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法”在词典中的解释是: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类推“教学方法”,最直接的释义则是:为获得教学效果或达到某种教学效果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因此,一切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手段、方式也都可以称得上是教学方法,应该从宏观层面上对“教学方法”进行把握。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取决于教学效果是否达成,检验教学效果达成,主要依据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自我认可,“本身”操作经验是否有所积累、提升。当然“教学方法”在这之间起了纽带作用。然而,体育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才会让教学方法得到有效运用呢?这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一、取决于学习主体
1.学习后能够“自我实现”
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主体——主体”的“双主体”关系,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的无限接近,或者说主体间性的克服,才是教学效率提高的有效途径[1]。换句话讲,教师如果想让每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必须根据学生“身体”已有的条件,达成“设定”目标,如果目标远超身体承受的范围,那么学生在学习中较难产生“自我实现”感,主体地位也无从谈起。所以,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体经验”,设置出与之相符的既定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认可,教学才会变得有意义。
话题研讨所呈现的案例中,教师设计球拍击球为3个层次,依次为:2次反弹球、1次反弹球、直接击球,并依次設置分值为1分、2分、3分。此设计一方面可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击球类别;另一方面,可让每名学生在击2次、1次、零次反弹球的学习中逐渐过渡,在过渡中积累经验,提升技能,实现自我。此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操作经验,有选择性地做出“击球选择”。操作经验不足的学生,可选择击反弹球3次、2次、1次;有足够操作经验的学生,则可以选择直接击打来球。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选择与自身“固有经验”相匹配的参与形式,并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提升新的操作经验,从而让每一名学生都产生“自我实现”。反过来想一下,如果教师只是规定学生直接击打来球,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也许一节课下来都不能完成目标,那么这一节课对他来说,自然谈不上“自我实现”。类似的设计也有许多,如,篮球投篮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不同距离、不同篮筐高度的投篮。再如,短跑的教学比赛中,可根据学生的速度快慢,给学生设置梯形的起跑线,让速度越快的学生距起跑线越远,等等,都是从学生“自我实现”的角度予以考虑。但是本次案例,用气球代替羽毛球,并允许学生击打落地反弹来球,设计新颖巧妙。
2.建立真正的“身体感知”
知识一般是抽象性的存在,为了完成知识的传授,教师的首要价值就体现在如何将这些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可被学生直接感知的存在。教师可针对知识点,设计多个方法,让学生体验、操作,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知识点[2]。在体育教学中,特别是有关“动作”的教学,让学生产生真正的“身体感知”较为重要。虽然动作示范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够给学生最为直观的动作认识,产生主观的动作概念,但这容易忽视学生主体的客观体验,至于自己“本身”的感觉是什么,如何才能够做到动作标准,自己“身体”却没有给予自己“经验”。如,在垒球投掷动作的教学中,教师完整示范出蹬地—转身—挥臂动作后,学生也能够模仿出完整的动作,但是所做出动作的效果并不佳。这时,如果教师加入抗阻力练习,将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效果会提升。如,2名学生1组,1名学生作为练习者进行练习,另1名学生作为辅助者,在练习者背后手臂牵扯、蹬转牵拉弹性带等,使练习者真正地感受蹬地—转体—挥臂的发力顺序,让“身体”真真实实感受到自己所做出的动作。
二、取决于教学内容
1.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在进行操作性动作技能的教学时,教师需要对这项动作技能进行深入的解读,只有这样,才会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展开有效教学。对于“球拍击球”动作的教学切入点,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如,“球拍击球”是“动作”本身,“球拍击球”是“对球的空间把握”,等等。持第一种观点的教师,一般从无球教学开始,待学生的“击球动作”形成自动化后,进而结合有球教学,让学生的动作力求达到标准。持第二种观点的教师,则从还原运动本身的特点出发,从“球、拍结合”角度出发,先让学生“尝试性击球”,建立运动空间,然后辅以动作教学补充,达成运动体验。从“专业性”角度、学生专项性训练角度思考,笔者认为理应以第一种观点展开教学。如从“体育教学”角度思考,笔者则比较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因为,第二种教学思维,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运动的热爱。
