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对话的“打球”艺术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eh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课堂对话中,教师应充分发挥“首席”作用,通过高质量的“发球”(提问),巧妙的“传球”(追问),合理的“进攻”(诘问),让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处于紧张热烈的氛围中,进行高质量的交流和碰撞,进而提升对话质量。
  关键词:发球提问;传球;追问;进攻;诘问
  
  “对话”是课改热门话题之一,师生、生生、生与文本等多种形式对话频繁出现在课堂。但笔者发现,课堂对话中,学生多是察言观色的“应声虫”,他们没有主见,更别谈什么独特见解,他们只是附和老师的潜台词参与一些“大合唱”。
  那怎样的对话才有效呢?笔者以为,课堂上师生、生生间的对话应该像“打球”一样,双方都能积极“应对”,教师作为对话中的“首席”,不仅要善于“发球”,还要善于“传球”和“进攻”,形成互动,才有可能促进对话的深入。
  
  一、“发球”艺术
  
  师生对话的质量首先取决于教师的“发球”质量。教师的“发球”即提问,有时候教师为了课堂实施流畅,会设计一些学生一读文本就能“挡”回来的问题。课堂伊始学生会很兴奋,但三五个回合后,学生会出现疲劳和懈怠,因为没有一点智力上的紧张感,没有丝毫挑战,他们也就不再专注了。因此,教师发出的“球”必须既能吸引学生卷入并感到一定的困惑与紧张,同时又不能使他们丧失信心。教师所提的问题应该有足够的长度和宽度,它须如一根线,串联起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使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指向教学目标;又要像一张网,笼罩全课,把核心教学内容涵盖其中。这样,课堂对话才有可能朝着目标逐步深入,不至于如一盘散沙杂乱无章。
  对《景阳冈》一文,多数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武松打虎的场面,从老虎的凶猛和武松打虎的对比中感受人物形象。有一位老师却另辟蹊径,检查预习时他发现学生都能通过自学读出武松的勇敢无畏来,于是他把学生的目光吸引到了文本更有味道的地方,请看下面课例:
  师:文中几次出现哨棒?武松武功如此高强,为什么到哪里都要拿着哨棒?
  (生浏览课文画句子)
  师:英雄如此,为什么带一根哨棒?
  生1:为了自卫。
  师:他武功高强,还会怕谁?
  生2:他是小心为妙。
  生3:如果来了几十个强盗带根哨棒好对付。
  师:所以说武松胆虽大,心且细啊。无论怎样武松哨棒都不离身子,奥秘还不仅如此。
  生:“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热起来了,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敞开,踉踉跄跄,奔过乱树林来。”
  师:酒醉之时武松仍然不忘这根棒子,何故?
  生:说明武松小心谨慎。
  生:“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
  师:这里你琢磨出了什么?
  生1:哨棒起作用了。
  生2:一看到老虎他马上想起了哨棒。
  师:对呀,武松心里有这根哨棒,所以作者就不能把这根哨棒丢下。
  生:“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中劈下来。……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师:我就纳闷了,写棒就是用来打老虎的,既然断了还要写它干什么?
  生1:后面还用到那半截棍子打死老虎所以要写。
  生2:突出他是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
  师:我读到这里这样批注:前面是大虫追着武松,武松一直躲闪。这里用哨棒用力一打,刚扭转了局势,可棒子又断了。故事一波三折,妙就妙在这里。如果棒子不折又会怎样?
  生:后面的精彩就不再出现。
  师:带着棒说明心思细腻,棒子折了说明什么?
  生1:武艺高超。
  生2:说出了他是真英雄,真无畏,因为这时他赤手空拳面对一只吊睛白额大虫。
  师:老虎打完了才把哨棒丢开。哨棒妙吗?妙在何处?
  生1:使故事一波三折。
  生2:写出了武松勇猛又不失小心谨慎。
  生3:突出了武松武艺高强。
  师:一根哨棒贯穿全文,一根哨棒尽显武松谨慎细心的性格,一根哨棒也尽显出武松临危不惧武艺高强。这是谁看出来的?是清朝初年文学评论家金圣叹,他说:(PPT出示)“徒手而思杀虎,则是无赖之至也,然必终仗哨棒而后成于杀虎,是犹夫人之能事也。故必于四闪而后奋威尽力,抡棒直劈,而震天一响,树倒棒折,已成徒手,而虎且方怒。以徒手当怒虎,而终亦得以成杀之功,夫然后武松之神威以见。”
  学生通过阅读能一下子看出来武松勇敢无畏和武艺高强的形象,像这样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如果再花大量时间,那对话只是停滞在学生原有的水平,枯燥乏味。我们可以把它作为学习的起点,课堂上通过有效提问把学生思维引向文本深处,发现他们自己不能一下子发现的奥秘。比如上述教学片断,以“哨棒”贯穿全部学习过程,教师巧妙地设疑“武松武功如此高强,为什么到哪里都要拿着哨棒”,发出一个有别于学生惯性思维的“球”。学生兴趣盎然,带着新鲜感去发现藏在文字背后更丰富的内涵,既全面地把握了武松武艺高强、勇猛无畏而又不失谨慎小心的“天人”形象,同时又学到了小说一波三折的表达方法,可谓一石二鸟。
  
