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重构的必要与可能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yal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诗歌之部”,打破了传统教材的框架,开创了全新的体例,对于实践新课改的理念做了非常有益的尝试,但教材编写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材的建构方式脱离高中学情,也不太符合诗歌教学的基本规律;诗歌选篇偏少,名家名作缺席,选修教材的特质不鲜明;诗歌散文合编,内容庞杂,课时紧张,很难落实课程目标。鉴于此,必需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进行教材重构,才能落实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教材 重构 诗歌教学
  
   很多老师有一个误解,认为新课改就是改教材,教新教材就是实施新课改。所以,新课改之后,许多教师还是一本教材当家,“一本教参打天下”,满足于把教参搬到教案上,再“贩”到课堂上,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其实,新课改最根本的是教师改变观念。那种过分依赖教材、以教材为圭臬的做法,是违背新课程理念的。在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在课程視野的关照下对教材进行重构,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才能更有效地落实课改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科书具有开放性,“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和选择的空间”,“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視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参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解读》则对“课程标准”的新内涵做了更为明确地说明:“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这些论述,令人耳目一新,无疑将对旧的教材观形成有力的冲击。作为一线教师,对这些新的理念,不能熟視无睹,更不能抱残守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更新观念,形成新的教材观。
  “用教材教”不是抛弃教材,而是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审視利弊,大胆取舍,合理补充,有效重组,以更科学、更有效地“教教材”,是谓“教材重构”。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诗歌之部”,打破了传统教材的框架,开创了全新的体例,对于实践新课改的理念做了非常有益的尝试,功不可没。但毋庸讳言,教材编写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教材的建构方式脱离高中学情,也不太符合诗歌教学的基本规律。
  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教授们不一定熟悉中学的教学现状,也不一定了解当代高中生古诗词修养所达到的程度。从实际情况看,高中学生古典诗歌的积累非常有限:初中阶段绝大多数学校只是要求学生背诵基本篇目,很少有具体的鉴赏实践和鉴赏方法指导;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必修2和必修3中的古代诗歌总共只有13首。以如此薄弱的古诗积累,在高中匆忙进入古典诗歌选修课的学习,很明显先天不足。
  选修教材“诗歌部”以诗歌鉴赏的理论和方法为主线建构教材、组成教学单元,将教材分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涵咏诗韵”三个单元,分别将“把握诗歌的意境”“探究诗歌的意旨”“体会诗歌的声韵”当作每一单元的学习重点,这一构想的意图是,在诗歌鉴赏基本方法的指导下,引领学生尽快进入鉴赏状态,掌握鉴赏方法,以收到举一反三的功效。其用意固然是好的,也把握了诗歌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就诗歌鉴赏的基本规律而言,应该是由感性而理性,先有大量的鉴赏实践,然后才可能领悟个中三昧,这个过程是“举三反一”,甚至是“举百反一”;同时,高中生毕竟不同于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的学生,基本积累有限,对他们来说,大量而具体的鉴赏实践对提高鉴赏水平更为有效。正如著名学者周啸天先生所说:“正如学习游泳不能单靠书本一样,提高鉴赏力也不能仅凭读点文学理论可以凑效,具体的阅读与欣赏才是不二法门。”
  与其他几个版本的古代诗歌选修教材相比,也可以看出人教版这一部分建构所存在的问题。
  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分为“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创新求变的中唐诗、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格高韵远”的北宋词、“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龙腾虎掷”的稼轩词等单元,是以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文学风格和文学流派为依据编写的。
