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灵山散记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Y7896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中国作协雾灵山创作之家休假,一开头,就有点“误打误撞”的味道。我一直以为雾灵山创作之家在北京,接到正式通知才知道,是在北京与承德之间的河北兴隆县花果山庄,离北京还有100多公里。在网上查来查去,最后决定乘坐火车,一是火车转车的时间比飞机来得顺当从容一些,二是很久没有坐火车了,想回味一下睡卧铺的感觉。在火车上摇了几十个小时,到兴隆火车站下车的时候,便有人举着“雾灵山”的牌子,很热情地问,上雾灵山吗?我微笑地点头,正想上车,又听得他说,这就对了,我的车最便宜。我立即醒悟,这不是来接站的创作之家的车。当即给“通知”中的雾灵山创作之家联系人打电话。十几分钟之后,我们顺利地到达创作之家,正是吃中午饭的时候。原来,雾灵山创作之家不在雾灵山,相去几十公里。后来,我们去了雾灵山,才知道,雾灵山是燕山主峰,海拔2118米,是这一带的名山。也许,创作之家是冲着它的名气,才以它取名的。
  花果山庄有七八栋别墅似建筑,我和我妻子住在3号楼的207房间。这一期休假有来自福建、广东、江西、安徽和吉林(延边)等五个省的15位作家,连同家眷约30人。休假期间,我们游览了承德避暑山庄、小布达拉宫、班禅行宫、清东陵、金山岭长城和雾灵山景区,但最让人开心的还是作家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是非正式的聊天似的,三两句,东拉西扯,却能从中得到启发。这期休假的会员中,有男有女,有写小说的,有写诗的,也有写散文的,我偷偷地观察了一下,我好像是最老的一个。爬雾灵山的时候,上长城的时候,我喘的气比别人粗,停下歇脚的时候也比别人多。陪同我们上山的工作人员在一边鼓励我说,您还不到70,算年轻的,上一期,有一位80多了,健步如飞,拐杖都不用的。我问什么人?她说不出名字,只说一头银发,声音洪亮,衣着也潇洒得很。经她这一说,我也就觉得自己年轻起来了。不是说70小弟弟吗?我还不够小弟弟。于是,脚下的力量也足了。
  创作之家是个好地方,好在夏日的清爽。闽南的夏日,闷热,潮湿,整天都感觉身上粘糊糊的,只好躲在空调里。而这里却是清爽宜人的,感觉上和闽南的秋天相似。
  每天下午午休之后,是在创作之家的最好时光。
  福建诗人蔡芳本带了一套精致的茶具,在那里泡茶,于是,作家诗人们纷纷把自己带来的好茶拿出来,泡完这种泡那种。品茗,聊天,话题自然离不开当下的文学创作潮流,各人的写作情况,关注的题材等等。我是一个专注的听众。我总觉得自己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写,写习惯了,只当消磨时间,能发表就是好同志,没有理想没有志向,没有追求,是一个平庸之辈。我也不会喝茶,再好的茶叶也喝不出它的好处。当然也没有带茶叶。几十年来,我都以白开水为伴,早晨起来,一杯温开水,一天下来,开水不断。许多人和我讲过喝茶的好处,就是改不了。因为早年,我胃不好,一喝茶就胃痛,红茶绿茶都不行,怕了,也习惯了。后来,胃不知道吃什么药,七吃八吃吃好了,偶尔喝一小杯茶,胃也不痛了,但还是不敢,怕旧病复发。最好的选择就是远离茶叶。
