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学秘书岗的定位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v2009_33894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比了两种从不同角度对教学秘书岗位进行的定位,分析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结合多年的工作实际,提出了以“教学为中心”,以科学管理和“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为支撑点的准确定位方法,实现了对高校教学秘书岗在院系管理中的准确定位,有利于教学秘书准确把握自身的工作实质,在院系管理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秘书;教学工作;科学管理;以人为本;服务意识
  作者简介:魏志浩(1982-),男,河北衡水人,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管理;赵培楠(1982-),男,山西河津人,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管理。(河北 保定 071051)
  
  一、高校教学秘书岗概述
  教学秘书岗是院系行政和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岗位,在院系的行政和教学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该岗位的工作人员负责执行、安排院系领导关于本院系各项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同时又负责把本院系教职工和学生关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如实反馈给院系领导,为领导筹划本院系的各项发展和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决策参考。
  虽然教学秘书岗是整个院系教学管理工作环节中最基层的岗位,但是这个岗位在学校教学和行政管理中的特殊性使其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教学秘书的工作作风事实上常常可以反映出一个院系教工的工作作风和学生的学习风气。处于教学秘书岗的工作人员只有准确地进行岗位定位,充分了解本岗位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才能做好工作,才能在这个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关于教学秘书工作的两种定位比较
  关于教学秘书岗的定位,人们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1.从工作关系角度进行的定位及其优缺点
  有人从教学秘书工作中的各种工作关系对教学秘书岗位进行定位,将其概括为“协助、协作、协商和协调”。[1]
  这种从工作关系出发的定位涉及了教学秘书跟院系领导的工作关系,教学秘书跟其他部门岗位的工作关系,教学秘书跟本院系教职工和学生的工作关系,教学秘书与主管部门及本院系各领导之间沟通的工作关系,基本包括了教学秘书在岗位工作中可以碰到的工作关系。
  从工作关系角度把握教学秘书岗的定位,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灵活处理碰到的各种工作和人际关系,提高工作艺术,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这种定位,有助于教学秘书岗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树立良好的服务观念,在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在灵活处理各种工作关系的过程中开展工作,可以在院系的教学和行政管理中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
  不足之处是,这种定位虽然有助于强化教学秘书工作的服务职能,但是却会忽略或者说是弱化了教学秘书岗的管理职能。从长远来讲,过分强调工作中的友好关系,会弱化管理的效果,不利于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而且长期下去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会影响到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为了维护工作中的和气关系,人们会对管理制度的实施产生抵触心理和情绪,这就使得工作中的监督关系变成一种互相吹捧的老好人关系,不能做到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而且为了维护这种和气的关系,人们对工作关系中的个体的错误不敢或者不愿意指出来,这样最终必将影响到管理效率的提高,甚至会在工作中形成一种不良的互相推诿的风气。
  2.从科学管理角度进行的定位及其优缺点
  既然教学秘书岗是管理岗,那么即使是最基层的管理岗,也不应该丢掉管理的基本职责。既然是管理岗,那么该岗位的工作人员在管理活动中应该处于主导地位,负责管理计划的统筹安排和管理行为的具体实施。即使在强调民主管理的时候,也不应该忽视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的权威性。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事实上代表的就是管理规则对被管理人员的要求,管理人员此时代表的就是管理制度和管理规则的权威性。管理制度和管理规则的权威性只有通过管理人员的管理活动表达出来,才能保证行政和教学机器的正常运作。“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较强的服务意识可以作为行政和教学机器运作的润滑剂,使得管理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用最小的管理成本获得最大的管理收益,但是这并不能因此就代替管理机器发挥作用。
  因此与从工作关系出发不同,有人从科学管理的角度对教学秘书岗进行定位。[2]这个定位着重于从管理的功能上来对教学秘书进行定位,通过层次化地区分管理中各级管理者所处的级别以及对教学秘书层次的进一步划分,根据科学管理要求管理者职责明确的原则来对教学秘书岗进行定位。
  从这个角度对教学秘书岗进行的定位,有利于明晰教学秘书在工作中找准位置,准确履行岗位的职责要求,可以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明确责任归属。
  不足之处是,这种定位方法把整个管理体系看作一个庞大的功能机器,虽然注重了各个连接点(即管理系统中的人)的协同性,提高了管理效率,但同时忽略了工作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管理中的各种关系主体机械化成协同运作的机械体,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机械化,这种生硬的机械关系忽视了人作为有机生物的实质属性,会把工作中的压力积累起来,不利于在长期的管理工作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的定位
