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的唱片我早有收藏,但看到他们的现场却是在2009年的上海大剧院。记得当时第一场音乐会是马勒《第一交响曲》,听下来总觉得差一口气,力道不够;第二场布鲁克纳我就缺席了。2014年,乐团再次访沪演出,地点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3月14日、15日两场音乐会,分别演奏马勒《第七交响曲》和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肖五”是最爱,逢现场必听,“马七”应该是国外名团大陆首演,也是期待已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的唱片我早有收藏,但看到他们的现场却是在2009年的上海大剧院。记得当时第一场音乐会是马勒《第一交响曲》,听下来总觉得差一口气,力道不够;第二场布鲁克纳我就缺席了。2014年,乐团再次访沪演出,地点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3月14日、15日两场音乐会,分别演奏马勒《第七交响曲》和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肖五”是最爱,逢现场必听,“马七”应该是国外名团大陆首演,也是期待已久。曲目是重量级的,但对莱比锡这个团和夏伊,我是持保留意见的。
先说第二场“肖五”。虽然因为钢琴家尼尔森·弗雷尔临时生病,导致大家期待的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被迫取消演出,但乐团接下来的演出并没有受到影响。在保留曲目门德尔松的《吕伊·布拉斯》序曲之后,未及喘息,“肖五”就登场了。对于莱比锡这样的乐团来说,这个曲子并不难,考量其成功与否,个人以为在于指挥家如何传达作曲家的本意。第一乐章的低音弦乐一出来,直觉告诉我,有了。这是心领神会的东西。等到中间管乐的爆发,更增加了我的认同。第二乐章谐谑曲部分容易处理,一般不会对乐团和指挥构成考验。到了广板的第三乐章,悲天悯人的凄厉与绝望让莱比锡的弦乐显现了实力。因为第一天音乐会后,有爱乐者表示这个乐团的弦乐弱于管乐,尤其是第一小提琴声部,此处的考验夏伊也过了。最后一关是第四乐章的结尾,由于大部分西方指挥家不熟悉作曲家要求放慢节奏的讽刺寓意,大都处理得速度偏快,仿佛苦难之船抵达了胜利的彼岸,这样的处理自然把方向弄反了。但莱比锡在夏伊的掌握下不慌不忙,阵脚不乱,管弦乐齐奏大而无当的“吹嘘”和定音鼓有条不紊的敲击,让作曲家嘲讽意味的终场得以完美传达。整部作品感觉下来,比那年哈丁率领伦敦交响乐团在保利剧院的演出增加了很大的张力。
回过头来再说头一天的“马七”,这个让主办方和广大爱乐者期盼多时、又捏着一把汗的作品的确不是一顿容易消化的大餐。演出前,一个旁听了新闻发布会的记者朋友无意间说的一句话让我吃了一颗“定心丸”。发布会上夏伊透露,早在少不更事的十三岁,他就指挥了马勒《第七交响曲》。这个信息至少透露了两点心思:一是情有独钟,二是烂熟于心。想想看,一部你钟情了四十多年的作品,指挥起来肯定是得心应手。
马勒《第七交响曲》的标准录音版本大约要八十几分钟,老牌的指挥像索尔蒂、伯恩斯坦、滕斯泰特都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后来现场的时间有越来越快的趋势,雅尔维和科隆广播七十八分钟,阿巴多与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竟然只有六十八分钟,而夏伊在欧洲的一场演出实况约在八十分钟。东艺当晚的演出我精算了一下时间,大约为七十八分钟,除去每个乐章休息的间隔,应该在七十五分钟左右,从时间上说刚刚好,或者稍快一点点。
“马七”是五个乐章,首末是篇幅偏大的两个呈现“日”的精神的乐章,中间夹着三个夜曲,掌握起来非常不容易。首乐章的次中音号把现场带入黑暗与不详之中,在铜管与木管的交互演奏中,表现了布商大厦管乐声部的超强实力。夏伊驾轻就熟地掌握着乐队,多个主题之间的串联以及主部到副部主题之间的转换准确而流畅,如果不是训练多年和相互之间的默契,难以有这么好的合作效果。待到木管的交替轮奏,引导竖琴的声音出来,一片春回大地的暖意袭上心头,激进刺耳的和声被消解,插部的旋律异常美妙。
第二与第四乐章是两个夜曲,显示了马勒当时返归生活的好心情,同时,作曲家进一步在作品中扩大了器乐的使用和声音的实验。模拟山谷回声的圆号把人们带入山区之夜,双簧管、单簧管和其他木管乐器相继奏出,显示了在夜的安宁之下,大自然的另一种生命的活力。夏伊手上的动作非常密集,并不因对作品的熟稔而稍有懈怠。木管声部的每个演奏员都尽心竭力,漂亮的声音让我身边的观众频频点头赞叹。“这首温柔而有魅力的诗歌”(阿多诺语)征服了全场,而牛铃声则把人们带入到达山巅之前的最后的神秘。第四乐章是“马七”最悠闲安逸的部分,风格顽皮,表情生动,台口左侧的曼陀铃和吉他营造出一种“小夜曲”的浪漫。在这里,夏伊把与第二乐章谣曲式的风格稍加区别,显示了他对乐队细腻色彩的调配。
末乐章是一个大型回旋变奏曲的组合,有八个回旋变奏,是最难处理的一个乐章,速度慢则显得冗长拖沓,速度快则会方寸大乱。夏伊成竹在胸,疾徐有度,转换毫不拖泥带水,引述的“各乐章元素”的串联没有丝毫的慌乱与破绽。全曲结束时,全场观众报以发自内心的长时间的掌声,明知没有加演曲目,却还一次次为大师和乐队鼓掌不已,夏伊则把乐队中各声部的关键演奏员叫起,向他们表示敬意。
这是一场罕有的酣畅淋漓的音乐会,全场近八十分钟不休息的连续演奏丝毫没有引起观众的疲劳。事先很多观众有沉闷的担心,都在夏伊与乐队高水平的演奏中一一化解。
其他文献
