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常见辞格中的五个易混点

来源 :新高考·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itial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是语文《考试大纲》规定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但高考试题并不考査辞格的辨别,只考査在具体语段中的运用及其作用,且往往与“仿句”、“连贯”等语用题和“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等理解题结合起来综合考査。
  尽管如此,辞格的运用却离不开其准确的辨别,否则,必然会影响其正确的运用和对其作用的恰当分析。本文仅就常见辞格中的五个易混难点,为同学们提供一些突破的技巧,供参考。
  一、 明喻、暗喻和借喻的联系与区别
  明喻和暗喻的联系是:本体和喻体均出现,且有相似点,均有比喻词将二者连接起来。如:
  ① 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北风行》)
  ②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
  这里,句①是明喻,句②是暗喻;两句中的本体是“燕山”、“水波”和“山峰”;两句中的喻体是“席”、“美人的眼神”和“美人画过的眉毛”;两句的本体和喻体均有相似点,句①突出了雪之大,句②描绘了山水之美;两句的比喻词是“如”和“是”。
  明喻和暗喻的区别是:两种比喻的比喻词不同,明喻常用“像……一样(似的)、如同……一般、犹如、恰似、若”等比况动词或比况结构,暗喻则常用“是、成为、变成”等动词。这自然就形成了明喻的“甲像乙”和暗喻的“甲是乙”两种不同的格式。如:
  ③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
  ④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
  “像”、“是”,分别为明喻和暗喻的标志。
  借喻和明喻、暗喻的联系与区别是:与明、暗二喻一样,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也必须有相似点,只是借喻的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而是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出现,其格式是“乙代甲”。如:
  ⑤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是个借喻,“雪”是喻体,它直接代替本体“浪花”出现,两者之间突出了颜色之白,没有比喻词。
  二、 借喻和借代的联系与区别
  借喻和借代这两种辞格的联系是:均有本体,且本体均不出现,只不过借喻有喻体,借代有借体,两者都是以喻体或借体直接代替本体出现,没有比喻词或借词。
  两种辞格的区别是:
  (一) 借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有相似点,而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之间只是相关。如:
  ①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高尔基《海燕》)
  “翡翠”,是一种名贵的半透明的翠绿色的硬玉,作者以此借喻“海浪”,二者以翠绿色为相似点,因此本句为借喻。
  ②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江山”,是国家的一部分,此借指“国家”,属于以部分代整体;“万户侯”,汉代显赫的爵位,此代指大军阀、大官僚,属于以特殊代一般。这两个借代,借体和本体是相关而非相似。
  (二) 借喻可以换成明喻或暗喻的格式,而借代不可以。如:
  ③ 他(鲁迅)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社会,所以站得高,看得远。(毛泽东《论鲁迅》)
  可改成: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像(或是)望远镜和显微镜。“望远镜”和“显微镜”具有看得远、观察得细的特点,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亦具有此特点,故可构成明喻或暗喻的格式。由此可见,句③是借喻。
  ④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毛泽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我们改成:群众的一切东西就像一针一线。这个比喻格式是不通的,因为本体“群众的一切东西”和所谓的喻体“一针一线”没有相似点,可见句④只能是借代而非借喻。
  三、 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这里,指出两个区别点:
  (一) 比喻重在一个“喻”字,它是用乙事物“喻”甲事物,甲乙两个事物一主一从;而比拟则重在一个“拟”字,它是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写,甲乙两个事物彼此交融。如:
  ①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句中,“愁”是本体,“一江春水”是喻体,用“一江春水”比喻“愁”,本体和喻体是一主一从的关系。
  ②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句中,让油蛉模拟人的动作“低唱”,让蟋蟀模拟人的动作“弹琴”。这是把油蛉和蟋蟀当做人来描写,油蛉、蟋蟀和人便紧紧地交融在了一起。
  (二) 比拟的“拟”是“仿照”的意思,而且一般是用适合他物的动词(有时用形容词或名词)来描写这个事物;而比喻却是用名词。如:
  ③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高尔基《海燕》)
  喻体“闪电”是名词,用来描写本体“海燕”。
  ④ 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孙犁《荷花淀》)
  “长”是个动词,本来是形容植物的生长状态的,这里仿照植物的动作,采用拟物的方法,将游击队长水生物化了。
  需注意的是,比拟用动词模拟事物,是指用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来模拟,而非其他动词。如:
  ⑤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孙犁《荷花淀》)
  “粉色荷花箭”是“哨兵”,用判断动词“是”将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构成了一种暗喻的格式。如果把它看成是拟人,那就错了。
  四、 排比和对偶的联系与区别
  排比和对偶均强调句式整齐,具有音乐一样的节奏感,但排比是对偶的扩大和发展,它比对偶更灵活,更富有气势。具体区别是:
  (一) 对偶限于两项相对,排比则在三项以上。对偶是对称式的,排比则是一连串的组织。
  (二) 对偶要求字数相等,句式整齐,排比则较为自由。
  (三) 对偶一般避免使用相同词语,排比则要求一般有共同强调性词语,当然,也有没有的,是个并列句。请看下面三个例子:
  ①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②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③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句①是个工整的对偶句,句②是个带有共同强调性词语(加着重号者)的排比句,而句③则是个不带有共同强调性词语的并列式排比句。
