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感童年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xtry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提供材料和机会,让幼儿通过自身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科学现象五彩缤纷,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探索求知的欲望。我们应以科学素质早期培养为宗旨,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因此,教师要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教育领域中进行科学教育契机的捕捉,有效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并从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
  一、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1、结合自身的体验和特点,引导幼儿探索。
  科学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幼儿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他们问这问那,什么事都喜欢寻根刨底的追究。为了培养幼儿不怕说错、做错,没有顾忌地展开思维活动,让幼儿的思维处于开放的活跃的状态,在每天讲述一个科学小常识的时间里,我总是与孩子们一起讨论:“为什么一天中会有白天和黑夜?”“白天为什么看不到星星?”……孩子们在与教师没有顾忌、相当宽松的环境中,逐渐养成了敢说敢表达自己心中想法的习惯。又如:为了让幼儿辨别生熟鸡蛋,我先给每个幼儿提供了生熟两个鸡蛋,引导幼儿自己旋转鸡蛋玩,从中发现生熟鸡蛋的转速不一样,转得快的是熟鸡蛋,也可引导幼儿把鸡蛋放在耳边摇晃,了解有声响的是生鸡蛋,没有声响的是熟鸡蛋。通过动手操作,积极动脑而获得的经验总是令人难忘的,而成功的喜悦又会激起幼儿更高的探索热情,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养成积极探索的习惯,也培养了敏感、好奇、好问的习惯。
  2、创设创新的环境和氛围,鼓励幼儿探索。
  环境是一种氛围,环境具有熏陶影响潜移默化的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萌发幼儿的创新精神,特别需要营造鼓励和强化幼儿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的氛围。
  二、学习探索方法,提高幼儿的探索水平
  1、提供能启发幼儿探究并实现教育目标的材料。
  材料既是引发幼儿探究的刺激物,又是他们主动建构对周围物质世界认识的中介,我让幼儿在自主选择材料的操作活动中探索、发现和创新。
  2、组织使幼儿探索行为更细致更深入的操作。
  操作探索活动是幼儿主动获取科学知识,提高探索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科学活动“拼装陀螺”中,我用瓶盖、螺丝、螺丝帽、垫片等材料来开展活动,通过视频让幼儿了解这些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了解垫片是起到固定的作用。幼儿在获取有关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探索的积极性。然后适时提问:“这些材料能拼装一个可以转动的陀螺吗?可以这么操作?”于是孩子们纷纷运用这些材料开始尝试操作探究,当他们发现把螺丝穿过瓶盖子上的洞眼后一个陀螺的雏形就形成了,再把螺丝帽套上,拧紧后陀螺就拼装成功了。这样的活动,幼儿思路开阔,兴趣浓厚,在活动中幼儿都全身心地投入,没有孩子是旁观者,也没有一个说“我不会”。在这项活动中,幼儿不但获得了有关陀螺转动的知识,而且大大地发展了幼儿的个性,培养了幼儿爱科学、爱探索的主动性。
  三、开通探索渠道,提升幼儿的探索价值
  1、灵活而巧妙地组织科学教育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幼儿以疑问为线索展开探究,让幼儿带问题,边探索边动手操作,边思考边尝试解疑。老师应鼓励幼儿不断提出新的质疑,把探究引向一个明确的方向。如:在大班“让玩具动起来——安装电池”活动中,活动目标之一是“通过安装电池的活动,了解一些电池和安装电池的基本常识”,鼓励幼儿从多个角度去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在这一活动中,幼儿正是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地推动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观察和操作活动之中去的。
  2、建立自然角,组织种植、饲养活动是幼儿获得种植、饲养知识的重要手段。种植和饲养,是幼儿很感兴趣的活动。我园开辟了一块种植园地,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根据不同的季节,种植各种蔬菜和花草。然后孩子们轮流到园地去浇水,除草,并且经常观察,不断记录。开展这样的种植活动,不但使幼儿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3、在科学小实验和科学游戏中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科学小实验不仅能帮助幼儿获得广泛的科学知识,在感知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概念,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观察、分类、测量和思考等智力技能,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如:如在大班的“冰块游泳”游戏中,教师提出“冰块在三种液体中游泳,会在液体的哪个位置上游泳?”让幼儿在问题情景中去思考、去寻求答案,从而培养了幼儿善于动脑,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和思维能力。
  4、注意在一日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的内容。对于幼儿来说,科学就是他们每天所做的事。因此,幼儿的科学教育应结合幼儿的一日生活进行。教师要敏锐地觉察到幼儿随时出现的探索兴趣和关注的事物,然后利用各种机会,随机地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例如:我们在幼儿的区角活动及户外活动中开展“我发现”活动,鼓励幼儿自由向教师报告自己的“发现”。通过这种“我发现”活动,幼儿观察积极性提高了,每天我们都指导幼儿进行交流,这样,既增进了他们的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又激发了幼儿“发现”的兴趣,从中不断丰富幼儿对各种科学现象的认知。
