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侨生教授:医传五洲 名扬四海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ao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代从医,幼承严训,精读经典,
  医之情怀与生俱来,医之责任如影随形。
  救死扶伤六十余载,悬壶济世一生坚守。
  对病人的誓言,从未改变,
  对医师的热情,从未熄灭,
  他精湛医术让人钦佩,高尚医德更令人仰止。
  头顶“中华百业功勋人物、爱国华人、
  时代楷模、国之瑰宝、医学界奠基人”等光环,
  他当之无愧!
  
  五代从医 幼承严训 雨润桃李
  
  黄侨生教授祖籍福建泉州南安,出生于中医世家,细算下来,他已是家族中从医的第五代人,其外祖父、母亲都是当地名医,他幼时便接触古医学,徜徉其中,精读经典,受益匪浅,加上家庭环境的熏陶,为他之后的从医之路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保障。天资聪颖的黄侨生深得外祖父的喜爱,并将毕生从医的技巧和中医知识传给了他,勤奋好学,善于思考的黄侨生幼承严训,于青春年少时打下扎实的中医基础,医理与日俱增,医技超常,使得他早早地踏入治病救人的行列。
  接着,他顺利考入福建中医药学院,不改以往勤奋踏实的秉性,努力探究中医之奥妙,成绩优异,毕业之后,黄侨生教授经过评选,留校当了老师,从事中医教学,并一步步升任至中医学讲师。“后来,国家有关中医的政策贯彻下来,提出要在全国一些重点城市率先开设中医研究所,因此被调往厦门市,筹办中医研究所(现为中医研究院)。”黄侨生教授说。他与原卫生局中医处主要负责人共同作为中医研究所筹备组主要负责人,顺利筹办了厦门中医研究所,填补了历史上的空白,利国利民。被评为中医研究员的黄侨生教授首任厦门中医研究所所长。
  不久之后,厦门大学为响应国家号召,掀起了发扬中医文化的高潮,高教部、卫生部、中侨委等联同厦门大学筹建了厦门大学海外函授学院,广泛招收对中医有兴趣的海外学子,不论国籍、种族和宗教。黄侨生教授任厦门大学中医学教授。他将主要时间和精力分为多份,一份用于厦门大学培养中医学子,一份用于中医研究所研治疑难杂症,同时,他还是全厦门中西医办及解放军驻军医院医生及护理人员,兼任西医学习中医、中医进修、医院中西医会诊之负责人。
  那时,忙碌成为了黄侨生教授生活的常态,休闲娱乐只是可望不可及的憧憬,“忙得很。”他笑着说。即便是晚上抑或周末,都被他用来写书,批注“医圣”张仲景的医学著作,呕心沥血写下了六十余万字的《金匮要略浅释》讲义读本,得到领导的高度赞誉,为中医学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在厦门大学海外函授学院,黄侨生教授十分注重中医理论和实践,安排毕业学子前往全国各地实习,一系列的举措迎合了需求,领导、学子、海外一些人等对此都十分满意,赞声不断。在函授学院的各个系别中,做得最出色、好评如潮的正是中医专业。
  教学十余载,黄侨生教授春耕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园芳,医传五洲,造福世界。他的名字早已镌刻在学子们的心中,难以磨灭,1990年,日本知名的《妇女之友社》、《明日の友》杂志社医学专栏记者专程来到香港对黄侨生教授进行了专题采访,以《香港见闻录》为专题介绍了他教授医学与救死扶伤的事迹。
  1978年,黄侨生教授来到香港,在一片中医并不被重视的土地上开始了新的从医旅程。
  
