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作为程序语言类的课程,探索创新性的实践教学模式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这门课程的建设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程序系统的认识能力、完成工程项目的能力,同时总结了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实践教学;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创新方法专项(2009lM010400);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A类)2009-149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作为程序语言类的课程,我们需要把理论知识深化到实践教学,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讲解有关JAVA程序设计的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理论知识与上机实验结合,实践教学内容不仅要将基本语法知识应用到实验程序中,还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改变传统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教学模式,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我们采用的方法是: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零散到系统,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思考、探索的主体地位,教师由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贯穿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并引导学生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实验之中.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这门课程在我院已经开设了五年的时间,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中,本人作为指导教师,对课程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把握和了解,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也对这门课程的定位、教学方法、培养目标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一、对课程目标的探讨
实践教学课程是学生理解语法知识、探索未知算法、编写新的程序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方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拓展和深入了解知识.作为指导教师,首先需要思考这门课程要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重点在哪里,然后在组织教学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这样教学效果才好.我们认为,实验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科学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以下能力是我们要着重培养的.
1.系统性的认知能力
建立面向对象的概念,掌握从上而下的问题分析能力,既能理解各个类中方法的细节,又能站在项目总体的角度从宏观上认识程序,然后将程序很好地分解为不同功能的类.这种理解必须超越各个类的实现细节,而认识到程序在内存中运行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以深入理解JAVA语言为基础的.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JAVA实验课程不仅仅是对基础语法的应用,重要的是能力培养和技术训练,包括动手能力、书写能
力和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的培养.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不断交流的过程,实践是实现这个过程的桥梁,可以启发学生敢于创新、深入思考,增强学生未来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起到很好的效果.
JAVA实践教学是程序语言类课程的重要环节,学好一门计算机语言仅靠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课堂讲授是使学生掌握JAVA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技巧,而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要通过实际编程将所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实践教学无论是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和原理,还是培养学生运用程序去解决其他各专业问题的能力方面,都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遗憾的是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并没把实验教学放到和理论教学同样重要的位置.JAVA实践教学就是要将理论、抽象、设计三个方面联系起来,达到互相支撑、互相促进的目的.
3.培养学生完成工程项目的能力
在JAVA实践课程中,对学生来说,要求学生完成的程序是一个相对较大的设计项目,这样的项目能够涉及不同章节中所学知识的应用,这样学生可以把各阶段所学的内容都联系起来,达到综合运用的目的.因此,要求学生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将JAVA基本语法、语句及控制结构和面向对象编程灵活掌握,由整体设计入手,合理地划分多个类,并很好地确定类之间的接口,从而实现项目所要求的功能并思考如何提高程序的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从而鼓励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能够通过更好的设计优化、扩展所设计的项目的功能.同时,要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在工程实践中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整个课程中,指导教师要多次与学生交流设计方案,让学生在与老师的交流中逐渐理解JAVA语言的精髓.同时,培养学生书写报告的能力,很多学生只注重编写程序,而不重视课程报告的撰写,这需要我们的引导,让学生真正理解报告不仅是写给老师看的,更重要的是真正通过报告的形式提交自己的设计思想.通过口头交流和文字的书写,引导学生明确设计思路,体会整个程序的设计思想,使“设计”真正成为完成该“项目”的第一步.
二、实验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与思考
素质教育这些年有了一些发展,不过教学实际当中,重理论教学和知识传授,轻实验教学和轻能力培养还是比较普遍,加之学生对实验课一般不给予足够重视,由此,造成学生不重视实验课的现象: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应付了事.一些学生对JAVA实验教学这门课程也有相同的想法,并没有意识到这门课程重要的是培养实践能力、工程能力,也沒有做好为之付出辛勤汗水的准备,所以在实验程中遇到一些没有见过的问题时,很多学生就退缩不前,不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这样一门“实验课”上.所以,一方面应该通过调整课程的“级别”来硬性影响学生的投入程度,另一方面需要指导老师不断地讲解和开导,使学生有完成实验内容的信心和决心.
兴趣是最好的助推器.学生对于身边常见但是不清楚原理的事物的兴趣往往要大于对某些从未接触过的事物的兴趣.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从实验的设计、题目的确定以至题目的介绍上,从身边的事物入手,逐渐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鼓励教师走向“教是为了不教”的同时,鼓励学生走向“学是为了探索”.JAVA语言的实验内容经过编写源代码、中间调试到最后完善的过程,这样难免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和厌烦心理.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应该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他们多一些鼓励,也应该通过一些方法、手段来让他们看到程序中每个类的作用,从而让学生产生自信.例如,在实验中多加入一些中间注释,并说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使学生可以看到每个类的作用,当看到一个类的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实现时,学生才会有信心和动力完成剩下的实验.
另外,鼓励学生去独立的探索和思考,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老师的想法来完成项目.比如,整个程序类的划分、方法的实现,有些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虽然效率不高,且不是最佳方案,但还是需要鼓励和大胆的尝试.另外对于很快完成所有实验内容的同学,鼓励其在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增强类和方法的效率,在成绩上给予加分.
三、结 论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程序语言类课程.实践教学对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十分有效的途径.开展创新性与设计性实践教学内容的研究,对完善实践教学环境,构建创新性实践教学环境和平台,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向琳,左德承,罗丹彦,张展,唐朔飞.“计算机设计与实践”课程创新性实践教学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7(3).
[2]赵若阳,李宁,库少平.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及内容改革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6(3).