再以“排球扣球”教学为例。一般的教学顺序为围绕击球手型、连贯动作为切入点展开,接着进行原地扣球动作的教学,再进行助跑起跳扣球的教学,最后运用教学比赛。这种思维的教学,较容易发现两个问题:一是学习中学生兴趣不高。二是平时习得扣球技术动作,运用于教学比赛时效果并不好。而笔者在一次教学实验中,以“空中击球”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先让学生尝试不同高度、不同位置的“空中击球”,然后围绕“如何让球落到一定区域”“如何让球更有威胁地进入此区域”辅以手型、连贯挥臂动作的教学,最后开展多人配合、技术组合的教学比赛进行教学,单元计划比例控制在2∶1∶3。虽然最后技术动作并没有达到“标准”程度,却也较好地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
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每名教师都应该充分解读教材,合理把握教学内容,抓住教学的切入点展开教学,在教学方法中提升教学效果。
2.把握好运动项目的“灵魂”
每一项运动,都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征、趣味,这是与其他运动不同的显性特征,也是运动本身所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独特魅力。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把握好该运动的特有属性,开展教学。
以羽毛球运动为例,羽毛球运动的魅力在于“人与人”隔网的博弈,虽然它与网球、乒乓球等项目类似,但由于器械的不同,对抗激烈程度、参与的适用范围等都有所不同。而在羽毛球教学中,如果只是让学生专一地致力于动作的学习,致力于如何将球击打至指定区域,让学生进行单个动作的反复练习,而不是“人与人博弈”的形式展开,相信很快大家就失去了对羽毛球的兴趣。 再以排球“扣球”动作为例,按照先教扣球动作手型,然后再助跑起跳,最后再教击打来球的顺序进行教学。教学的效果暂且不讨论,仅讨论一下这3个环节的顺序安排上。“击打球”是扣球的核心动作,也是激发学生兴趣收获成功感最具有体现性的环节,然而让学生经历了2个环节的学习后,再进行核心的动作学习,此时学生学习的兴趣或者学习的期望相信早已有所下降。
如围绕跳起击打球展开动作教学。首先让学生跳起触摸球,让学生根据球的高低选择起跳的时机,建立好人与球的空间感。然后将击打球动作融入教学,让学生在击打球中体验成功与失败,在体验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击球手型,最后强化扣球动作,完成单元教学。以这种思路展开教学,从“运动特性”抓住了动作的本质,由内向外逐层展开教学,由动作体验发展为习得动作,在收获成功的过程中也获得了乐趣。
三、取決于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的思维突破不仅仅表现在对教学的设计上,有时在一个小环节,甚至是教学器材上进行思维突破,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操作性动作技能学习的初始阶段,学习主体的感知能力往往较欠缺,感知后做出的反应较难到位。而这时,如果教师开发出一定的辅助器材,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话题研讨所呈现的案例中,“用球拍击球”的动作教学的第一课,教师为了能够让水平二学生能根据球的运行速度、高度、方向判断出球的落点位置、速度、轨迹、弹起角度,以“气球”为器材展开了教学。笔者认为这就是一个较大的突破,一是气球相比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落点的位置、速度、轨迹、弹起角度,更容易让人把握,二是对于水平二阶段的学生的第一节课,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学习,对球落点的位置、速度、轨迹、弹起的角度做出判断,进而做出正确的挥拍动作。所以说,在新授课选取气球作为替代器材,对于授课对象来说正是恰到好处。
谈及“气球”,同样可将其运用于小学低段的排球教学中。排球技术的教学,相比较篮球、足球,难度系数更大一些,导致学习中间断性比较多,让学生获得的成功体验感较低,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如果在排球教学的初始阶段,用气球替代排球展开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对球做出反应,让学生更加专注于动作的习得;另一方面不至于让学生在练习时心生挫败感,而是形成兴趣。在一次市级体育教研课中,笔者就有幸看到一位教师在水平一“排球垫球”的教学中,用装有少许沙子的气球代替了排球,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在场所有观摩教师的好评。后来与这位教师交谈得知,她在进行这种尝试时也做了很多次试验。之前采用气球,气球太轻,在空中停留时间太长,严重影响练习的密度。之后在气球中装黄豆,结果气球在空中左右摇摆不定,最后才选择采用沙子装于其中。所以说,当教师不断钻研,深入学习,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并实践于教学之中,有时收获的并不只是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比这更多的是收获了教学效果,甚至促进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教学方法是否得到有效运用,取决于学生是否在学习中自我实现,在于教师是否在教学中有效“主导”。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对运动有所热爱、技能得以提升,离不开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以及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只有这样,有效的教学方法才会在教学中产生、运用,在学生身上生成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喜和,邱谦.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关系的理论构建[J].体育与科学,2012(4):100-104.
