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两年筹备的“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地相继举办并都获得了圆满成功。
作为本次展览的总策划,在我看来,之所以举办此次大展,是因为在中国百年美术的历史长河中,广东美术始终以其得风气之先、领时代之新、走变革之路的强烈特质独树一帜;是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广东的美术工作者们勇于担当,不断探索,凭借自身的丰富学养和革新精神,在美术领域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作出大量具有鲜明时代色彩、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经典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辉煌印记,在新中国美术事业进程中引领时风;同时,更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诠释“革新”、“现实”、“兼容”的广东文化精神,更深入、更系统、更全面地展现、梳理、总结广东美术的百年成就、历史渊源及文化特征。回首这近两年的筹展历程,回望广东百年的辉煌成就,在深感责任重大的同时,也倍感自豪。我将主要从大展的缘由、亮点、价值与意义等几个方面评述此次大展。
一、“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缘由
首先,我想谈的是举办“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的缘由,也就是为什么要举办这么一个大展。这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从历史的角度看
20世纪广东美术在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毫无疑问,在百年的历史上,广东印证了近现代历史的大变革和当代中国的崛起。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策源地,广东两千多年一直是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窗口。创新、创造,深深融入广东美术的基因。如在中国画方面,出现了以革命的精神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改造中国画的“岭南画派”;在油画方面,有中国油画先驱李铁夫、冯钢百等;在版画方面,出现了新兴木刻版画运动标杆式人物黄新波、古元、李桦等;在雕塑方面,出现了李金发、郑可等先行者,在美术教育领域则有郑锦和林风眠等……新中国前30年时期,广东美术家继续以极大的热情,描绘新生活。古元、罗工柳、黄新波等人在美术教育组织工作中功不可没;上世纪70年代的广东油画、宣传画创作在图像形式和审美高度上的突破为全国美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参照。在改革开放的40年中,广东的艺术家们再度先行一步,无论在美术创作、体制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也每每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21世纪以来的广东美术又迎来新的辉煌,百花争妍、多元发展,广东美术家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合力开创欣欣向荣、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纵观广东百年美术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广东近百年来美术的发展是中国美术发展的缩影,在中国美术从传统转向现代、吸纳外来艺术的过程中,广东美术做出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为中国美术现代转型,探索出一条发展路径。
2、从学术的角度看
百年广东的美术成就斐然,但对于广东百年美术在此以前却没有一次完整的学术梳理。借举办百年大展的契机,我们的学术委员会经多次研究讨论,在理论组组长梁江先生的协同组织下,对展览的整个结构脉络进行了梳理、总结、提升。之后,又迅速成立由专家、学者组成的学委会,并指定“展览版块学术负责人”,作品的征集范围为广东百年以来的优秀作品,既有在广东美术各个历史进程中具有影响力、代表性艺术家的精品力作,也有在各项全国及省级美术作品展览中的获奖作品;既有先辈前辈们的代表作,也有中青年新锐的力作。
在文献的研究方面,我们编辑出版了《广东百年美术文选》(三册)、《广东百年美术文集》、《广东美术百年大事记》三套五册的文献集,三本文献各有侧重,其中《文选》主要将广东百年来各个时期的美术研究、随笔文章的汇编;《文集》则侧重于国内外多名研究广东美术史的学者专家对广东现当代美术的历史与发展的研究文章;《大事记》则甄选一百年来广东美术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史料汇总。可以说,通过版块负责人的设置以及出版理论文献,本次百年大展初步完成了对广东百年美术的一次学术梳理,对后面进行广东美术研究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文献资料。
3、从时代的角度看
