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义的深度解读中审美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xi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和审美天然地紧密联系主要表现在语言的精神内涵——语义之中。语义直接而密切地反映着我们的主客观世界,主客观世界无尽的美蕴藏于语义之中。语义是语言的意义,这里的语言可以是词、词组(短语)、句子、篇章等不同级别的语言单位。一篇文章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语义系统,它包含着词、句等不同级别的语言单位。因此,感知文本之美应当以词、句的意义理解为对象和载体。
  一、聚焦词的内涵去拓展
  人类语言有时被称为“词的语言”(张树铮《语言学概论》),可见词这个单位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文本中,关键词的内涵一般因语境而具有丰富的层次,因此,通过透视关键词内涵的层次可以感知文本之美。透视关键词内涵层次的路径主要有两个方向:
  一是从基本意义和附属意义这两个层次解读词语的意义。词的基本意义是词典中可以查找的、确定的,词的附属意义是通过放置于语境而由主体感悟所得,但又紧紧依附于基本意义而存在的,是可以解读到的。词语附属意义的解读,延展出词语理解的层次性和深度,也让词义理解含有阅读主体的精神创造,从而更具有审美价值。统编本四年级上册课文《走月亮》通过写“我”和妈妈月下行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秋夜乡村的美妙和亲情的美好。文中“啊,我和妈妈走月亮!”这句话反复出现四次,贯通全篇,表达了作者对在月下和妈妈一起行走的強烈欢喜之情。这份强烈的欢喜之情蕴含在 “走”字中。这里的“走”不仅仅是“双脚交互向前移动”的简单动作,结合文本描写的场景,想象补充“我”当时的所作和所为,可以解读到“走”或是蹦蹦跳跳,或是自由漫步式,或是伴随一阵小跑等情态丰富的行为。在语境下如此延伸出“走”的情态附属意义,可以感知“我”或期待或沉醉或惊喜的心情,自然也就感受到了秋夜乡村景象的美妙和人物情感的美好。
  二是依托词义的关联脉络读出词语的拓展价值。在一个文本中,关键词的意义往往与景物、人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甚至是必须结合特殊语境才能获得新鲜活力。解读这类词语就需要把文本内容与词语的对应关系一一梳理清楚,这是一个愉悦的发现过程,是一段独特的精神生活。统编本五年级上册课文《桂花雨》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母亲念叨着桂花无台风影响有好收成可以多送乡邻,作者与母亲和乡亲们一起摇桂花,作者晒桂花备用。三个场景,以桂花“初开—盛开—摇落”的时间顺序连接起来,温馨美好,情意隽永,犹如桂花的香气溢满字里行间。文章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说“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香气迷人,是课文三个场景的灵魂,是场景、情感显得美好的源头。这里的“迷人”作为一个关键词,需要让学生理解,但作为一个常用而熟知的词语,“迷人”在词典里的相关意义显得干瘪苍白,它必须借助于文本的语境,关联三个场景的内容,才有趣味和深度解读的空间。联系桂花香气之迷人,品味场景的意蕴就会发现,母亲希望桂花有好收成以后多送给邻居,是因为可以用自家的桂花香一年又一年带给大家更美味的糕饼,这很让人挂念和骄傲;摇桂花,不仅可以看到桂花雨,还可以让桂花的香味保持最好的状态,这是多么让人期盼和享受;晒桂花是为了让桂花的香气留藏全年和全村,如此浓郁和久远,又是多么让人沉醉。理解词语时,做这样指向清晰的内涵关联,既让我们触摸到“迷人”一词生动丰富的内涵,那是让人挂念、骄傲、期盼、享受、沉醉等种种美好的情感,又让人分明感受到了三个质朴的生活场景中弥漫着的清新浓郁的醉人香气。由此,词语深度解读的过程就成为审美活动本身。
  区分层次和展开关联,让词义理解的过程具有主体参与的情趣和个体的创造性,从而使解读语义变成了一个审美的过程。这两个要点可以视作是一类文本审美的基本思路,它体现了审美活动最终回归于人的内在价值追求。
  二、打开句的空间来聚合
  关于句子的解读,我们主要的经验是用好语言规律,即关注句子的类与型所具有的特点和表现力。比如,句类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四类,陈述句是在文章中运用最多的句类,而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在同一篇文章中运用相对较少,阅读时就比较容易注意这类少见的句子。再如,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读者也会感觉更有审美情趣。还有主谓易位、定语状语后置的变式句,因为打破了正常的顺序排列,也会引起读者的好奇……这些经验都是语言规律的运用,颇为得用。但在具体的文本语境中,句义的理解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还必须融入到文本的语境中去进行进一步的解读。融入文本语境的句义解读,至少包含两个层次:
  一是运用语言规律知晓句子内容意义。这是最基本和基础的部分,不可或缺。句子由词、词组(短语)构成,结尾有标点,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以词义的理解为基础,结合标点符号、句子的类型特点可以获得句子本身内容意义的完整理解。
