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让留守幼儿的生活充满阳光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_ideali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经济转型让很多封闭的地区发达起来,也让很多闭守的家庭走向外界,人们不再固守一种生活方式,外出打工队伍在不断壮大,很多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孩子大多留守在家,随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一起生活,名副其实成了留守幼儿。这些留守幼儿,情感上由于长期不能和父母沟通交流,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孩子或逐渐形成胆小懦弱性格,神情木呐、不愿意和人交往,性格自闭;或形成任性固执的性格,用搞怪、不听话、破坏性行为来发泄心中的不满,目的是引起家长或监护人的关心。有的则是不自觉地养成了不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邋遢拖拉,不按时上幼儿园,爱的缺失让这些孩子身上出现很多不如人意的问题。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幼儿期是语言、情感等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如何适时、及时教育好这些孩子,补充他们生活学习中的正能量,是我们学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全新课题。
  一、营造良好幼儿园环境,促进留守幼儿情感发展
  爱是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充满爱的环境是孩子温馨的摇篮,尤其是对这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适时适度的关爱,可以温暖他们的心田,缓解因他们想念父母而引发的消极情绪。幼儿期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往往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一定影响,为了弥补留守幼儿缺失的情感体验,幼儿园要首先做好入园调查等前期工作,对待刚入园的孩子,要了解班级里有哪些孩子是留守儿童,哪些是跟爷爷奶奶生活的,哪些是和亲戚一起生活的,他们家里是不是还有其他同龄的幼儿,从而在制定教育教学目标时达到有的放矢。日常活动中,针对留守儿童,教师要加陪关爱这些孩子,让孩子们喜爱幼儿园,喜爱老师和同伴。活动室要布置得温馨愉快,达到美化、儿童化,让孩子们在幼儿园能充分感受到温暖、愉快、安定。尽快摆脱分离焦虑,及早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并喜歡这种氛围与环境,积极配合老师的活动安排与教学课程。其次,为了使幼儿良好的情感能一直持续,达到与班级和谐的状态,老师要持续不断地关爱孩子,适当用肢体语言,如经常抱抱他们,摸摸头,亲亲小脸蛋,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爱。精神上多鼓励他们,多表扬他们,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在集体活动中,老师可积极利用群体效应,尽可能多地让留守孩子做示范,要求全班幼儿向他们学习,树立榜样的力量。在游戏中进行小小的竞争来促进孩子发展社会情感。鼓励大家相互学习,帮助稍有不足的孩子,逐渐学会懂得关爱别人、帮助别人、同情别人,在每个幼儿心中播下爱的种子。
  二、创设动手动脑游戏活动,促进留守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活动。也是幼儿获得快乐、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对留守幼儿来说,游戏活动可以缓解他们想念亲人的思绪,寄托感情,同时也能增进与同伴间交流和协作,同伴的情感交往对他们而然尤为重要。因此,留守幼儿相对较多班级,在初期制定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的过程中,要在兼顾全体的同时,更加丰富游戏教学活动。
  幼儿园的区域游戏,是孩子的乐园,游戏材料种类选择、区域划分要切实考虑留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多选择家庭类生活类的活动,如经典游戏《娃娃家》、《宝宝一家亲》、《小超市》、《小医院》等。
  实验发现,《娃娃家》游戏,对一些留守孩子来说,确实能缓解孩子的情绪。老师在游戏中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宝宝,和不同的孩子进行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孩子们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情绪很安定,精神很饱满。通过《小小超市》活动,让孩子享受逛超市购物同时,增强孩子社会交往能力。孩子通过《小医院》游戏了解到,生病了,到医院看医生,让孩子体会父母的关爱,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这些活动,极大限度地释放孩子思念父母的情怀。另外,我们通过“六.一节”“ 国庆节”等节日开展一些亲子游戏活动,让留守幼儿和家长有进一步接触增进感情的机会,充分享受亲情的甜蜜。
  三、构建爱的家园立交桥,全方位打造留守幼儿阳光性格
  家是心灵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幼儿园经常利用节假日召开回乡家长的家长会,动员家长在假期多带孩子玩玩游戏,多给孩子讲讲自己的打工经历,让孩子学会理解,学会感恩,学会用自己的勇敢独立回报家长,从而在情感上拉近距离。也会在节假日举办家长游园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自己的孩子。留守幼儿享受父母的关爱,已然成为奢侈品,聆听父母的话语对孩子来说,是最幸福事情。幼儿园专门开设一个小园地张贴留守幼儿的家长寄语,有的年轻家长还用CD\录音等形式和孩子交流,在孩子想念父母的时候,老师和全班小朋友一起分享家长寄语,这个活动,也吸引了很多其他家长踊跃参加,温暖了留守幼儿,温暖了全班小朋友,同时,也温暖了家长,让家长和孩子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里。另外,我们还要求孩子的父母尽量抽出时间,在条件许可的情况多回家几趟,多和孩子通通电话,增进相互间的情感交流。对爷爷奶奶看护的留守幼儿,我们发现他们总喜欢在家耍小牌,打麻将,孩子的吃饭、休息、玩耍几乎都由着孩子自己,基本上也没时间不和孩子多说话,甚至常常忘记接送孩子。针对这些家长,我们都是耐心细致地做好家访工作,请他们和我们幼儿园要教育同步,从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入手,关心幼儿,照顾幼儿,并经常带孩子到邻居家串门,给他们增加和同龄孩子多交流的机会。
