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说得对,但我就是不听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M123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让孩子喝口水这种小事,都要费尽心机去设计游戏,养孩子岂不是太麻烦了?
  每次喝水、吃饭都做游戏肯定不现实,我也是偶尔为之。不过当孩子在某个阶段,就某件生活小事与大人对抗的时候,游戏往往能帮我们渡过难关。游戏之所以能化解对抗,是因为它让孩子感到自己掌握了控制权。
  争夺控制权,是孩子与我们对抗的根本原因。孩子跟我们闹别扭,并不是因为不想喝水,而是因为“你叫我喝,那我偏不喝”。这种“较劲”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权力斗争”,是幼儿心理成长的必经阶段。
  很多孩子在一两岁时就开始与大人较劲,也有不少乖小孩在四五岁或八九岁时才开始。孩子的青春期是绝大多数父母都头疼的,因为孩子经常明确表示“我知道你说得对,但我就是不听”。我还接触过一些父母,其中以知性内敛的妈妈居多,她们说自己小时候从来没有跟父母较过劲,甚至在青春期都没有,可没想到成年以后,而且大都是在生了孩子,父母过来帮忙时,爆发了全面的心理对抗。
  在孩子早年的生活经历中,让他充分感受自主和控制,不仅不会惯坏孩子,相反会有助于他长大后的社会合作。对于这一点,不仅心理学上早有共识,而且神经科学近年的研究成果也提供了佐证:在神经生理结构上,每个人都有一套专门的“愤怒系统”,负责在“被强加他人意志”时本能地进行“反抗”,就像嗓子里感觉到异物而本能地咳嗽一样。“愤怒系统”在出生时就已经成熟并自动工作。假如“愤怒系统”在早年经常启动,那么成年后也会比较活跃,表现为经常因为小事而发怒。相反,假如“愤怒系统”在早年相对平静,那么成年后即便生气了,也比较容易被理智区的自控神经系统所控制。
  在今天的生活环境中,每个孩子都有很多“不想做但不得不做”和“想做却做不成”的事情,因而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很多被控制的愤怒感和无力感。因此,在诸如喝水等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在大人的心情和体力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来为孩子找回一些心理平衡。毕竟,心理的健康成长,或者说神经系统的健康发育,都是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默默进行的。
  ——摘编自当当网独家定制儿童图画书《天天游戏力》
其他文献
专家支持∷杨明磊(台湾淡江大学教育心理与咨商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老鼠出生时,如果不让鼠妈妈去接触,生理功能会有大幅度的衰退。它的神经系统、心脏、肝脏、大脑都会发展迟缓。如果允许母老鼠去舔奄奄一息的小老鼠,那么小老鼠的生命迹象又会开始恢复。  不论是老鼠妈妈、小猫妈妈还是小狗妈妈,当发现孩子奄奄一息时,都会去舔孩子,它们不可能带孩子去医院,但是通过舔,孩子会恢复生机。生命本身有自己的成长韵律,但
期刊
俺们老家有一句民谚,用土话说出来还挺押韵:支使沟(狗),不如自己邹(做)。这句话除了押韵还特解气——当你看某人在做某事,但他做得一点也不好,于是你大喊一声说出这句,自己甩开膀子三下五除二地干完,颇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成就感。  这句话使用最频繁的地方是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在大人眼里,孩子干啥啥不行,弄啥啥不会,大人看到了,推开孩子咔咔咔搞定。  我小时候每每听到这句话,都会捶胸顿足甚至呜呜大哭。为啥
期刊