  二是围绕句子展开逻辑分析而揭示隐含的意义。句子作为文本中大量存在的一种语言单位,它们连缀成为语义系统完整的一篇文章必须基于逻辑。因此,句子的意义还在句与句、句与段、句与篇的逻辑关联中隐含地存在。从文本审美的需要来看,这个视角的句义解读是必不可少的,它往往是文本之美编织的纹理。从句子本身明确提示的意义之上洞悉它在文本网络之中的逻辑力量,这就是句子内涵空间的深层次打开。打开句子隐藏的内涵空间,可以让看似纷杂零散的语句因为逻辑牵引力而聚合到一起,构成一个美的整体。
  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课例来理解句义解读的两个层次。老舍先生的《草原》是教材中的经典选文,《草原》第1自然段被作为公开教学研讨的机会极多,内容如下: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读这一段文字,很多教师的共同感受是,每一句话都是那么美,每一句都值得细细地品味。但是,如果一句一句地去品味,固然也可以品味到美,但整个段落的整体美感就丢失了。细细品读这段话,给这段文字分一分层次,我们知道作者写景先写天空再写天底下,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句话标志着视角的转换,在整个段落中承上启下,至关重要,值得细细品读。
  首先按照语言规律理解“一碧千里”和“茫茫”两个词语的意思, 然后连起来理解,“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整句话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如此,句子明确提示的意义就理解了,草原景色的特点也能领会:天空下的草原放眼望去一片碧绿,范围广阔,但看远处也并不是模糊不清,而是清清楚楚的。如果仅理解至此,那么这个句子在段落中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还没有真正读到。
  我们还可以围绕句子展开逻辑分析而获得意义:一是作假设,“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而”字表示转折的意思,如果不转折,顺着“一碧千里”的意思往下说,那接下去应该说什么,那又会是怎样一种景象?找到问题的答案就可以通过比较更深切地感知草原的特点,对草原广阔而绿得纯粹、明朗的特点强化感知。二是找因果,为什么草原会是“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呢?联系上下文可以从相关语句中知道,是因为草原 “四面都有小丘”,不是一片平坦,还有“羊群”“骏马和大牛”点缀其间,而且这里的“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能见度很高。同时,读第1自然段找答案的過程发现,整个段落的语句都可以和“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句话关联起来,或是写出了“一碧千里”的具体景象,如“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无边的绿毯”“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或是写出了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原因;或是说出了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美给人带来的美好感受。围绕一句话,欣赏文本整个段落,使整个段落的每句话都美得有了灵魂。一个个句子表达的美不再给人纷杂零散的错觉。至此,我们再读“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句话,感知到的就是真真切切、生动鲜活、独具特色的草原之美。
  从句子明确提示的意义到逻辑分析而获得意义,完整鉴赏句子的意思,能扩展句子的包容性,让相关语句的意义聚拢来, 有利于理清文本鉴赏的思路,帮助读者洞悉语义美的本质,理清审美路径。
  深入解读语义,完成对美文的鉴赏,是做好教学设计的前提,它将带领教师走进美妙的课堂教学实践。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惠山区教师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郭艳红
其他文献
你努力追求一节什么样的语文课?这是一个我问过无数语文教师,也问过自己无数次的问题。我以为,唯有弄清楚这个问题,才能找到课堂教学的应然方向。  首先,它应该是一节纯粹的语文课。是语文课,就绝不能冒语文之名,行思品、科学、政治、历史等课之实。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语文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本质特征是对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和运用,对语言文学的欣赏和品鉴,对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文本解读  《司马光》是一篇小古文。学习本课既要关注单元主题的落实,又要兼顾古文的特征,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综合确定教学内容。  