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是:教师要从社会?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要恰当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还要积极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与反思。
【关键词】新课标 有效教学 兴趣 探究式教学 探究能力
【Abstract】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effective teaching high school chemistry classroom strategy is: teachers should start from the society, life,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to proper use of inquiry teaching mode to train students' ability of inquiry; and 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 on their teaching actively.
【Keywords】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Effective teaching Interest Inquiry Teaching Inquiry ability
新课程的理念就是要打破传统的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学习?积极参与?乐于探索的教学模式,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学习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不断创新?不断实践。新课改已经实施好几年了,我也对新课改下课堂有效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结合本人的实践经验对此发表一下自己的浅见。
1.课堂有效教学的体现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根本目标,有效的课堂教学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唯一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本人认为有效教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学习。二是学生取得明显的学习收获,并在学习之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明显的提高。而学生的收获则不仅表现在知识方面,还要的表现在能力方面。比如在必修2中《原电池原理》教学设计中,我希望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能达到以下目的:
知识:了解原电池的组成条件。理解原电池的原理与结构。
能力:会判断正负电极,会判断电流?电子流?离子流方向。初步学会设计?制作简单的原电池。
2.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与实施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与更新教学理念。
2.1 教师应该从社会?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激发兴趣是实现化学课堂效教学的前提。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 "。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化学科学的魅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例如:讲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给学生介绍日常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空气中氧气的存在使得我们生活在一个氧化性的环境中。铁锅生锈,钢铁腐蚀,铜质器皿长铜绿,铝质器皿擦亮后变暗都是被氧化的结果。 切开的苹果放一段时间,切开的表面会变红,其实是维C被空气氧化了。再如,在讲述选修3中的《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分子或离子价层电子对数和"VSEPR模型"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用事先准备好的气球让学生分别把两个?三个?四个绑在一块儿观察,这时学生会一目了然的看到了:两个是"直线形"?三个是"平面三角形"?四个是"正四面体形"。这样不但让学生很好的理解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新课改下,课堂教学中应使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精神,使他们获得终身受益的自学能力。
2.2 提供探究工具,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为了让学生探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探究工具,而且这些工具最好是生活中常见的或学生感兴趣的。例如,教师在讲硅的性质时,展示了阳光罐,并让学生结合太阳能电池原理的录像来探究阳光罐的发光原理。再如,在讲SiO2的性质时,教师也可以故意用一个代"玻璃塞"的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来取用NaOH溶液,当教师当着全班同学面打不开瓶塞时,学生就会有探究意识,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老师还让学生亲自打开,当他们自己也打不开时,就会自主的探究其原因。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印象,又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让学生发表看法,尊重学生的想法,有些想法尽管还很不成熟,教师都应鼓励他们进一步的研究,并将创新的想法及时实录下来。
2.3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是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首先,可以通过生活?生产实例创设问题情境。例如,教师在讲原电池原理时,可以先给学生提示,让学生制作水果电池,并利用电池中发出的电而带动音乐贺卡响音乐,这样不但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会引发起学生的疑问:这电流是怎么发出来的?由此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原电池原理。 再如,下面的例子,让学生探究新制氯水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的原因: 向含有酚酞的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边滴加边振荡,直到红色褪去。对于红色消失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和HClO中和了NaOH所致;乙同学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的氧化性使红色酚酞变成了无色的物质。
学生经合作分析得出:如果红色消失的原因是因为酸碱中和,则红色可能重现,如果红色消失的原因是因为被氧化,则红色不可能重现。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向上述刚好褪色的溶液中再滴入一些NaOH溶液,若红色重现,则是因为HCl和HClO的酸性所致;若红色不出现,则是因为HClO的强氧化性所致。
最后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探究出结果。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设计实验和优化实验的能力与方法。但是要注意的是,在让学生探究时,首先探究的题目不能太难,这样不但起不到探究的目的,而且也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达不到探究目标;除此之外还要保证所探究的实验没有太大的危险性,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再次,可以利用提出假说?验证假说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对于一部分化学知识,可以让学生联系原有的知识经验提出假说,然后再通过实验或者推理来验证假说。学生在推论?验证各自的假说过程中,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产生矛盾,这些矛盾导致问题情境的产生。 例如:在讲苯的结构时,可以先提出假设:苯的凯库勒式 ( ),再根据苯所具有的化学性质:易取代,难加成,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等,来让学生推测苯的真实结构。
2.4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探究教学
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则必须实施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策略最终目的是学生不再是信息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要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信息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挥学生的特长。例如,在讲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微观解释时,可以用动画将我们肉眼看不到微观世界以及抽象的理论很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在探究其原因的也很容易地理解这些抽象的理论,课堂效果非常好。但是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中要把握运用信息技术的尺度,不能用信息技术代替所有的实验。
3.课后教学评价与反思
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益是教学活动的价值实现。针对以上教学评价,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首先要反思教学中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方式来完成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上述让学生探究新制氯水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的原因,就充分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学思路。教师还要反思教学中是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积极探究的学习氛围。这样既能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又能充分发表学生们的见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能让学生学到了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
总之,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有效教学是唯一途径。教师在课堂中首先应该从社会?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性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有些问题没有必要探究则不必探究,有些问题与教材内容需要有效整合。最后,在课后还要积极的进行教学评价与反思。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能在做习题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麻清.新课改下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3):12
[2] 郝文阁. 新课程标准下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J].科学教育研究,2007,(3):42.