[3]陈语林.创新型“三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
[4]龚声蓉,杨季文,朱巧明.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型人才[J].计算机教育,2006(2).
【关键词】实践教学;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创新方法专项(2009lM010400);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A类)2009-149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作为程序语言类的课程,我们需要把理论知识深化到实践教学,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讲解有关JAVA程序设计的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理论知识与上机实验结合,实践教学内容不仅要将基本语法知识应用到实验程序中,还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改变传统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教学模式,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我们采用的方法是: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零散到系统,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思考、探索的主体地位,教师由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贯穿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并引导学生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实验之中.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这门课程在我院已经开设了五年的时间,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中,本人作为指导教师,对课程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把握和了解,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也对这门课程的定位、教学方法、培养目标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一、对课程目标的探讨
实践教学课程是学生理解语法知识、探索未知算法、编写新的程序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方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拓展和深入了解知识.作为指导教师,首先需要思考这门课程要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重点在哪里,然后在组织教学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这样教学效果才好.我们认为,实验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科学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以下能力是我们要着重培养的.
1.系统性的认知能力
建立面向对象的概念,掌握从上而下的问题分析能力,既能理解各个类中方法的细节,又能站在项目总体的角度从宏观上认识程序,然后将程序很好地分解为不同功能的类.这种理解必须超越各个类的实现细节,而认识到程序在内存中运行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以深入理解JAVA语言为基础的.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JAVA实验课程不仅仅是对基础语法的应用,重要的是能力培养和技术训练,包括动手能力、书写能
力和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的培养.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不断交流的过程,实践是实现这个过程的桥梁,可以启发学生敢于创新、深入思考,增强学生未来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起到很好的效果.
JAVA实践教学是程序语言类课程的重要环节,学好一门计算机语言仅靠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课堂讲授是使学生掌握JAVA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技巧,而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要通过实际编程将所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实践教学无论是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和原理,还是培养学生运用程序去解决其他各专业问题的能力方面,都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遗憾的是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并没把实验教学放到和理论教学同样重要的位置.JAVA实践教学就是要将理论、抽象、设计三个方面联系起来,达到互相支撑、互相促进的目的.
3.培养学生完成工程项目的能力
在JAVA实践课程中,对学生来说,要求学生完成的程序是一个相对较大的设计项目,这样的项目能够涉及不同章节中所学知识的应用,这样学生可以把各阶段所学的内容都联系起来,达到综合运用的目的.因此,要求学生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将JAVA基本语法、语句及控制结构和面向对象编程灵活掌握,由整体设计入手,合理地划分多个类,并很好地确定类之间的接口,从而实现项目所要求的功能并思考如何提高程序的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从而鼓励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能够通过更好的设计优化、扩展所设计的项目的功能.同时,要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在工程实践中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整个课程中,指导教师要多次与学生交流设计方案,让学生在与老师的交流中逐渐理解JAVA语言的精髓.同时,培养学生书写报告的能力,很多学生只注重编写程序,而不重视课程报告的撰写,这需要我们的引导,让学生真正理解报告不仅是写给老师看的,更重要的是真正通过报告的形式提交自己的设计思想.通过口头交流和文字的书写,引导学生明确设计思路,体会整个程序的设计思想,使“设计”真正成为完成该“项目”的第一步.
二、实验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与思考
素质教育这些年有了一些发展,不过教学实际当中,重理论教学和知识传授,轻实验教学和轻能力培养还是比较普遍,加之学生对实验课一般不给予足够重视,由此,造成学生不重视实验课的现象: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应付了事.一些学生对JAVA实验教学这门课程也有相同的想法,并没有意识到这门课程重要的是培养实践能力、工程能力,也沒有做好为之付出辛勤汗水的准备,所以在实验程中遇到一些没有见过的问题时,很多学生就退缩不前,不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这样一门“实验课”上.所以,一方面应该通过调整课程的“级别”来硬性影响学生的投入程度,另一方面需要指导老师不断地讲解和开导,使学生有完成实验内容的信心和决心.
兴趣是最好的助推器.学生对于身边常见但是不清楚原理的事物的兴趣往往要大于对某些从未接触过的事物的兴趣.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从实验的设计、题目的确定以至题目的介绍上,从身边的事物入手,逐渐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鼓励教师走向“教是为了不教”的同时,鼓励学生走向“学是为了探索”.JAVA语言的实验内容经过编写源代码、中间调试到最后完善的过程,这样难免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和厌烦心理.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应该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他们多一些鼓励,也应该通过一些方法、手段来让他们看到程序中每个类的作用,从而让学生产生自信.例如,在实验中多加入一些中间注释,并说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使学生可以看到每个类的作用,当看到一个类的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实现时,学生才会有信心和动力完成剩下的实验.
另外,鼓励学生去独立的探索和思考,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老师的想法来完成项目.比如,整个程序类的划分、方法的实现,有些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虽然效率不高,且不是最佳方案,但还是需要鼓励和大胆的尝试.另外对于很快完成所有实验内容的同学,鼓励其在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增强类和方法的效率,在成绩上给予加分.
三、结 论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程序语言类课程.实践教学对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十分有效的途径.开展创新性与设计性实践教学内容的研究,对完善实践教学环境,构建创新性实践教学环境和平台,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向琳,左德承,罗丹彦,张展,唐朔飞.“计算机设计与实践”课程创新性实践教学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7(3).
[2]赵若阳,李宁,库少平.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及内容改革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6(3).
[3]陈语林.创新型“三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
[4]龚声蓉,杨季文,朱巧明.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型人才[J].计算机教育,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