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语文教学,提倡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的实用性被提高,人文素养的培养受到极大的关注。若能达到“人书互动”的有效形式,那么在教学中将会把有声阅读的益处最大化。
关键词:学生;有声;阅读;语文;教学。
分类号:G633.3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正如蒋仲人先生所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 可见阅读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并对此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声阅读理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它带来的益处也不容小觑。
1.提升普通话水平
1.1普通话的地位
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在生活中普遍使用。随着我國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它的地位日益显著。为此,我国《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提出:要保证推广普通话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学校里也相应国家号召,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里粘贴了“请讲普通话”标识。
1.2普通话的应用
各学校的早读,课堂上学生齐读、自由读、小组读等,无一不是使用普通话进行的有声阅读。学生朗诵比赛,其中常见的得分标准就有——字音准确;演讲比赛也毫无例外的要求普通话标准;故事比赛,得分项目中仍然要求普通话发音标准。
大声、正确、流利的朗读不仅能及时发现错误,也有利于学生间普通话水平的相互提高。
2.有声阅读,增强学生的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当学生在阅读《乡下人家)》(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时,指导学生带着愉悦、欣喜的情感感受乡下人家朴实的生活风格、自然、无拘无束。通过词语“总爱”“可爱”“朴素”“华丽”等词品味到作者的情感,品出言中之情。使学生的想象力丰富起来,又能积累语言,扩充词汇量。
3.有声阅读,有利于学生领悟
3.1教师范读,生领悟
朱自清先生曾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般在声音里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强调要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先读而后领悟。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诵读教学入手。”
教学《繁星(七一)》时,短短几行现代诗,诗中有“回忆”“明月”“藤萝”“膝上”这几个意象,如何才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诗的情感呢?反复诵读,小组读,男女生读,个人读、师读等多种方式并举,在反复的吟诵中学生渐渐发现,这是一首写自己童年回忆的、关于母爱的诗,在这首诗中能感受到梦一般的画面:记忆中的童年,院子里升起了一轮明月,藤萝的影子在月光的照射下隐隐约约藏起来了,我靠在母亲的膝上,听着母亲讲“我”爱听的故事。学生朗读起来,把语速放缓了,声音轻轻的,感受着母爱,感受这美好的月夜。
学生通过有有声阅读从中领悟到文章的情感,有利于启发式教学的开展,真正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对作品进行二次创造:在内心领悟情感的前提下,通过想象、联想的加工,生发出与原作相关的情境。
3.2生与文本互动
在教学《清平乐·村居》(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时,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后开始放声阅读:大儿子在锄豆,第二个儿子在编织鸡笼,小儿子趴在溪头剥着莲蓬。孩子自由玩耍的场景立马呈现出来。简单的诵读之后,短小的文章已经能背诵了,结合背诵内容,学生闭目想象,开拓性思维的锻炼和启发式教学法在无声之中应用自如。学生的想象往往超乎预期,这时候提问学生: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场面?
“一座茅草屋旁有三个孩子,他们在各干各的事。”
“他们的父母在哪里呢?在说着话,喝着小酒。”
“最讨人喜爱的是小儿子,在溪头戏水,并伸手去剥莲蓬,闻到了莲子的清香”
……
最后情感升华,在三个孩子身上,学生感受到孩子的天性,看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面,温馨而美好。本文的主旨学生已经抓住了,同时也让他们有了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憧憬。
生与文本互动,生主动领悟,熏陶内在气质,想象范围扩大,思维自由,真正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4.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4.1积累素材
我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的说明了读书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变化。而朗读,是对原作品的一种再创造,把书面语言转化成有声的语言艺术。
4.2让美文的创造成为常态
只有用那些熟悉的感性元素,才能调动大脑中已有的语言背景和资料库,从而获得语言的洞察力和审美力。而感性语言来源于学生的领悟,有声阅读所带来的对词句的审美力高于无声阅读的效果。
在讲授《三月桃花水》中,开头的比喻句“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片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给人轻轻的、柔柔的、明亮的感受。接着应用拟人的修辞“河流醒了”“纤细的低语”“叮咛”把桃花水写活了,让人感受到流动的、明媚的桃花水。这类写景抒情的文章,通过有声阅读感受词语的美,结合大脑中对感性语言的领悟,对于学生的再创造十分有利,那么美文就顺其自然的产生了。
纵观有声阅读的诸多益处,在教学中有效的利用起来将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它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又能提升人的发展品质,真正体现语文学习的重要价值,实现语文的实用性,更能促进人的发展,有望破茧成蝶!