在当前繁荣发展的美术大环境下,举办百年大展是广东美术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和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来,文学艺术家在中央精神的指引下,秉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宗旨,聚精会神努力创作,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学艺术精品,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可以说总书记的讲话对于全国广大美术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而这一时期同样也是广东文化和美术大发展有史以来的最好时期,省委省政府对发展美术事业高度重视,省委宣传部给予多方位的指导和支持。这次百年大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省委宣传部直接领导与支持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从展览的筹备、组织到最后的展览等宣传部领导多次召开大会并到现场进行工作指导。诸如等等事迹都可以看出,在当前繁荣发展的美术大環境,举办百年大展是广东美术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二、“百年大展”的亮点
本次广东美术百年大展自2016年2月19日正式启动以来,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开展。
第一、组织严密,规格高。本次大展得到多方支持,文化部、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任大展的指导单位,由省委宣传部、文化厅、省文联和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在组织架构方面,我们相继成立了大展的组委会、学委会、编委会以及各工作部门,并设置各负责人。其中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慎海雄部长亲任组委会主任,宣传部副部长郑雁雄任执行主任;聘请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副主席冯远等17人任学委会顾问,并成立了以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许钦松、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主任的25位专家学者组成的学委会。
第二、作品评选严格公正,具有说服力。在2016年10月11日至12日初评会上,经学委会讨论初步制定了大展的评选办法,也派出了纪律检查部门组成的监督小组,严格按照规程对展览作品进行海选工作。从2016年12月10日开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和严谨的学术精神,经过了三次作品的初选、二选及终选工作会议,在海选的数千张作品中,由学术委员会投票,甄选出1020件作品入编《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作品集》。最后又经过多轮的评选,层层遴选出了554件的展览作品,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粉画、漆画、宣传画、漫画、连环画等多个画种。 第三、主题鲜明,高度概括百年成就。本次大展按广东美术百年“得风气之先,领时代之新,走变革之路”的文化特征,将展览题目定为“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语出《诗经·大雅·文王》的一句话:“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我们将554件展览作品划分为:勇立潮头——洋画运动在广东、艺术革命——岭南画派与国画研究会、匕首投枪——新兴木刻运动及漫画、激情岁月——为人民服务 为时代讴歌、弄潮擎旗——改革开放中的广东美术以及百花争妍——创新创造 再筑高峰等六大版块;在此还要特别指出,本次大展为进一步彰显广东美术百年来的辉煌成就,缅怀先贤,激励后学,大展学委会通过投票评选的方式,推选“岭南美术大家”,其中,获投票半数以上的美术大家共21人,即“广东美术百年21大家”。在北京展览期间,“21大家”的光辉形象以及六大版块的作品分布在中国美术馆各个展厅,可谓是在致敬经典中增强文化自信,在对话经典中激发创作热情,在研究经典中再创时代经典。
第四、出版物丰富,全面展现百年成就。为配合展览的举办,我们成立了由郑雁雄常务副部长为总主编的编委会,编辑出版“广东美术百年书系”,其中有:《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作品集(四册)》《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21大家》《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事记》《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研究文选》《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理论文集》以及《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作品选》共十一册。同时,在展览筹备阶段,中央电视台《百年巨匠》栏目组的赵伟东导演及其团队也加入拍摄百年大展纪录片的工作之中,自3月24日确定拍摄任务之后,摄制团队先后到北京、广州、香港、澳门等地进行实地拍摄。
