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所说的“空白”,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巧妙铺设,抛砖引玉,不作讲授,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的思维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纵横驰骋,主动地去发现问题,然后教师协同学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艺术
Teaching of Reading "blank" Art
Chen Yali
【Abstract】The paper said "blank" means in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and teachers cleverly laying, initiate, not to teach, the classroom to the students, so their thinking in a certain time and space, dash, active to discover the problem, then coordination student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Reading; Teaching; Art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个观点已经得到教学工作者的认同,但是,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恐怕还是令不少授课者担心。其实,从填鸭式的“满堂灌”到连环炮式的“满堂问”这中间有了一定进步,而从教师“满堂问”到学生多思的“创新教育”则是一大进步。田慧生博士在《创新教育与课堂改革》的报告中指出: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标志之一是学生应当有充分自由思考的空间。换句话讲,在教学中,教师留出足够的“空白”,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质疑、释疑,而不是教师设疑、学生被牵着鼻子答疑,是中学创新教育的有益尝试。
1.创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气氛,是实现“空白”的前提
看起来,师生间平等民主的关系与学生思考问题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实际上,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乐意去思考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师要改变“师道尊严”的思想,把学生视为精神与我们等同的服务对象,以平等的思想,民主的作风对待每一位学生。
如何实现教学中平等民主的氛围,关键在于教师的言行举止。如果课堂教学上教师惯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生硬的语气,毫不客气地评价学生答题时的失误,长期下去,课堂教学气氛将会死气沉沉,难以引人响应。有经验的教师是以亲切友好的态度,肯定的语气对待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哪怕学生的答问毫无可取之处,也要从他答题的表情、声音、姿势、态度等中去挖掘潜力,给予热情地肯定或鼓励,使他们对学习增强信心、勇气和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这种平等、民主的氛围中畅所欲言,积极参与。
2.培养协作精神,是实施“空白”的必要条件
一个班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智力参差不齐,不同层次的学生认识问题的层次和深度也会不同。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将每个问题都拿出来讲和评,但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段“空白”里参与学习,并得到一点点成功的体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注意到敢于面对全班同学能大胆提出疑问的学生往往是成绩及素质较优的学生,如果只有少数几个学生撑起质疑的天空,那么这不是我们所讲的那种真正意义上的“空白”。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倡导协作学习。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利用学生中的“差异资源”,通过组内成员互相交流、探讨,使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也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浅显易懂的问题和无价值的问题将在组内解决和淘汰,有难度的问题留待下一步来共同探讨。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去解决重点问题,课堂效益就会大大提高。
3.教授学法,是实施“空白”的关键
学生在学习中会有这样的体验,面对全新的课文不知怎样去学,从哪个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如果教师不在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学生往往不知所措,这样的课堂将是不能引起波澜的“空白”。要实施课堂的“空白”,关键在于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3.1 交给学生学习各类文体的步骤。一篇文章的教学方法多种,但教学的步骤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古文学习分三步走:疏通文意——把握思路——熟读成诵;小说教学分四步:理情节——研人物——析环境——揭主题;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的教学步骤也有一定的规律。教师不妨将各种文体学习的一般步骤交给学生,那么,以后在遇到这类文体时,学生能借助这种程式去阅读文章。
