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英雄的气息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b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来,对联题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考查内容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等,考查形式也是多姿多彩。本文鉴赏林则徐的两副对联,并介绍相关对联常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 海纳百川 社稷 生死 英雄气息
  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字样式,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历史悠久,影响深远。随着“新课标”理念和“大语文”观念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我国这一传统的语言艺术对青少年思维训练、品德教育、审美素养的影响。近两年来,对联题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其考查内容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等,其考查形式也多姿多彩。
  大语文框架下谈对联,既是实用之学,更是实在的学问。对于一个中学生而言,掌握一些对联常识,学会欣赏一些名人名联,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林则徐的两副自提联,谈一下自己的解读心得。
  我常常想起罗曼·罗兰说过的一句话:让我们打开一页熟悉的历史,呼吸一下英雄的气息吧!在这个缺少英雄的时代,我们渴慕英雄,常常怀念那个“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字少穆,侯官(今福州)人。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曾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等职。清道光十八年(1838)被任命为钦差大臣,次年赴广州禁烟,同时筹备海防,多次击退英军的挑衅,鸦片战争爆发后,因投降派的中伤,革职后第二年充军新疆。不久又被起用为陕西巡抚、云贵总督。他关心国计民生,注重实际,是近代坚决抵抗西方列强侵略的杰出人物。
  在虎门查禁鸦片之时,林则徐曾自题一联于厅室以自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上联由“海纳百川”起兴,兴中有比,以海喻人之气度。海之所以大,是因为能涵纳百川细流;人要德行正大,也当像海一样,对他人有所宽容——能包容不同的意见和人事,这样的气度才是广阔恢宏的。海纳百川,《管子·形式解》云:“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有容乃大,《尚书·君臣》曰:“有容德乃大。”如果说上联是用以表明待人接物的态度,那么下联则是提出立身行事的准则。下联由“壁立千仞”起兴,兴中亦有比,以壁喻人的精神品格意志。石壁所以耸立千仞而不倾,盖因其刚强坚定正直;人要成就崇高的事业而不败,应像石壁之立于天地之间,排除一切私心杂念。古人以八尺为一仞,千仞,极言其高。《水经注·河水》道:“其山唯石,壁立千仞,临之目眩。”“无欲则刚”,是《老子》里的话,意思是说没有私欲就会难以折服,无所畏惧。刚正不阿,自然立于不败之地。
  联语从对他人对自己两方面着笔,充分表达了林则徐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志向。人生以培养“至大至刚”(孟子语)的浩然之气为核心,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确已经身体力行。当他被奉派前往虎门禁烟,成功抗击英侵略者之时,竟遭投降派诬蔑陷害而被朝廷革职流放。他忍辱负重,继续向道光皇帝上书,筹议海防,其反侵略之爱国立场老而弥坚,直至逝世前夕,仍在福州领导群众驱逐英侵略者。林则徐以自己生命的赤诚,对“无欲则刚”做出了最好的诠释。正所谓“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此联集自作者所写的一首《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全诗如下: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於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上联化用《左传·昭公四年》“苟利社稷,生死以之”句意——林则徐想到了春秋时著名的宰相——郑国大夫子产,因实行政治经济改革,遭到国人诽谤,子产说:“何害?苟利社稷,生死以之!”这才是一个政治家应有的品格呀!林则徐自砺也自勉:如果有利于国家,个人的生死皆可置之度外——我可以用生命做奉献!(以:由,凭。)下联说,难道我能因为是祸就避开,是福就争取吗?(趋:追逐,追求。)《荀子·议兵》上说:“远者竭蹶而趋之。”从句法上看,出句是复句中的假设句;对句是语气上的反诘句。从对仗特点上看,此联属于流水对,意思十分肯定。林则徐禁烟,是在与投降派斗争中进行的,道光皇帝的态度就很游移,他考虑的是每年百万银两税收和种种报效的损失。当林则徐厉行查禁取得成效时,得到的回报是毁谤中伤,朝廷的态度是革职而后流放新疆。出玉门关时,他写诗道:“中原若得销金革,两叟何妨老戍边。”如果把我流放新疆就能使夷人(侵略军)退兵,我老死在边疆也心甘情愿。这正是联中所表现的关心民族命运,不顾个人生死祸福的爱国情操。
  这令我想起唐代诗人戴叔伦《塞上曲》中的诗句:“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这不正是林则徐伟大人格的写照吗?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认识到这一点,就会感到英雄的气息扑面而来,英雄的气概充盈天地,英雄的事业一脉相传。
  作者单位:吉林德惠市第二十九中学。
其他文献