  粤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元曲选读》分为“唐诗之旅”“漫步宋词”“聆听元散曲”三个部分,每部分又分若干单元,比如“唐诗之旅”中的盛唐诗分为“基本阅读”和“拓展阅读”两部分:基本阅读的主要内容是“王维诗四首”“李白诗四首”“杜甫诗五首”,拓展阅读的主要内容是“即景抒情诗四首”“山水田园诗四首”“边塞战争诗四首”。管中窥豹,可见此教材也是以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文学风格和文学流派为依据编写的。
  语文版选修教材《唐宋诗词鉴赏》分“山水胜色”“边塞军旅”“咏史怀古”等十一个单元,是以题材和风格流派为依据编写的。
  从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笔者认为后三种选修教材更符合当前高中生的学情,也更有利于实施教学。如果不对人教版教材进行重构,学生很可能对古典诗歌发展的脉络以及主要题材、风格、流派等印象模糊,一派混沌。
  因此,尽管注重理论建设的想法为中学语文教育界注入了活力,但同时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笔者以为,这种建构模式“可爱而不可行”,至少离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实际比较远。
  (2)诗歌选篇偏少,名家名作缺席,选修教材的特质不鲜明。
  一本主要内容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选修教材,选篇首先要达到一定的量。不好说具体数量为多少最合适,但可以通过比较说明问题。比如,同样是诗歌选修教材,上述四种版本诗歌选修教材的选篇数量(不包括课后练习中的诗篇)就有很大的差距:
   不难看出,人教版诗歌选修教材选篇的数量远远低于其他三种版本。选篇达不到一定的数量,如何让学生在具体的鉴赏实践中学习鉴赏的基本方法,“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从而最终达成选修课的教学目标?
  笔者以为,一本好的诗歌选修教材应该是一部出色的诗歌选本。清代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其影响为其他唐诗选本望尘莫及。主要原因是:(一)入选的诗人主要是大家、名家,以及在唐诗发展过程中有一定影响的诗人。这样,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二)入选诗篇都较注重诗歌本身的艺术性和诗味,诗歌有鲜明的形象,强烈的激情,优美的意境,浓郁的诗味,因而能“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诗品序》)。
  以上述标准衡量,人教版教材很明显是有不足的。比如,教材没有选欧阳修、辛弃疾、柳永等宋词名家的作品,宋诗则只选了陆游的《书愤》一首,元曲只选了睢景臣的《高祖还乡》一首,而这两首均非宋诗、元曲的代表作,选黄遵宪的《今别离》则有凑数之嫌。名家名作缺席,对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段蜻蜓点水,所选非人,难免使这本选修教材的品质大打折扣。其他诸如风格流派、诗词格律等,尽管偶有涉及,但基本上是语焉不详。可见,教材存在着巨大的重构空间。
  (3)诗歌散文合编,内容庞杂,课时紧张,很难落实课程目标。
  按照使用该教材的多数中学的教学计划,《中国古代诗歌诗歌散文欣赏》在高一下学期的第二学段完成。即30首诗歌和18篇古文要在9周内完成,这样的教材和这样的安排很明显严重脱离中学教学实际。结果只能是教师拼命赶进度,学生马不停蹄地换思路。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教学,只能说开过这门课程,实际效果可想而知。
  从平时教研活动学校间的交流来看,老师们关心最多地是“进度”,即如何把教材上完。这固然有教师自身教材观没有改变的原因,但深层原因还是教材编写本身不合理。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高中学生的薄弱环节,更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与其将诗歌散文搅在一起煮成一锅夹生饭,还不如将二者分开,作为两门课程,分两个学段完成。其实,其他版本的选修教材都是这样做的。如苏教版除《唐诗宋词选读》外,还有《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语文版除了《唐宋诗词鉴赏》外,还有《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粤教版除了《唐诗宋词元曲选读》,还有《唐宋散文选读》。后三者的设置很明显更合理,教师学生都能很从容地应对,教学效果当然更好。
  鉴于此,有必要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分为诗歌和散文两门课程,分两个学段完成,以使之更符合教学实际,也更符合选修之名。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市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思维共振,就是人们认识之间相互感应、撞击、不断激发出灵感和智慧的过程,这一过程又是通过个体思维共振与群体思维共振来实现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创造思维的转换过程,正是教学创造思维主客体认识之间互相感应、撞击、不断激发灵感和智慧的过程。语文教师应把握好新课程的特点,掌握学生的阅读心理、思维规律,利用好思维共振原理,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深层对话。对话者与文本、作者、他人有效互动、心灵碰撞、思想交
