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六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qi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智力开发起着定向、维持和强化的作用,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益的有力保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物观察、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多种媒体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与应用,激发学习兴趣,等等。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才会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从而学到新的知识。
  生物学科是初中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必修课程,在当前提倡素质教育,转变教学理念,提倡探究性学习的形势下,如何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至关重要。笔者在学习实践时探索出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习兴趣六法,与同仁探讨。
  一、上好“绪论”课,激发求知欲
  绪论虽是开头话,却是不容忽视的一堂课,因为这是奠定学生学习生物学科兴趣的根基。在这一节课中,我列举大量事例,向学生介绍生物学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前景,以及生物学在工业、农业、环境、医药卫生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生物科学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如介绍中国发现大量恐龙蛋化石、人类基因组序列研究、克隆技术等生物科学新闻,分析生物学在科学发展研究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二、巧设导入,引发好奇心
  导入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中,激发学生兴趣,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如:在讲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时,我先是以世界上最大的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巨杉为导入,问树为什么会长得那么大,通过什么方式长大,长大过程中需要吸收什么东西,等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的设问要根据学生的好新、好奇等心理特点,抓住时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制造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种子和果实的形成》时,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一朵桃花能变成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为什么果实都结在开花的部位?”,在介绍“显性基因遗传和子代性状”时,提问:“为什么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或一单一双,可子女却是单眼皮?”这些问题必然引起学生的好奇,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开动脑筋思索,积极发言,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再者,教师还可以有意提示学生:我这节课会出现几个错误,请同学们随时指出。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并有兴趣、有激情、有信心、有胆量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兴趣
  新课程倡导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追求理论联系实际。生物是一门与生产、生活实践、社会发展有密切联系的学科,对科学进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可以知道:学生作为社会上积极性比较高的一个群体,他们热爱、关心生活,关心自己生存的环境。但是初中开设的课程比起小学增加了很多,因此很多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无法迅速适应。还有的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有那么多课需要学,那么像生物这样的“次科”学了有什么用呢?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如何用课本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激发学生的热情至关重要。
  比如:学习植物种子的结构后,我会问学生平时吃的豆芽主要是种子的哪一部位,并教学生如何利用菜豆发豆芽。学习了呼吸作用后,我向学生介绍了如何利用植物的呼吸作用保存食品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从而将生物学科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了解生物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以提高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意识。
  五、通过探究实验,培养自主学习
  从科学的发展史可以看出,自然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学探究的历史。探究是自然科学的本质特征。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要提高学生的探究、动手能力,除了要加强实验课的教学外,还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生物实验或其他直观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将观察和思维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在实验时往往不会直接给出实验结果,而是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线索,留出“空白区”和“开发区”,积极引导学生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生产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订计划,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这几个步骤进行探究,从而使学生在发现问题中训练创新思维,在解决问题中学会自主学习,在动手实践中锻炼动手实践能力,真正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由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由独立学习向小组合作学习转变。
  六、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提高积极性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和情感紧密联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动下进行的。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能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激发求知兴趣,调动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种多样的生物课外活动,既能扩大知识视野,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总之,兴趣是吸引中学生的磁铁,更是推动他们学习的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聪明才智。初中生物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生物教学效益。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目的:评价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在我院脊柱手术病人中应用的安全性与可行性,重点观察回收式自体输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46例择期行脊柱手术病人(ASA分级Ⅰ级~Ⅱ级,出血
摘 要: 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学习程度进行有效分层;在讲课过程中,要勾勒教学设计的层次性。这样可以巩固新知识,优化作业布置的梯度,另外,还要实施教学评价,做到差异评价等。  关键词: 分层教学 梯度 差异评价 高中物理教学 策略探究  人与人之间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个体生理机能不同,就造成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一定差异。在教学中要想实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开展分
在高中各理科科目中,物理是相对较难学习的一科,学过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同学,特别是物理成绩中差等的同学,总有这样的疑问:“上课听得懂,听得清,就是在课下做题时不会。”这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值得物理教师和同学们认真研究。下面就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便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首先分析同学们提出的普遍问题,即为什么上课听得懂,而课下不会做题目?我作为学理科的教师有这样的切身感受:比如读某一
摘 要: 物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学科。物理方法既是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又是学生在学习物理中常用的方法。本文探讨了初中物理教与学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新课程指出:“通过展示物理学发展的大体历程,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通过科学想象与科学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勇于创新。”按照新课
摘 要: 小班化教学最本质的特征是教学面向各向异同的学生个体,在此背景下的物理习题教学,需要激起各向异同的学生个体主动参与的欲望,着眼于调动学生个体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物理课堂。  关键词: 小班化 初中物理教学 习题教学 教学策略  从小班化教学的内涵看,其最本质的特征是教学面向各向异同的学生个体,而不是面向整齐划一的全班整体。物理习题教学策略要注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已然成为一线教师孜孜追求的终极目标。所谓高效课堂,是针对传统课堂的低效,乃至无效而言的,以自身丰富的生成性、形象的生动性、积极的主动性为显性特征,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领与主导作用,注重学生的主动展示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来讲,我们要积极运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并将最新的教学理念渗透于课前预设、课程流程、
摘 要: 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不输在起点是很有必要的。教育的理想是使所有的学生都接受适合于他们的教育,因此分层分组教学,是解决因材施教的个体性与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性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物理教学分层 分组教学 因材施教 全体参与  新课改的主题思想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索性,把课堂还给学生,我认为最有效的形式是分组教学。分组教学是初中物
目的:评价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临床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收集本院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间本院接受诊治的疑似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58例,患
物理规律是客观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的联系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事物现象的相对统一。物理规律的发现,体现了物理的思维方法与研究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