几乎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注定有这么一天,在这一天里,我们与他相遇。  一个在一百三十九年前出生,在八十三年前离开我们的人,对我们今天每个人还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中国“百科全书”式巨人——梁启超。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梁实秋先生的《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梁任公。  梁任公先生的这次演讲中对三篇中国韵文的讲解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动人的梁任公。  解读这三篇韵文,走进梁任公的内心
【摘 要】在小说欣赏教学中,寻找切入点以表现学生的潜在才能,鼓励再创造促成学生的思维成果,突破疑难点激发学生的乐趣体验,把握着重点积累学生的感性经验,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创设有效教学的课堂,使学生掌握小说欣赏的基本方法,实现语文素养逐步提高。  【关键词】小说欣赏 有效课堂 切入点 疑难点     新课程改革中的选修课程最能体现改革的气息。我们选修的《中国小说欣赏》,颇受同学们的欢迎,小说对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网络文化与教学时空,正悄然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学习、阅读和思维方式,但在给教学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导致了一些误区:学生抽像思维能力下降,理解语言能力降低,以直观形象取代想象,扼杀了学生想象创造的能力,降低了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  【关键词】语文课件 教学误区 教学原则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现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网络文化与教学时空,正悄然地改
【摘 要】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每单元的两篇小说具有同题异质性。两篇小说的异质性使它们对比鲜明,为我们解决单元重点提供了天然突破口。在这个思路下,本文以话题为经,以对比为纬,构建了整体把握教材的网络,得以重点突破单元话题。  【关键词】外国小说 欣赏 话题 对比  《外国小说欣赏》把十六篇小说按照小说的基本元素分为八个单元,以话题为纲,从八个方面解读外国小说的内在特质,这种分类为师生学习
【摘 要】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教师应在教学中,探究教学艺术,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适当补充调整史传文教学内容,探究文言知识的内在规律,品悟文言文的文学之美。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语言知识 文学审美    有人说,如今学文言文正如煤的形成,无论学生付出多少,得到的只是一小块。  有人说,文言文正如一门晦涩难懂的“外语”,真是难懂。  有人说,如今己是网络时代,文言早已是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保证。”但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绝对的权威,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老师是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老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吸收者。师生关系难以融洽,一言堂,抹杀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性思维。因此新课改要求建立“自主,合作,探究,互教互学
【摘 要】本文以考场作文《耕种自己的土地》为例,阐明细节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对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希冀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所启发。  【关键词】细节描写 记叙文 阅读 写作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描写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  细
【摘 要】思维共振,就是人们认识之间相互感应、撞击、不断激发出灵感和智慧的过程,这一过程又是通过个体思维共振与群体思维共振来实现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创造思维的转换过程,正是教学创造思维主客体认识之间互相感应、撞击、不断激发灵感和智慧的过程。语文教师应把握好新课程的特点,掌握学生的阅读心理、思维规律,利用好思维共振原理,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深层对话。对话者与文本、作者、他人有效互动、心灵碰撞、思想交
柳永发展了词体。在他留存的二百多首词中,所用词调竟有一百五十个之多,大部分为前所未见。他以旧腔改造或自制新调,对词的解放和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直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上承敦煌曲,又习民间口语俚词,下开金元,富于音乐美和建筑美。  柳永善于向民间汲取营养,学习通俗的语言和铺叙手法;同时还善于把叙事、抒情、写景融为一体。在内容上,反映都市的繁华面貌,展示市民阶层的生活状态,描写
中国画有“留白”说,中国戏剧有“虚拟”说,吟诗作文有“悬念”说,目的都是给观众和读者留点遐想和创造的空间。接受美学原理认为,“作品的美学价值是作者在创造过程中和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共同创造的,这创造的基础便是空白”。由此,我想到了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也要讲教学艺术,也应该学习这种“留白”艺术,给学生留出自由想象、自主体验的机会,体现教学艺术中虚实结合的原则。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运用这种“留白”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