3.2 教会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初中语文教材涉及到的文体约有七种,它们在六册书中反复出现。虽然每篇文章的学习目标各有独立性。但是,同类文体的学习重点有相似之处。学生初次接触某类文体时,教师要指导他们掌握该文章的学习重点。例如,古文的重点:懂得常用文言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和写法,熟读或背诵课文。小说的重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小说主题。说明文的重点:弄清事物的特征,明确说明方法、顺序等等。当学生学会把握学习重点后,在以后遇到的类似文体中,阅读分析起来就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精心备课,巧设“空白”
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忽视,但教师的“引导”也非常重要。只有对教学的整个过程精心设计,才能制造“空白”,引导学生进入设定的圈子内。以笔者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造出“空白”。
4.1 留出“空白”,达成学习目标。我们知道,目标有导向功能,明确了学习目标,学生就会在目标的驱动下,主动去获取知识。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去确立学习目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前面已经介绍,学生在初学某种文体时,知道了如何把握学习重点,按什么步骤去分析文章。面对新的课文,教师无需大包大揽,可以利用整体观念指导学生,使他们能迅速确立学习目标。因为,语文教材是按一定系统编写的。一篇篇课文构成一个个单元。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单元要求是各篇课文的基本目标,各篇课文既承担了单元的教学任务,同时又有自己目标的独立性。授新课时,教师只需提示学生阅读单元说明,回忆学习方法,然后留出“空白”。学生将两者联系起来思考,基本上就能明确该课的学习目标。当然,单元内各篇课文在目标上有共性,但是由于其写法或内容的不同,目标也会有差异。在学生认定目标时要提醒他们将此考虑在内,教师稍加点拨,完整的学习目标就可以制定好了。
4.2 留出“空白”,初探课文。阅读课文遵循的原则是整体——部分——整体,所谓的整体是指学生通过阅读,从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初读课文时,教师留出“空白”给学生阅读,若是语言优美、生动、感情丰富的文章,可以采用多种朗读的形式来进行;其它语言风格的文章,可以采用默读为主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扫清字音、词义的障碍,然后谈谈对课文整体的感受。教师暂时不做评价,要学生带着问题继续阅读,并验证对错。
4.3 留出“空白”,研读课文。带着问题,进入对“局部”的研究阅读。如果上次阅读称为粗读的话,这次阅读则称之为精读。见过一些语文课,教师指导学生概括各段意思,同时,结合课后的思考题目进行讲解,据此归纳文章的中心就算是学生掌握了本课。其实不然,这是架空的分析方法,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文章。语文教学离不开语言文字的教学,真正的语文课是通过对文章的字、词、句、段的理解,进而达到对全文的理解,对主旨的理解。
再读课文,教师对学生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你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问题没弄懂?你喜欢哪些词句,为什么?学生阅读和思考后,分小组交流,协作质疑、释疑,然后小组又推选学生代表向全班汇报交流结果,提出他们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如果不分主次一一解答,既耗费了时间又不能突出学习重点,怎么办?首先将问题归类;许许多多的问题无外乎两个方面的内容:对词句的理解;对段落、主旨的理解。其次是,依据教学目标取舍问题之后再分析。
对词句的理解,如果它们没有牵涉到全文,应该及时解决,避免问题过于集中,东一词、西一句的释疑,没有一个中心贯穿其中,给学生造成支离破碎的感觉。当然,解答这些问题的权力依然交给学生。学生甲提出的问题又不能自行解决时,让学生乙来协助解决。一些词句学生不解其意和用处时,教师不必急于回答,让学生读一读课文,从文中寻找答案,教师还应该交给学生释疑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揣摩词意、句意,用换词法比较原句的好处,从修辞的角度体会作用等等。至于牵涉到全文内容的难句,有的与写作背景有联系,有的是富含哲理的句子或主旨句。前一种情况容易解决,只要教师提供有关的背景资料,学生便能理解。后一种难句仍要联系上下文,回读相应的段落,学生也能从中捕捉到需要的信息。
让学生谈自己喜欢的词句。其实这是一个品味语言的问题,它是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础,也是新大纲的要求。学生说出了自己喜欢的词句,只知其一,还要学生说出为什么喜欢,这是知其二,有些词句体现了作者匠心独具之处,它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又是理解文章主旨的钥匙,教师要舍得留时间给学生去探讨、去研究。品味这些语言的方法可以参照上面三点。当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又从局部研读了课文,再回读全文,前后联系,课文主旨的问题也就水到渠成地解决了。
4.4 留出“空白”,拓展知识。我们知道,课文只不过是个例子,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学完了课文不能说是完成了教学任务,知识点学生是否掌握了?阅读分析能力是否已经具备?课内练习是一种检测,课外阅读更是一种检测。那么,提供拓展阅读材料,留下一个“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更广阔的空间内纵横驰骋,这种方法不是更好吗?这些阅读材料必须与课文有关,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它或者内容与原文相似,或者主题与原文相似,或者训练重点与原文相似,或者是作家的其它作品。这样长期下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有所提高,而且,学语文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
第斯多惠说过:“不好的老师是转述真理,好的老师是叫学生发现真理”。在课堂上实施“空白”,就是让学生更好的去发现真理。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自主活动、协作活动,学到的不仅是本课的知识,更重要地是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教学,使我们能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力性,让他们感到课本中不仅能学到新知识,更能懂得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习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只有经常在探索中才能发现知识的奥妙,不断地更新知识。
