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当关,敢问路在何方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gal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解读《新闻日日睇》
  
  《新闻日日睇》是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于2004年2月2日开播的一档新闻评论类的节目。自开播以来,一直以它鲜明的特点吸引着广大观众。节目的特点十分鲜明,基本可以概括为“三化”:题材本土化、语言方言化、立场平民化。
  由于受到观众的持续关注,《新闻日日睇》在2004年10月11日进行扩版。新版节目除保持原有的解读评说当日有影响力的头条新闻及重要时评之外,又加入了自采的短新闻:G4出动。另外,还有“广州影像”、“有乜讲乜”等环节,节目更注重讲述市民百姓的生活故事。“两三个月内节目收视率就一度达到8%,在2005年的平均收视率也稳定地在6%~7%之间。”往后时间节目更是蒸蒸日上,“2006年收视率还一度高达10.56”。根据《中国电视收视年鉴》统计,《新闻日日睇》2005年广州市场新闻、时事节目收视率排名第七位,平均收视率为5.8,平均占有率为13.2;而在2006年则排名第六,平均收视率和平均占有率为4.8和10.8。
  2007年和2008年虽然经历了一些风波(如陈扬在2007年的“失踪”事件),但是在医疗改革、春运、地震等重要报道上,还有许多专题策划的制作中,《新闻日日睇》显示出的实力仍然强大,节目的观众面也越来越广。
  
  二、陈扬在《新闻日日睇》的地位真的是无可替代?
  关于陈扬
  
  节目主持人陈扬被认为是《新闻日日睇》的核心人物。年近花甲的他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曾经做过老师、记者、电台主持人等工作。不同于传统主播的正襟危坐、西装革履,陈扬几乎都是上身一件夹克、下面一条军裤的“平民”造型出现在大众的眼前。这个像广州的那些街坊大叔的“另类主持人”用“街坊”称呼新闻中的所有人物。陈扬凭着亲民形象、言辞锋利而不是诙谐幽默的主持风格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心。
  对“陈扬缺席导致《新闻日日睇》收视情况下滑”假设的验证
  众多观众周一到周六晚上7点守候在电视机前,转到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与其说是喜欢《新闻日日睇》这个节目,还不如说是喜欢陈Sir(陈扬的昵称)。陈扬在节目中身兼多职,同时担任主持人、主编和主笔,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把《新闻日日睇》从最初2004年的“襁褓婴儿”培养成现在街知巷闻、全国有名的新闻评论类节目,从而也提升了整个频道的知名度。“新闻频道开播头几年的整体收视率只有0.1左右,在广州地区能够收看到的所有境内外电视频道中,收视份额位列第40位之后,在媒体竞争中处于劣势。但从2004年开始,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情况开始发生转变,这得益于新闻频道的一个新节目——《新闻日日睇》的开播。”
  但是陈扬的影响果真如此巨大?没有了他主持的《新闻日日睇》到底观众是否依然喜爱?看节目还是看陈Sir,到底哪个更重要呢?为了解答这些问题,笔者特意抽取了相关收视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陈扬甚少缺席节目的主持工作,从2004年开播至今,除了正常的休假一两天外,大家都会在周一至周六的晚上7点在节目中见到他。仅有一次例外,那就是2007年6月29日到8月5日这段时间的“神秘失踪”。2007年6月28日,陈扬突然宣布临时由节目编辑陈国欣、G4记者彭颖斌担任主持人。这段长达1个多月的时间,他始终都没有出现在节目当中。
  这次“失踪”为我们检视陈扬对于《新闻日日睇》的重要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本文此处选取了2007年6~8月共79期节目的收视率和收视千人情况进行比较;同时为了更好地进行对比,还会用2007年7月的数据和2006年、2008年的同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希望可以更全面地解答我们的疑问。而以下分析皆以“陈扬的缺席导致《新闻日日睇》收视下滑”为基本假设。
  基于收视率的分析。笔者在对2007年6~8月共79期节目的收视率分析时发现,《新闻日日睇》7月份的平均收视率为4.2,相比于6月份的5.4和8月份的6.2都有着不小的差距,降幅分别达到22%和47.6%。由于仅考察2007年一年里面的3个月的情况可能带有偶然性和随意性,笔者决定从一个更大的参照系去查看这一变化。从2006年~2008年7月同期的共26天的节目中,其中有18天的节目(近70%)收视率均比2006年和2008年同期要低。
