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拯救:大学生另类行孝

来源 :蓝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别跪了,我的父老乡亲!你这一跪,助长了弟弟妹妹厌学的心理,你这一跪,为今后的生活开了一个乞讨的先例,你这一跪,欺骗了人们的善良。”2005年9月14日晚,被称为“中国第一乞丐村”的甘肃省岷县小寨村村民正在收看中央台的电视节目,突然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不是也曾有过乞讨经历、咱们村的首个大学生李玉平么?”“这小子每年都劝他的父亲别再乞讨,现在倒好,当着全国人民的面,还揭他父亲乞讨的老底,真是个不孝之子。”
  此刻,远在湖北国贸资源职业学院读三年级的大学生李玉平,看完央视会客厅对他的访谈节目也在寝室里来回踱步,显得心事重重。5年劝父戒乞路他走得好辛苦。他索性拿出日记本承载他的心事:“爸妈和我的父老乡亲们,请原谅儿子的不孝吧!也许我是揭了你们的疮疤,可为了咱村人的人格尊严,我别无选择!”
  
  童年,父亲教他下跪学乞讨
  
  22岁的李玉平出生在甘肃岷县贫困偏僻的小寨村。这个村地处黄土高坡的大山深处,十年九灾,也不知是谁发现外出行乞远比在家守着几亩薄田活得滋润,于是村民纷纷效仿,赴广州、沈阳、长沙、西安等全国各地做起了职业乞丐,该村也因此得名中国第一“乞丐村”。
  李玉平6岁那年,家乡遭受了水灾。他父亲看到许多村民带着孩子背井离乡,也动了外出乞讨的心思:“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我带你到成都去见见世面!”不谙世事的李玉平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走上了乞讨之路。
  头一天乞讨,父亲带着他来到成都动物园旁,交给他一张二分的纸币让他拿在手上站在路中间,然后就听见父亲对来往的路人说:“求求你们可怜可怜孩子吧!家里遭了灾。”于是,就有人将纸币或者馍馍之类的食品放在他的手上。他像一个木偶似的机械地接着,父亲不断用家乡话告诉他快向叔叔阿姨说“谢谢”。李玉平在家乡管叔叔叫爸爸,因而叔叔是啥意思他还弄不明白,叫出来感觉特别别扭。但让他更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我们要向别人要钱,而不是别人向我们要钱!”
  乞丐村的乞讨者都要用孩子作道具以唤得人们的同情。李玉平的父亲当然也不例外,他教玉平学乞讨也是循序渐进的。一周以后父亲突然对李玉平说:“你就拿着草帽坐在动物园路上,我去买一包烟来。”李玉平只好遵从父命,一个人怯生生地一动不动等父亲归来。十分钟二十分钟一个小时过去了,李玉平左顾右盼,父亲还没有来。他“哇”地一声,嚎啕大哭,这时,父亲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用只有他能听懂的家乡话说:“苕伢,我这是在练你的胆量,你单独讨钱更会来钱快,今后可不准再哭了,我会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保护你!”父亲看着草帽里的钱比平时多出一倍,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李玉平当即得到奖赏,去公园坐火车、动物园看小鸟。