  妙手回春 技术精湛 医德高尚
  
  黄侨生教授家族世代从医,尤其以治疗疑难杂症闻名,一个患有冠心病的案例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这个案例发生在五十多年前,那时的黄侨生教授还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一次,新马工商贸易考察团在福建考察时,福建一支艺术团中一位五十二岁的团长在为其表演中突发心血管疾病,昏迷不醒。在场的十几个中西医观察之后,大多遗憾地摇摇头,束手无策,然而,此时若送往医院抢救,在时间上已经来不及,在场的所有中西医将希望寄托在了医理扎实、博学多识的名医之后——黄侨生教授的身上,一致推荐他为抢救艺术团团长。“当时,我也有点担心,但是这是一条生命,他还为外宾献艺演出、不救不行。”黄侨生教授坦言。
  他先用中医之针灸及压穴稳住团长,然后开药。期间,又出现了一次小的变故,没有人随身带着团长急需的药,他们马上叫来一个年轻、跑步速度快的人迅速跑到河对面的中医药铺,将药取来。因病情严重,需要野生人参做药。人参被称为“百草之王”,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然而,野生人参极为稀少,“这会儿上哪找人参呢?”又一个困难摆在了黄侨生教授面前。恰遇随行代表团中的一位秘书长有人参,他取来人参,黄侨生教授切下一点做药,接着,叫人将团长的嘴撬开,用针筒将药输进其口中。期间,黄侨生教授寸步不离地用自己的方法对其施以针灸及压穴等,从晚上十一点至第二天早上七点,经过八个小时的全力抢救,黄侨生教授赶在死神之前,将团长救了回来。当团长醒过来的时候,他的亲人们以及连夜守在门外边的艺术团人员不知多高兴,对其感激不已。这个团长后来活到了八十多岁。
  黄侨生教授的医术在业界有口皆碑,其高尚的医德更是让人肃然起敬。曾有一位作家写过一篇《医生追棺材》的文章,讲的正是黄侨生教授的事迹,文中有这样的一段话:“‘铁棺材’在街道上直飞,这可怕的怪物飞到哪里,那里就出现一片凄惨的哭声……然而,同一时间里,这个小城里人人尊敬的中国医师黄侨生,正急速地开着一部‘的士’,与这‘铁棺材’赛跑,非比‘铁棺材’先到不可。黄侨生医师的医术在这个小城确是独一无二的,但比医术更独一无二的是他的救死扶伤的责任感。他斩钉截铁地说,‘不管付出怎样的代价,医生都该跑在‘铁棺材’的前面,把生命从‘铁棺材’口中夺回来,让他或她再看到天上的星、地上的花、人类的爱。”黄侨生教授的一生都在践行他的格言:“辩证要准、立法要明、诊断及时、灵活应变、加减有度、爱心第一。”
  来港那年,黄侨生教授开设了黄侨生注册中医诊疗所,主治男妇儿科奇难顽症,中国银行联合诊疗所主任聘请他为特约医生。此时的香港正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港英政府维护西医,中医被排斥,让其自生自灭,黄侨生教授说:“那时,作为中医,一方面要考虑如何治疗病人,一方面又要考虑是不是要被叫到法院。”然而,尽管如此,他一直都在尽自己的责任,认认真真地治愈病人,解决病人的痛苦,他说:“他们有些是家庭的支柱,他们的家人需要他,有些是社会的栋梁,社会需要他,所以要尽一切办法来维护病人,把病人治好。治愈了病人,病人高兴,我更高兴。”短短一句话,便已将医者的高尚情怀浓缩其中。
  黄侨生教授入选“中华百业功勋人物”、“共和国经济建设杰出贡献人物”;国际执业认证协会(IPCA)国际医学泰斗;他被全国高科技品牌委员会先后授予“全国首届医学界泰斗暨医神华佗奖”、“全国品牌委员会名誉主席暨医学界奠基人”荣誉,其注册中医诊疗所被授予“全国首届医疗行业排头兵单位”、“中华医疗事业发展先进示范单位”。他精湛医术让人钦佩,高尚医德更令人仰止。
  
  传扬国粹 竭心尽力 矢志不渝
  
  五代从医,救死扶伤已经成为黄侨生教授家族的爱好、责任及专业所在,然而,在他们心中,更重要的是中华的文化。中医的博大精深,众所周知,中医对疾病治疗的效果,有目共睹,尤其是在治疗慢性疾病上,其显着疗效让人意想不到的同时亦为其叹服。
  中医药膳是中医中璀璨的一支,黄侨生教授对其亦早有研究,早年曾代表香港前往北京人民大会堂做药膳论文报告,讲述“医食同源、药食同源”,将药膳与临床相结合,旨在造福人群,达至“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此论文被评选为优秀论文。黄侨生教授现为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所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际药膳食疗学会执行会长,为弘扬中医学尽心尽力。
  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威望的黄侨生教授身兼诸多社会公职,他参与编写了《香港中医杂志》等,书中收藏了他证治支气管哮喘经验精粹以及诸多当代名医治疗各种疾病的经典案例、行医经验、中医理论、临床研究等,为提高中医的专业水平做出贡献,让中医药为人类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
  他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欧美等诸多国家留下了他行医的脚印,为发扬中华医学忙碌的背影,深受各国各地业界的敬重。黄侨生教授将毕生的精力用在了医学上,半世纪医学路,一生中医情,对病人的誓言,从未改变;对医师的热情,从未熄灭,头顶“爱国华人、时代楷模、国之瑰宝、医学界奠基人”等光环,他仁心一片,早已名扬四海。
  