  院子里有石桌石凳,安静,阳光柔和,空气中荡漾着淡淡的梨香。这里有很多梨树,结着小小的梨子,妻子说,我们来了几天,好像长大了一些,细看,结在树枝上的果子,似乎真的比原来长大了一些,色泽也鲜亮了一些。这里似乎漫山遍野都是梨树。清晨起来,在山庄散步,清香扑鼻,分不清是花香还是果香。不由想起山庄广场上刘章的一首诗,“依山就势建亭台,绿树红楼自剪裁。莫问门牌多少号,花香果味引君来。”
  广东诗人吴迪安把新写的诗拿出来,安徽女诗人白梦即席朗诵:“……姑娘们晾晒雪白的床单/客人挂出杂乱的衣服/太阳从南方过来,很累的样子/鸟儿懒洋洋的,不怎么叫唤/ 倒是一个个梨子,小姑娘似的/一天一天膨胀,少了青涩/山楂一把小石子攥紧,守着/丁香把花籽削成尖角/黄蜂打门缝挤进/拉扯到石墩子坐的,是黑蜂/也罢了,床单吸足了阳光/一股热烘烘的日腥/ 喝茶的喝茶,写诗的写诗/什么也不干的,端着手机/但是要知道,要看见/喜鹊靠得近,老鸹离得远……”好诗,我连忙问,什么题目?作者说,《老梨树下》。诗一共4首,还有《恐惧》、《山夜》和《山楂树》,总题是《七月·在雾灵山下》。这几首诗把我们居住的环境写活了,也把我心中朦朦胧胧地意识到却又没抓住的某些感觉写出来了,而且语言节奏和意象都很美,让人喜欢。我佩服诗人,什么时候,灵感一来,就能写出好诗。我则是吃饱了想睡,睡足了又想吃,一点灵感都没有。
  安徽诗人白梦说正在写方以智的传记,于是,我们便有了一个共同的话题。方以智是安徽人,清初卓越的思想家,正巧,我去年出版了一部黄道周的传记,黄道周是方以智的老师。他们的师生关系有点特别,起缘于共同的监狱生涯。明崇祯十三年(1640),方以智的父亲方孔炤因任湖广巡抚间调遣失律,下镇抚司狱(西库),与黄道周成为难友。方以智入狱侍父,父子俩一起从黄道周研究《易经》。黄道周将《易象正》新稿抄予方氏父子。方以智在《时论·后跋》说“家君(方孔炤)……抚楚,以议剿谷城忤楚相(指督师杨嗣昌),被逮。时石斋先生亦拜杖下理,同处白云库中(刑部大牢),阅岁有八月,两先生修然相得,盖无日不讲《易》朝夕也。” 在一定意义上说,黄道周的狱中遭遇,造就了另一位哲学名家。侯外庐主编的《宋明理学史·方以智、“易学九子”与理学》中说:“他(方以智)晚年专门治哲学,则是由于黄道周的影响,继承了邵雍与二蔡(蔡元定、蔡沈)的传统,创立自己独特的《河》《洛》‘中五’之说的象数学理论;而其中包含有天文、数学等自然科学因素,其作用与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由于撰写方以智的需要,白梦女士掌握了许多史料,她对黄道周很熟悉,而我对方以智没有研究,我期待着白梦女士的大作早日面世。以便从中得到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这次到雾灵山创作之家,我是铁了心休假的,不想写东西,也没带书。然而,不想看书的我,还是看了书,先是福建文友陈弘先生的中篇小说集《咋就看不透》,这个中篇小说集收入作者的5部中篇小说。我特别喜欢其中的《组织部长》,是一部很有味道的“官场小说”,正如另一位福建文友、福建省作协主席杨少衡在“序”中所指出的那样,“陈弘这个中篇提供的阅读空间很大,包含许多可以解读之处”,而整本书给人“印象最深之处,都在于在其丰富的社会内涵。”我和陈弘先生虽然同处闽南,但我们之前并没有相会过,我对他也不了解,读了他的小说,却感到十分亲切。杨少衡说他是“有故事的人”,我想也是。我一边读着他的小说,一边暗暗地羡慕他,正如杨少衡所说的那样,“陈弘丰富经历和阅历,他遇到、处理过大量生活事件,阅过的无数人物,无疑是他的宝贵资源,是他创作的坚实基础,在这样的资源与基础之上,以他在这本中篇小说里展示的创作实力”,他的小说创作一定会有新的发展。