  乞讨了一个多月后,父亲带着玉平回了一趟家。当村里人吃着父亲带回来的水果糖,夸父亲和小玉平有能耐时,李玉平却躲在房里没脸出来。他搞不懂的是在外面低三下四的求人为什么村里人觉得很光彩。
  玉平再也不想出去讨要了。可一年以后,父亲又一次对他说:“要过年了,家里也没吃的了,你再与我出去跑一趟吧!”这次父亲让他把乞讨目标锁定在火车站,而且对玉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要瞄准那些穿得光鲜体面的人主动出击!”“我找别人开口要,这多丢人呀!”玉平迟迟不动,父亲大眼瞪着他:“怎么又不听话了,你不去看你今天吃什么?”可怜小玉平只有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地来到人前,用小得如蚊子般的嗡嗡声说:“叔叔给点钱吧!”一角二角的票子装进他的破碗里时,他把头埋在胸前,根本不敢看施舍者是啥模样,他觉得这样的日子远不如在家乡玩泥巴捉迷藏快乐。
  可是父亲的培训还在升级。有一天,父亲带他到一个餐馆,告诉他说:“你去给客人下跪,这样客人可以给你更多的钱。”“为什么要跪下,我不去!”“去,我站在门外看着你!”父亲不由分说推搡着他,委屈的泪花在玉平的眼眶里直打转:当着这么多人跪下多不体面呀,父亲为什么会出这一招呢?他迟疑了半天,想出了一个既不让客人看到又不会挨父亲骂的办法,只见他像猫一样钻进餐桌底下,“扑通”一声双膝落地。此时,正是寒冬腊月,身着单衣衫的李玉平跪在冰冷的磁砖上,只觉瑟瑟发抖,他想站起来又害怕父亲在门外监督,干脆拉着就餐客人的腿以引起注意。这一招还真有效,吃兴正浓的客人们吓得惊叫,连忙俯身察看,忙把他抱起来,喂他吃喝,李玉平一高兴,把找人要钱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这天李玉平没有挣到多少钱,父亲很生气。第二天父亲干脆带他到人口密集的商业街,让他在众目睽睽中跪下。这下小玉平傻眼了,跪在桌子底下的一招显然被父亲识破了,无奈,小玉平只有把心一横,眼睛一闭,双腿一软,跪了下去。他的脸上好似有万根针在扎,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膝盖也因长时间的下跪蹭破了皮,一落地就痛。
  从此他天天缠着父亲要回家。父亲总是说:“快了快了,只要你好好跪,跪到钱,咱们就回去。”有一天,李玉平乞讨路过成都一家幼儿园。见那些孩子穿得花枝招展,正在搭积木,他好奇地进去与小朋友们一道玩起来。上课铃响了,小朋友收起积木要上课,他眼巴巴地望着孩子们离去。眼泪汪汪地对父亲说:“我也要上学,我要回家!”这句话深深触动了父亲,是呀,玉平是该到上学的年龄了。
  
  劝父禁乞路走得好辛苦
  
  童年乞讨的经历在李玉平的脑海里烙下了屈辱的记忆。他上学后的每个假期,当父亲提出要带他在外行乞挣学费时,他都以作业多和各种理由拒绝。李玉平的极不配合使家里少了许多收入,也欠下了许多债务。
  考高中那年,16岁的他已成了有思想的小伙子。一天,他看到村里一位长辈牵着邻居的孩子出门乞讨,好生奇怪:“这邻居的孩子与这长辈非亲非故,怎么竟结成了乞讨父子了?”一打听,原来这孩子是长辈以每天十元租来的。那天,他饭吃得不香,总觉得如鲠在喉。联想到这个村子包括自己父亲在内的人都在乞讨,他感到悲哀:“村里虽然贫穷,但做农活外出打工生活不应该成问题,关键是村里形成了懒惰的风气。”从这时开始,他下决心从自己家做起,说服父母不再乞讨。
