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w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是新教材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抽象,学生要在想象中建立微观世界,有较大的难度,处理不当易形成教与学的难点。实践表明,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自主探索、亲身体验,是化解难点的有效措施。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内容抽象,因为这些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接触不到这样的实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只能靠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分析身边的现象去诱发学生的想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在学习本节内容时,与其教师引导学生去做实验、分析现象、感悟现象,不如给学生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自主探索、亲身体验,自己当研究者、探索者。
  实验引导,探幽入微
  教学中,我首先设计了这样几组引导实验:
  1.请同学们尽量把大块的高锰酸钾颗粒分得更小些;2.用什么方法能将粉末状的高锰酸钾分得再小一些;3.实验的过程中,你观察到了什么,与不同小组的同一实验进行对比你又有什么发现?
  不同小组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实验——同学们将高锰酸钾研得很细,又加水将其分得更小。这时,不同小组间高锰酸钾溶液颜色的对比,又引发了学生们的深入思考:为什么溶液的颜色有的浅、有的深,向溶液中不断加水会有什么效果呢……学生们在交流、讨论、思考、争辩中认识到原来物质的颜色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大量聚集才体现出来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很小,微粒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在这种教学情境中,既让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迫切心理,又使学生自然而然地突破了微粒不可见的难点。
  发掘问题,设案探究
  对于上面的实验,设计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微粒很小,不可见”的层面上,而应进一步引导学生从现象入手,进行深入分析——有的小组的学生在观察高锰酸钾放入水中的溶解过程时,就提出“为什么高锰酸钾颗粒是由上而下在水中形成一条紫红色的线,然后颜色慢慢向四周变化,最终使整个烧杯中的水都变成紫红色?”“微粒还具有什么性质?”……这样的问题把学生带入了有趣的思考中,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他们兴奋地主动交流起来,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时教师可以将实验用品展示出来供学生们使用:冷水、热水、酒精、红墨水、100mL量筒(2个)、100mL烧杯(4个)、酒精灯、一端封口的玻璃管(可直接加热)、胶头滴管、火柴。
  学生们分组讨论交流,自己设计并实施了实验方案:1.取少量热水于烧杯中,并滴入红墨水;2.取少量冷水于烧杯中,并滴入红墨水;3.取少量冷水于烧杯中,滴入红墨水,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4.将50mL水与50mL水混合,看体积是否是100mL;5.将50mL酒精与50mL酒精混合,看体积是否是100mL;6.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看体积是否是100mL;7.取少量红墨水滴于一端封口的玻璃管中,再滴入酒精至满,堵住管口,上下颠倒混合后,观察体积的变化;8.取少量水于一端封口的玻璃管中,记下刻度,用酒精灯稍微加热玻璃管,观察液体的变化……
  质疑问难,整合信息
  不同小组的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实验过程,已经对微粒的基本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不全面、不完整。因此,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允许学生质疑并引导其讨论、感悟,加深理解、归纳整合关于微粒的知识:1.微粒是不断运动的;2.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度越快;3.微粒之间有空隙;4.同种物质的微粒间的空隙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微粒间的空隙不同;5.物质微粒之间的空隙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空隙越大等。
  化学新课改为我们的课堂提供了广阔的研究探索空间,探究式的化学教学,能让我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课堂中的各种资源。实践表明,在实验探究的氛围中学习,学生们始终处于学习的积极状态,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体性,提高了创新能力;同时实验过程的实施,又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交流机会和操作空间,学生在协同实验、碰撞辩论中体验和掌握了化学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
  (作者单位:山东邹平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编者按: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们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甚至是苛刻的。殊不知,教师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学生、家长、学校、社会以及自己的过高要求……面对各种压力,是否有让你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呢?看看本期的作者们是怎么宣泄困惑与烦恼,怎样有效地给自己解压,进而从容地面对压力,获得心灵放松的。广大教师们,如果你们能从中受益,那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正视完美 追求适度  文/马永山 邓文圣 