第五、多方支持,严把展品学术关。基于该展览的重要性和严谨性,大展组委会规定,展品来源只有三种渠道:第一是国立美术馆的藏品,第二是画家本人,第三是画家家属。由于本次展览中作品来自于全国44家美术馆、博物馆,工作量很大。但这三大渠道保证了展品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同时,在甄选作品时立下了一条纪律,坚决规避个人收藏品及来自拍卖行的作品,因为这既会涉及利益问题,也不能保证作品的真实性。最终,我们分别向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美术馆、黎雄才艺术馆等四十多个文博单位以及学院机构借来作品共计575件,其中从中国美术馆借来91件。
第六、展览形式新颖,设计意识现代。大展的整体设计由广东美术馆负责,组委会对展览的整体呈现有极高的设计理念要求,设计与展览部门通力协作,在常规展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展示方式、融合多种视听手段动态展现经典作品。展览现场有对26位美术名家作品进行AR展示:观众通过手机扫描画作,就能看到栩栩如生的动画跃然纸上。为方便外地观众观看展览,本次大展还设有在线虚拟展馆,观众只要下载相关APP,即可浏览展出的作品。大展在现场还设有专门的文献展示区,展出近年出版的广东美术名家画册、文集,增加了学术性和可观性。
第七、宣传工作到位,引发持续热议。本次大展得到了中央及地方媒体的热烈报道。其中,《人民日报》做了《百年艺魂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在京开幕 泼墨百年,其命惟新》的专题报道、新华社每日电讯《广东美术百年经典在京“大集结”》的专题报道、《光明日报》刊登了《闪耀时代之光》《南粤百年、锐意求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创新时空结合方式》等关于百年大展的文章,而作为本次媒体工作的协调单位,《南方日报》也发表了《开风气之先 领时代之新 走变革之路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554件经典作品首次集结》《“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在京引发广泛好评》《刘奇葆参观“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创作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等一系列的报道,组织了《百年美术的“广东现象”》的专题文章等等。同时,我们还将25位广东画家的经典作品印制成海报,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城市的公交站牌、地铁进行展示,也起到了非常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百年大展”的价值与意义
1、开各省百年美术成果亮相全国之先河,为其他省举办此类展览提供借鉴。
本次大展可以说是有史以来,首次以整个省的百年美术成果亮相中国美术馆,展现了广东敢为人先的地域特色。这点体现了广东美术与生俱来的特质是创新,百年来广东美术家站在时代潮头,无论是面对文化冲突,还是各种文化思潮洗礼,总能够融汇贯通,形成非常新的艺术表现内容和样式,极具创意性及前瞻性,形成了不同于其它省份的面貌。大展锁定主题“其命惟新”,非常自信地展示广东美术的创新精神。
对于以整个省的百年美术成果亮相中国美术馆这一做法,美术界的嘉宾也作出了肯定的评价,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张士军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美术馆并非只對广东全面开放,但却是广东美术界首先想到以这样一种面貌呈现。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则认为全面反映广东百年美术成就的展览,这还是头一次,这次大展第一次对广东美术百年历史给予完整展示。另外在我看来本次大展还有一个主要的特色,就是宽广的学术视野。本次大展从美术家及其作品,到创作技法、人才培养、美术思潮都进行了完整呈现,让人们对广东美术的百年成就产生客观和准确的认识,同时也启发美术界对中国美术的转型轨迹进行重新审思。以上的举措都是其他兄弟省份举办类同类型展览时可以借鉴的经验。据《美术》杂志主编尚辉先生介绍,他在参加山东省中国美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讲座的时候,专门以广东百年美术大展作为优秀范例提出,激励山东美术界向广东学习,以推动山东美术事业向前发展。
2、影响百年中国美术进程,进一步奠定广东美术的历史地位。
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同时也是一次彰显岭南文化自信的成功策划,它以广东百年美术史上的经典为载体,引发观众对美术经典的热情。透过那一件件沉甸甸的力作,浏览那21位百年艺坛大家,重温百年风云,领略艺术辉煌,展览的影响力层层发酵,从专业界到社会大众,文化自信油然而生;从北京到广州,激荡出一个伟大时代的文化强音。大展的成功举办为广东美术树立了新的整体形象,把广东美术在中国美术史的贡献第一次系统地、以一本历史大书的方式呈现出来。 3、编辑出版六套共十一册广东百年美术书系,对广东百年美术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本次大展所配套出版《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作品集》《广东美术百年21大家》等画集,全面系统展现广东美术百年的创作成果和对近现代中国美术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其中《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作品集》,入选的1020件作品皆由大展组委会所成立的,以专家、学者为代表的学术委员会意见为导向、以时间为线索,经过多轮公平、公开、公正的投票程序之后产生,体现了百年广东美术的整体水平。
