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层检察院信息化建设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eni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检察院机关自2000年科技强检检会议后,信息化建设力度逐步加大,网络硬件建设和应用软件开发利用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基层检察院在信息化建设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基层检察工作实际,对此进行粗浅探析。
  一、囿于基层检察院资金实力有限以及人才引进等原因,观念滞后、缺乏人才、缺乏资金是基层院检察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思想观念落后,是基层院检察信息化建设的思想阻力
  检察机关中部分干警在思想观念中存在着只须懂法就可以胜任检察工作的观念,对信息化的了解也仅限于信息化就是用微机打字、信息化就是上因特网,对信息化范围、信息化开展的意义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检察工作有着什么样的作用。这就是基层检察院阻碍现代化与办案结合的因素,对于怎样把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到检察工作中来、如何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检察工作的发展,研究较少,重视不足。这种现状是基层检察机关加快信息化进程,推动办公、办案现代化发展缓慢的因素,制约了检察工作的与时俱进,全面开展。
  (二)、专业人才短缺,使基层院检察信息化建设力不从心
  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工作存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信息技术人才严重短缺。从目前来看,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在过去所接受的专业培训中几乎不存在信息技术知识,而专门的技术人员又大多为会计、法医、摄像等类型人员,因此对于信息技术这门科技含量很高的综合技术,显得束手无策,很难提出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很难得心应手地组织建设信息化建设。对于有一些信息化建设的基层检察院,因为人才缺乏,使先进的信息化设备不能使用或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成摆设品。
  (三)、资金短缺,基层院检察信息化建设难以保障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高技术、高投入、高效能的现代化基础建设,必须要有足够的建设经费作保证。它所涉及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购置。因为检察机关建设经费应由各级地方政府专项划拔。然而人民检察院所依赖的经费划拨部门却往往因为各种原因,不能保障和支持检察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因此检察机关在信息化建设上只能是等米下锅,信息化建设得不到有效保障。
  二、基層院检察信息化建设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信息科学技术是当今现代化最显著的标志和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社会的生产发展受着极大的影响。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提高检察机关办公、办案效率和应对突发案件的快速处理能力,已成为检察工作发展和融入社会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科技强检的重要途径,也是更好的履行检察机关职能,维护法律尊严的有力保证。因此基层检察机关应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通过各种方法提高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工作的必要性认识,消除思想上存在的误区。
  (二)下大力气、多渠道筹集信息化建设资金
  经费投入是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基层检察机关的一把手应积极主动地向地方党委和政府汇报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情况,勤请示、常汇报,积极反映建设经费紧缺的困难,力争把此项建设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各院的信息化领导小组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采取有力措施,千方百计,广开渠道,保证建设经费足额、按时到位。
  (三)以经济、实用、高效为原则组织信息化建设
  为保证检察信息化建设能规范、有序、高效地进行,基层检察院必须严格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规范、统一应用软件、统一管理"的建设原则。在建设中要立足本院实际,以经济、实用、高效为原则,高起点建设、高水平设计、高技术配置。避免盲目建设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笔者认为信息化建设中最基本项目应该有以下几个:
  1、购置实用的检察业务办公系统软件,实现办公办案自动化。一是基层院可根据本院情况可以自行开发或购买相应的检察业务及办公系统软件。以各项检察业务为中心,体现批捕、起诉、法纪、监所、反贪、控申等办案业务流程,所有个案信息由办案人员输入后,按照职责权限自动流转给相应的负责人,由负责人做出相应的处理或决定。二是办公系统,将各类办公公文处理、各种规章制度、信息、情况均放在局域网上,通过浏览器进行网上公文写作、批示、阅读。从而实现办案、办公信息的流程化、信息化、无纸化、现代化。
  2、购置专项功能的应用软件,提高检察机关的信息化建设程度。购置法律法规检索系统,实现法律法规的便捷查询;购置多媒体示证系统,强化公诉人出庭示证效果;购置举报自动受理系统,实现举报受理自动接听、自动应答、提供咨询、自动录音和24小时无人值守;购置建设审讯数字录像监控系统,实现审讯过程的实时录像、录像信息局域网内实时传送、监控微机实时显示,录像资料的数字化形式硬盘存储。
  (三)人员培训,确保信息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根据全国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各级人民检察院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没有专门人才的情况下,加大全员培训力度,从实际工作出发,从实际应用出发,努力提高全员干警的信息化素质。可以采取 "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请"是请计算机方面的人才来院给全院干警授课,利用建成的网络现场传授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送"是送干警接受培训。也可以选拔有微机基础知识的干警做教员,通过他们的"传、帮、带",使全体干警熟练掌握了局域网操作的基本技能、应用软件使用。积极组织干警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提高计算机使用水平。