[2]孙喜和,陈昌福.课时计划中的知识点与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2020(2):62-63.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取决于教学效果是否达成,检验教学效果达成,主要依据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自我认可,“本身”操作经验是否有所积累、提升。当然“教学方法”在这之间起了纽带作用。然而,体育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才会让教学方法得到有效运用呢?这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一、取决于学习主体
1.学习后能够“自我实现”
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主体——主体”的“双主体”关系,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的无限接近,或者说主体间性的克服,才是教学效率提高的有效途径[1]。换句话讲,教师如果想让每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必须根据学生“身体”已有的条件,达成“设定”目标,如果目标远超身体承受的范围,那么学生在学习中较难产生“自我实现”感,主体地位也无从谈起。所以,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体经验”,设置出与之相符的既定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认可,教学才会变得有意义。
话题研讨所呈现的案例中,教师设计球拍击球为3个层次,依次为:2次反弹球、1次反弹球、直接击球,并依次設置分值为1分、2分、3分。此设计一方面可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击球类别;另一方面,可让每名学生在击2次、1次、零次反弹球的学习中逐渐过渡,在过渡中积累经验,提升技能,实现自我。此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操作经验,有选择性地做出“击球选择”。操作经验不足的学生,可选择击反弹球3次、2次、1次;有足够操作经验的学生,则可以选择直接击打来球。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选择与自身“固有经验”相匹配的参与形式,并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提升新的操作经验,从而让每一名学生都产生“自我实现”。反过来想一下,如果教师只是规定学生直接击打来球,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也许一节课下来都不能完成目标,那么这一节课对他来说,自然谈不上“自我实现”。类似的设计也有许多,如,篮球投篮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不同距离、不同篮筐高度的投篮。再如,短跑的教学比赛中,可根据学生的速度快慢,给学生设置梯形的起跑线,让速度越快的学生距起跑线越远,等等,都是从学生“自我实现”的角度予以考虑。但是本次案例,用气球代替羽毛球,并允许学生击打落地反弹来球,设计新颖巧妙。
2.建立真正的“身体感知”
知识一般是抽象性的存在,为了完成知识的传授,教师的首要价值就体现在如何将这些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可被学生直接感知的存在。教师可针对知识点,设计多个方法,让学生体验、操作,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知识点[2]。在体育教学中,特别是有关“动作”的教学,让学生产生真正的“身体感知”较为重要。虽然动作示范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够给学生最为直观的动作认识,产生主观的动作概念,但这容易忽视学生主体的客观体验,至于自己“本身”的感觉是什么,如何才能够做到动作标准,自己“身体”却没有给予自己“经验”。如,在垒球投掷动作的教学中,教师完整示范出蹬地—转身—挥臂动作后,学生也能够模仿出完整的动作,但是所做出动作的效果并不佳。这时,如果教师加入抗阻力练习,将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效果会提升。如,2名学生1组,1名学生作为练习者进行练习,另1名学生作为辅助者,在练习者背后手臂牵扯、蹬转牵拉弹性带等,使练习者真正地感受蹬地—转体—挥臂的发力顺序,让“身体”真真实实感受到自己所做出的动作。
二、取决于教学内容
1.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在进行操作性动作技能的教学时,教师需要对这项动作技能进行深入的解读,只有这样,才会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展开有效教学。对于“球拍击球”动作的教学切入点,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如,“球拍击球”是“动作”本身,“球拍击球”是“对球的空间把握”,等等。持第一种观点的教师,一般从无球教学开始,待学生的“击球动作”形成自动化后,进而结合有球教学,让学生的动作力求达到标准。持第二种观点的教师,则从还原运动本身的特点出发,从“球、拍结合”角度出发,先让学生“尝试性击球”,建立运动空间,然后辅以动作教学补充,达成运动体验。从“专业性”角度、学生专项性训练角度思考,笔者认为理应以第一种观点展开教学。如从“体育教学”角度思考,笔者则比较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因为,第二种教学思维,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运动的热爱。