  二、“传球”艺术
  
  除了“发球”,课堂上教师还要巧妙应对学生回过来的各式各样的“球”。为了避免学生始终在一个平面上徘徊,处于一种完全“自己的”封闭状态,对于他们学习中暴露出的不足,教师必须进行巧妙处理,“传球”给其他学生。当学生浅尝欲止时,教师要通过及时追问突破学生“自己”可以到达的那个平面,引导他们拓宽思维宽度,掘进思维深度,提升思维高度和品质。
  请看《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读完这首诗,谁来说说在诗的背后站着一个怎样的诗人?
  生1:在诗的背后站着一个奔腾豪放的苏轼。
  生2:我认为是忧愁的诗人,因为我们现在人喝酒都是解愁的。
  生3:开始是忧愁的,后来豁然开朗了。
  师:诗人是忧愁的吗?诗人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急风暴雨?
  生:珍珠。
  师: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你不能用你对暴风骤雨的经验想象苏轼对暴风骤雨的理解,你不喜欢它,但苏轼眼里的暴风骤雨是怎样的?
  生:是像珍珠一样美的。
  师:苏东坡是书画家,一生爱墨,他喜欢墨甚至超过了珍珠,一个“墨”字,也可以看出他喜欢这场暴风雨。
  (学生恍然大悟,纷纷点头)
  师:不是一般的喜爱,而是一种乐观的喜爱,他用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暴风雨。也许他有忧愁,那是在这场雨之前。这场暴风雨把他的忧愁冲得一干二净,“卷地风来忽吹散”,哦,原来我的人生“望湖楼下水如天”。苏东坡本来是皇帝面前一位起草文件的大臣,但是因为小小的原因被贬到杭州做地方官,这对他来说就是人生的暴风雨,但他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的?
  生:乐观的心态。
  师:那这一首写夏天暴风雨的诗与你有啥关系?
  生:(眼眶里噙着泪花,后来得知她母亲在她上一年级时意外去世)我们的人生也会经历暴风雨,也会经历晴天。“毕竟西湖六月中”,在晴天里我们的生命可能是美好的,有碧绿的荷叶和粉红的荷花,十分美丽。当然也会经历许多不好的天气,“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但在这些暴风雨里我们只要把所有不高兴的事情全部忘记,人生会更加美好。
  (全场悚然动容,全班同学热烈鼓掌)
  师:我再加一句,不仅是把它忘记,还要以欣赏的态度对待黑云和白雨。生命难免遭遇突如其来的风暴,你当以欣赏的姿态,欣赏黑云白雨以及雨后的水如天。
  师:现在看这首诗,不一样了吧,他写的就是你自己的生命。我们再来读一遍。
  (全班学生深情地朗读全诗)
  “在诗的背后站着一个怎样的诗人?”“诗人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疾风暴雨?”“苏轼眼里的暴风骤雨是怎样的?”“(面对)人生的暴风雨,他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的?”“这一首写夏天暴风雨的诗与你有啥关系?”教师通过一次次追问让“球”在学生中不断进行传递。在传递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而且几乎是全班同学的思维全部被调动起来,处于一种高度紧张和深度开发的状态,对话热烈而高效,所谓“急中生智”说的正是此理。这一次次地追问,使学生读懂了文字背后的声音,读出了文字的深度,更巧妙的是教师通过追问打通了文本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将诗歌、诗人、社会生活和学生当下生命进行有效编织,实现了文本、师生生命和社会生活的深度对话。
  