  基于节目收视千人数的分析。除了收视率,收视千人数也是电视节目统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所以笔者决定利用其来继续论证本章的假设。与2007年6~8月的收视率情况相似,6月、7月、8月的月平均收视千人数为327人、296人和381人。也就是说,7月份和6月份的收视千人数波动不大,而8月比前面两个月的数字都要多。6月和7月的差距并不明显,但是8月比7月每期收视千人增加了近百人,陈扬的复出正好和收视千人数重新上升发生在同一时段,这个明显的变化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与上面的分体路径一样,我们再从2006年至2008年3年的7月份同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3年同期相比,2007年的收视率比2006年的有所提高,但是比起2008年却仍有一定差距。通过笔者计算,2006年7月月平均收视千人数为217人,2008年为434人。而2007年7月的296人则在两年的平均数附近,并未能完全证明本章开始的假设。
  结论。尽管在最后一项比较——3年同期收视千人数分析中未能明显证明我们的假设,但是根据上面其他3项的分析,笔者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陈扬确实是《新闻日日睇》的灵魂人物,他是否主持节目和节目的收视情况有着重大的关联性。
  
  三、结论和启示
  努力培养主持人,避免过分依赖陈扬
  
  从上一章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新闻日日睇》的收视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表现,也就是陈扬个人的表现。陈扬的主持风格深入民心,所主持的节目广受欢迎,这是好事情。另一方面,作为《新闻日日睇》的主持人,同时也是主编和主笔,陈扬因这一身份也可谓获奖无数,达到“双赢”。
  但是笔者认为,为了节目的长远发展,培养后备力量也是应该引起重视。纵观《新闻日日睇》节目组,除了陈扬,陈国欣、彭颖斌、汤璐等主持虽然都十分努力,但表现仅是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特色可言。主持这类评论类新闻节目,要求主持人有丰富的阅历和深刻的思想,否则点评就会流于形式,变得泛泛而谈。《新闻日日睇》之所以广受大众喜欢就是因为陈扬能敏锐地发掘到新闻事件的价值,并在嬉笑怒骂中将其点出,让广大“街坊”喜闻乐见。其强烈的个性特点和整个节目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因为陈扬个人拥有如此出众的能力,也导致了其他“替补”很难得到锻炼的机会。
  有学者认为《新闻日日睇》是将主持人同节目捆绑经营战略的成功。“《新闻日日睇》的主持人与节目生产流程融为一体,陈扬是该节目的主持人、主编兼主笔——节目和主持人互不可分,是一种媒介策略,央视在20世纪90年代有过成功的尝试。《东方时空》推出了白岩松、水均益,《实话实说》推出了崔永元,《幸运52》推出了李咏,《开心辞典》推出了王小丫,包括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推出了李湘……他们都一炮而红。广州电视台的成功也是‘捆绑战略’的成功。”
  但是笔者觉得此观点略有片面之处。正如前面分析,当《新闻日日睇》缺少了陈扬时,节目的收视率便大打折扣,换了其他主持人的《新闻日日睇》的观众接受程度也将受到严重的怀疑。诚然,《东方时空》确实推出了白岩松,但是节目组还有水均益、敬一丹;《实话实说》崔永元走了还有和晶;《快乐大本营》之所以能出来李湘,难道不是有何炅、李维嘉的辅助么?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节目都拥有他们厚实的“替补队员”。虽然也有明星主持人的坐镇,但是一旦出现状况时,节目组其他的主持人完全有能力独当一面,并且延续节目的一贯风格。这是现在的《新闻日日睇》所不能比拟的。
  节目制作需要更年轻化
  《新闻日日睇》的观众主要集中于40岁以上的群体,节目强调的是广州的本土特色,采访对象、报道风格都较为适合老广州们的口味。节目曾策划过许多大型主题报道,如2005年3月播出特辑《新广州人主义》,节目主持人陈扬与广州形象大使尹捷作出对广州失落的旧文化与保护粤语的探讨;2007年5月多次播出保护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的相关报道;2007年6月9日,《新闻日日睇》节目播出端午特别策划《酒干倘卖无》,从端午节龙船体现出广州水乡民俗风情,同时体现即将随着猎德的拆卸而消失的祖屋、龙王庙、趟栊屋以及精美的五色龙船等古代建筑及风俗;6月14日,播出同题材策划《把根留着》,通过采访猎德村原居民对过去的美好回忆等活生生地表达了老村民那种故土难离的复杂心情。这些报道都深得“老广”的喜爱,因为他们觉得“广味”十足。
  但与此同时,我们可以从相关数据看到,40岁以上的观众,特别是年轻的观众(10~29岁)收视率的增长3年来都不甚明显。笔者认为原因就在于节目对年轻观众的收视需求有所忽略。虽然不时会有一些针对年轻观众的新闻报道,如报道动漫节、校园生活、年轻白领的一些新的生活方式,又或者介绍一些艺术展览,希望满足这一批年轻受众的口味。但是这些报道多为偶然行为,节目策划组并没有尝试在节目中制作新的栏目,以固定的模块吸引更多的年轻的忠实观众。只有不断开拓创新,在选题和制作上更注重年轻观众的需求,才可以不断地扩大《新闻日日睇》的观众基础。
  努力提高节目格调,避免低俗化
  上面已经提及,电视节目特别是新闻评论类节目整体定位的关键部分在于节目主持人。而事实上陈扬的个人特质确实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闻日日睇》的定位,想提高节目的格调,避免低俗化就必须注重这个问题。