  黄侨生教授主要职务与履历
  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现为福建中医药大学)
  曾为福建中医学院资深教师
  参与筹建厦门中医研究所并任所长兼厦门大学中医学教授
  1978年移居香港创办黄侨生注册中医诊疗所
  国际药膳食疗学会执行会长
  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香港中医杂志编委
  国际执业认证协会(IPCA)国际医学泰斗
  全国高科技品牌委员会全国首届医学界泰斗
  共和国经济建设突出贡献爱国华人
  中华医疗事业发展杰出人物
  香港新中医学院执行主席兼教授
  香港注册中医学会永远名誉会长
  国际注册高级医药管理专家
其他文献
18岁,从梅州来到香港,  45岁,因抱恙修习太极,  73岁,既忙开班又带徒,  三十枚奖牌,见证了比赛生涯,  二十年岁月,情繫国粹的弘扬,  这不是一件易事!  一技压身 屡创佳绩  作为先辈传世的宝贵遗产,作为後辈继承的民族瑰宝,光耀武林的太极拳,以一种独领风骚的傲然姿态,奠定了毋庸置疑的历史地位。今天,不论是祖国的城镇,还是海外的異乡,太极拳蓬勃繁衍的痕跡都屡见不鲜。  出生於梅州(平远
期刊
为了让麻风病人这个群体感受到关爱与温暖  她勇敢地摒除偏见,在十多年的时间里  一次次,走进太和镇麻风病村探望  她给予他们的是关怀、尊重和爱  为了在印度多帮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孩子  她跨越国界和种族  把对孩子们的关爱  化作了一个个温暖怀抱、一匙匙治病汤药  宋丽芬女士所做的,是凭着一颗心  帮助他人,感受施比受更有福的涵义  多年以前,服务路已启程  十九年前的一天,宋丽芬女士跟随父亲一
期刊
他有一言九鼎的魄力,  足以让人心悦诚服;  他有博爱宽宏的情怀,  足以让人为之动容。  操办一场世界华侨的盛会,  只为将华侨的爱国心凝聚;  会长五年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是因为他对这社团爱得深沉。  数十年服务之路赤子丹心,  对祖国、对侨胞一片真诚,  留给自己的是无愧于心,  留给他人的是感动和敬意。  年少时,怀悲天悯人情怀,存平和心境  张佑仲先生——一个在侨界耳熟能详的名字,他有
期刊
过去爱赛车,  如今迷太极,  一动一静之间,  都觉其乐无穷。  工作是理财、策划;  副业是习武、服务,  一主一副之间,  都很尽力而为。  左边为个人生计奔波,  右边为造福社会出力,  他很忙碌,但依然决心不减,有志继续!  师恩莫忘 弘太极 上武当  受政府的有力支持、民间的自然推广,太极以一种破竹之势深入千家万户,在香港掀起了一股流行风潮,不论男女,还是老少,都有数不胜数的爱好者,心
期刊
【本刊讯】近日,澳门武汉联谊会假座富豪酒家举行新一届理监事就职典礼,吴坤林担任会长,叶荣发担任副会长兼理事长。武汉市政协主席吴超代表陈泽平处长,武汉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学忙代表马杰处长,以及武汉市社团企业嘉宾高训禧、游守本、杨须红、余建新、唐新胜等应邀专程出席到贺。  武汉市政协常委、会长吴坤林在致词时表示,澳汉联谊会成立十二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促进澳汉两地乡情,为两地交流发展、商贸合作架设桥梁,
期刊
游艇、老爷车的机械质感,  衬托他硬朗卓绝的丰姿;  单车、泛舟的缓慢而行,  记录他明媚生活的一瞥;  书画、音乐的艺术空间,  承载他精致品位的人生。  张振雄先生,  他用笑傲人生的豁达与通透之姿,  将自我享受与助人之乐融为一体;  他用万丈豪情,为他人点燃梦想,  在酣畅淋漓中潇洒走一回,诉说今生无悔的宣言。    独乐乐不若众乐乐    再一次听张振雄先生畅意抒怀,伴随着优美的钢琴曲,
期刊
陈丽华入选《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百人”  美国《时代》周刊18日公布的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富华国际集团主席陈丽华女士名列其中,她也是唯一一名入选本年度《时代》周刊“全球百名最具影响力人物”中国大陆女性。  《时代》周刊当日刊登的陈丽华简介形容她是一个慈善家:“她的公司富华国际为她带来了财富,但是真正让她成功的却是她对人的真正理解、她对教育和艺术的坚定奉献以及她对慈善事业的诚诚恳恳。”当日
期刊
帮眼疾患者复明  陪独居长者谈心  为失明儿童捐款  她带着一颗感恩的心  行走在奉献社会的道路上  有时  她也感到力量的单薄  有时  她也感到现实的冷漠  但她始终坚持并相信  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服务:“感动是一种养分”  时隔几年,小婴孩的眼睛已然康复,但今天提起往事,黄小薇女士仍不免一度哽咽,几乎落下泪来。“他才两三个月大,不知道是营养不良,还是其它原因,那么小,便患上白内障,双
期刊
药剂学士林立志在医药器材的领域里探索了三十多年,  这个领域里,寄託了他一生的梦想,  成就了他事业的辉煌,衍生了高尚的价值观。  曾经,是他帮助香港的医院完成了筹建、更新设备工作,  曾经,是他将国外的高科技医疗仪器带到了中国医疗界。  当他所在的怡和洋行将在中国的医疗器材业务撤离时,  他选择了留在香港,  因为,他有一个梦想,  那就是做香港移动医学、数码医学的创造者。  为着这个梦想,他一
期刊
进入法律行业,  他用勤奋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用诚恳完善自我,  作为正义的使者,  传递公平公正;  他用热情奔波,致送光明,  用细节诠释狮子精神,  他以关怀社会为宏愿,  传送人间真情和大爱。    稳健勤奋,胸怀坦荡    香港,以社会廉洁、治安优良、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备的法制制度而闻名于世。许享明先生出生于此,成长于此,受大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上中学时便开始向法律这方面倾斜,中学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