【关键词】新课标 有效教学 兴趣 探究式教学 探究能力
【Abstract】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effective teaching high school chemistry classroom strategy is: teachers should start from the society, life,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to proper use of inquiry teaching mode to train students' ability of inquiry; and 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 on their teaching actively.
【Keywords】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Effective teaching Interest Inquiry Teaching Inquiry ability
新课程的理念就是要打破传统的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学习?积极参与?乐于探索的教学模式,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学习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不断创新?不断实践。新课改已经实施好几年了,我也对新课改下课堂有效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结合本人的实践经验对此发表一下自己的浅见。
1.课堂有效教学的体现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根本目标,有效的课堂教学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唯一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本人认为有效教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学习。二是学生取得明显的学习收获,并在学习之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明显的提高。而学生的收获则不仅表现在知识方面,还要的表现在能力方面。比如在必修2中《原电池原理》教学设计中,我希望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能达到以下目的:
知识:了解原电池的组成条件。理解原电池的原理与结构。
能力:会判断正负电极,会判断电流?电子流?离子流方向。初步学会设计?制作简单的原电池。
2.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与实施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与更新教学理念。
2.1 教师应该从社会?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激发兴趣是实现化学课堂效教学的前提。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 "。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化学科学的魅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例如:讲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给学生介绍日常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空气中氧气的存在使得我们生活在一个氧化性的环境中。铁锅生锈,钢铁腐蚀,铜质器皿长铜绿,铝质器皿擦亮后变暗都是被氧化的结果。 切开的苹果放一段时间,切开的表面会变红,其实是维C被空气氧化了。再如,在讲述选修3中的《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分子或离子价层电子对数和"VSEPR模型"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用事先准备好的气球让学生分别把两个?三个?四个绑在一块儿观察,这时学生会一目了然的看到了:两个是"直线形"?三个是"平面三角形"?四个是"正四面体形"。这样不但让学生很好的理解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新课改下,课堂教学中应使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精神,使他们获得终身受益的自学能力。
2.2 提供探究工具,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为了让学生探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探究工具,而且这些工具最好是生活中常见的或学生感兴趣的。例如,教师在讲硅的性质时,展示了阳光罐,并让学生结合太阳能电池原理的录像来探究阳光罐的发光原理。再如,在讲SiO2的性质时,教师也可以故意用一个代"玻璃塞"的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来取用NaOH溶液,当教师当着全班同学面打不开瓶塞时,学生就会有探究意识,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老师还让学生亲自打开,当他们自己也打不开时,就会自主的探究其原因。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印象,又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让学生发表看法,尊重学生的想法,有些想法尽管还很不成熟,教师都应鼓励他们进一步的研究,并将创新的想法及时实录下来。
2.3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是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首先,可以通过生活?生产实例创设问题情境。例如,教师在讲原电池原理时,可以先给学生提示,让学生制作水果电池,并利用电池中发出的电而带动音乐贺卡响音乐,这样不但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会引发起学生的疑问:这电流是怎么发出来的?由此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原电池原理。 再如,下面的例子,让学生探究新制氯水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的原因: 向含有酚酞的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边滴加边振荡,直到红色褪去。对于红色消失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和HClO中和了NaOH所致;乙同学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的氧化性使红色酚酞变成了无色的物质。
学生经合作分析得出:如果红色消失的原因是因为酸碱中和,则红色可能重现,如果红色消失的原因是因为被氧化,则红色不可能重现。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向上述刚好褪色的溶液中再滴入一些NaOH溶液,若红色重现,则是因为HCl和HClO的酸性所致;若红色不出现,则是因为HClO的强氧化性所致。
最后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探究出结果。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设计实验和优化实验的能力与方法。但是要注意的是,在让学生探究时,首先探究的题目不能太难,这样不但起不到探究的目的,而且也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达不到探究目标;除此之外还要保证所探究的实验没有太大的危险性,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再次,可以利用提出假说?验证假说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对于一部分化学知识,可以让学生联系原有的知识经验提出假说,然后再通过实验或者推理来验证假说。学生在推论?验证各自的假说过程中,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产生矛盾,这些矛盾导致问题情境的产生。 例如:在讲苯的结构时,可以先提出假设:苯的凯库勒式 ( ),再根据苯所具有的化学性质:易取代,难加成,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等,来让学生推测苯的真实结构。
2.4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探究教学
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则必须实施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策略最终目的是学生不再是信息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要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信息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挥学生的特长。例如,在讲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微观解释时,可以用动画将我们肉眼看不到微观世界以及抽象的理论很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在探究其原因的也很容易地理解这些抽象的理论,课堂效果非常好。但是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中要把握运用信息技术的尺度,不能用信息技术代替所有的实验。
3.课后教学评价与反思
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益是教学活动的价值实现。针对以上教学评价,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首先要反思教学中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方式来完成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上述让学生探究新制氯水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的原因,就充分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学思路。教师还要反思教学中是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积极探究的学习氛围。这样既能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又能充分发表学生们的见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能让学生学到了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
总之,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有效教学是唯一途径。教师在课堂中首先应该从社会?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性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有些问题没有必要探究则不必探究,有些问题与教材内容需要有效整合。最后,在课后还要积极的进行教学评价与反思。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能在做习题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麻清.新课改下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3):12
[2] 郝文阁. 新课程标准下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J].科学教育研究,2007,(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