发现一个极其明确的价值指向——高度重视评改在习作中的作用。  习作评改之于学生,其意义究竟何在?贾岛因“推敲”冲撞韩愈而与他进行切磋的故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故事,人们早已耳熟能详。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这个道理不言而喻。
一课时完成了《大自然文字》的教学,其中学习字词的过程是这样的:  出示词语:罗盘、小熊星座、铁砧、石灰石、花岗石  师:课文中出现了这样一些名词,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些词。  (生朗读,师纠正砧、岗的读音)  师:你了解这些事物吗,知道它们的用途吗?  生:小熊星座就是天空中的一个星座。  师:人们把它的形状想象成——  生:小熊。  生:罗盘在水手航海时可以帮他们指明方向,不会迷路。  师:它还有
大家皆知一年级学生平均年龄都在6岁左右,他们的特点是好奇心强,表现欲强,模仿能力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在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文本资源,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教学生趣学语文,让学生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让每个学生爱上语文课。  一、设计小游戏,巧编小儿歌,引领学生趣学拼音  针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的自觉性和自控力较差的特点,教师要
每个课堂都同时容纳了几十个生命体,每个生命体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思维方式都不尽相同,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思考就必然会出现若干个不同的结果,有正确,当然也会有错误。大多数教师看到学生的错误都畏如蛇蝎,生怕耽误了教学进程,影响了教学效果。但偏有那么一位老师会将学生之错视如至宝,他就是华应龙。  他深谙教育之道,创造性提出“融错教育”理念,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错误之花,借花酿蜜,将学生人格向纵深处延伸,用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所自营、所必需的。特别是对于美术这种艺术创作性学科而言,生活是其创作的不竭动力与活水源泉。如果没有生活这块沃土肥田,没有生活这个绚丽舞台,美术创作、美术审美将不复存在。小学是美术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启蒙阶段与关键时期,而且小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虽然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但是人生阅历尚浅,生活经验不足,理解与审美依赖于
一提到作文,不少孩子就心生恐惧。孩子们为什么怕作文?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不少呆板的教学形式、令人望而生畏的作文要求,束缚了孩子们的想象,抑制了孩子们的表达欲望。孩子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作文教学也应该是生动有趣、快乐活泼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的建议是:“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那么,如何让孩子从一开始就觉得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