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年来,高一新生进入高中阶段,首要面临的是初高中教学衔接断层的问题。在新课改前,由于初高中的历史教材都采用通史体例,只是难与易、体系与片段、能力要求的不同。可以说的知识在相当部分是重合的,所以往往被人诟病,认为是重复浪费。当前随着初高中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初高中教学衔接断层的现象也日益凸现。因此,做好初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有机衔接是初高中历史教师的任务与责任。
一、造成初高中衔接断层的原因探析
(一)由于中高考的考察侧重点不同造成的差距
中考在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更注重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对于高中而言,初中总体上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考试要求较低,注重识记。而对高考而言,历史基础知识是最低层次要求,更重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基本能力的掌握与运用;重视“冷点”,关注“热点”和焦点;关注生活化素材。由此,不难看出中高考考察侧重点不同造成了教师教学侧重点产生较大的差距。
(二)学生年龄特点不同造成教学方法的差距
由于初高中两个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不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历史课堂教学模式都会有所区别。
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注重体现历史的生动性和文化底蕴,注重学生的感性体验,注重尽量多提供形象的图画,创设历史情境和历史氛围,感染和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和思考的兴趣。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注重体现历史的深刻性,重视历史的“明智”功能。在学习方式上,以探究式为主,教科书提供大量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片材料、数据材料、图表材料等,要求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读懂材料、理解材料、从材料中得出结论以提出问题。目的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深刻性,最终达到“学史明智”,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种差异就决定了高一新生对高中教学的不适应。一时改变不了传统的接受式模式,在理解、运用方面的能力极差。
(三)课程内容和形式上的脱节造成的差距
在课程内容上,初高中历史课程有所脱节。初中课程改革初衷是为了改变‘繁、难、偏、重’的现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所以出现初中阶段历史知识体系系统性的弱化、基础知识大量减少的趋势。高中新课程改革却出现专题化和学术化的迹象,其初衷是为了减少重复知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能力,但其能力要求无疑较之初中提高了几个层次,使得初高中历史课程之间的距离骤然增大,学生就需从相对“低幼化”的初中课程进入比较“专业化”的高中历史课程”,而这个跨度是非常大的,对学生而言这个转变也是很痛苦的。
从教材编排结构来看,初中为通史框架,高中开专题课提高。高中新教材采用“模块”加“专题”的形式展现课程内容,虽然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做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与现实、局部与全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但这种设计想法是好的,但是忽略了初中通史本身就不系统不全面,呈现片段化的现实,也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基础,导致在学生的初中学习与高中学习之间形成了比较高的门槛,无形中加大了教与学的难度。
(二)我是如何应对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过渡的
在开学的一周内我都没有直接进入教材的学习,用三至四节课的时间来完成高一新生过渡。我根据多年实践,针对学生实际,安排以下教学内容:
1、介紹历史基本概念、历史学习的要求与方法 帮助学生建立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2、介绍历史材料的来源及辨析可信度的标准。
3、介绍一些基本的政治经济学、哲学观点: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辩证法观点、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等。实践证明,这么做是十分有效地,帮助学生运用理论来正确认识理解。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基本能够运用历史唯物史观、辩证唯物史观来解决问题,既适应了高中课标对学生的要求,也方便了教师的教学。
4、中国朝代演变概况 以帮助学生构建中国通史基本脉络,便于专题学习的完整性。
5、介绍几种历史史观(又叫历史范式)近些年来,高考越来越呈现一种趋势:即从宏观角度考察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历史思维。四川教育学院的冯一下教授的撰文多次强调这一概念,也得到普遍的认可,很明显,这将是历史高考的必然方向。如果等到高三阶段再来强化训练,我认为已然太迟,不如从高一着手灌输,逐渐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到高三就水到渠成。我向学生介绍了整体史观、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阶级斗争史观,事实证明,这么做也是行之有效的,学生能够用不同的史观来认识同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多角度、多层次来看问题,极大地调动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6、介绍一些常用的历史常识:如干支纪年法、古人的称谓、历史时间的换算、著名帝王与盛世等等。讲授知识绝一是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二可以让学生更好应对历史常识知识题的考察(选择题第12题一般是常识题),三也对语文学习有帮助。
这么多届的教学实践证明是十分必要的,尤其自2013届新课改开展后的情况来看,从学生一入校就进行知识的适应衔接刻不容缓,可能一开始学生接受有一定难度,但只要经过半期的适应,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学习历史起来事半功倍。以上种种皆为经验之谈,与各位同仁共享,愿在教学实践中互取所长,共同促进历史学科的进步!