  检察技术要发展,科技是支撑,我们相信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在党委和政府支持下,只要始终不渝的坚持“科技强检”的战略和小平同志倡导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大胆改革、与时俱进、共同努力,基层院信息化建设水平一定能够得到不断提高,一定会为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其他文献
人民监督员制度当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通过立法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将人民监督员制度贯彻到司法活动中,以保证这一制度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保证其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据。笔者试从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理基础和立法探讨两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一、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基础  (一)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制度的创新。  人民监督员制度,即人民监督员按照既定的程序和规则监督检察机关执法活动,意味着在检察工作中增设了一条人民
期刊
《规定》第四条:“检察机关应当设立人民监督员办公室,作为人民监督员的办事机构。”实践中对人民监督员办公室的设置,目前主要有三种情况:设有研究室的检察机关,将人民监督员办公室设在研究室;未设研究室的一般在办公室政工、监察等部门;个别县区院单独设立人民监督员办公室。随着各地人民监督员办公室作为独立机构设置,其组织、协调、服務、管理、制约等职能进一步完善,人民监督员办公室与各有关业务部门的联系进一步密切
期刊
加强检察院信息化建设是科技强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察工作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统筹规划加强检察信息化建设,提高检察院规范化水平,是一个应该认真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科学技術的日新月异,信息化已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网络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促进了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期刊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指检察机关在办理具体案件的过程中,依照一定的程序,从社会各界中选择某些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较高法律素养的人担任人民监督员,以确保案件公正处理,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制度。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全面实施,制度保障是关键,必须建立起一系列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保障机制。这有利于促进人民监督员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充分发挥其保证檢察权依法正确行使。  一、观念保障  人民监督员制度建立以来,引起了法学
期刊
人民监督员制度在设计中赋予了人民监督员了解权、询问权、建议权、评议权、表决权等监督权力。人民监督员可以通过听取检察官案件汇报、向检察官提问、听取检察官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听取有关人员陈述、听取律师意见等途径拥有案件信息的知悉权。人民监督员的知情权,是人民监督员各项权利的保障,亦是做好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人民监督员知情权的研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一、人民监督员知情权的
期刊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高检院在司法体制改革中推进检察改革的一项重要探索,根本目的在于加强对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监督,从制度上保障检察权的正确行使。司法领域任何改革的终极目标都是追求司法公正,人民监督员制度是在检察官法律专业评判的基础上,引进了公众的内心良知尺度,把社会评价和法律评价结合起来,使法度和情理更好地平衡,这不失为保障公平、公正的有益尝试。目前,人民监督员制度还处于试行阶段,虽然取得了初步
期刊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我国检察机关在现行的法律框架内,为完善直接侦查案件的外部监督机制而进行的一项有益尝试,是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不仅直接体现了刑事诉讼程序中的民主监督,在程序上制约检察权,有效防止司法腐败,更有助于公众与检察机关沟通,树立检察機关的司法权威,促进和提高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质量和水平,是完善检察制度,实现司法公正的新途径。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对于人民群众有效监督检
期刊
上访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近年来越级访、重复访、集体访、过激访不断增多,有些地方甚至严重影响了党政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虽然在所有的上访问题中,涉检上访只占很小的比例,但这很小的一部分也严重影响了检察机关“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因此,妥善解决涉检上访问题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检验检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是检察机关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
期刊
人民监督员制度作为一项积极的司法改革探索,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人们对这项制度的评价褒贬不一。笔者认为,人民监督员制度具有丰富的法理基础,具有不同于其他制度的独立价值,应当坚持并完善这一制度。  一、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理基础  1、人民监督员制度体现了宪法的基本精神。在我国政治体制中,人民享有广泛的参政权,人民亦享有广泛的管理社会各项公共事物的权力,其中当然包括我国的司法
期刊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理论基础由四个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方面组成:人民主权、司法民主、司法公正、权力监督。人民主权既是个政治命题又是个法律命题,是整个制度的理论基石;人民主权又表现为多个方面,其中,主司法之权是其题中应有之意,即司法民主;之所以要求司法民主,是出于对公正的追求,即司法公正;为保证司法权公正运行,权力的监督机制又是其必然要求,即权力监督,而人民监督员制度归根到底就是一项监督制度,权力监督是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