在文献的研究方面,我们还编辑出版了《广东百年美术文选》《广东百年美术文集》以及《广东美术百年大事记》,《文选》《文集》《大事记》甄选的内容为百年来广东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文献、作品等的一次资料汇总。相信伴随着这六套共十一册广东百年美术书系的出版,会对当下研究广东百年美术带来很多重要的启示,为21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与研究价值的个案。
4、进一步增强省际美术馆、博物馆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广东美术百年大展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藏品大动员,以一个省的名义撬动了全国范围的美术藏品。本次展览分别向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美术馆、黎雄才艺术馆等近40个文博单位以及学院机构借来作品共计575件。由于涉及很多外省的美术单位,作品征集的沟通是一项十分庞大复杂的工作。为此,在这次广东站现场举办了“馆际合作与藏品交流”学术研讨会,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美术馆业内专家、学者,分享本次大展的馆际合作经验,探讨如何盘活国家藏品资源.。相信通过这次的借展活动以及学术研讨会,将会带动各大美术馆、博物馆之间的学术互动与交流,为推动中国美术馆、博物馆之间的进一步深入合作开启一个新篇章。
5、重新挖掘抗战木刻的历史意义,对开启抗战木刻的研究具有推动作用。
抗战木刻的展出是本次大展的一大亮点。自1931年,鲁迅先生倡导新兴木刻版画运动以来,来自广东的队伍就是其中最大的创作力量。抗战木刻勇于面向现实的审美姿态,决定了其在民族危亡之际能够坚定地走到大众前面,为救亡图存而呼唤。这里面广东的美术力量功不可没。在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来到中国美术馆参观大展期间,也对广东的抗战木刻作出的贡献大为赞赏,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关于抗战木刻的研究一直却处于缓慢进展的状态。相信以此大展,將会对开启抗战木刻的研究具有推动作用,成为继岭南画派研究之后,又一张广东美术的新名片。
四、结语
以我想,正如此次大展主题的命名“其命惟新”一样,广东美术家对于变革非常敏感。创新是广东美术的核心精神。广东的艺术家非常善于从时代、从生活中汲取创新元素,还善于吸收外来成果,进行深度转化,总能创作出与时代相呼应的作品。
希望通过本次大展的举办,能够激励今天的艺术家,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秉承岭南创新精神,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致力“其命惟新”,努力形成具有时代精神、民族气派的美术新风貌!
作为本次展览的总策划,在我看来,之所以举办此次大展,是因为在中国百年美术的历史长河中,广东美术始终以其得风气之先、领时代之新、走变革之路的强烈特质独树一帜;是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广东的美术工作者们勇于担当,不断探索,凭借自身的丰富学养和革新精神,在美术领域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作出大量具有鲜明时代色彩、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经典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辉煌印记,在新中国美术事业进程中引领时风;同时,更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诠释“革新”、“现实”、“兼容”的广东文化精神,更深入、更系统、更全面地展现、梳理、总结广东美术的百年成就、历史渊源及文化特征。回首这近两年的筹展历程,回望广东百年的辉煌成就,在深感责任重大的同时,也倍感自豪。我将主要从大展的缘由、亮点、价值与意义等几个方面评述此次大展。
一、“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缘由
首先,我想谈的是举办“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的缘由,也就是为什么要举办这么一个大展。这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从历史的角度看
20世纪广东美术在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毫无疑问,在百年的历史上,广东印证了近现代历史的大变革和当代中国的崛起。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策源地,广东两千多年一直是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窗口。创新、创造,深深融入广东美术的基因。如在中国画方面,出现了以革命的精神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改造中国画的“岭南画派”;在油画方面,有中国油画先驱李铁夫、冯钢百等;在版画方面,出现了新兴木刻版画运动标杆式人物黄新波、古元、李桦等;在雕塑方面,出现了李金发、郑可等先行者,在美术教育领域则有郑锦和林风眠等……新中国前30年时期,广东美术家继续以极大的热情,描绘新生活。古元、罗工柳、黄新波等人在美术教育组织工作中功不可没;上世纪70年代的广东油画、宣传画创作在图像形式和审美高度上的突破为全国美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参照。