  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理解:“就文化范围来说,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处境是十分微妙和尴尬的。这种处境是一个所谓的夹缝地带:官方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冲突地区。一方面,官方的宣传意识形态属性对其有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电视又代表着典型的大众文化,而如果没有精英文化的支持,理性高度和批判力度的弱化会使电视新闻评论流于形式。如何在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无论对于电视评论研究还是电视实践都是一个大大的难题。”
  其实陈扬作为一个节目的主持人,确实要顾及各方面的要求,包括来自官方、大众和知识精英们的审美标准。笔者承认要做到平衡三方面的不同诉求的确非常困难,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就现在的《新闻日日睇》的格调提高做出些有益的创新和尝试。例如可以在读报环节中尝试适当增加播报一些其他地方的新闻事件,甚至可以读一读国际新闻,扩大节目的观察视野。让观众,特别是高学历观众不再认为节目只是顾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而是可以让他们了解到更大范围的资讯,提高吸引力。
  陈扬十分看重自己节目的本土化,坚持节目的市民路线。但是笔者觉得在目前新的形势下为了节目的长远发展,应该做出大胆的尝试。鉴于目前广州地区其他电视台也推出了类似的注重报道民生新闻的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由于内容和形式差异不大,技术操作也大同小异,导致各档节目风格已经严重同质化。况且其他台的部分节目用普通话播出,吸引了许多不懂粤语的外省观众。从节目的长远发展来看,仅靠陈扬的个人魅力来拉动节目收视率是无法持久的。因此,提高格调、避免低俗、注重创新才是使节目历久常青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本文如无特别注明,收视数据均来自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调查市场为广州地区,调查对象为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日日睇》(仅调查首播)。
  2.夏德勇、禢曼怡:《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品牌问题——以广州电视台〈新闻日日睇〉为例》,《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3.王兰柱主编:《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06》,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403页。
  4.王兰柱主编:《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07》,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44l页。
  5.应天常:《在传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2006年度广东省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奖电视播音主持评选综述》,《岭南视听研究》,2007(1)。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杨彩霞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成都市餐饮业女性服务员为研究对象,调查城市中这一弱势群体对媒介接触态度、接触频率、接触内容等状况。调查显示,女性农民工接触媒介比较被动,显示出消极的一面,并且她们对媒介及信息内容的选择趋向单一。  关键词:女性农民工餐饮业媒介接触    农民工进城是改革开放以来日益突出的现象,农民工作为城市中的特殊群体,仅从媒介接触的角度讲,他们与普通市民有着很大的差异。从媒介报道内容和报道对象双方面
期刊
说到近几年来我国声势浩大的娱乐节目,一连串的选秀类真人秀节目浮现在大众眼前,它们将“娱乐”进行升级,为大众打造了一个个狂欢盛宴。其中,作为国内三大选秀节目之一的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以其独特的风格形成了自己的品牌。2009年,作为绿色选秀节目,它率先拿到广电总局的选秀绿卡。《绝对唱响》已成为我国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典型代表之一。  广播文艺类节目的本质特征是文艺性,娱乐、消遣的功能已越来越成为广播电
期刊
