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诗歌之部”,打破了传统教材的框架,开创了全新的体例,对于实践新课改的理念做了非常有益的尝试,但教材编写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材的建构方式脱离高中学情,也不太符合诗歌教学的基本规律;诗歌选篇偏少,名家名作缺席,选修教材的特质不鲜明;诗歌散文合编,内容庞杂,课时紧张,很难落实课程目标。鉴于此,必需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进行教材重构,才能落实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教材 重构 诗歌教学
很多老师有一个误解,认为新课改就是改教材,教新教材就是实施新课改。所以,新课改之后,许多教师还是一本教材当家,“一本教参打天下”,满足于把教参搬到教案上,再“贩”到课堂上,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其实,新课改最根本的是教师改变观念。那种过分依赖教材、以教材为圭臬的做法,是违背新课程理念的。在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在课程視野的关照下对教材进行重构,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才能更有效地落实课改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科书具有开放性,“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和选择的空间”,“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視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参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解读》则对“课程标准”的新内涵做了更为明确地说明:“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这些论述,令人耳目一新,无疑将对旧的教材观形成有力的冲击。作为一线教师,对这些新的理念,不能熟視无睹,更不能抱残守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更新观念,形成新的教材观。
“用教材教”不是抛弃教材,而是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审視利弊,大胆取舍,合理补充,有效重组,以更科学、更有效地“教教材”,是谓“教材重构”。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诗歌之部”,打破了传统教材的框架,开创了全新的体例,对于实践新课改的理念做了非常有益的尝试,功不可没。但毋庸讳言,教材编写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教材的建构方式脱离高中学情,也不太符合诗歌教学的基本规律。
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教授们不一定熟悉中学的教学现状,也不一定了解当代高中生古诗词修养所达到的程度。从实际情况看,高中学生古典诗歌的积累非常有限:初中阶段绝大多数学校只是要求学生背诵基本篇目,很少有具体的鉴赏实践和鉴赏方法指导;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必修2和必修3中的古代诗歌总共只有13首。以如此薄弱的古诗积累,在高中匆忙进入古典诗歌选修课的学习,很明显先天不足。
选修教材“诗歌部”以诗歌鉴赏的理论和方法为主线建构教材、组成教学单元,将教材分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涵咏诗韵”三个单元,分别将“把握诗歌的意境”“探究诗歌的意旨”“体会诗歌的声韵”当作每一单元的学习重点,这一构想的意图是,在诗歌鉴赏基本方法的指导下,引领学生尽快进入鉴赏状态,掌握鉴赏方法,以收到举一反三的功效。其用意固然是好的,也把握了诗歌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就诗歌鉴赏的基本规律而言,应该是由感性而理性,先有大量的鉴赏实践,然后才可能领悟个中三昧,这个过程是“举三反一”,甚至是“举百反一”;同时,高中生毕竟不同于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的学生,基本积累有限,对他们来说,大量而具体的鉴赏实践对提高鉴赏水平更为有效。正如著名学者周啸天先生所说:“正如学习游泳不能单靠书本一样,提高鉴赏力也不能仅凭读点文学理论可以凑效,具体的阅读与欣赏才是不二法门。”
与其他几个版本的古代诗歌选修教材相比,也可以看出人教版这一部分建构所存在的问题。
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分为“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创新求变的中唐诗、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格高韵远”的北宋词、“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龙腾虎掷”的稼轩词等单元,是以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文学风格和文学流派为依据编写的。
粤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元曲选读》分为“唐诗之旅”“漫步宋词”“聆听元散曲”三个部分,每部分又分若干单元,比如“唐诗之旅”中的盛唐诗分为“基本阅读”和“拓展阅读”两部分:基本阅读的主要内容是“王维诗四首”“李白诗四首”“杜甫诗五首”,拓展阅读的主要内容是“即景抒情诗四首”“山水田园诗四首”“边塞战争诗四首”。管中窥豹,可见此教材也是以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文学风格和文学流派为依据编写的。
语文版选修教材《唐宋诗词鉴赏》分“山水胜色”“边塞军旅”“咏史怀古”等十一个单元,是以题材和风格流派为依据编写的。
从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笔者认为后三种选修教材更符合当前高中生的学情,也更有利于实施教学。如果不对人教版教材进行重构,学生很可能对古典诗歌发展的脉络以及主要题材、风格、流派等印象模糊,一派混沌。
因此,尽管注重理论建设的想法为中学语文教育界注入了活力,但同时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笔者以为,这种建构模式“可爱而不可行”,至少离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实际比较远。
(2)诗歌选篇偏少,名家名作缺席,选修教材的特质不鲜明。
一本主要内容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选修教材,选篇首先要达到一定的量。不好说具体数量为多少最合适,但可以通过比较说明问题。比如,同样是诗歌选修教材,上述四种版本诗歌选修教材的选篇数量(不包括课后练习中的诗篇)就有很大的差距:
不难看出,人教版诗歌选修教材选篇的数量远远低于其他三种版本。选篇达不到一定的数量,如何让学生在具体的鉴赏实践中学习鉴赏的基本方法,“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从而最终达成选修课的教学目标?
