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根本 注重通性通法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中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i1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近年来越来越讲求高效和简捷. 曾经传统课堂教学中那种追求试题难度、深度或者只讲求技巧的模式渐渐为新课改所抛弃,回顾教学的根本、追求通性通法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 笔者最近参加了一次高三二轮听课活动,参与了一节公开课的评课,现将反思进行了整理,与大家一起交流.
  关键词:新课改;通性通法;评课;离心率;根本教学;题根
  “回到基础,回到系统知识,回到基本技能,我们反对花岗岩上盖茅房,也反对沙滩上建高楼.” 张奠宙教授曾经这么形容我们曾经辉煌的双基教学. 林老师用张奠宙教授的话将笔者带入到了公开课“离心率问题的解决与思考”一课. 林老师的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点突出,设计合理. 林老师在教学中循循善诱,引导到位,同时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合作,既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又时刻需要冷静的理性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一堂高效的高三专题复习课.笔者现整理如下:
  教学目标明确,重点把握得当
  1. 教学目标定位——准确
  林老师的课希望通过根本教学法使学生掌握求离心率的基本方法,并进一步巩固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 作为高三二轮专题复习课,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基础已经夯实、知识体系网络化初步形成的基础之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解决数学问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炼方法,渗透数学思想,进而提高思维能力. 基于这样的理念,在林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较为顺利地完成“题根1”(2013福建卷14).
  题根1:椭圆Γ:+=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焦距为2c,若直线y=(x+c)与椭圆Γ的一个交点M满足∠MF1F2=2∠MF2F1,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__________. (解答略)
  教师进而设计了“衔接教材,寻根问蒂”环节,目的是指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尤其是基本概念,毕竟基础是发展的根本,“根”深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本”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 教学重点确定——到a位
  本课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出示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离心率问题常考题型,以及求解离心率的主要方法. 求离心率的问题是圆锥曲线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近几年高考的热频问题,有关离心率的计算,多数是求值(或范围)问题. 由于作为已知的前提条件五花八门,其求解方法灵活多变,综合性较强,且常考常新,想套用现成的离心率公式进行解答,并不现实,因此学生须学会灵活应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采用合理的计算过程化解问题. 我们有必要对离心率问题做一些研究与探讨,林老师结合高考命题规律,准确把脉学生,把本节课的重点落实在对离心率两大常见题型的讨论中.
  案例选择精炼,问题设计巧妙
  1. 课堂例题选择——循序渐进
  本节课中,林老师精心设计了两组有联系的、层层递进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入钻研,系统地掌握知识,不是被动零散地接受知识,而是更好地建立知识体系,从而灵活解题. 例如,题根1考查椭圆的离心率,学生不难判断焦点三角形MF1F2的形状,进而找到椭圆中a,c的关系,求出离心率.采用这么一个相对较基础的高考题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和信心,紧接着“根深枝茂”,开展了变式1、2的讨论.
  变式1:椭圆+=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焦距为2c,过F1作直线MN与椭圆交于M,N两点,若△MNF2为正三角形,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
  变式2:F1,F2是椭圆C1:+y2=1与双曲线C2的公共焦点,A,B分别是C1,C2在第二、四象限的公共点,若四边形AF1BF2为矩形,则C2的离心率是__________.
  说明:变式1中将原先的特殊焦点三角形MF1F2改编成了新的正三角形MNF2,学生说出了不少想法,基本都是紧紧围绕着椭圆的定义,因为此题就是以焦点三角形为背景产生的. 再进一步推广到变式2(2013浙江理)椭圆综合双曲线的离心率问题,题中的矩形MF1NF2实则是两个焦点三角形的组合,学生很自然地把眼光聚焦在△MF1F2上. 题组二的设计也是同样循序渐进.
  2. 课堂问题设计——全面深刻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的发现,既是思考的起点,也是思考的动力,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逐步培养学生多思善问的习惯. 题根2(2013河南检测)如下:
  题根2:双曲线-=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渐近线分别为l1,l2,点M在第一象限且在l1上,若l2⊥MF1,l2⊥MF2,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__________.