  【作者单位:涟水四中附小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引言     小学生涉世未深,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小学教育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班主任是学生除父母外接触最多的成年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班主任不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任务,更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传递社会正能量,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对自己充满信心。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不仅是对学生心灵世界的塑造,更是为学生建立良好习惯、适应社会打造基础。做好德育
一直以来,美术课堂中的“教学示范”一直是倍受争议的话题。有认为示范是对中国数千年以来口传心授教学方法的传承,是艺术学习的最佳捷径;有的则认为示范是阻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杀手,长期的示范教学导致儿童只会依葫芦画瓢。笔者认为,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有适度的示范,以下笔者就以《跳舞的点和线》一课为例谈谈美术教学中有效示范的一些思考。  一、展示整体示范、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没有按常规用PP
我们知道数学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转变阶段。因此,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学数学是枯燥乏味的,他们往往提不起兴趣。那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数学学习课堂?信息技术则较好地帮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信息技术将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快速、高效掌握并巩固所学知识
众所周知,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提供材料和机会,让幼儿通过自身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科学现象五彩缤纷,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探索求知的欲望。我们应以科学素质早期培养为宗旨,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因此,教师要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教育领域中进行科学教育契机的捕捉,有效地开展科
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然而队员责任心的培养却并非易事,不是春天播下了种子,到了秋天就能看到金色满园的;也不是婆婆嘴,每时每刻挂在嘴边说,就能立竿见影的,即使起了效果了,也是暂时的,不是深入人心的。笔者留心观察身边的少先队员,并在班级开展了一些活
宋代的苏东坡曾经这样评价过王维的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诗画相容的意境令人神往,同时也说明了画与文字可以相互渗透,并相得益彰。现代教学研究表明:多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优于单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对直观事物兴趣,喜欢艳丽的色彩,喜欢每天拿着笔,描描画画,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绘画,它可以延长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弥
唱歌是以歌声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用音乐的语言来表达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它的艺术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真实的情感。从而扣动听众的心弦,引起情感的共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感情的演唱一些优秀的歌曲,不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品质,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而让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和谐的发展。  一、教师准确范唱,激发学生唱歌兴趣  教学中教师生动的范唱能准确地揭示歌曲反映的内容,学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运用。世界进入一个信息化时代,而这也将给我们的社会经济教育等各个方面造成深远的影响。对于体育教学来说,我们掌握新的教学技术,比如说多媒体教学技术引进到教学当中,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效率越来越低,不利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培养。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体育教学当中,有助于体育教学改革的进行。这种新的教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得到了教师的运用,教学
家庭生活、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而其中构成这三个要素的的核心就是家长。  不良的家庭环境,会对学校教育造成很大的阻力,而优秀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起到良好的熏陶作用,那就是学校教育的助力。如何化阻力为助力,把学生的家长争取过来,成为学校教育的帮助者,协调员,建立一种家长与班主任的新型的合作教育关系刻不容缓。  班主任与家长的新型关系不同于以班主任为中心的传统关系,更绝非一般人所说的讲
新课程背景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作为以实施品德教育为核心的综合课程,“生活”“社会”奠定了品德学科的现代定义,揭示了与生活沟通、了解社会是品德学科的标志性的要求。践行之际,四顾现实的教育生态,茫然于中国社会的教育文化存在着国家意识形态的教育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意志形态的教育文化、大众意象形态的教育文化之间不亲和,导致了品德教育陷入游离儿童主体、脱离生活实践、疏离社会和远离大自然、教育效果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