笔者以为,一本好的诗歌选修教材应该是一部出色的诗歌选本。清代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其影响为其他唐诗选本望尘莫及。主要原因是:(一)入选的诗人主要是大家、名家,以及在唐诗发展过程中有一定影响的诗人。这样,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二)入选诗篇都较注重诗歌本身的艺术性和诗味,诗歌有鲜明的形象,强烈的激情,优美的意境,浓郁的诗味,因而能“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诗品序》)。
以上述标准衡量,人教版教材很明显是有不足的。比如,教材没有选欧阳修、辛弃疾、柳永等宋词名家的作品,宋诗则只选了陆游的《书愤》一首,元曲只选了睢景臣的《高祖还乡》一首,而这两首均非宋诗、元曲的代表作,选黄遵宪的《今别离》则有凑数之嫌。名家名作缺席,对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段蜻蜓点水,所选非人,难免使这本选修教材的品质大打折扣。其他诸如风格流派、诗词格律等,尽管偶有涉及,但基本上是语焉不详。可见,教材存在着巨大的重构空间。
(3)诗歌散文合编,内容庞杂,课时紧张,很难落实课程目标。
按照使用该教材的多数中学的教学计划,《中国古代诗歌诗歌散文欣赏》在高一下学期的第二学段完成。即30首诗歌和18篇古文要在9周内完成,这样的教材和这样的安排很明显严重脱离中学教学实际。结果只能是教师拼命赶进度,学生马不停蹄地换思路。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教学,只能说开过这门课程,实际效果可想而知。
从平时教研活动学校间的交流来看,老师们关心最多地是“进度”,即如何把教材上完。这固然有教师自身教材观没有改变的原因,但深层原因还是教材编写本身不合理。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高中学生的薄弱环节,更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与其将诗歌散文搅在一起煮成一锅夹生饭,还不如将二者分开,作为两门课程,分两个学段完成。其实,其他版本的选修教材都是这样做的。如苏教版除《唐诗宋词选读》外,还有《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语文版除了《唐宋诗词鉴赏》外,还有《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粤教版除了《唐诗宋词元曲选读》,还有《唐宋散文选读》。后三者的设置很明显更合理,教师学生都能很从容地应对,教学效果当然更好。
鉴于此,有必要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分为诗歌和散文两门课程,分两个学段完成,以使之更符合教学实际,也更符合选修之名。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市第三中学。
【关键词】教材 重构 诗歌教学
很多老师有一个误解,认为新课改就是改教材,教新教材就是实施新课改。所以,新课改之后,许多教师还是一本教材当家,“一本教参打天下”,满足于把教参搬到教案上,再“贩”到课堂上,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其实,新课改最根本的是教师改变观念。那种过分依赖教材、以教材为圭臬的做法,是违背新课程理念的。在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在课程視野的关照下对教材进行重构,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才能更有效地落实课改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科书具有开放性,“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和选择的空间”,“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視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参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解读》则对“课程标准”的新内涵做了更为明确地说明:“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这些论述,令人耳目一新,无疑将对旧的教材观形成有力的冲击。作为一线教师,对这些新的理念,不能熟視无睹,更不能抱残守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更新观念,形成新的教材观。
“用教材教”不是抛弃教材,而是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审視利弊,大胆取舍,合理补充,有效重组,以更科学、更有效地“教教材”,是谓“教材重构”。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诗歌之部”,打破了传统教材的框架,开创了全新的体例,对于实践新课改的理念做了非常有益的尝试,功不可没。但毋庸讳言,教材编写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教材的建构方式脱离高中学情,也不太符合诗歌教学的基本规律。
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教授们不一定熟悉中学的教学现状,也不一定了解当代高中生古诗词修养所达到的程度。从实际情况看,高中学生古典诗歌的积累非常有限:初中阶段绝大多数学校只是要求学生背诵基本篇目,很少有具体的鉴赏实践和鉴赏方法指导;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必修2和必修3中的古代诗歌总共只有13首。以如此薄弱的古诗积累,在高中匆忙进入古典诗歌选修课的学习,很明显先天不足。