高校学报发行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学报有形发行,即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新出版的学报向文化市场的传递过程,也就是指学报出版后向读者输送的过程,包括学报出版前的宣传、征订直至到达读者手中的全过程。二是高校学报无形发行,即学报承载的知识与信息被读者认知的过程。对学报发行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学报的质量及其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它实际上直接决定着读者的订阅选择。一般而言,我们所说的学报发行指的是学报
期刊
电视节目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观众?策划者如何在开发新节目时就充分考虑观众的需求?在现代电视产业链上,节目制作和营销环环相扣。电视节目的设计应该和市场营销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讲,能否将消费者的利益贯穿节目始终,正是一个新节目能否抢占市场先机的关键所在。  《我们》和《大家看法》是中央电视台两档较为成功的品牌栏目。《我们》是由中央电视台和思科公司联合制作的一档谈话栏目。从2008年1
期刊
1928年,对于任职于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吴宓教授来说,有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就是编辑在天津出版的《大公报·文学副刊》。  因为《大公报·文学副刊》,生活在吴宓的面前翻开了新的一页。  在吴宓的性格中,有特别执著的一面。他的勤勉用力和严谨,有时几近刻板——不管是过去编辑《学衡》杂志,还是教学、上课。据钱穆先生回忆,西南联大南迁之时,抗战初期,办学条件简陋,吴宓与钱穆、闻一多、沉有鼎四人合居一室。“雨生(
期刊
高校校报是反映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宣传阵地,又是对外宣传学校、树立良好形象的窗口。学生记者既是学校发展的建设者,又是学校发展的受益者,其双重身份决定了其在高校校报中的重要地位。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记者参与办报体现出学生主体性原则。这既是重要的教育原则,又是“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在宣传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同时,学生记者参与办报,也体现出宣传工作的“三结合”原则。高校宣传工作要结合学生实际,让
期刊
摘要:高校是我国教育与科研的主要阵地,是社会高级专门就业人才培养的基地。DV摄录像机及计算机的高性能与价格低廉,使高校校园DV新闻及专题较为广泛普及与应用。本文对高校校园DV新闻及专题多方特性作了相关的分析,并指出了高校校园DV新闻及专题摄制时应注意的方面。  关键词:高校校园DV新闻DV专题特性分析    DV即数字格式一体化摄像机,是在现有模拟摄像一体机的基础上研制出的更高质量的数字摄录一体机
期刊
摘要:新闻写作必须酝酿、提炼和深化主题。没有主题就没有中心,没有主题就没有思想,没有主题的文字是毫无意义的文字。主题的产生必须经过作者酝酿与提炼的过程,主题的提炼必须向集中、新颖、鲜明、深刻的目标进化.使之体现出作者独到的见解。作者在提炼和深化主题中,必须做到思想敏锐、主次分明、随时琢磨和把握对方的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关键词:新闻 主题 酝酿 提炼 深化    一些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常
期刊
高校BBS是反映大学生思想动态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一个敏感地带,学生所关心的对于国家、社会、学校中一些热点问题的意见建议总是最早反映在上面,从这里可以捕捉到学生中最新的思想动态,显示出校园突发事件的端倪。为此高校应高度重视BBS,加强管理,充分利用BBS,积极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本文从高校BBS网站建设出发,通过对高校BBS中网络传者及受众的分析,对BBS议题特点及BBS议题建构方法的阐
期刊
2004年年底,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全国省级及副省级电视台开通少儿频道。因资金、人员等问题,目前全国共开设以少儿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专业化频遁近30家,少儿频道如何走出资金不足的困境,始终是困扰少儿电视节目制作人员的问题。现以在上海地区展开的未成年人电视诉求状况调查为例,探讨解决少儿频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所得数据与结论应该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以上海地区为样本的意义在于:上海东方少儿频道开播于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