柳永发展了词体。在他留存的二百多首词中,所用词调竟有一百五十个之多,大部分为前所未见。他以旧腔改造或自制新调,对词的解放和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直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上承敦煌曲,又习民间口语俚词,下开金元,富于音乐美和建筑美。  柳永善于向民间汲取营养,学习通俗的语言和铺叙手法;同时还善于把叙事、抒情、写景融为一体。在内容上,反映都市的繁华面貌,展示市民阶层的生活状态,描写
中国画有“留白”说,中国戏剧有“虚拟”说,吟诗作文有“悬念”说,目的都是给观众和读者留点遐想和创造的空间。接受美学原理认为,“作品的美学价值是作者在创造过程中和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共同创造的,这创造的基础便是空白”。由此,我想到了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也要讲教学艺术,也应该学习这种“留白”艺术,给学生留出自由想象、自主体验的机会,体现教学艺术中虚实结合的原则。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运用这种“留白”艺术
【摘 要】近几年来,对联题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考查内容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等,考查形式也是多姿多彩。本文鉴赏林则徐的两副对联,并介绍相关对联常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 海纳百川 社稷 生死 英雄气息  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字样式,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历史悠久,影响深远。随着“新课标”理念和“大语文”观念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我国这一传统的语言
2001年宁夏灵武市进入国家新课程课改实验区。带着困惑和迷茫,我们在实践中摸索着一条适合自己的新课程改革之路。我们从形式到内容进行着一步步的探索,在相互的交流和学习中逐步总结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推动了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发展。但不可回避的是,在这条探索的道路上,我们也走过了许多弯路,在不经意间犯下的许多错误,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回首那些曾经有过的失误,依然能敦促我们不断反
近年来高考作文写作出现“高考作文”这种特殊的考试文体的现象,这就有必要重新审视新课程下如何进行高中议论文写作的备考的问题。  一、“优秀”作文暴露的问题  1.追求辞藻,缺少真实感受的“文艺腔”  动不动就用典、堆砌词藻、宣泄人生感慨的写法,在中小学生作文中很多见。我把这种文风叫做“文艺腔”。要么非常忧国忧民,要么就是“曾经沧海”般得无尽感慨。假,跟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年龄完全不相符。  2.追求
大禹治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千古传颂,因为那是大禹公而忘私,竭尽全力治理洪水,来解除民众受水患之苦的崇高行为。但是,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文本教学,也像大禹一样“三过家门而不入”,那又将是一种怎样的“景观”?  事实上,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尤其是文本教学中,类似“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现象并不鲜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时候可能更多关注的是这篇文章究竟写了些什么,而没有再深入一步去探求作者为什么
作文互评自改方法,就是让学生互相评改作文,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评改别人的作文,感知自己的习作并进行比较,从中得到启发,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别人出现的问题。从字、词、句、段、修辞等方面逐步进行修改,再通过对内容、结构、写法等分析,使习作成为一篇合格作品。  互评作文的做法打破了学生写、教师改、教师评、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很乐意,他们既可以得到老师的引
新课标的“感受·鉴赏”部分明确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  下面以《兰亭集序》为例,谈谈如何通过品味文言文中的美学因素,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得到精神的享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境界。  “凤头”——渲染美的气氛  一
【摘 要】考生在高考作文中适当应用古诗词,就会化平淡为神奇。具体做法有:巧用古诗句拟题;巧用古诗句开头;巧用古诗句连缀美文;巧用古诗句收尾等。  【关键词】作文;古诗句;拟题;开头;收尾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是我国古代文人墨客思想感情与文学素养的积淀,它的语言凝练、意境优美、情感丰富,可唤起读者的联想与思考。考生在高考作文中适当引用古诗词,可以使作文构思新颖巧妙,文章语句意蕴十足,文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