  我们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以及几年来的工作经验,认为教学秘书岗位的定位问题,应该从该岗位的实际工作职责出发定位。应以工作职责为中心,以科学管理和和谐的工作关系为两个主要的支撑点,构建一种“以人为本”的科学定位,在科学管理的基本框架上树立全心全意服务的工作意识。管理不仅仅是为了保证整个教学工作和行政工作体系的有序高效运作,而且要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让工作中的主体能不断提高工作的满意度,保持一种不断进取的精神,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工作氛围。
  1.排除具体工作内容的影响,准确把握教学秘书工作的中心
  教学育人是大学的一项基本职能,因此教学工作理所当然就成为学校工作的中心和重心,当然,个别以科学研究为中心的大学稍有不同。而教学管理工作因此就成为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该围绕着教学工作展开。具体到各院系的实际管理工作中,协调有序、高效运转的教学管理是院系工作作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基础所在。作为院系教学和行政管理最基层的教学秘书,如果不能把握这个基本要点,就没有办法切实抓住自己工作的实质核心,就不能切实完成好院系的各项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最终就不能保证院系的基本教学质量。有人说,教学秘书的的个人素质形象无形中就反映了学校管理的整体风貌,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3]就是从这个基础上进行讨论的。
  教学秘书的工作从具体工作项目来讲是非常繁复庞杂的,有人曾经对教学秘书的日常工作进行了详细的罗列,提出了60项教学秘书工作的日常内容。[4]尽管具体的工作内容繁杂细琐,但我们认为这所有的工作内容事实上都在为一个统一的目标服务,那就是院系的教学工作。
  因此,我们说教学秘书对本岗位的准确定位,应该抛开具体工作内容的干扰,抓住自己工作职责的基本核心:服务教学。不管是对学院的教职工和学生进行管理还是为之提供服务,都应该以是否有利于学院的教学工作为基本出发点,把是否有利于教学作为自己工作的中心。
  2.以科学管理作为教学秘书工作的一个支撑点
  教学管理工作是教学秘书工作的基本核心。所谓教学管理,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学工作进行统筹安排,根据制度的要求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监督和管控的过程。教学管理的实质就是设计一种有序高效的统筹安排制度,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保证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能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据此,我们知道教学管理科学化的一个基础是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我国当前的大学管理体制下,教学秘书及时把教学管理中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反馈到院系决策层是保证教学管理制度科学化的一个重要保证。科学化教学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是院系教学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的一个基本保障。我们讲的教学工作科学管理,一方面是教学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和完善化,一方面是教学管理制度的贯彻和落实。
  科学管理的最大障碍是随心所欲的人治管理。因此要实现科学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是个基本前提,而教学管理制度在具体教学管理工作中的贯彻落实则是其必要条件。教学管理制度不能落到实处,长远来讲教学工作就不能有序开展,就会陷入混乱。
  因此,教学秘书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准确定位,就一定要把科学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可以把整个教学管理体系看作一个庞大复杂的有机整体,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机器,而科学管理则是这个有机整体高效运转的基本命令。我们把这个庞大的机器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就是要在实施管理制度的时候,注意到这个有机整体的部分即管理中的个体都是充满互动性的生命个体。因此对教学秘书岗位的定位,还需要另外一个支撑点。
  3.把“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作为教学秘书工作的另一个支撑点
  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是在科学管理中做到“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在管理中要关注管理中个体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在发挥个体最大优势的同时提高管理效率。具体到教学秘书工作中,就是要增强服务意识,使得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最大限度地用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这就要求教学秘书应该把服务意识贯彻到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在保证教学管理制度贯彻落实的基础上,灵活地平衡各种工作关系,营造和谐友好的工作环境。
  四、结束语
  科学管理和“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这两个支撑点要紧紧围绕着“教学工作”这个中心展开。对教学秘书岗位的定位,要以此为基本原则,才能准确把握这个岗位的工作实质,该岗位的工作人员只有对自己的工作岗位有了准确的定位,才能做好各项工作。教学秘书只有牢记自己在院系工作中的定位,不断加强现代管理理念的学习,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才能不断进步,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做得称职。
  
  参考文献:
  [1]谢芸.协助·协作·协商·协调——论高校院(系)教学秘书工作的定位及功能[J].高教论坛,2005,(6).