  五、 设问和反问的联系与区别
  与有疑而问不同,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二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一) 设问是自问自答,其目的是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反问则是问而不答,答案就是问句的反面。如:
  ① 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设问)
  ②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反问)
  (二) 设问或者放在文章的标题,整篇文章就是对设问的回答,如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或者放在一段文章的开头,整段文章大多亦是对设问的回答。如:
  ③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而反问,则一般是放在文章或段落的末尾。下面这段文字就是将反问放在段尾的。
  ④ 你们的爸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关心。他们为了多赚一点钱,宁可叫你们丢下书本到地里,到纱厂里去干活儿。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课本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都德《最后一课》)
  (三) 设问和反问有时连用,用设问提出问题,然后用反问加以回答。如:
  ⑤ 朋友们,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突破常见辞格中这五个易混点,思路和技巧尚有很多,这里仅是最基本的技巧,希望对广大考生有益。
其他文献
【文题呈现】(湖北省孝感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长跪492年的秦桧,近日终于“站”了起来——在秦桧的“故里”,偌大一个秦桧博物馆开张。且已招待南北游客,据说也是“络绎不绝”。最夺目之处,是那里的秦桧夫妻,再也不是西湖边上岳庙里头那一双长跪不起的罪人,就这样直挺挺端坐了起来。这个塑像,有着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跪了492年,我们想站起来歇歇了》。  
期刊
【考场真文】  忧与爱  陈亢  我的父母亲几乎是一路打着闹着勉强走完了他们婚姻的前半程,那里没有爱情,只有礼教和责任,然而命运终究是公平的,后半程虽忧患重重却也因爱情而一路芬芳。  母亲在我高一那年的暑假被查出宫颈癌,之后的两个月父亲便陪着母亲在上海接受手术放疗和化疗。我永远不能忘记母亲术后化疗归来我见他们第一面的情景。母亲倚靠在床头,寥寥几根一节手指长短的白发扎根在薄得几近透明的头皮上,眉毛也
期刊
笔者曾经以“深水静流”为题让学生写一篇议论文。  浅溪喧嚣翻卷,深水默默回旋,这是自然界常可看到的现象。在现实中,也有这样迥然不同的人。何谓“静水深流”?“深”即深邃、蕴藉,“静”指用一种平和、冷静的态度来面对生活,“流”象征着内部蓄积力量之强大。就人而言,正所谓“内足以为圣,外足以为王”,但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他不张扬、不显摆、不跋扈。这一步是过审题立意关。从学生的写作情况看,大多数同学审
期刊
人有躯体,文有文体。裁衣须合体,为文也必须符合文体要求。所谓“文体”,是指《考试说明》所说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常用应用文等文章体裁。“符合文体要求”,首先是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其次是指所写文章符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要求。  1. 符合文体要求  首先是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高考作文要求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四大类文体。试题或是指定某种文体,如“写一篇议论文”、“写一封回
期刊
一般说来,文言文中,实词有比较实在的词汇意义,虚词或有或没有,但虚词肯定有语法意义。《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附录一《常见文言词》列出了15个文言虚词:而、乎、其、且、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高中阶段我们需要掌握这些虚词的常见用法。  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卷来看,不是所有试卷都单设考题对虚词进行考查。从上一讲我们所列的表中就能看出,2012年天津、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南
期刊
略凡识得一些字,看过几本书的人,都会发现,不少文章浓缩一下,故事的蓝本都大同小异。只是名字改了,环境转了,穿着换了,语言变了而已!然而我们也发现,人们还是乐此不疲地阅读欣赏,虽然似曾相识,不过依然觉得如初见般美好。  是的,故事永远都是旧的,如何让老套的故事焕发出新的生命,那就看各位写手怎样各显神通!这对广大考生而言尤为重要,在临考应急状态下,想不到好的新鲜的素材,这时候如能借鸡生蛋,运用熟悉材料
期刊
表达技巧题一向是高考诗歌鉴赏题考察的重点和热点。盘点2012年的17套高考真题,对表达技巧有所涉及的考题高达12处,可见其分量之重。但是表达技巧又是一个非常宏观的概念,其内在系统非常复杂,具体分类模糊不清,很多说法至今尚无定论。这就常常导致老师们无本可依,学生们无所适从。为了使2013年的考生能够从容应对这类试题,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方法:  一、求同存异巧分类  诗歌表达技巧的术语积累和储备是答题
期刊
莫言: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  张 柠  面对如此残酷的伤痛记忆,莫言并没有使自己的小说变成“伤痕文学”,而是一种充满了民间性的“欢乐文学”。  我至今还记得,当初读到莫言的《欢乐》、《粮食》、《天堂蒜苔之歌》等小说时的情境。饥荒的年代,一位农妇偷偷将生产队的豆子完整地吞进肚子,回家后再将豆子呕吐出来,喂给饥饿的孩子和濒死的婆婆,自己“死蛇一样躺在草上,幸福地看着他们围着瓦盆抢食”。  读到这里,我
期刊
古代诗歌的鉴赏,包括形象、语言、技巧、意境、思想内容等各个方面的品读赏析,《考试说明》明确提出:“要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而诗歌的内容是与语言紧密相连、相依相存的,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也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所以鉴赏诗歌必然离不开诗歌的语言,诗歌任何角度的鉴赏离开了语言的支撑就成了空中楼阁。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从考查的角度上
期刊
我们学校刚刚进行的语文考试的诗歌鉴赏题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簇,犹向陶公觅宠光。  [注]① 糗粮:干粮。首句典出《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 政:通“正”。  1.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2. 请自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