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c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融知识与技能于一体,正迅速普及到中小学,成为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学科。因而,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探讨该学科的教学内容、方法及计算机辅助教学,如何利用有限教学时间和资源,就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兴趣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融知识与技能于一体,列入教育计划作为中学阶段的必修课,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計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操作和提高应用能力。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计算机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它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又由于各地方经济、计算机教育重视程度等差异,信息技术教学没有既定的教学教法,我就这几年来从事信息技术教学进行的一些尝试,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首先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20世纪初,欧洲著名教育家德可乐利把兴趣作为其教学法的中心。可见,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发生的运行机制,对教育很重要。比如,在教初一级学生学习WORD中图文混排时,我先给他们展示了一幅图文并茂、版式精美的文档,其中包括了图片的典型格式应用、图片作为背景及各种文字环绕格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制作文档的兴趣,然后通过分析这个文档的制作流程,一步一步将学生引进了学习新课程的内容。
  由于信息技术既没有列入中考、高考必考的科目也没有列入会考的科目,被有些家长甚至老师潜意识中认为是一门副科,没受到相应的重视,导致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普遍都不是很高。针对这些现象,首先纠正思想,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加以适当引导,比如,刚入门的键盘指法练习、鼠标练习,如果仅按照教材的内容讲授必然显得枯燥无味,改用“寓教于乐”的方法——打字游戏,如射击精英、双击鼠标猜图等,点燃学生的兴趣,学生很乐于操作,从而达到练习键盘、鼠标的目的。
  二、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任务驱动”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度,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给每节课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并完成本堂课里教师预定的任务,任务式教学法是一种信息技术学科性比较强的一种教学方法,用于信息技术操作方面的内容比较合适。
  实现“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过程中,我尽量做到每节课都设计一个主要任务,首先只作简单的讲解,提示一下相关的注意事项,然后由学生带着任务去实践。学生上机时,勤走动观察学生操作情况,留意学生的疑惑点,简单的问题采用让学生分组互相讨论、交流,然后汇报的方式,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采用通过广播教学统一讲解,分别指导。
  例如:初一级要讲授使用EXCEL进行分类汇总,先给出表1,然后要求将表格中的数据按性别进行各科平均分汇总。题目没有明确的说明要先按性别进行排序在汇总,事实上它是将汇总和排序相结合的题目。这个题目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于汇总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学生通过这道题的训练掌握了汇总前必须先对数据进行排序,汇总中的分类字段很关键,很多学生不是很理解,这时就要通过“广播”演示分类字段(提示学生在排序中主要关键字是什么)。通过问题引入新课到解决这节课的问题,那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了。
  三、重视学生上机操作能力的培养
  上机操作是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信息技术课更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争取每节课都要留给学生自己动手探索未知空间的时间。
  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上机操作的组织方式、方法显得尤其重要。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上机操作需要有方法和技巧。在组织上机操作课程中,重视精讲多练,力求精讲、少讲,根据课程内容和综合学生接收能力,讲解简单的内容可以选择一次性完成,内容较难的可以分步完成,每步讲解后提供实践时间,确保学生掌握并得到巩固。教师在上机前可以利用机房的屏幕广播把主要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加以强调,学生上机操作前、后填写上机实验报告表,通过上机报告表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每节课的掌握信息。经过实践证明,收到明显的效果。
  四、重视信息技术作业的处理
  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他科目,学校一般没有严格规定信息技术科目的作业量,导致信息技术学科的作业容易被忽略,往往被认为可有可无。其实不然,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重要环节之一,信息技术学科可操作性强,课时少、间隔时间长,布置合理、适当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学习效果。例如,在初二级讲完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篇演示文稿,由学生自己收集素材(包括图片、声音、文字、视频等),并对收集到的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完成的效果不错,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又让学生充分掌握该软件的应用。同时,对完成的作业要及时点评,对普遍存在的错误,通过上机演示集中指出纠正。对优秀或有代表性的作业,提出适当表扬鼓励,并通过屏幕广播播放供其他学生一起学习,对学生起激励的作用。
  结语
  信息技术课程,属于新兴边缘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而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为了紧跟科技的发展,需要不断探索并且尝试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需要更多的共同探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宏.中学计算机教与学.文理导航(下旬)
  [2]佟鹏.浅谈计算机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3]胡业涛.浅谈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科教文汇(中旬刊)
  [4]李新蓉.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教学与管理.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动下,探索如何提高课堂的时效性成为每个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结合目前化学教学的课堂现状,笔者针对提高化学教学的时效性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 化学课堂 时效性 策略  新课程改革浪潮之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成为广大教师不断探索、追求的目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指的是以系统化的教学过程和科学化的教学方法,在最少的时间内,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和教学效益的最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在胃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筛查中的价值。同时,观察中医药胃转安一、二号冲剂对胃癌前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试验一胃癌前病变及早期胃
期刊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渗透在化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之中,是化学教育中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公民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其价值辐射到整个教育过程。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更应充分挖掘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关键词:高中化学 科学 人文精神  本文认为化学教育中要实现科学人文价值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训练,培養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  高中化学的教学目的之一
新课程实行以后,在不同地区应用的教材版本不同。我们学校化学课本采用的是苏教版。苏教版课本与以前的旧版本有很大的不同,在应用初期还很不适应。后来通过仔细研究教材,在经过新课程培训,我找到了这套课本的一些编排特点,现在把我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共享。  苏教版第一个特点是滚动式教学,这在化学理论部分体现得尤为突出。比如化学反应速率部分,在必修二中给出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是在
期刊
目的:在周仲瑛教授提出的中风病“瘀热相搏”的病机理论指导下,结合现有的研究基础,探讨犀角地黄汤对“瘀热”证H型高血压(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升高同时伴有高血压)、大鼠肿瘤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地特有的乡土教育资源,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体验和观察真实的社会生活,在实际中发现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
期刊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丸对小鼠和家兔胃肠动力的改善情况,以探讨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胃排空试验采用甲基橙光密度法,测定药物对正常小鼠胃排空率及阿托品作用后小鼠胃排空率;肠推进实验:采用炭末推进法,测定药物对正常小鼠肠炭末推进百分率及阿托品作用后小鼠肠炭末推进百分率;在体肠蠕动实验:采用肠管悬吊法,记录肠蠕动的振幅和频率。结果:疏肝和胃丸三个剂量组对小鼠胃排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
科学新课标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师在科学课的教学中,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科学的使用《科学》教材。  一、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适当的调整教材  我们的教材是什么,教材就是给我们教学提供了一个教学的素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教学时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恰当有机的整合教材。例如青岛版四年级上册中的《植物的生活》单元在课本的编排中属于第三单元,这一单元包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