在改革开放的40年中,广东的艺术家们再度先行一步,无论在美术创作、体制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也每每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21世纪以来的广东美术又迎来新的辉煌,百花争妍、多元发展,广东美术家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合力开创欣欣向荣、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纵观广东百年美术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广东近百年来美术的发展是中国美术发展的缩影,在中国美术从传统转向现代、吸纳外来艺术的过程中,广东美术做出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为中国美术现代转型,探索出一条发展路径。
2、从学术的角度看
百年广东的美术成就斐然,但对于广东百年美术在此以前却没有一次完整的学术梳理。借举办百年大展的契机,我们的学术委员会经多次研究讨论,在理论组组长梁江先生的协同组织下,对展览的整个结构脉络进行了梳理、总结、提升。之后,又迅速成立由专家、学者组成的学委会,并指定“展览版块学术负责人”,作品的征集范围为广东百年以来的优秀作品,既有在广东美术各个历史进程中具有影响力、代表性艺术家的精品力作,也有在各项全国及省级美术作品展览中的获奖作品;既有先辈前辈们的代表作,也有中青年新锐的力作。
在文献的研究方面,我们编辑出版了《广东百年美术文选》(三册)、《广东百年美术文集》、《广东美术百年大事记》三套五册的文献集,三本文献各有侧重,其中《文选》主要将广东百年来各个时期的美术研究、随笔文章的汇编;《文集》则侧重于国内外多名研究广东美术史的学者专家对广东现当代美术的历史与发展的研究文章;《大事记》则甄选一百年来广东美术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史料汇总。可以说,通过版块负责人的设置以及出版理论文献,本次百年大展初步完成了对广东百年美术的一次学术梳理,对后面进行广东美术研究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文献资料。
3、从时代的角度看
在当前繁荣发展的美术大环境下,举办百年大展是广东美术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和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来,文学艺术家在中央精神的指引下,秉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宗旨,聚精会神努力创作,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学艺术精品,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可以说总书记的讲话对于全国广大美术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而这一时期同样也是广东文化和美术大发展有史以来的最好时期,省委省政府对发展美术事业高度重视,省委宣传部给予多方位的指导和支持。这次百年大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省委宣传部直接领导与支持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从展览的筹备、组织到最后的展览等宣传部领导多次召开大会并到现场进行工作指导。诸如等等事迹都可以看出,在当前繁荣发展的美术大環境,举办百年大展是广东美术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二、“百年大展”的亮点
本次广东美术百年大展自2016年2月19日正式启动以来,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开展。
第一、组织严密,规格高。本次大展得到多方支持,文化部、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任大展的指导单位,由省委宣传部、文化厅、省文联和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在组织架构方面,我们相继成立了大展的组委会、学委会、编委会以及各工作部门,并设置各负责人。其中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慎海雄部长亲任组委会主任,宣传部副部长郑雁雄任执行主任;聘请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副主席冯远等17人任学委会顾问,并成立了以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许钦松、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主任的25位专家学者组成的学委会。