苏教版小学数学修订版教材删除了实验版教材中表内乘法单元里乘法竖式与除法竖式的教学内容。将除法竖式教学置于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单元进行教学,而乘法竖式教学后移到三年级“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有教师提出二年级上册不该删除乘法竖式教学,觉得乘法竖式滞后于除法竖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掌握除法竖式书写格式,将学生对除法竖式掌握的难度归咎于一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竖式教学内容被删除,笔者对此意见不敢苟同,借此
文学语言的魅力在于用词的精当和熨帖,其中动词的运用更是“炼字”的主要对象,用好了动词,情感、形象和韵味尽出。汉语言丰富多彩,表示动作的词语也是灿若繁星,而且同义、近义的现象也极为普遍,作者在运用动词之时,为什么选择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这些动词之间细微的差别正是作者的匠心之处。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引导学生换词赏析,不失为品呷语言的有效途径,这在不少名师课堂上都有所体现,王崧舟老师教学《荷花》一课中的
“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及其效果做出客观的衡量和科学的判定,也是对学生通过教育发生的行为变化予以确定的过程,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涉及到教学的各个领域,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智能发展。中小学常见的教学评价主要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为主要对象。”在此我们侧重于探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质量及学习结果的评价。    旧美术课程
我,七十年代出生,属狗,偏居浙南一隅,才疏学浅,但极其向往新教育的“阳光”;虽然有几根刺,但不扎人,故名狗尾巴草。  ——题解    各位新教育人,大家好!  我是来自浙江苍南新教育实验区的教师赖联群。  “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在山西,过河还有300里。”昨天我和实验区的老师们渡过黄河,踏上山西的土地时,我想起了这琅琅上口的歌词,心里很激动。这种激动,来自即将真实地面对许许多多网
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是否真正为教师所理解和接纳,切实地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的现实状况如何?怎样才能将评价科学的、恰当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其功能?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我走进一所小学进行观察和研究。以下是三个课堂实录片段,据此对课堂教学中评价存在的现状加以剖析。  片段1:(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飞夺泸定桥》)  师:通过学习6、7自然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从哪些地方能看出
Project是译林版《英语》(三年级起点)教材在每四个新授单元后安排的一个综合语言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其书本上的内容共2页,篇幅较短,如以完成练习的形式来教学,一节课足矣。很显然,这与教材编者的意图相悖。如何将Project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值得一线教师深思。近日,笔者观摩了一节市级公开课,内容为五年级上册Project 1
【摘要】为进一步落实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关注学习过程、重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强调过程性目标达成的课程理念,我们应当深入思考、研究学生活动经验的获得是怎样的一个认知过程。在把握认知本质的基础上,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不断丰富、修正已有经验,在尝试、创新中获取新的活动经验,从而更好地实现过程性目标,并在对活动经验的反思与深化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与学科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经验获得;学习过程;认
班级控制的关键不是简单地管住几个学生,而是管理好整个班级。即使是最守纪律的和最爱学习的班级也会出现乱哄哄的现象,这就需要班主任深入了解问题出现的背后规律。    有过班主任经历的教师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班级控制的关键不是简单地管住几个学生,而是管理好整个班级。但是,即使是最守纪律的和最爱学习的班级也会出现乱哄哄的现象,这就需要班主任深入了解问题出现的背后规律。这样就会发现其实有些问题往往是
编者按:    追求另类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时尚,  也是一种通病,  教育也不能免俗。  近几年来,  各种各样的另类教育花样翻新、层出不穷,  不断地触动中国教育敏感的神经,  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也招致了种种激烈的论争。  在是与非、真与假、创新与复古、探索与作秀、激进与保守的种种判定中间,  拷问的其实已不仅仅是另类教育本身,  也直接拷问着我们整个现存的教育制度。  也许这才是种种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