  三、“进攻”艺术
  
  由于学生的文化积淀与文本之间出现较大落差,二者无法站在同一水平线上,所以对文本的误读在所难免。教师作为课堂对话中的“首席”,不能一味肯定甚至迁就学生,就如打球,只有棋逢对手,形成对攻,才能使球赛更精彩激烈。因此当学生出现误读时,教师应该扮演进攻者角色,通过诘问巧妙地把“球”打还给学生,激发起他们智慧的碰撞。
  一位老师教《鞋匠的儿子》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林肯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这话有什么意思?
  生:他不会忘记自己的父亲,说明他孝敬父亲。
  师:他这话还是对那个羞辱他的参议员有力的回击,你读出来了吗?
  生1:他在说我虽然原来是鞋匠的儿子,但现在是总统,地位比你们还高。
  生2:他的意思是我虽然是鞋匠的儿子,但我父亲是总统的父亲,所以你们没有资格嘲笑他。
  师:照你们这么一说,那林肯就承认职位越高就越尊贵了,那他就是同意出言侮辱他的那个参议员的观点,承认他父亲的确是个卑微的鞋匠了。
  (全班哈哈大笑)
  生3:林肯的话表明他孝敬父亲,也含蓄地表达出父亲已经去世,嘲笑已经过世的人,是对逝者的不敬,这种人的品格就有问题了。隐含的意思是如果你跟这样的人有同样想法,那你的人格也有问题。其他参议员可不愿意别人说自己人格不高尚,就会自觉地不再站在那个参议员的一边了。
  生4:林肯这是巧妙地转移了话题,把原来参议员关于职位高低的话题转移到了尊敬父母、尊重逝者方面,使得其他参议员们转变了支持方向,报以热烈的掌声。
  (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
  《鞋匠的儿子》所表现的林肯高超的演讲艺术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尽包含在他简洁的9句话中。通过这几句话他很快扭转了局面,征服了对手。这几句话看似简单,但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它们,也就无法体验到林肯高超的演讲艺术。课堂上教师敏锐地发现了学生误读,通过循着学生思路的一个假设,推理出荒谬的结论,巧妙地“进攻”,纠正学生思维错误的方向,让他们准确理解了文本,走进了人物的内心。
  课堂对话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同场“打球”的伙伴或对手的位置,让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处于紧张热烈的氛围中,进行高质量的交流和碰撞。坚持这样长期的训练,就能诞生一批批“高手”。
  (责任编辑:梁 媛)
其他文献
按照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黔南州以新区为突破口,以路网为主抓手,奋力实现全州城镇化后发赶超,确保今年全州136亿元的城建基础设施投资全面完成。
科学探究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能让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或从化学问题的实际情境中,发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但不少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类试
这里是历史的上游。观音洞的化石、中水的青铜、可乐的葬墓。神奇的密码在等待破译。这里有英雄和史诗。牺牲取义的干云豪气,开风气之先的磅礴大气,穿透岁月的硝烟绽放历史的荣
品德与社会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关系着学生人格的形成。传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以灌输形式为主,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是难以接受的,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背景:7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一种使命和责任。“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
作业对记录学生成长、发展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传统的作业形式与评价存在很多弊端,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作业形式与评价"开展研
新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优秀高中毕业生的写作能力要求:能用英文书写摘要、报告、通知、信函等;能比较详细和生动地用英语描述情景、态度和感情;能阐述自己的观点、评述他人的观点;文体得当、用词准确;能填写各种表格;能写个人简历和申请书;能作非专业性的翻译。  要想达到《标准》对学生“写”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认真用好英语教材及辅助材料中为训练学生的写作技能而设计的各种练习,例如,填空练习、造
初中《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新课标指出,初中《科学》课程将通过进一步学习必要的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为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后继学习打下基础;将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实验既是学生必须基本的技能,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载体。下面笔者根据几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以浙教版初
摘 要:探究性学习是数学新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力图从创设问题情境,合理安排探究时间,重视合作交流,有效激励评价方面对如何在数学课常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进行研究与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策略    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再被动地成为知识的接受者,每位学生都是问题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米洛的阿芙罗蒂德》(俗称维纳斯像)自从被发现以后,一百多年来一直被公认为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尽管她双臂残缺,但仍使人感到完好无损,给人以完整的美感。曾经有人探索两臂的原型是什么样子,试图给雕像配上两臂,但不管什么设计方案,却都在原作面前黯然失色。  我们明白维纳斯的断臂美,在于让读者产生无穷无尽的想象,从维纳斯的断臂让人想象到她无数双秀美的玉臂,留下空间让审美者用自己的感受去填补空白,致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