  可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父母时,父母瞪大眼睛望着他:“你疯了,你想砸我们一家人的饭碗?说现实点,你不当我们的道具我们已经少了不少收入,现在你读高中学费还没有着落,难道你不读书了?”
  “我们可以打工去挣学费嘛!如果您们愿意,现在趁放假我可以与您们一道去。”李玉平极力劝说父亲。可父亲还是认为别人都乞讨,只他一家不乞讨很吃亏,让玉平趁早死了这条心。
  李玉平豁出去了:“我自己去挣学费,死也不让你们去乞讨了,如果要乞讨您不如杀了我!”李玉平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勇气,与父亲针锋相对。
  “啪!”一记巴掌重重地落在玉平脸上,落下了五个指头印,母亲赶过来劝架,也被父亲一顿臭骂,结果父亲和母亲吵了起来,玉平哭着逃了出去。
  李玉平瞒着父母来到一个建筑工地,找了一份打工的活——和水泥搬砖头,每天起早摸黑干十多个小时可得十元的报酬。
  一篓子砖头用绳子拉上脚手架,好沉好沉呀!每往上拉一截,他都使出吃奶的力气,满脸憋得通红。稚嫩的双手被绳子勒出一道道红印,他就贴上橡皮膏接着拉。一天,在运砖抛砖的过程中,他人直打晃,头往后一仰,人从脚手架上后仰倒地,腿和头部磕得鲜血淋漓。“嘘!别吱声,”当工友们要带他到医院包扎时,他用食指在嘴巴上做了个手势:“别让老板娘知道了,那样我不仅得不到工钱还会被炒了鱿鱼。”他装作若无其事继续去搬砖头。
  父亲得知儿子在外打工,不禁心软了,终于答应玉平,一家三口去内蒙古临河市帮人去收割搬运韭菜。盛夏的临河,烈焰炙烤,李玉平一家三口晒得浑身脱了一层皮,加之菜地里的蚊蝇叮咬,他们浑身是疱,奇痒难忍,用手一抓,鲜血直流。
  李玉平的父亲患有肺炎,母亲有胃病。为分担父母的忧愁,李玉平尽量多干些活。一天,老板要李玉平父子把韭菜旁的水渠放满水,然后从渠中捞出稀泥砌墙做蔬菜大棚。李玉平不让父亲下水,自己站在齐腰深的水中用铁锹取土,谁知取着取前,脚下打滑,整个人淹在水渠里。父亲着慌了,死死抓住他的头发才把他救了上来,看见玉平满嘴满脸都是泥,只露出两个黑眼珠,父亲当场就大哭起来。
  因心疼儿子打工辛苦,父亲不禁又犯了乞瘾,第二天悄悄溜到街上请人写了一块乞讨招牌“儿子读书无钱报名,父亲心痛代为乞讨”又在内蒙古临河市的大街上摆起了乞讨摊。李玉平知道后,又气又恨,当即赶到街上不由分说拉着父亲就走。围观的人中有些正欲捐钱,李玉平连忙解释:“谢谢好心人,我们筹到钱了!”
  2003年,李玉平作为全村的首位大学生,进入湖北国贸资源职业学院学习。因为借学费欠了一身债,李玉平父亲再次动了行乞的心思。他们前脚把玉平送到学校,后脚就沿着荆门、襄樊一路乞讨起来。
  一天,凉风飕飕。李玉平正陪一位女同学到校门口买东西。突然看见一个身穿破衣烂衫的乞丐拿着个破碗远远地和他打招呼。“这不是咱们村的邻居吗,怎么乞讨到这儿来了,还真是神通广大呀!”李玉平一时愣在那儿说不出话来。邻居扯着嗓门招呼,李玉平硬着头皮迎上去,招待那邻居吃了盒饭。从邻居口中得知,全村已有八成人带着孩子奔赴全国各地乞讨去了,他的父母也重操旧业到襄樊去了。
  “父亲呀父亲,你怎么又抵不住诱惑了呢?”李玉平请了假直奔襄樊。穿过几条街巷,在一个闹市区,李玉平远远地看见父亲拿着一个破二胡跪在地上,向路人述说家乡遭了灾,恳求路人发发慈悲。李玉平心如刀绞,一个箭步跑上去当着众人揭他父亲的老底:“你收起这一套吧!快回家!”然后又面向众人:“他家根本没有遭灾,大家别信他。”路人听到这话,纷纷愤怒起来,口水石块扔向他的父亲,李玉平赶快带父亲冲出重围,来到僻静处。此刻,他父亲泪如雨下:“儿呀,你为什么要这样,哪有儿子往父亲脸上泼脏水的?我这是为你好,你何苦要这样对我呢?”