  通过开展幼儿科学活动,使我深入地认识到科学教育内容就在孩子们的身边。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小的科学家。教师应学会“易地而处,易位而思”,从孩子们的兴趣入手,和孩子们共同创设可供选择的环境,让孩子充分自主地去选择、去探索、去发现、去获得,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内在的潜力,获得和掌握各种知识经验,真正体现每个幼儿的能力和价值,从中发现探究科学活动的乐趣。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法,把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放在首位,使学生热爱数学,形成创新精神。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学的热点问题,下面仅就小学数学学科实施课堂创新教育谈几点基本的想法。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有创新
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现结合我在教研活动中执教的《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课在实验对比班的教学情况来分析目前科学教学普片存在的问题,谈谈提高实验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分析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的现状及原因:(结合我在五年级实验对比班上《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课的情况进行分析)   
“聪明第一步,养活思维。”思维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将使学生在问题面前纵横驰骋、得心应手,能逢山开路,遇水造桥,无往不胜,造成学生总是浮想联翩、思潮如涌的状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何尝不是如此?解读文本,梳理文本,独具匠心,不露痕迹地挖掘、利用文本中隐含的逻辑思维,使之成为学生生命中的逻辑智慧。这无疑是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力图实现的课堂旨趣。  一、以“主要矛盾”为线,训练思维之缜密  阅读教学第一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自大诗人李白起,就有“妙笔生花”一说,我们总也对自己的学生有这样美好的愿望。可是,一到作文课,学生便怨声载道,而“作文教学”,也自然成了很多老师一听到就头疼的字眼。学生不愿写,老师害怕教,简直成了现如今作文教学的真实写照。是啊,巧妇难为无
小学英语教学要求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生活实际紧跟时代的内容和课程资源,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尽量多的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电视网络、广播等技术手段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和锻炼机会。教师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帮助英语教学能提高教学效果,对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推动力,不断促进教学问题的解决,不断更新教学手段。电子白板在教学中开始崭露头角成为国际上的高端数字化设备用来演示会议、教学、培训等工作,它取
爱,是淘行知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不竭的动力,爱学生更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作为一名新教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就更需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而只有发自内心的爱才能拉近彼此距离。  一、平等相待,一视同仁  平等相待包括两方面,首先,师生平等相待,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做新教员的要有共和精神,就是不可摆出做官的态度,事事要和学生同甘苦,要和学生表同情,参与到学生里面去,指导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和
一张16K的白纸、一份油画棒外加一支勾线笔和一些范例,成了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惯用方式。而后果是局限了孩子的思维,让孩子对美术活动产生了厌倦与害怕,作画时“老师我不会画!”“老师我画错了!”此起彼伏,让我很有挫败感。在经历过批评孩子无用的阵痛后,我静心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当我由责怪孩子转为反思自身行为时,终于找到了症结和解决的方法。我以“培养儿童的个人创造性能力和自由表现的能力”,努力呵护最纯真的
引言     小学生涉世未深,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小学教育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班主任是学生除父母外接触最多的成年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班主任不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任务,更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传递社会正能量,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对自己充满信心。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不仅是对学生心灵世界的塑造,更是为学生建立良好习惯、适应社会打造基础。做好德育
一直以来,美术课堂中的“教学示范”一直是倍受争议的话题。有认为示范是对中国数千年以来口传心授教学方法的传承,是艺术学习的最佳捷径;有的则认为示范是阻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杀手,长期的示范教学导致儿童只会依葫芦画瓢。笔者认为,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有适度的示范,以下笔者就以《跳舞的点和线》一课为例谈谈美术教学中有效示范的一些思考。  一、展示整体示范、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没有按常规用PP
我们知道数学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转变阶段。因此,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学数学是枯燥乏味的,他们往往提不起兴趣。那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数学学习课堂?信息技术则较好地帮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信息技术将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快速、高效掌握并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