选修教材“诗歌部”以诗歌鉴赏的理论和方法为主线建构教材、组成教学单元,将教材分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涵咏诗韵”三个单元,分别将“把握诗歌的意境”“探究诗歌的意旨”“体会诗歌的声韵”当作每一单元的学习重点,这一构想的意图是,在诗歌鉴赏基本方法的指导下,引领学生尽快进入鉴赏状态,掌握鉴赏方法,以收到举一反三的功效。其用意固然是好的,也把握了诗歌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就诗歌鉴赏的基本规律而言,应该是由感性而理性,先有大量的鉴赏实践,然后才可能领悟个中三昧,这个过程是“举三反一”,甚至是“举百反一”;同时,高中生毕竟不同于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的学生,基本积累有限,对他们来说,大量而具体的鉴赏实践对提高鉴赏水平更为有效。正如著名学者周啸天先生所说:“正如学习游泳不能单靠书本一样,提高鉴赏力也不能仅凭读点文学理论可以凑效,具体的阅读与欣赏才是不二法门。”
与其他几个版本的古代诗歌选修教材相比,也可以看出人教版这一部分建构所存在的问题。
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分为“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创新求变的中唐诗、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格高韵远”的北宋词、“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龙腾虎掷”的稼轩词等单元,是以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文学风格和文学流派为依据编写的。
粤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元曲选读》分为“唐诗之旅”“漫步宋词”“聆听元散曲”三个部分,每部分又分若干单元,比如“唐诗之旅”中的盛唐诗分为“基本阅读”和“拓展阅读”两部分:基本阅读的主要内容是“王维诗四首”“李白诗四首”“杜甫诗五首”,拓展阅读的主要内容是“即景抒情诗四首”“山水田园诗四首”“边塞战争诗四首”。管中窥豹,可见此教材也是以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文学风格和文学流派为依据编写的。
语文版选修教材《唐宋诗词鉴赏》分“山水胜色”“边塞军旅”“咏史怀古”等十一个单元,是以题材和风格流派为依据编写的。
从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笔者认为后三种选修教材更符合当前高中生的学情,也更有利于实施教学。如果不对人教版教材进行重构,学生很可能对古典诗歌发展的脉络以及主要题材、风格、流派等印象模糊,一派混沌。
因此,尽管注重理论建设的想法为中学语文教育界注入了活力,但同时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笔者以为,这种建构模式“可爱而不可行”,至少离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实际比较远。
(2)诗歌选篇偏少,名家名作缺席,选修教材的特质不鲜明。
一本主要内容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选修教材,选篇首先要达到一定的量。不好说具体数量为多少最合适,但可以通过比较说明问题。比如,同样是诗歌选修教材,上述四种版本诗歌选修教材的选篇数量(不包括课后练习中的诗篇)就有很大的差距:
不难看出,人教版诗歌选修教材选篇的数量远远低于其他三种版本。选篇达不到一定的数量,如何让学生在具体的鉴赏实践中学习鉴赏的基本方法,“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从而最终达成选修课的教学目标?
笔者以为,一本好的诗歌选修教材应该是一部出色的诗歌选本。清代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其影响为其他唐诗选本望尘莫及。主要原因是:(一)入选的诗人主要是大家、名家,以及在唐诗发展过程中有一定影响的诗人。这样,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二)入选诗篇都较注重诗歌本身的艺术性和诗味,诗歌有鲜明的形象,强烈的激情,优美的意境,浓郁的诗味,因而能“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诗品序》)。
以上述标准衡量,人教版教材很明显是有不足的。比如,教材没有选欧阳修、辛弃疾、柳永等宋词名家的作品,宋诗则只选了陆游的《书愤》一首,元曲只选了睢景臣的《高祖还乡》一首,而这两首均非宋诗、元曲的代表作,选黄遵宪的《今别离》则有凑数之嫌。名家名作缺席,对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段蜻蜓点水,所选非人,难免使这本选修教材的品质大打折扣。其他诸如风格流派、诗词格律等,尽管偶有涉及,但基本上是语焉不详。可见,教材存在着巨大的重构空间。
(3)诗歌散文合编,内容庞杂,课时紧张,很难落实课程目标。
按照使用该教材的多数中学的教学计划,《中国古代诗歌诗歌散文欣赏》在高一下学期的第二学段完成。即30首诗歌和18篇古文要在9周内完成,这样的教材和这样的安排很明显严重脱离中学教学实际。结果只能是教师拼命赶进度,学生马不停蹄地换思路。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教学,只能说开过这门课程,实际效果可想而知。
从平时教研活动学校间的交流来看,老师们关心最多地是“进度”,即如何把教材上完。这固然有教师自身教材观没有改变的原因,但深层原因还是教材编写本身不合理。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高中学生的薄弱环节,更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与其将诗歌散文搅在一起煮成一锅夹生饭,还不如将二者分开,作为两门课程,分两个学段完成。其实,其他版本的选修教材都是这样做的。如苏教版除《唐诗宋词选读》外,还有《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语文版除了《唐宋诗词鉴赏》外,还有《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粤教版除了《唐诗宋词元曲选读》,还有《唐宋散文选读》。后三者的设置很明显更合理,教师学生都能很从容地应对,教学效果当然更好。
鉴于此,有必要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分为诗歌和散文两门课程,分两个学段完成,以使之更符合教学实际,也更符合选修之名。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