再以“排球扣球”教学为例。一般的教学顺序为围绕击球手型、连贯动作为切入点展开,接着进行原地扣球动作的教学,再进行助跑起跳扣球的教学,最后运用教学比赛。这种思维的教学,较容易发现两个问题:一是学习中学生兴趣不高。二是平时习得扣球技术动作,运用于教学比赛时效果并不好。而笔者在一次教学实验中,以“空中击球”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先让学生尝试不同高度、不同位置的“空中击球”,然后围绕“如何让球落到一定区域”“如何让球更有威胁地进入此区域”辅以手型、连贯挥臂动作的教学,最后开展多人配合、技术组合的教学比赛进行教学,单元计划比例控制在2∶1∶3。虽然最后技术动作并没有达到“标准”程度,却也较好地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
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每名教师都应该充分解读教材,合理把握教学内容,抓住教学的切入点展开教学,在教学方法中提升教学效果。
2.把握好运动项目的“灵魂”
每一项运动,都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征、趣味,这是与其他运动不同的显性特征,也是运动本身所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独特魅力。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把握好该运动的特有属性,开展教学。
以羽毛球运动为例,羽毛球运动的魅力在于“人与人”隔网的博弈,虽然它与网球、乒乓球等项目类似,但由于器械的不同,对抗激烈程度、参与的适用范围等都有所不同。而在羽毛球教学中,如果只是让学生专一地致力于动作的学习,致力于如何将球击打至指定区域,让学生进行单个动作的反复练习,而不是“人与人博弈”的形式展开,相信很快大家就失去了对羽毛球的兴趣。 再以排球“扣球”动作为例,按照先教扣球动作手型,然后再助跑起跳,最后再教击打来球的顺序进行教学。教学的效果暂且不讨论,仅讨论一下这3个环节的顺序安排上。“击打球”是扣球的核心动作,也是激发学生兴趣收获成功感最具有体现性的环节,然而让学生经历了2个环节的学习后,再进行核心的动作学习,此时学生学习的兴趣或者学习的期望相信早已有所下降。
如围绕跳起击打球展开动作教学。首先让学生跳起触摸球,让学生根据球的高低选择起跳的时机,建立好人与球的空间感。然后将击打球动作融入教学,让学生在击打球中体验成功与失败,在体验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击球手型,最后强化扣球动作,完成单元教学。以这种思路展开教学,从“运动特性”抓住了动作的本质,由内向外逐层展开教学,由动作体验发展为习得动作,在收获成功的过程中也获得了乐趣。
三、取決于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的思维突破不仅仅表现在对教学的设计上,有时在一个小环节,甚至是教学器材上进行思维突破,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操作性动作技能学习的初始阶段,学习主体的感知能力往往较欠缺,感知后做出的反应较难到位。而这时,如果教师开发出一定的辅助器材,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话题研讨所呈现的案例中,“用球拍击球”的动作教学的第一课,教师为了能够让水平二学生能根据球的运行速度、高度、方向判断出球的落点位置、速度、轨迹、弹起角度,以“气球”为器材展开了教学。笔者认为这就是一个较大的突破,一是气球相比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落点的位置、速度、轨迹、弹起角度,更容易让人把握,二是对于水平二阶段的学生的第一节课,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学习,对球落点的位置、速度、轨迹、弹起的角度做出判断,进而做出正确的挥拍动作。所以说,在新授课选取气球作为替代器材,对于授课对象来说正是恰到好处。
谈及“气球”,同样可将其运用于小学低段的排球教学中。排球技术的教学,相比较篮球、足球,难度系数更大一些,导致学习中间断性比较多,让学生获得的成功体验感较低,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如果在排球教学的初始阶段,用气球替代排球展开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对球做出反应,让学生更加专注于动作的习得;另一方面不至于让学生在练习时心生挫败感,而是形成兴趣。在一次市级体育教研课中,笔者就有幸看到一位教师在水平一“排球垫球”的教学中,用装有少许沙子的气球代替了排球,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在场所有观摩教师的好评。后来与这位教师交谈得知,她在进行这种尝试时也做了很多次试验。之前采用气球,气球太轻,在空中停留时间太长,严重影响练习的密度。之后在气球中装黄豆,结果气球在空中左右摇摆不定,最后才选择采用沙子装于其中。所以说,当教师不断钻研,深入学习,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并实践于教学之中,有时收获的并不只是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比这更多的是收获了教学效果,甚至促进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教学方法是否得到有效运用,取决于学生是否在学习中自我实现,在于教师是否在教学中有效“主导”。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对运动有所热爱、技能得以提升,离不开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以及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只有这样,有效的教学方法才会在教学中产生、运用,在学生身上生成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喜和,邱谦.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关系的理论构建[J].体育与科学,2012(4):100-104.
[2]孙喜和,陈昌福.课时计划中的知识点与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2020(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