  李玉平将父母送回老家时,从自己的150元生活费中节省下一笔钱给父亲买了几盒香烟,给妈妈买了一套内衣,并对父母谎称已在学校找到了一份勤工俭学的工作,开始挣钱了。他怕父亲不信,与父亲签了一份特殊的协议:“爸妈,家里为我欠下的债务由我来还,儿子算是求您们了,为了人格与尊严,从今以后,不仅不许你们再乞讨了,还要阻止乡亲们出外乞讨。否则我再也不回家了!”为让这协议生效,他写信给小寨初中的校长李平,请他上门做父亲的禁乞疏导监督工作。
  
  儿唱父随拯救“乞讨道具”
  
  李玉平的父亲终于认识乞讨是耻辱的懒汉行为,彻底金盆洗手。能得到父亲的理解,李玉平比吃了蜜还甜。他知道,要让小寨人不再乞讨,长远之计是要提高人的素质,用知识改变他们的命运。为了说服村里更多的人,李玉平利用勤工俭学发广告传单挣下的钱,在放寒假时回到村里,开始了他的“人格拯救小寨行”。
  为支持儿子,李玉平的父亲做了禁乞的信息员,哪家要准备出去乞讨,父亲探听得一清二楚。李玉平便根据这些消息,有的放矢地上门去做工作。
  听说林荣一家过两天就要到重庆去乞讨,如何阻挡住他呢?若正面交锋,他们肯定不会接受。只有采取迂回式从关心孩子的学习入手。他来到林荣家寒暄一番后,提出看一下孩子的作业本。在检查数学作业时,他发现孩子错了两道题,当即认真讲解,帮助改了过来。然后进入主题:“你看这孩子多聪明,题目做得不错,只要让她一门心思用在学习上,以后考大学是不成问题的。如果你不反对的话,假期我可以给他补课!”林荣没有表态,孩子可乐了,拍着双手叫好。
  可是从那家一出来,还没走几步,就听到林荣在呵斥孩子:“你不要听他的,他有什么资格不让我们出去,你看我们现在吃穿不愁不就是靠乞讨得来的,乖乖听话,过两天我们就动身。”
  第二天一大早,林荣妻子来到他家,把门敲得山响:“都是你干的好事,我家孩子要到你这补课,死活也不肯去乞讨了,你不让我们去乞讨,是不是就让我们到你家来过年!”玉平父亲明知她家比较宽裕,害怕儿子招架不住,顺势迎接:“来我家过年那好呀,平时接还接不到呢!春节我们吃啥你吃啥吧!”林荣妻子本来是来要挟撒泼的,一下傻眼了,李玉平因势利导:“嫂子,您知道吗,重庆对乞讨者已出台了管理规定。你们带孩子出去担惊受怕,让孩子遭罪不说,倘若他在外面受了不好的影响,不想上学,那他一辈子不就完了,难道你们真忍心要让孩子乞讨一辈子呀!您帮忙说服一下林荣哥吧,毕竟打工才是正道呀!”一字一句总关情,讲到最后,李玉平已泣不成声,最后林荣一家终于放弃了外出行乞的打算。
  一天晚上,父亲急急慌慌地跑回来说,翻过两个山坡的偏远户林军家,第二天要去上海行乞,林军与他家相距15里路,如果不当天赶去劝阻怕就来不及了。李玉平心急如焚,骑上姐夫的摩托风驰电掣就跑。由于山路难走天黑路滑,加上技术不熟练,行驶到一个山坡上他连人带车翻到山沟里去了。黑夜中他摸摸头部,有一种粘糊糊的东西。“啊,是血!”再摸摸摩托车,车灯车镜也摔不见了。山林中的风怒吼着,他试着把摩托车扛上山坡,一连几次都没成功。约摸半个小时过去了,好不容易前面盼来一个人,他定睛一看竟是父亲:“爸,您怎么来了?”原来父亲放心不下,就紧赶慢赶追了过来。
  父亲和他一起把摩托搬上来,接下来的一段路已被洪水冲塌,全部是乱石。他们只好扛着摩托车坚持走到林军家。当林军看到他满脸是血深夜造访竟是为了给孩子辅导功课时,感激得说不出话来,也不好意思带孩子到上海去乞讨了。
  寒假,在父亲的帮助下,李玉平从拯救“乞讨道具”——孩子入手,硬是说服八户人家放弃了外出乞讨的打算。署假,他的“人格拯救行”内容也更加丰富。白天下地帮家里干活,晚上干脆办起了免费人格文化补习班,一下吸引了十多个孩子参加。小环的家境十分贫困,母亲早年失踪,父亲长期患病,假期她父亲本打算带她出去乞讨的,可小环每晚来到玉平哥哥家津津有味听他讲大学的生活,讲外面精彩的世界,讲知识改变命运的事例,小环也下决心要像玉平哥哥那样考上大学,主动说服父亲放弃了乞讨的打算。
  2005年9月初,中央电视台记者来到小寨村,他们找到即将返校的李玉平要求协助采访乞丐村现象。本来一直默默做着“人格拯救小寨行”的李玉平陷入了矛盾之中。一边是生养他的村庄,一边是沿袭多年乞讨的陋习,该不该让它曝光?父亲这时已成了他坚定的支持者:“为了咱们村人的命运,你就从咱们家如何行乞开始揭短吧!”回想父亲因支持他的“人格拯救行”,农闲时间不得不去打工。因为他劝乞,全村人不敢借钱给他家,玉平的眼泪如涌:这是何等深明大义的父亲,这是何等深爱着自己的父亲呀……
  2005年9月14日,央视新闻会客厅请李玉平作客,李玉平从自己和家人开始解剖,揭露了“乞丐村”乞讨的现状和手法。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李玉平人穷志不短,劝父禁乞,坚持靠打工读书的事迹让人尊敬。
  李玉平临近毕业,他知道因为劝乞,这辈子欠父母的太多太多。好在从父母的电话中得知当地政府更加重视“乞丐村现象”,已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特困户和特困学生还得到了政府补助,为此他感到欣慰。他说,人格拯救行他会义无返顾地继续下去,虽然前面还有许多泥泞坎坷等着他,他无怨无悔。他还有个最大的心愿:要让“乞丐村”人永远地站起来,从扶贫教育开始,他现在正在多方奔走呼吁,盼望能有青年志愿者去小寨村支教,彻底改变小寨村教育人材奇缺和贫困的现状。
  (责编 郑玉河)
  (注:林荣、林军为化名)
  (作者严正声明:谢绝任何形式的网摘文稿)
其他文献