第二、作品评选严格公正,具有说服力。在2016年10月11日至12日初评会上,经学委会讨论初步制定了大展的评选办法,也派出了纪律检查部门组成的监督小组,严格按照规程对展览作品进行海选工作。从2016年12月10日开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和严谨的学术精神,经过了三次作品的初选、二选及终选工作会议,在海选的数千张作品中,由学术委员会投票,甄选出1020件作品入编《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作品集》。最后又经过多轮的评选,层层遴选出了554件的展览作品,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粉画、漆画、宣传画、漫画、连环画等多个画种。 第三、主题鲜明,高度概括百年成就。本次大展按广东美术百年“得风气之先,领时代之新,走变革之路”的文化特征,将展览题目定为“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语出《诗经·大雅·文王》的一句话:“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我们将554件展览作品划分为:勇立潮头——洋画运动在广东、艺术革命——岭南画派与国画研究会、匕首投枪——新兴木刻运动及漫画、激情岁月——为人民服务 为时代讴歌、弄潮擎旗——改革开放中的广东美术以及百花争妍——创新创造 再筑高峰等六大版块;在此还要特别指出,本次大展为进一步彰显广东美术百年来的辉煌成就,缅怀先贤,激励后学,大展学委会通过投票评选的方式,推选“岭南美术大家”,其中,获投票半数以上的美术大家共21人,即“广东美术百年21大家”。在北京展览期间,“21大家”的光辉形象以及六大版块的作品分布在中国美术馆各个展厅,可谓是在致敬经典中增强文化自信,在对话经典中激发创作热情,在研究经典中再创时代经典。
第四、出版物丰富,全面展现百年成就。为配合展览的举办,我们成立了由郑雁雄常务副部长为总主编的编委会,编辑出版“广东美术百年书系”,其中有:《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作品集(四册)》《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21大家》《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事记》《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研究文选》《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理论文集》以及《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作品选》共十一册。同时,在展览筹备阶段,中央电视台《百年巨匠》栏目组的赵伟东导演及其团队也加入拍摄百年大展纪录片的工作之中,自3月24日确定拍摄任务之后,摄制团队先后到北京、广州、香港、澳门等地进行实地拍摄。
第五、多方支持,严把展品学术关。基于该展览的重要性和严谨性,大展组委会规定,展品来源只有三种渠道:第一是国立美术馆的藏品,第二是画家本人,第三是画家家属。由于本次展览中作品来自于全国44家美术馆、博物馆,工作量很大。但这三大渠道保证了展品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同时,在甄选作品时立下了一条纪律,坚决规避个人收藏品及来自拍卖行的作品,因为这既会涉及利益问题,也不能保证作品的真实性。最终,我们分别向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美术馆、黎雄才艺术馆等四十多个文博单位以及学院机构借来作品共计575件,其中从中国美术馆借来91件。
第六、展览形式新颖,设计意识现代。大展的整体设计由广东美术馆负责,组委会对展览的整体呈现有极高的设计理念要求,设计与展览部门通力协作,在常规展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展示方式、融合多种视听手段动态展现经典作品。展览现场有对26位美术名家作品进行AR展示:观众通过手机扫描画作,就能看到栩栩如生的动画跃然纸上。为方便外地观众观看展览,本次大展还设有在线虚拟展馆,观众只要下载相关APP,即可浏览展出的作品。大展在现场还设有专门的文献展示区,展出近年出版的广东美术名家画册、文集,增加了学术性和可观性。
第七、宣传工作到位,引发持续热议。本次大展得到了中央及地方媒体的热烈报道。其中,《人民日报》做了《百年艺魂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在京开幕 泼墨百年,其命惟新》的专题报道、新华社每日电讯《广东美术百年经典在京“大集结”》的专题报道、《光明日报》刊登了《闪耀时代之光》《南粤百年、锐意求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创新时空结合方式》等关于百年大展的文章,而作为本次媒体工作的协调单位,《南方日报》也发表了《开风气之先 领时代之新 走变革之路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554件经典作品首次集结》《“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在京引发广泛好评》《刘奇葆参观“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创作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等一系列的报道,组织了《百年美术的“广东现象”》的专题文章等等。同时,我们还将25位广东画家的经典作品印制成海报,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城市的公交站牌、地铁进行展示,也起到了非常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百年大展”的价值与意义
1、开各省百年美术成果亮相全国之先河,为其他省举办此类展览提供借鉴。
本次大展可以说是有史以来,首次以整个省的百年美术成果亮相中国美术馆,展现了广东敢为人先的地域特色。这点体现了广东美术与生俱来的特质是创新,百年来广东美术家站在时代潮头,无论是面对文化冲突,还是各种文化思潮洗礼,总能够融汇贯通,形成非常新的艺术表现内容和样式,极具创意性及前瞻性,形成了不同于其它省份的面貌。大展锁定主题“其命惟新”,非常自信地展示广东美术的创新精神。