一、造成初高中衔接断层的原因探析
(一)由于中高考的考察侧重点不同造成的差距
中考在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更注重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对于高中而言,初中总体上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考试要求较低,注重识记。而对高考而言,历史基础知识是最低层次要求,更重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基本能力的掌握与运用;重视“冷点”,关注“热点”和焦点;关注生活化素材。由此,不难看出中高考考察侧重点不同造成了教师教学侧重点产生较大的差距。
(二)学生年龄特点不同造成教学方法的差距
由于初高中两个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不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历史课堂教学模式都会有所区别。
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注重体现历史的生动性和文化底蕴,注重学生的感性体验,注重尽量多提供形象的图画,创设历史情境和历史氛围,感染和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和思考的兴趣。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注重体现历史的深刻性,重视历史的“明智”功能。在学习方式上,以探究式为主,教科书提供大量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片材料、数据材料、图表材料等,要求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读懂材料、理解材料、从材料中得出结论以提出问题。目的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深刻性,最终达到“学史明智”,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种差异就决定了高一新生对高中教学的不适应。一时改变不了传统的接受式模式,在理解、运用方面的能力极差。
(三)课程内容和形式上的脱节造成的差距
在课程内容上,初高中历史课程有所脱节。初中课程改革初衷是为了改变‘繁、难、偏、重’的现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所以出现初中阶段历史知识体系系统性的弱化、基础知识大量减少的趋势。高中新课程改革却出现专题化和学术化的迹象,其初衷是为了减少重复知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能力,但其能力要求无疑较之初中提高了几个层次,使得初高中历史课程之间的距离骤然增大,学生就需从相对“低幼化”的初中课程进入比较“专业化”的高中历史课程”,而这个跨度是非常大的,对学生而言这个转变也是很痛苦的。
从教材编排结构来看,初中为通史框架,高中开专题课提高。高中新教材采用“模块”加“专题”的形式展现课程内容,虽然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做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与现实、局部与全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但这种设计想法是好的,但是忽略了初中通史本身就不系统不全面,呈现片段化的现实,也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基础,导致在学生的初中学习与高中学习之间形成了比较高的门槛,无形中加大了教与学的难度。
(二)我是如何应对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过渡的
在开学的一周内我都没有直接进入教材的学习,用三至四节课的时间来完成高一新生过渡。我根据多年实践,针对学生实际,安排以下教学内容:
1、介紹历史基本概念、历史学习的要求与方法 帮助学生建立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2、介绍历史材料的来源及辨析可信度的标准。
3、介绍一些基本的政治经济学、哲学观点: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辩证法观点、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等。实践证明,这么做是十分有效地,帮助学生运用理论来正确认识理解。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基本能够运用历史唯物史观、辩证唯物史观来解决问题,既适应了高中课标对学生的要求,也方便了教师的教学。
4、中国朝代演变概况 以帮助学生构建中国通史基本脉络,便于专题学习的完整性。
5、介绍几种历史史观(又叫历史范式)近些年来,高考越来越呈现一种趋势:即从宏观角度考察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历史思维。四川教育学院的冯一下教授的撰文多次强调这一概念,也得到普遍的认可,很明显,这将是历史高考的必然方向。如果等到高三阶段再来强化训练,我认为已然太迟,不如从高一着手灌输,逐渐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到高三就水到渠成。我向学生介绍了整体史观、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阶级斗争史观,事实证明,这么做也是行之有效的,学生能够用不同的史观来认识同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多角度、多层次来看问题,极大地调动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6、介绍一些常用的历史常识:如干支纪年法、古人的称谓、历史时间的换算、著名帝王与盛世等等。讲授知识绝一是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二可以让学生更好应对历史常识知识题的考察(选择题第12题一般是常识题),三也对语文学习有帮助。
这么多届的教学实践证明是十分必要的,尤其自2013届新课改开展后的情况来看,从学生一入校就进行知识的适应衔接刻不容缓,可能一开始学生接受有一定难度,但只要经过半期的适应,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学习历史起来事半功倍。以上种种皆为经验之谈,与各位同仁共享,愿在教学实践中互取所长,共同促进历史学科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