收稿日期:2010-11-15
【关键词】阅读;教学;艺术
Teaching of Reading "blank" Art
Chen Yali
【Abstract】The paper said "blank" means in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and teachers cleverly laying, initiate, not to teach, the classroom to the students, so their thinking in a certain time and space, dash, active to discover the problem, then coordination student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Reading; Teaching; Art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个观点已经得到教学工作者的认同,但是,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恐怕还是令不少授课者担心。其实,从填鸭式的“满堂灌”到连环炮式的“满堂问”这中间有了一定进步,而从教师“满堂问”到学生多思的“创新教育”则是一大进步。田慧生博士在《创新教育与课堂改革》的报告中指出: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标志之一是学生应当有充分自由思考的空间。换句话讲,在教学中,教师留出足够的“空白”,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质疑、释疑,而不是教师设疑、学生被牵着鼻子答疑,是中学创新教育的有益尝试。
1.创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气氛,是实现“空白”的前提
看起来,师生间平等民主的关系与学生思考问题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实际上,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乐意去思考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师要改变“师道尊严”的思想,把学生视为精神与我们等同的服务对象,以平等的思想,民主的作风对待每一位学生。
如何实现教学中平等民主的氛围,关键在于教师的言行举止。如果课堂教学上教师惯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生硬的语气,毫不客气地评价学生答题时的失误,长期下去,课堂教学气氛将会死气沉沉,难以引人响应。有经验的教师是以亲切友好的态度,肯定的语气对待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哪怕学生的答问毫无可取之处,也要从他答题的表情、声音、姿势、态度等中去挖掘潜力,给予热情地肯定或鼓励,使他们对学习增强信心、勇气和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这种平等、民主的氛围中畅所欲言,积极参与。
2.培养协作精神,是实施“空白”的必要条件
一个班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智力参差不齐,不同层次的学生认识问题的层次和深度也会不同。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将每个问题都拿出来讲和评,但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段“空白”里参与学习,并得到一点点成功的体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注意到敢于面对全班同学能大胆提出疑问的学生往往是成绩及素质较优的学生,如果只有少数几个学生撑起质疑的天空,那么这不是我们所讲的那种真正意义上的“空白”。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倡导协作学习。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利用学生中的“差异资源”,通过组内成员互相交流、探讨,使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也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浅显易懂的问题和无价值的问题将在组内解决和淘汰,有难度的问题留待下一步来共同探讨。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去解决重点问题,课堂效益就会大大提高。
3.教授学法,是实施“空白”的关键
学生在学习中会有这样的体验,面对全新的课文不知怎样去学,从哪个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如果教师不在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学生往往不知所措,这样的课堂将是不能引起波澜的“空白”。要实施课堂的“空白”,关键在于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3.1 交给学生学习各类文体的步骤。一篇文章的教学方法多种,但教学的步骤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古文学习分三步走:疏通文意——把握思路——熟读成诵;小说教学分四步:理情节——研人物——析环境——揭主题;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的教学步骤也有一定的规律。教师不妨将各种文体学习的一般步骤交给学生,那么,以后在遇到这类文体时,学生能借助这种程式去阅读文章。
3.2 教会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初中语文教材涉及到的文体约有七种,它们在六册书中反复出现。虽然每篇文章的学习目标各有独立性。但是,同类文体的学习重点有相似之处。学生初次接触某类文体时,教师要指导他们掌握该文章的学习重点。例如,古文的重点:懂得常用文言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和写法,熟读或背诵课文。小说的重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小说主题。说明文的重点:弄清事物的特征,明确说明方法、顺序等等。当学生学会把握学习重点后,在以后遇到的类似文体中,阅读分析起来就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精心备课,巧设“空白”