  [2]杨琳.论高校二级院(系)教学秘书的定位[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6).
  [3]于泽.做好本科教学秘书工作的方法和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
  [4]李红,查晓荣.从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谈加强教学秘书工作[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7,(3).
  (责任编辑:刘辉)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回顾了远程教育质量建设历史发展过程,对远程教育质量、影响远程教育质量的因素、远程教育质量观进行了梳理,对远程教育质量标准需要注意的问题,如质量意识、人才培养定位、通识性、远程教育分类等进行了探讨,对远程教育质量标准建立的迫切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远程教育;质量标准;质量观  作者简介:王敏(197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教务管理部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
期刊
摘要:本文从情感和教育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浙江海洋学院学生感动教育的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揭示了感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就如何开展感动教育、营造和谐的教育情境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感动;感动教育;情感教育  作者简介:刘明(1987-),男,浙江丽水人,浙江海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电子通信;李舟燕(1982-),女,浙江舟山人,浙江海洋学院机
期刊
摘要:研究了国内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及专业实验室建设的现状及趋势,分析了三峡大学在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中的基本思路和建设现状,提出了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应围绕培养目标,体现基础IE和现代IE并存、可重构性与可扩展性、系统性与阶段性的特点。  关键词:近机类;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  作者简介:李浩平(1971-),女,广东台山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副教授;方子帆(1963-),男,湖北黄冈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培养科研创新人才的实际经验,首先论述了“基于兴趣导向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特点及实施成效,通过实践证明采用兴趣导向的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潜能,同时在所建立的模式下,对学生参与的科研课题全程进行引导和支持,有利于学生迅速适应科研环境,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深入研究,并实现科研创新与课程学习的相互促进。最后,根据笔者的经验对“基于兴趣导向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几点建
期刊
摘要:在通过论述当前国家学位授权工作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学位政策的有关特点,以国家相关政策为指导,针对河北省当前学位授权工作存在的重点问题,提出今后工作应从适度扩大研究生学位授权点规模、调整学位授权体系结构、大力发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等方面着手,促进学科建设及研究生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区域需求。  关键词:经济社会需求;省属高校;学位授权审核  作者简介:王扬(1979-),
期刊
摘要:文章结合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总结工作,分析地方院校在“质量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改进“质量工程”建设工作提出了新思路。  关键词:地方院校;质量工程;问题与出路  作者简介:李焱斌(1981-),男,湖北黄冈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冯志刚(1969-),男,辽宁葫芦岛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教务处,副教授,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
期刊
摘要:“两票”是指电力生产中所使用的工作票和操作票,本文试图从“两票”的处理、填写和执行等要求出发,通过对部分电力企业调研,分析“两票”制度对高校语言文字工作的要求,探讨电力高校的语言文字教育的重要性,提出进一步加强电力高校语言文字工作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操作票;工作票;电力高校;语言文字  作者简介:程涓(1978-),女,山东济南人,上海电力学院党委宣传部,助理研究员,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
期刊
摘要:大学生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互为基础,相互促进。准确把握大学生艺术教育当中民族文化传承的科学内涵,因应大学生艺术教育当中民族文化传承的困境,关注艺术教育当中的民族情感,重视网络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教育形式,进一步提升艺术学的学科地位与层次,提高大学艺术教育选修课师资水平与课程设置质量,对于大学生艺术教育当中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教育;民族文化  作者简介:陈翔(1
期刊
摘要:以培养出既具有工程知识又拥有技术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针对“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对突出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和项目驱动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实践,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项目驱动  作者简介:方洁(1981-),女,河南南阳人,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江苏 南京 210016)主要研究方向:
期刊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以后,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影响就业的因素固然很多,但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创新教育理念、创新知识体系、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提高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创新;大学教育;社会适应性  作者简介:方月善(1970-),女,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