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从其人的经典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ne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庞朴先生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论说文,而是一篇具有民族意识和人类高度的理性科普小品,可谓是一篇文从其人的经典。说文从其人,可谓因文论人,也可谓因人论文,无论从人的角度还是从文的角度来解读本文,都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挖掘和践行的东西。
  
  1.圆形的结构,彰显国粹审美观。
  
  文章先从历史的角度切入,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历史的眼光去回首过去的这一个世纪,并将现在、未来的点上引申开去,将“过去”定格到传统上,并对其进行了概括性的定义,“即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自然而然地将话题引到了“文化”上,并具体细分为“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如此入题引题,可谓是落落大方,极为自然。
  在接下来的正文论述中,庞先生将全文切分为两个大的板块,一曰“传统文化”,一曰“文化传统”。独设一单元进行集中论述,言富意丰,文笔跌宕,上引民族历史,下联社会存在,有极强的理论性和文化深度。文章最后的部分以辨证的思路,从“财富”和“包袱”两个角度深入论证,指出“传统是内在物,是人体本身;精确点说,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
  这种行文的方式,既不同于传统的三段论,也不是严格的总分总结构,而是完美的圆形结构。既在内容上完成了首尾照应,又有一定的拓展延伸,既符合顺序行文的一般规律,又呈现出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势。而这与作者尊崇“中庸”是密不可分的。
  
  2.辨证的论述,浸透着理性魔力。
  
  首先是对比分析。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有侧重点的两大板块,“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文化传统的全称大概是‘文化的传统’,落脚在传统”,如此对比表述,辨证味极浓。在有侧重点地将“文化”与“传统”阐释完毕之后,又巧妙地从“财富和包袱”的角度来诙谐地喻理结文,并设想导读,然后顺势得出传统文化是祖宗的丰富遗产和财富的观点,但因为“传统的惰性的力量”,因此它又有包袱的一面,约言综述为“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非时装”。并倡言“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
  其次是变化意识。作者在文中并没有否认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全球性的特征,并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变化”的概念,“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它超越不出文化传统。但也正因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没有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民族如何能存在,一个社会如何能稳定,一个国家如何能巩固”。这段表述与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潮流恰好吻合,体现出了文化会遵循着自己的规律而“弃旧迎新”“与时俱进”的重要特性。正如作者所说,“传统也不是神赐的,天生的,它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必定也会随共同生活的变化而更新”。
  总之,本文文从其人,文如其人。庞先生以沉稳的语言,尽现大家之风范;以严密的论证,展示理性之纯美;以学者的热忱,呼唤和谐之时音。
其他文献
辛弃疾的词题材广泛,具有丰富的内容,且以表现爱国主义为主,抒发了强烈的民族感情和雄心壮志。然而,在隐居上饶等地农村时,他又根据当时的生活,描写了农村的情景。这首《西江月》词就是这样的。  题目“夜行黄沙道中”,“黄沙”,指的是黄沙岭,在今江西省上饶县境。“行”字颇为重要,它是贯穿全词的线索,一切都根据“行”中所见所闻来写的。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别”,就是离开。苏轼《次韵蒋颖叔》有
期刊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心明眼亮,读书使人思想深刻,读书使人文思泉涌,读书使人妙笔生花。  视野狭窄、感受浅薄、语言贫乏是学生作文的通病,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是写好作文的“捷径”。    一、读书与积累是写出好文章的前提    “东窗密谋莫须有,风波冤狱天也哭”,
期刊
新课程是一种强调共建共享的课程文化,新课程营造的是一种合作与对话的课程文化。那么在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究竟该怎么走才不会背离改革者的初衷,才能让学生真正享受新课程带给他们的新的学习理念与乐趣呢?  走在这条新路上,实在困扰万分,甚至胆战心惊,因为人的习性根深蒂固,一时难以摆脱原有的观念与做法。偶然看了彼得·金凯德的《道路法规》,颇受启发,心想语文教学何不学一下道路法规呢?交通是靠左走好,还是靠右行好
期刊
鲁迅的小说,向以高超的典型人物塑造艺术享誉中外,祥林嫂、孔乙己、阿Q这三个人可谓是清朝末年社会最底层的代表,他们的悲惨遭遇直接昭示了这一群体命运的悲剧性。但是,就在这三个典型形象的周围,为数不少地生存着这么一群人——“看客”,他们以咀嚼别人的痛苦为乐事,以赏鉴别人的不幸来自娱,更以回味同类的呻吟为满足,这一群体形象的本质包含了更为深刻的悲剧意蕴。在“看客”的逼视下,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都走向了绝
期刊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学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文所不可及处。”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语文教材对这句话中的“六朝”一词注释是“六朝,一般指东吴、晋、宋、齐、梁、陈”(详见苏教版中职语文第三册32页注释⑦,2005年版)。对此注解,笔者不敢苟同。  “六朝”的释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史学上常用的“六朝”,另一种
期刊
2006年下半年,首次涉及苏教版新教材的我,决定改变一下传统教学中重“教”轻“学”的不良现状。必修一、二中模块各专题都有简短的教学要求,如文本研习、活动体验、合作探讨等。我尝试着把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训练穿插在各专题的相关课堂活动中,以活动带阅读,以活动促写作,活动设计兼顾知识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一学期的实践证明,课堂多搞活动,“学者”更加积极主动有兴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语文有激情
期刊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国人迫切寻找重返“五四”启蒙精神传统的路径,渴望重新踏上寻找自我、建构合理现代人性的现代化征途。而新时期文学无疑是“五四”启蒙文学以来又一次启蒙高潮,这种启蒙精神,一方面继续高扬“反封建”的大旗,另一方面,关注当代人自身的解放。  高晓声是一位专注于当代农民生活的作家,农民的出身和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与体察,使他以热烈和深沉的爱憎,运用冷峻而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调,自觉将生活在
期刊
诗歌是最含蓄的文学体裁,它往往以最为凝练的语言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短短几十个字却可以表现丰富的内容,鉴赏者如果没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是很难品味出其中的妙处的。更何况十几岁的中学生,他们总为鉴赏诗歌而头痛,总认为读来读去都读不懂,并且学习的诗歌的量又很大,因而对诗歌的学习并不怎么感兴致。  如何带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又可以完美地完成“唐诗宋词元散曲”的教学任务,让老师教得放心,学生学得安心、学得实
期刊
前些天,一位教师做《灯》的公开教学,我参与了听课、评课活动,反复思忖,其教学设计及其教学过程,几乎严谨,但我总觉得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不够深刻,堪称偏狭,所以还有再次讨论的必要。  执教者在引入课题后,就作了文章的写作背景介绍:  《灯》是巴金1942年写的一篇抒情散文。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相继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魔爪继续伸向我国的内地。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
期刊
《废墟》(见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原选自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余秋雨先生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和散文作家。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和《千年一叹》等,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反响。  余秋雨的散文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不妨引用评论家的原话来说明。孙绍振在《当代作家评论》上撰文说:“在‘五四’以来的散文经典中,我们还没有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