作为古文的朗读,不能仅满足于读准字音,还应根据句子的意思,在句中进行正确的逻辑停顿,整体读出“声断气连”的感觉。教师可示范读、带读,然后让学生自由读、展示读,逐步引导学生读出古文的节奏感、意蕴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走向熟读成诵。逻辑停顿可参考如下:  群儿/戏于/庭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将“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作为核心理念,“坚持融合创新”便是四大基本原则之一。坚持融合创新,要发挥的是技术优势,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从融合应用阶段迈入创新发展阶段。  我试着借鉴“建构学习理论”来描述童真语文,其中的工具观便是“信息技术 ”。学生的学习建构活动需要强有力的建构工具,信息技术便成为智能时代现
个人小传  “陈老师的课,总是与众不同!”  “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么上!”  这是很多老师听了我的课、我的讲座后,给我的评价。其中,有褒奖,也有批评。无论褒贬,我都接受。因为,我会“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  小船。  也许,骨子里有点不安分的基因,从小就不愿走别人走过的路。数学课上,我总是向老师求证我的解题思路对不对;语文课上,我经常因为一个句群里层次的划分,和老师据理力争。好在我很有礼貌,老师们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熟读了《去年的树》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下面,就让我们再来复习一下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生:讲的是鸟儿寻找树,并唱歌给它听的故事。  二、品味诵读,感悟友情  师:好!其实,不管是讲,是读,是听,这个小故事都感动了无数人。  师:那么,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生:鸟儿和树。(师板书:鸟儿 树)  师:下面,让我们来猜测一
一、导入:初步感知“和”意  师: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历史故事。谁来读课题?  生:《将相和》。  师:《将相和》这个历史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当时有好多国家,最主要的有7个:齐楚燕赵韩魏秦。这些国家之间战争不断,其中有个秦国,依仗自己力量强大,常常寻找借口进攻别的国家,人称虎狼之国。《将相和》讲述的就是发生在秦国和赵国之间的一个故事。  师:大家预习了课文,“将相和
三年级,我们换了一间有阳光明媚窗台的新教室。我和学生把窗台开发出来种了植物,养了小动物,并称它为“阳光阳台”。从此,这里生机盎然、惊喜不断——大蒜宝宝在我们的悉心照顾下生根长叶;小蜗牛从养殖箱偷爬到阳台的窗帘上;水仙在寒冬中竞相开放;家里废弃的萝卜头也在这里抽出了新叶,重新绽放生命的光彩……阳台上的生命故事,成为我们班习作起步阶段学生的习作对象和习作素材。  我为三年级上册的习作安排了八项内容,如
寓言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庄子》中有《寓言》篇,“寓言”二字即始见于此。外国寓言作品中著名的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还有古印度的寓言。  那么何为寓言呢?在传统的文论中,认为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所谓“寓”,即“寄托”之义也,寓言就是寄托着深刻含义的一种简短的故事。谭达先在《中国民间寓言研究》中指出:“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叙述和描写时,很少用繁冗松散之笔;语言非常
本课生字  会认的字:乌 鸦 处 找 办 旁 许 法 放 进 高  会写的字:只 石 多 出 见  教学设计  一、字理析题,导入新课  1.出示乌鸦图片,让学生观察了解乌鸦,引导学生说说看到的乌鸦是怎样的:“黑色的”——是从它的颜色上观察;“是一只鸟”——是从它的形态和数量上观察。从而得出结论:乌鸦是一种羽毛黑色的鸟。  2. 字理析解“乌”。从上面对乌鸦的描述中引出“乌”字,“乌”是象形字,繁
教育教学的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学会积累语言,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对于低年级学生,需要通过语文教学提升词语的掌握能力,因为只有学好词语,才能为后续的句子、段落、篇章的学习做好铺垫。  一、小学语文低年级词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脱离语境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相应的情景衬托,才可以更容易理解知识。但从当前小学语文低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