对于以整个省的百年美术成果亮相中国美术馆这一做法,美术界的嘉宾也作出了肯定的评价,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张士军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美术馆并非只對广东全面开放,但却是广东美术界首先想到以这样一种面貌呈现。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则认为全面反映广东百年美术成就的展览,这还是头一次,这次大展第一次对广东美术百年历史给予完整展示。另外在我看来本次大展还有一个主要的特色,就是宽广的学术视野。本次大展从美术家及其作品,到创作技法、人才培养、美术思潮都进行了完整呈现,让人们对广东美术的百年成就产生客观和准确的认识,同时也启发美术界对中国美术的转型轨迹进行重新审思。以上的举措都是其他兄弟省份举办类同类型展览时可以借鉴的经验。据《美术》杂志主编尚辉先生介绍,他在参加山东省中国美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讲座的时候,专门以广东百年美术大展作为优秀范例提出,激励山东美术界向广东学习,以推动山东美术事业向前发展。
2、影响百年中国美术进程,进一步奠定广东美术的历史地位。
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同时也是一次彰显岭南文化自信的成功策划,它以广东百年美术史上的经典为载体,引发观众对美术经典的热情。透过那一件件沉甸甸的力作,浏览那21位百年艺坛大家,重温百年风云,领略艺术辉煌,展览的影响力层层发酵,从专业界到社会大众,文化自信油然而生;从北京到广州,激荡出一个伟大时代的文化强音。大展的成功举办为广东美术树立了新的整体形象,把广东美术在中国美术史的贡献第一次系统地、以一本历史大书的方式呈现出来。 3、编辑出版六套共十一册广东百年美术书系,对广东百年美术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本次大展所配套出版《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作品集》《广东美术百年21大家》等画集,全面系统展现广东美术百年的创作成果和对近现代中国美术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其中《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作品集》,入选的1020件作品皆由大展组委会所成立的,以专家、学者为代表的学术委员会意见为导向、以时间为线索,经过多轮公平、公开、公正的投票程序之后产生,体现了百年广东美术的整体水平。
在文献的研究方面,我们还编辑出版了《广东百年美术文选》《广东百年美术文集》以及《广东美术百年大事记》,《文选》《文集》《大事记》甄选的内容为百年来广东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文献、作品等的一次资料汇总。相信伴随着这六套共十一册广东百年美术书系的出版,会对当下研究广东百年美术带来很多重要的启示,为21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与研究价值的个案。
4、进一步增强省际美术馆、博物馆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广东美术百年大展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藏品大动员,以一个省的名义撬动了全国范围的美术藏品。本次展览分别向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美术馆、黎雄才艺术馆等近40个文博单位以及学院机构借来作品共计575件。由于涉及很多外省的美术单位,作品征集的沟通是一项十分庞大复杂的工作。为此,在这次广东站现场举办了“馆际合作与藏品交流”学术研讨会,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美术馆业内专家、学者,分享本次大展的馆际合作经验,探讨如何盘活国家藏品资源.。相信通过这次的借展活动以及学术研讨会,将会带动各大美术馆、博物馆之间的学术互动与交流,为推动中国美术馆、博物馆之间的进一步深入合作开启一个新篇章。
5、重新挖掘抗战木刻的历史意义,对开启抗战木刻的研究具有推动作用。
抗战木刻的展出是本次大展的一大亮点。自1931年,鲁迅先生倡导新兴木刻版画运动以来,来自广东的队伍就是其中最大的创作力量。抗战木刻勇于面向现实的审美姿态,决定了其在民族危亡之际能够坚定地走到大众前面,为救亡图存而呼唤。这里面广东的美术力量功不可没。在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来到中国美术馆参观大展期间,也对广东的抗战木刻作出的贡献大为赞赏,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关于抗战木刻的研究一直却处于缓慢进展的状态。相信以此大展,將会对开启抗战木刻的研究具有推动作用,成为继岭南画派研究之后,又一张广东美术的新名片。
四、结语
以我想,正如此次大展主题的命名“其命惟新”一样,广东美术家对于变革非常敏感。创新是广东美术的核心精神。广东的艺术家非常善于从时代、从生活中汲取创新元素,还善于吸收外来成果,进行深度转化,总能创作出与时代相呼应的作品。
希望通过本次大展的举办,能够激励今天的艺术家,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秉承岭南创新精神,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致力“其命惟新”,努力形成具有时代精神、民族气派的美术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