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兼施 突出人文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laxf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由此可见,人文性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部分。语文本身是一种文化,同时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现今,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注重优化课堂环境,与时俱进,营造更好、更和谐、更有效率的课堂气氛。那么,要达到此目的,教师本身必须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首先,教师本身要有丰富的知识(这是硬件),然后再学习运用各种语文技巧把生硬的知识化成轻松的语文教学(这是软件)。只有如此,语文教学才能有好的效果。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积极进取,不断学习
  互联网构造了“即时通讯”,信息传递周期缩短,信息容量增大,信息更新增快。这就给“灵魂的工程师”提供了更多学习机会和更高学习效率,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这就促使我们要学会自主学习,并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唯有这样时时备好一桶水,才能时时给学生以一瓢水。
  二、轻松入题,奠定基调
  孟子说过:“教亦多术矣。”导语也是一门艺术,如果每节课都直接进入课文,久而久之,学生可能就没了兴趣。所以,教师在上课伊始,便要迅速捕获学生的芳心,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一听倾心。如在讲授《迢迢牵牛星》一文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一则荡气回肠的神话传说,让我们读懂了什么是忠贞不二;一对相逢相恋的伴侣,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爱的真谛;一份痴心的守候,让我们领略了什么是无怨无悔;一场苦苦相盼的七夕聚会,让天下有情人体悟到了什么是情爱亘古长存。让我们打开心灵的门扉,遥望点点繁星,走近牛郞,走近织女,解读他们天各一方的相思之苦,别离之恨,感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忠实爱情。在这样的“软件系统”下,学生便能倾心、专心地进入课堂听课,收效更甚。
  三、发挥个性,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充分展示良好的个性魅力,才能使枯燥的语文课变成学生求知欲极强的乐园。教师还要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學思路,寻求适合学生口味的教学艺术,形成独具一格的教学风格,展现略高一筹的教学品位,发挥个性,激发学生最大的兴趣。这是因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苏霍姆林斯基)。所以,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才能使学生学习语文获得享受。
  四、联系实际,旁征博引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事实证明,课外社会生活中的言语活动,不论言语的阅读、写作和听说,还是数量和范围,都大大超过课堂的学习。因此,只有将课堂语文学习同社会生活语文的实践结合起来,学生言语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为了更好地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旁征博引,进行比较。如在教学李清照《武陵春》时,有“只恐双溪蚱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写“愁”的名句,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列举这些诗句,能让学生更好地领悟作者的感情世界和作品的主题思想。
  五、突出人文,和谐合作
  要做到和谐教育,首先就得突出人文。语文的学习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作品、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互相交流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应亦师亦友。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产生感情期待效应,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期待以及教师对学生深切的爱,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满腔热情,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效果。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教育最重要的是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新时代语文教学,应摒弃置学生于依附地位,蔑视学生的人格尊严,践踏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贬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扼杀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师中心论”,应创设平等、理解、双向、轻松、活泼、和谐的共同参与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处在心灵的沟通与碰撞、理智的启迪与质疑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中,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乐学、学乐、会学、学会。
  总之,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语文基本功,更要有优化课堂环境的理念和技巧,决不能只是搞“知识对接”的满堂灌。唯有“软硬”兼施,突出人文,与时俱进,才能营造和谐的语文教学课堂气氛,发挥45分钟的最大效率。
其他文献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极具生活色彩、趣味盎然、极具感染力的学科,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识记,以学生的考试分数来衡量教学的成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只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这样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新课程改革要求彻底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为学生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情境教
期刊
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基本素养不仅仅是对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能自觉而大胆地运用美术的媒体和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  人美版中学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中,水墨画的学习课题为《水墨语言新探索》,教材中没有罗列基本的用笔、用墨,而是以名画家的作品、学生的作业等面貌出现,不再片面追求示范、模仿,代替的是个性化、充满情感的抽象水墨画作品。为此,指导学生怎样进行抽象水墨画的
期刊
摘要:在新一轮的课堂转型风中,各个学校多热衷于搬用转型成功学校的“框架”结构,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课堂转型模式,但实际上只是转变了形式,而与整个教学理念步调不一致,从而产生了很多问题,甚至违背了“以生为本”这一基本理念。因此,我们需谨慎对待转型,循序渐进,一切从学生出发。  关键词:形 质 以生为本  在一片纷乱繁忙的课堂转型景象中,一线教师被推着往前走。课堂转型会议一次次的召开,
期刊
摘要: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已经开展了很多年,要改革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些是我国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在课堂中教师怎样改变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这也是所有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笔者从本校的课堂教学现状入手,分析了我校教师如何“教”及“学生”如何“学”,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课堂观察 小学数学 课程改革  2011年上学期我校进行了小学数
期刊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曾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这句话表明了音乐的德育功能。音乐教学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学校音乐课的一切形式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一、歌曲中唱出大道理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不仅可以使学生收获快乐,而且还会使学生
期刊
摘要:教师是教材的开发者,应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寻找写作教学点,并根据学生作文实情,引导学生于细微处探究为文之道,将阅读迁移到写作中,从而实现有效指导学生写作文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教材 开发 微格训练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不少教师在四处寻求写作资源同时,却忘记了身边最重要的、可充分利用的好资源——课本。初中语文教材
期刊
生存还是灭亡,一直以来都是哲学领域中一个难以回答的命题。笔者在教学《雷雨》的过程中更是有了深刻的体会,几次讲读《雷雨》,侍萍与繁漪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她们的命运悲剧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一、沉默着,隐忍着  一个旧式女子,在那样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够面对命运的诸多不公!阅读《雷雨》,众人物唯独侍萍一人沉默着。她不是作家曹禺喜欢的人物,也是最不具备“雷雨”性格的人物,然而
期刊
摘要:纸币是“货币符号”还是“价值符号”呢?笔者认为,这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表达形式不同。  关键词:纸币 货币符号 价值符号  2010年7月,重庆、青海、贵州、四川和甘肃作为全国最后一批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省市,由教育部组织,对五省市教师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远程教育国家培训。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8月2日“专家解疑”,就纸币是“货币符号”还是“价值符号”答疑,本人尚存疑惑,向专家提出了疑惑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美是一种心灵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和创造美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乃为人的本能之反映,但人们的审美观却各有不同,即以什么样的标准和观点对待美好事物,各人是有区别的,或是有本质区别的。审美观,不仅受到人们所处的时代、地域、阶级、文化、风俗所制约,而且也跟每个人的年龄需要、爱好、兴趣、知识等直接相关。因此,我们应针对中学生的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集中精力,根據一篇篇课文的不同特点,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着手,设计不同的教法。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呢?下面我就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语文课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