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忽视,但教师的“引导”也非常重要。只有对教学的整个过程精心设计,才能制造“空白”,引导学生进入设定的圈子内。以笔者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造出“空白”。
4.1 留出“空白”,达成学习目标。我们知道,目标有导向功能,明确了学习目标,学生就会在目标的驱动下,主动去获取知识。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去确立学习目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前面已经介绍,学生在初学某种文体时,知道了如何把握学习重点,按什么步骤去分析文章。面对新的课文,教师无需大包大揽,可以利用整体观念指导学生,使他们能迅速确立学习目标。因为,语文教材是按一定系统编写的。一篇篇课文构成一个个单元。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单元要求是各篇课文的基本目标,各篇课文既承担了单元的教学任务,同时又有自己目标的独立性。授新课时,教师只需提示学生阅读单元说明,回忆学习方法,然后留出“空白”。学生将两者联系起来思考,基本上就能明确该课的学习目标。当然,单元内各篇课文在目标上有共性,但是由于其写法或内容的不同,目标也会有差异。在学生认定目标时要提醒他们将此考虑在内,教师稍加点拨,完整的学习目标就可以制定好了。
4.2 留出“空白”,初探课文。阅读课文遵循的原则是整体——部分——整体,所谓的整体是指学生通过阅读,从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初读课文时,教师留出“空白”给学生阅读,若是语言优美、生动、感情丰富的文章,可以采用多种朗读的形式来进行;其它语言风格的文章,可以采用默读为主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扫清字音、词义的障碍,然后谈谈对课文整体的感受。教师暂时不做评价,要学生带着问题继续阅读,并验证对错。
4.3 留出“空白”,研读课文。带着问题,进入对“局部”的研究阅读。如果上次阅读称为粗读的话,这次阅读则称之为精读。见过一些语文课,教师指导学生概括各段意思,同时,结合课后的思考题目进行讲解,据此归纳文章的中心就算是学生掌握了本课。其实不然,这是架空的分析方法,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文章。语文教学离不开语言文字的教学,真正的语文课是通过对文章的字、词、句、段的理解,进而达到对全文的理解,对主旨的理解。
再读课文,教师对学生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你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问题没弄懂?你喜欢哪些词句,为什么?学生阅读和思考后,分小组交流,协作质疑、释疑,然后小组又推选学生代表向全班汇报交流结果,提出他们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如果不分主次一一解答,既耗费了时间又不能突出学习重点,怎么办?首先将问题归类;许许多多的问题无外乎两个方面的内容:对词句的理解;对段落、主旨的理解。其次是,依据教学目标取舍问题之后再分析。
对词句的理解,如果它们没有牵涉到全文,应该及时解决,避免问题过于集中,东一词、西一句的释疑,没有一个中心贯穿其中,给学生造成支离破碎的感觉。当然,解答这些问题的权力依然交给学生。学生甲提出的问题又不能自行解决时,让学生乙来协助解决。一些词句学生不解其意和用处时,教师不必急于回答,让学生读一读课文,从文中寻找答案,教师还应该交给学生释疑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揣摩词意、句意,用换词法比较原句的好处,从修辞的角度体会作用等等。至于牵涉到全文内容的难句,有的与写作背景有联系,有的是富含哲理的句子或主旨句。前一种情况容易解决,只要教师提供有关的背景资料,学生便能理解。后一种难句仍要联系上下文,回读相应的段落,学生也能从中捕捉到需要的信息。
让学生谈自己喜欢的词句。其实这是一个品味语言的问题,它是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础,也是新大纲的要求。学生说出了自己喜欢的词句,只知其一,还要学生说出为什么喜欢,这是知其二,有些词句体现了作者匠心独具之处,它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又是理解文章主旨的钥匙,教师要舍得留时间给学生去探讨、去研究。品味这些语言的方法可以参照上面三点。当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又从局部研读了课文,再回读全文,前后联系,课文主旨的问题也就水到渠成地解决了。
4.4 留出“空白”,拓展知识。我们知道,课文只不过是个例子,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学完了课文不能说是完成了教学任务,知识点学生是否掌握了?阅读分析能力是否已经具备?课内练习是一种检测,课外阅读更是一种检测。那么,提供拓展阅读材料,留下一个“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更广阔的空间内纵横驰骋,这种方法不是更好吗?这些阅读材料必须与课文有关,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它或者内容与原文相似,或者主题与原文相似,或者训练重点与原文相似,或者是作家的其它作品。这样长期下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有所提高,而且,学语文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
第斯多惠说过:“不好的老师是转述真理,好的老师是叫学生发现真理”。在课堂上实施“空白”,就是让学生更好的去发现真理。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自主活动、协作活动,学到的不仅是本课的知识,更重要地是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教学,使我们能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力性,让他们感到课本中不仅能学到新知识,更能懂得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习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只有经常在探索中才能发现知识的奥妙,不断地更新知识。
收稿日期:201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