《BBC音乐杂志》BBC Music Magazine 2013年10月号 在庆祝威尔第诞辰二百周年之际,英国低音男中音歌唱家布赖恩·特费尔在访谈中讲述了自己演唱威尔第的歌剧《法尔斯塔夫》剧名主角的经历。1999年在悉尼歌剧院,布赖恩首次饰演这个喜剧人物,他称当时自己饰演这个角色确实有点太年轻,遇到的困难不少;之后他又在英国皇家歌剧院、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等世界著名歌剧院演唱法尔斯塔夫,现在已经成
二十一世纪的伟大乐团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如果让你闭上眼睛,只用耳朵来辨别——在乐手都是高水准,演出的保留曲目也一样,而且乐团都被几位相同的伟大指挥家调教过的情况下——你能分辨得出是哪支乐团在演奏吗? 如果你问音乐家这个问题,不少人都会告诉你伟大乐团的演奏风格的确有那么一些雷同,一些乐团曾经拥有的鲜明个性如今也已变得模糊。当然,他们一定会将自己任职的乐团和“这些”乐团区分开来,然后指出其实有一些乐
2014年是莎士比亚诞辰四百五十周年纪念。在世界文化史中,莎士比亚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他那包括三十七个剧本、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三部长叙事诗等在内的全部作品早已成为人类共同拥有且永远消费不完的文化财富。 同样,在音乐史上也没有一个文学家的作品像莎士比亚的作品那样能激起作曲家们无穷的创作热情。自十九世纪以来,许多大作曲家都争相将莎士比亚的作品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当然,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受
迪特斯道夫的名字翻译而来叫“卡尔”,在英文中有时拼为Carl,有时又拼为Karl,其实都是指同一人。 卡尔·迪特斯道夫(Carl Ditters von Dittersdorf),奥地利作曲家、小提琴家,1739年出生于维也纳附近一个叫Laimgrube的地方。他的原名叫奥古斯特·卡尔·迪特斯(August Karl Ditters),父亲是军中裁缝,为查理四世德语地区的奥地利皇家部队服务多年。
闻一乐 宋歌 在《水上阿秘厘》的演出中,你选择了中阮、手风琴、人声、打击乐、竹笛、胡琴、合唱队这样的组合,为什么选择这样的乐队组合? 《阿秘厘时光》在成立之初明确的是,由原创乐器、中乐器以及跨区域的乐器来构成。它在音色上具备东方和跨区域的气息,音质上独一无二,演释具备创造性和革新力。原创乐器目前集中于“鼓”,它的进入奠定了标志色彩和原创气质。中乐器的选择和处理有非常明确的目的,刷新中乐听觉概念
秉承“普及古典音乐,传播剧院文化”的宗旨,上海汉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邀请这位优秀的中国青年小提琴演奏家参与“2013-2014走进大剧院——汉唐文化国际音乐年”。作为“中国与世界”系列演出主题板块中的一位演奏家,黄蒙拉将用精湛的演奏技巧为音乐爱好者们带来“乐器皇后”小提琴的丰富表现力,也从中国青年音乐家的角度解读西方古典音乐。 作为一位自小习琴的演奏家,古典音乐、剧院文化对黄蒙拉有怎样的影响?他对
津卡·米拉诺夫原名津卡·昆奇(Zinka Kunc),1906年5月17日出生于克罗地亚的首都萨格勒布一个多子女的家庭,她是九个孩子中的第八个。由于各种原因日后只有大哥鲍茨达(Bozidar Kunc)和她长大成人。鲍茨达是这个家庭里最早学习音乐的孩子,后来他成了一位作曲家。受大哥的感染和影响,津卡也从小就爱上了音乐。她喜欢唱歌,有着一副得天独厚的好嗓子。大哥成了她走上音乐之路的启蒙老师,在他的指
1956年8月5日至16日,莫斯科举行了全苏运动大会。按常例,全国性大型活动必定要摄制一部文献纪录片以资存念。这次的片名也已定下,叫做《在运动大会的日子里》,不过总导演却很担心,因为他去年看过一场田径赛,当时看台上居然只有零零落落的几十个人,现在要制作一部运动会的纪录片,会有观众走进电影院吗?当时的苏联观众都喜欢电影歌曲,在全国传唱的也多半是电影歌曲,那么为了吸引观众,不如插入一些动听的电影歌曲?
包括Proms在内的英国的音乐会一般提前半年就可以订票。在我确定好来英国的时间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订购Proms音乐会的门票。遗憾的是,我还是错过了本届Proms中的多场特别值得看的演出,除了在我抵达英国之前就已经上演的音乐会版《尼伯龙根的指环》(巴伦博伊姆与柏林国家歌剧院)、《唐豪瑟》《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以及哈丁指挥马勒室内乐团演出的舒曼《第二交响曲》和西贝柳斯《第七交响曲》等音乐会之外,有多场
2014年5月,“2013-2014走进大剧院——汉唐文化国际音乐年”将以“汉唐文化国际音乐年公益演出季”的形式,首次登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舞台,并在上海大剧院为广大爱乐者带来维塔利·比萨连科和埃玛纽埃尔·塞松的演出。这两场音乐会将分别以大剧场八十元、中剧场六十元的公益票价进行售票。 以上海城市为依托并以春天这一季节为寄托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音乐节。它不仅是上海音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