让孩子自觉地收拾好玩具,应该是让不少妈妈头痛的事。不少妈妈问,为什么孩子都不爱收拾玩具?其实,要孩子自觉收拾玩具并不难,只要把“为什么他不愿意”变成“如何让他愿意”,就这么简单。  孩子四岁左右的时候,正是他开始建立个人独立思考和主见的时候,他开始变得有个性,但又未完全走向独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就是父母经常说“越来越不听话”的时期。  有一次,我需要孩子将她自己玩过的玩具收拾好,叫了她几遍,她
期刊
童年时数学很好,如今不得不感慨,小时候玩折纸剪纸对自己学习几何真是具有重要意义。  将纸折起,剪出一个小人,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可是因为角度不同,小人的胖瘦也会不同。稍微会剪小人儿了,妈妈就给我提高难度,在脑袋两边剪出耳朵和辫子。  如果再次成功掌握,妈妈则教我将纸折成扇状,这样剪出来的小人儿成了手拉着手的一串儿!感觉太神奇了,于是自己也要试试,却发现,自己剪出来的一堆小人儿,却没有拉起手来。怎么
期刊
小学生做作业不认真,这很常见吧?看见了怎么说,这很有学问。  G同学作业经常很潦草,新来的任课老师看见后,非常生气,大笔一挥,这样写道:“作业太乱,极不认真!你必须给我重写十遍!!!”  G同学一看评语,小眉头皱起来了,愤愤地小声嘀咕:“这个老师真厉害,要我写十遍!还点了三个惊叹号,这不是在惩罚我嘛!”  师命难违,不管他多么不情愿,也得“给老师”重写呀。他重写了十遍,但写得跟第一次没啥大的差别(
期刊
专家支持∷杨明磊(台湾淡江大学教育心理与咨商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Q:我儿子快六岁了,贪玩好动,动手能力很差,在幼儿园的画画、折纸、写字的作业,一概完不成,老师就让家长督促着完成作业。我在家里想尽办法,也鼓励表扬他,也有一些物质的奖励,可是他就是不爱做那些功课,而且做不好时还发脾气,怎么办呢?  A:这么小就被扣上了那么多帽子——贪玩、好动、动手能力差。试想,如果单位领导给你也扣些帽子——不务正
期刊
快来秀亲子照:  我们希望您能在“最家长”杂志上秀出爸爸和孩子在一起的照片,可以在家,可以在公园,可以在高原,可以在路上……只要你们在一起。  我们想做的是,让关心孩子的您告诉更多的老爸,回家来。  赶紧发图联系我吧,304332187@qq.com,别忘留下您的手机号。  只需发图,文字部分我们来整理,简单吧?  “这是什么呀?大灰狼为什么要吃羊呀?小鱼它在说什么呀?”孩子天天追你屁股后面这么发
期刊
孩子在家学习时,一旦想学习,就能迅速进入状态,任何工具都是现成的,随手就能拿到,孩子的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有些父母没有这样的意识,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重视孩子的学习环境。  我有一个朋友,他总是抱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学习不够努力,精力不集中,在家不爱学习,缺乏学习动力,容易钻牛角尖,还容易生病。可巧有一天到他家去,顺便看了看他家女儿的房间,房间里干净整洁,没有一本课外读物。  没有书怎么可能
期刊
专家支持∷杨明磊(台湾淡江大学教育心理与咨商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台湾有些民办学校专门招收富二代或官二代家庭的孩子。这些家庭也特别喜欢把孩子送到这些特定的学校。学校很有意思的地方是,虽然只招收官二代、富二代家庭的小孩,可是有几个重要的规定。  第一个规定是:家长不准送孩子到学校。如果要送孩子,必须离学校两个路口就把孩子放下来,让孩子自己走进校园。不然就是学校出校车到家里去接,尽量避免孩子在财富、
期刊
专家解答∷王玉玮(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问:我家宝宝三个月大,一直是母乳喂养,长得挺好,但最近发现他总是吃完奶玩一会就开始吃手,吃着吃着就睡着了。这样好吗?是不是不该这么惯着他啊?  答:有一种“天经地义之事”,叫一岁以内的宝宝吃手。吃手会让宝宝感到很舒服,有很大的满足感,所以宝宝会吃着吃着就睡着了。一般宝宝出生两个月左右开始吃手,这说明宝宝心理行为发育正常,手眼协调能力不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