  说明:本题一方面考查学生的绘图能力,学生需将文字及符号语言翻译成直观图形,另一方面考查计算能力,因为大多数学生都是利用方程思想求解. 林老师在这里让多名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分别建立了不同的方程,均能解答此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之后,进一步追问学生,能否数形结合更快攻克此题,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我们深刻感受了双曲线的渐近线与其离心率的微妙关系.
  注重数学思想,倡导通性通法
  1. 挖掘教材“题根”——十分精心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提到:“善于退,足够的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 在本节课中,林老师回归到了“最原始的地方”人教A版《数学·选修2-1》椭圆的定义,“退”到了最初的概念、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衔接教材,寻根问蒂”,才能“根深枝茂”,进一步开展深入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建立知识体系,并利用知识体系灵活解题. 在题根二提出之前,林老师又对双曲线中渐近线和离心率的基本关系做了回顾,为后面“几何法”解此题埋下伏笔. 的确,高考试题都脱离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所以在复习时,要重视课本,尤其要重视概念、公式、法则的形成过程,要使学生逐步养成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联系性出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才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正道!   2. 提炼思想方法——注重本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 可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因为认识不清技巧与数学思想方法的区别,受技巧之“巧”的诱惑,将学生的注意力脱离“通性通法”,使学生忘了解题的根本. 而本节课中,林老师抓住离心率问题的一大特点,“既具备数的本色,又具有形的特征”,将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的思想贯穿始终. 在题根1的变式1中,学生能准确判断MN垂直x轴,于是在△MF1F2中抓住定义,此题便迎刃而解.部分学生没有发现这一特征,则利用方程的思想,结合余弦定理仍可解此题. 在题根2中,大部分学生运用方程的思想,结合平面解析几何知识或是利用向量知识找到a,c的关系. 但是如果能够数形结合,联系双曲线渐近线的斜率,那么解此题便轻而易举了. 因此在解题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及其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才是追求数学教学的“长期利益”!
  反思
  1. 整体感受——精心准备,从容面对
  本节课作为高三二轮专题复习课,从教学设计上看,林老师采取层层递进的问题式教学,由“题根”展开的两大题组的安排由易到难,针对了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要求,也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解题策略. 课堂上,林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亲切自然,适时给予一些点拨,也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并对学生做出的每一个回答及时评价,让学生充满热情. 林老师能很好地组织和驾驭课堂,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过渡特别自然流畅,可谓环环相扣,教师的思维灵活而不局限,对学生出现的许多想法都事先预设,并恰当地进行归纳和补充.时下很多公开课形式多样,呈现热闹非凡的态势,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升华,而本节课处处体现着冷静的思考,真实而自然,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锤炼,每个人都有所收获,是一堂高效的复习课.
