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多说、多写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yey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只有做到多读、多说、多写,才能更好地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因而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视角,从多读、多说、多写三个方面,就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多读;多说;多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绽放课堂的精彩,就必须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就需要在课堂中尽可能地多读、多说、多写。以下就此展开分析。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读”
  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明了多读书的重要性,因而书声琅琅的课堂往往是精彩纷呈,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学生朗读训练工作的开展,坚持以读为本,并在课堂上尽可能地给学生“读”的机会,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更好地理解、感悟、想象和欣赏。所以,为了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就需要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采取多元化形式的“读”,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多读。常见“读”的方式有个人、集体、小组、默读、比赛、分角色等,但是充分地“读”并不等于取得最佳的“读”的效果,所以为了读好书,就必须在“读”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一旦“读”的过程缺乏目的,那么就只能是有口无心,因此在每次“读”的过程中,就必须对“读”的要求和目的进行明确,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也可以在“读”的同时想象画面,注重思想情感的表达。而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在“读”的过程中做到层次分明,每次“读”的要求都要有所提升,在初读时,力求做到正确和流利,大致掌握课文所表达的内容,而在细读时,应注重对内容的理解,感受作者在文中的重心思想。而在品读时,主要是对好词、好句进行品析,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而在练读环节,主要是重点进行有感情和创造性的朗读。最后,就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针对性的强化朗读指导,掌握朗读技巧,学会感情处理。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岳阳楼记》时,首先就可以要求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诵读课文,反复读文中朗朗上口的片段,并在头脑中将文中所描绘的画面和情境展现出来,从而感受作者创作文章的心境。而在此基础上,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其的指导,在指导过程中,应具有较强的节奏感。比如指导过程中,通过学生听录音,将下列加点的字进行注音。
  谪守()
  属予()
  浩浩汤汤()
  日星隐曜()
  宠辱偕忘()
  而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根据课下的注释,对课文的第一段和第二段进行翻译,不理解的字词做下标记,由同桌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疑惑。最后要求学生齐读课文,并在读的过程中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写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2)用作者的话来说,哪一句可以高度概括?而在齐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再读课文,并思考“本文立意深刻,作者是如何将这一思想情感表达出来的呢?”此时就需要引导学生结合读掌握每段写的内容是什么,并将文章的层次理清楚。从而更好地掌握和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其的认识。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说”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很大一个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人与人在交流过程中,大都需要通过嘴来完成,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比“写”更加重要。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中,若只是靠每单元的口语交际课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必须立足课堂,并在教学中尽可能地给学生“说”的机会,并引导学生确保“说”的完整性,确保语调、语速、情感恰当合理。在之前的教学方法中,学生更多的是接受教师的“说”,所以往往是只“听”不“说”,使得学生的思维僵化,学生的灵性被扼杀,使得各方面的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培养与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嘴巴,将学生嘴巴“撬”开,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词语来说句子,也可以将课文主要内容说一说,将自身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和看法说出来,谈谈读后感等。但是很多学生往往不敢说和不愿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说的意愿表达出来。不仅要采取问答的方式说,而且还应采取小组讨论、同桌交流和辩论赛等方式,引导学生敢于说话、说真话,将自身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写”
  寫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练字与练笔,课堂是练好字的主要阵地,若教师在课堂上忽视对学生的指导,即便是在课后作业中再严格要求,也难以写出漂亮工整的字。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加强学生的指导,要学会工整规范地写字,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经常进行课堂练笔,工工整整地写字,才能更好地学好语文这门功课。在具体的写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仿写、续写文章中的故事,将文章中省略的部分写出来,强化学生对关键词句的理解,最终有效地提高学生写的能力。但是在写的过程中,不仅要包含写字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说、多写,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绽放语文课堂的精彩。
  参考文献
  [1]游晗.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差异及其衔接对 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11).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立足文本,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理引导情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意义;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獻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力求改变传统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结合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我们可见:情感教育作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已经成为时下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由于诸多因素制约,语文阅读生活化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本文认为,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应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创设特定情境,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以不断强化学生文本理解能力,达到阅读教学之目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生活化已经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导向。语文阅读是提升学生表
【摘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更新自身教学理念,不断完善作文教学策略,以此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寫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教学中,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新课程的深入进行,小学语
【摘要】初中语文是一门综合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轻松地学习语文知识。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应该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性,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和语文课程的特点,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摘要】《皇帝的新装》是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一篇名作,被语文教科书收录作为课文已数十年,但将文本单纯地进行童话式的趣味性解读、伴随浅尝辄止式的探究,已无法满足当前初中语文的教学。文章针对当前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不良生态,提出阅读教学应注重深层解读的意义,尝试对阅读文本深层解读的教学进行探析,以期引起广大教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深层解读的关注和讨论。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深层解读;皇帝的新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目前广泛使用的部编版教材呈现出浓浓的中国风,蕴含着中华民族深a厚的文化底蕴,在激发学生传统文化学习兴趣的同时,有助于学生的精神成长。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采用的方法有追本溯源,在识字中渗透传统文化;感受意境,在古诗中领略传统文化;联系生活,在语文实践中体验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部编版教材;低年级;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在众多新观点、新方法推陈出新的大背景下,小学生能否得到有效发展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语文教师要努力做到: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空间,让他们从“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被动到主动。基于此,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围绕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尊重学生主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借助背景插图进行课文讲解,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等四点
【摘要】语文教育其本质与艺术教育是相通的,语文教学中的插图、配乐、剧本等无不属艺术范畴,将其有机融合,不仅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本文就在语文教学与艺术教育的有机融合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将写字教学与书法艺术相融合  认识写字的重要性。写好汉字应该是每个小学生必备的一项最基本
【摘要】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它需要教师的细心、耐心及恒心。在此过程中,不能变的是教师这份情怀,对转化学困生的执着,对他们一定能够变好的坚定信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相信教师的这份良苦用心学困生能够体会,并能慢慢喜欢上学习,最终达到会学、乐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成因分析;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每个班级
【摘要】青年学生是诗的年龄,是最有诗情的人群。“你们浑身的朝气和创造力,能生成格外新鲜和丰富多彩的形象。愿你们翱翔于诗的国度,享受诗歌的盛宴,并成为诗歌的创造者”。  【关键词】中国诗歌;抒情艺术;现代诗歌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诗歌总是要抒情的,诗歌的情感载体是形象。“床前明月光”是李白思乡的载体,“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柳永缠绵难舍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