参考文献:
[1]龚雷.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快乐阅读,2016(20):132
[2]马平平.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学周刊,2020(33):61-62
[3]徐晓莹.经典诵读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64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半岛学校 广东省 惠州市 516211
关键词:学生;有声;阅读;语文;教学。
分类号:G633.3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正如蒋仲人先生所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 可见阅读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并对此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声阅读理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它带来的益处也不容小觑。
1.提升普通话水平
1.1普通话的地位
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在生活中普遍使用。随着我國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它的地位日益显著。为此,我国《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提出:要保证推广普通话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学校里也相应国家号召,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里粘贴了“请讲普通话”标识。
1.2普通话的应用
各学校的早读,课堂上学生齐读、自由读、小组读等,无一不是使用普通话进行的有声阅读。学生朗诵比赛,其中常见的得分标准就有——字音准确;演讲比赛也毫无例外的要求普通话标准;故事比赛,得分项目中仍然要求普通话发音标准。
大声、正确、流利的朗读不仅能及时发现错误,也有利于学生间普通话水平的相互提高。
2.有声阅读,增强学生的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当学生在阅读《乡下人家)》(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时,指导学生带着愉悦、欣喜的情感感受乡下人家朴实的生活风格、自然、无拘无束。通过词语“总爱”“可爱”“朴素”“华丽”等词品味到作者的情感,品出言中之情。使学生的想象力丰富起来,又能积累语言,扩充词汇量。
3.有声阅读,有利于学生领悟
3.1教师范读,生领悟
朱自清先生曾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般在声音里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强调要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先读而后领悟。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诵读教学入手。”
教学《繁星(七一)》时,短短几行现代诗,诗中有“回忆”“明月”“藤萝”“膝上”这几个意象,如何才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诗的情感呢?反复诵读,小组读,男女生读,个人读、师读等多种方式并举,在反复的吟诵中学生渐渐发现,这是一首写自己童年回忆的、关于母爱的诗,在这首诗中能感受到梦一般的画面:记忆中的童年,院子里升起了一轮明月,藤萝的影子在月光的照射下隐隐约约藏起来了,我靠在母亲的膝上,听着母亲讲“我”爱听的故事。学生朗读起来,把语速放缓了,声音轻轻的,感受着母爱,感受这美好的月夜。
学生通过有有声阅读从中领悟到文章的情感,有利于启发式教学的开展,真正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对作品进行二次创造:在内心领悟情感的前提下,通过想象、联想的加工,生发出与原作相关的情境。
3.2生与文本互动
在教学《清平乐·村居》(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时,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后开始放声阅读:大儿子在锄豆,第二个儿子在编织鸡笼,小儿子趴在溪头剥着莲蓬。孩子自由玩耍的场景立马呈现出来。简单的诵读之后,短小的文章已经能背诵了,结合背诵内容,学生闭目想象,开拓性思维的锻炼和启发式教学法在无声之中应用自如。学生的想象往往超乎预期,这时候提问学生: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场面?
“一座茅草屋旁有三个孩子,他们在各干各的事。”
“他们的父母在哪里呢?在说着话,喝着小酒。”
“最讨人喜爱的是小儿子,在溪头戏水,并伸手去剥莲蓬,闻到了莲子的清香”
……
最后情感升华,在三个孩子身上,学生感受到孩子的天性,看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面,温馨而美好。本文的主旨学生已经抓住了,同时也让他们有了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憧憬。
生与文本互动,生主动领悟,熏陶内在气质,想象范围扩大,思维自由,真正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4.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4.1积累素材
我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的说明了读书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变化。而朗读,是对原作品的一种再创造,把书面语言转化成有声的语言艺术。
4.2让美文的创造成为常态
只有用那些熟悉的感性元素,才能调动大脑中已有的语言背景和资料库,从而获得语言的洞察力和审美力。而感性语言来源于学生的领悟,有声阅读所带来的对词句的审美力高于无声阅读的效果。
在讲授《三月桃花水》中,开头的比喻句“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片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给人轻轻的、柔柔的、明亮的感受。接着应用拟人的修辞“河流醒了”“纤细的低语”“叮咛”把桃花水写活了,让人感受到流动的、明媚的桃花水。这类写景抒情的文章,通过有声阅读感受词语的美,结合大脑中对感性语言的领悟,对于学生的再创造十分有利,那么美文就顺其自然的产生了。
纵观有声阅读的诸多益处,在教学中有效的利用起来将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它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又能提升人的发展品质,真正体现语文学习的重要价值,实现语文的实用性,更能促进人的发展,有望破茧成蝶!
参考文献:
[1]龚雷.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快乐阅读,2016(20):132
[2]马平平.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学周刊,2020(33):61-62
[3]徐晓莹.经典诵读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64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半岛学校 广东省 惠州市 51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