NBA的板凳是世界上最长、最冰冷的板凳,那些天才球员怀揣着美丽的愿望来到篮球的殿堂,勾勒着未来成功的画面,以为曾经憧憬的已经近在咫尺,却慢慢发现,他们和最初的期望越来越远,就像鸟失去了翅膀,在沙漠迷失了方向。他们的才华、青春、憧憬、希望和运动生涯慢慢地被扼杀在板凳上。这世界并不是有实力就能成为球星,也不是酒囊饭袋就不能出人头地。机会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他通往成功的道路,或是推开一扇门的钥匙。不过这条
期刊
户籍制度是国家机关依法收集、确认、登记公民年龄、身份、住址等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是国家对人口实行有效管理的一种必要手段。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登记制度;二是管理制度。户籍管理就是人口合法居住地的管理,所谓“合法”即政府将其编入户口册簿,视为一地正式居民。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在消费品严重短缺的上千世纪五十年代建立的,在解放初期的十几年里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社
期刊
酸碱双功能催化剂可以同时活化亲核和亲电试剂,在有机合成领域应用甚广。同时,作为负载酸碱功能位点的载体材料也被广泛研究。腈纶纤维作为一种柔性载体材料,其表层的大量氰基能被转换为其他多种功能基而且适合进行高密度深层次修饰,从而被制备成含有多个催化位点的催化剂。基于此,本文将有机酸和碱同时固载在腈纶纤维上,并探究了该双功能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催化效果及规律。本文通过两步反应依次将乙二胺和4-甲氧羰基苯硼
近年来,稀土配合物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和磁学性质已经引起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兴趣。其中,稀土单分子磁体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之一。一般地,具有高能垒的稀土配合物可通过采用合适的有机配体和辅助配体去获得。正基于此,本文利用邻香草醛合成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缩2-羟基-3-甲氧基-苯甲酰肼(H_3L1)和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缩2-吡啶甲酰肼(H_2L2)两种配体,构筑了十六例双核稀土配合物,
这是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
期刊
随着工业中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大气中二氧化碳(CO_2)的浓度逐渐超出生态系统自然承受的极限。CO_2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影响已经开始制约人类的发展。CO_2作为一种丰富、无毒和可再生的碳资源,对其捕获和再利用在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其中CO_2的环化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因而被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将腈纶纤维进行胺化与季铵化修饰,再与不同的阴离子进行离
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出现并迅速壮大,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即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标志,他们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虽然近年来各地针对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采取了种种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农民工维权难一直是个热点问题。近几年来有些地方无视劳动法,漠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克扣工资、拖欠工资,超时加班、农民工发生事故后被辞退等侵权行为已成为了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
期刊
我从牧区公安机关退休三年后,小儿子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省公安厅,终于圆贺了他的公安民警梦。  我发现,从他得到确切的录用消息那天起,他就好像换了个人,皱了几年的眉头舒展开了,回到家里也有话了,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阳光灿烂四个字。  真不容易!我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在我长长呼出一口气的同时,不由得想起儿子成长中的一些事情……    初闯雪山    当年,我来到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