  2. 面面俱到——放手会不会绽放异彩
  本节课,林老师在选题方面,从例题图形的选取便可看出其精致,但体现选题精致的同时,在题根一的变式2和题根二的变式1中,学生作图的机会似乎被“剥夺”了. 离心率问题往往小题精致,大题综合,数量关系隐藏的深,对学生的数形转化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本节课,林老师“步步为营、面面俱到”换来的顺理成章,是否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化繁为简,突破难点呢?有些时候,我们是否可以尝试“有的放矢”,先抛出难题,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图与探究,从中引发思维碰撞,再迫使学生“退”到基础寻“根”,从自己的知识网络中寻找解题方法. 希望这样,学生可以在思考中经历错误和辨证,更深层地体验知识生成和转化的历程,真正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其他文献
摘 要: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通过折纸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椭圆、双曲线及抛物线的定义及其内涵,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以学生为主体,吸引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关键词:微课;实践;折纸;探究;思;学;悟  2011年,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长胡
期刊
摘 要:一种教材,一般要经得起千锤百炼,因为它是教师开展日常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仿照的模板. 因此,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者还是教学的设计者,都要尽量考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从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结构去设计教学,引领学生主动地探索知识,发展其探索创新的能力与潜力.  关键词:认知结构;数学思想方法;过程性教学  ■问题的提出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数学》(基础版)中的《8.11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期刊
摘 要:“第一印象”是心理学所着重研究的重要领域,鲜明地影响着观察者的观念和评价. 而“导入”正如高中数学教学过程给予学生的“第一印象”塑造,深刻地影响着高中生对既定数学课堂教学的态度和行为. 因此,笔者将着重探讨高中数学如何营设一个良好的导入环节,具体从精简、纯正、活泼以及多样四个原则进行了述说.  关键词:高中数学;导入;高中生;有效性  “第一印象”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第一次交往后给对方留下的具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反证法的理论基础(反证法理论概述、逻辑依据、应用步骤)的阐述出发,讨论了在至多问题或者至少问题、存在性问题或者唯一性问题、不可能性问题中的相关反证法解题思路,并对反正法解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在进行高中数学解题的过程中,应该找准方法,并正确而灵活的应用,从而达到解题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反证法;高中数学;归谬方案;解题思路  [?] 反证法概述及其应用步骤  不管是
期刊
摘 要:笔者参加了2013年江苏高考数学阅卷,其间所见所闻引发了笔者对高三数学解题教学的一些思考,主要有:(1)注意证明过程的严谨性;(2)注意解题过程的自我监控;(3)注意运算能力的培养;(4)注意解题书写的规范性.  关键词:高考阅卷;解题教学  笔者有幸参加了2013年江苏省高考数学阅卷,面对学生的数学试卷及其出现的问题,感触颇多. 下面就其中几点与大家探讨,希望能对今后的数学复习教学有所启
期刊
摘 要:圆锥曲线焦点弦的性质非常丰富,本刊2013年第一期就登载过有关椭圆正交焦点弦的性质,本文通过对平行焦点弦的研究,发现椭圆与双曲线平行焦点弦交点的轨迹仍为椭圆,并且与原曲线共焦点,性质优美,现抛砖引玉,与同行分享.  关键词:圆锥曲线;平行焦点弦;交点轨迹;椭圆  笔者在研究圆锥曲线焦点弦的性质时,发现圆锥曲线又一个性质,即平行焦点弦交点的轨迹仍为椭圆(或椭圆的一部分),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
期刊
摘 要:随着高考改革的逐步深入,为了渗透新课程理念,中学数学引入微积分、概率、空间向量等知识点,使得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联系日趋紧密,并为初等数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本文对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做了一番探讨.  关键词:中学数学;高等数学;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中学数学引入微积分、概率、空间向量等知识点,使得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联系日趋紧密,并为初等数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为
期刊
摘 要: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学习是在学习了等差数列之后,因此,我们可以类比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学习方法,来设计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教学.  关键词: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教学设计;教学评析  一、教材分析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 学生已经学习过等差数列的知识,对数列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对数列通项公式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比较熟悉,这些都为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学习提供了认知基
期刊
摘 要:试卷讲评课是高中数学复习课中一种常见且重要的课型,试卷讲评课的实效性直接影响学生知识掌握的深度与灵活度. 本文以一堂由学生自发的、非预设的探究性讲评课为例,提出将探究活动引入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建议及几点思考.  关键词:探究活动;讲评课;建议与思考  试卷讲评课是高中数学复习课中一种常见且重要的课型,进入高中以后,数学学科在知识量、难度和节奏上都有大幅增加,这种速成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很多学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数学教学的显著特征. 但是,如何进行思维教学?怎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纵观当前的课堂教学,许多教师都处在迷茫之中,未能及时把握思维训练的时机. 本文探讨数学思维的变换,解决解题之思路.  关键词:思维模式;情境;思考  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数学教师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