我私下想,可惜我年纪太大了,要是年轻30岁,也许有希望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丰富一些,把小说写得精彩一些。陈弘和他的妻子和女儿的三散文集《三只猫》则让我看到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并为这种幸福所感动。之后,我又读了安徽作家吴子长先生的中篇小说《回望沧桑岁月》,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一直为主人公徐老三的命运担着忧,甚至有点提心吊胆,怕他出事,怕他死。好在,从饥饿年代走过来的徐老三终于活到改革开放,活到80多岁。读完小说,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为徐老三,也为我自己。吴子长与我住隔壁,没事的时候我会找他聊天,天南地北,轻松愉快,并从中学到许多东西。
  10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留下来的记忆却是美好的。
其他文献
早期的闽南嫁妆是很有讲究的。不但有吃的、穿的、日常用的,还有祭拜祖先和神明的贡品。因为名目繁多,闽南人通常把嫁妆分成好几担,且每一担嫁妆都有其特殊的寓意。  话说三十几年前,俺家哥哥把嫂子迎娶进门的那一刻,她那陪嫁的一箱箱嫁妆让我们格外好奇。考虑到双方经济都不宽裕,本来说好的婚礼一切从简,所有礼节习俗能免则免。可嫂子娘家人就是任性,这么周密的准备着实让我们措手不及。  那天晚上,嫂子把我叫进她的新
期刊
看到孙女有满屋玩具,却成天埋头写作业,没空去玩。想起我童年,虽无什么玩具,却不乏娱乐,有充裕课余时间去休息,有许多民间游戏来玩耍。那时我常在“走关”、“救国”、“匿踮找”、“走相掠”、“趋脚鸡”等游戏中玩得十分痛快。其中有一种名叫“十二生肖”的游戏特别好玩,如今说起它,回放当年游戏情景,依然感到无比有趣。  小时候,我家在东桥亭街。街西端拐南处是一片旷地,四周长满马缨丹树。树上长着刺鼻难闻的小花,
期刊
树冠如巨伞,枝丫若游龙,气根似髯须,像一位饱经沧桑、老态龙钟的叟者,这是我给榕树描绘的“肖像画”。榕树虽然没有鲜花的艳丽和芬芳,却是海峡两岸文人墨客喜欢抒情寄意的对象。千百年来,海峡两岸同胞崇榕爱榕,充满着人情味和神圣感,并演绎成一种独特有趣的崇榕文化。  在海峡两岸同胞心目中,榕树是最有灵气、最富情感的“树中寿星”闽南和台湾人习称榕树为“成树”,几乎每一个自然村都种有榕树,有道是“无榕不成村”。
期刊
湘桥是水做的。  湘桥的一边是蜿蜒的九龙江,九十九湾内河绕村而过,称为湘江,旧时有一桥供学童通往隔岸上私塾,故名湘桥。我们是黄昏时抵达湘桥的,夕阳下的湘桥安谧而美丽,火红的斜阳映照着波光粼粼的大江,苍茫的暮色正逐渐将湘桥村拥抱在怀里。  站在晚风中,可以听闻孩子们喧闹的声动,似乎从很久远的地方传来。有水的湘桥千百年来演绎多少故事,最终大多都沉入流水了,凝固下来的是湘桥气派的老房子。“大夫第”、“翰
期刊
在漳州台商投资区东美村墩上社,有座一百多年前中西合璧的建筑叫“曾氏番仔楼”。  三十年前,我将住在这座楼群里的一个姑娘娶回了家,自此成了“曾氏番仔楼的女婿”。我时常回番仔楼走走看看,对这里的楼房、通道、廊桥十分熟悉,也经常听老人谈论有关番仔楼的往事。  前几天,因为曾氏族亲集资定制了一批石雕要修复家庙曾浦堂,邀我回去拍些照片,我又一次详细查看了曾浦堂的建筑结构和装饰,并拍下了上百张的照片。这是一座
期刊
古代民间相师口中流传着一句经验之谈,即“蜀人相眼。闽人相骨。浙人相清。淮人相重。”的说法。细想之下,认为很有道理。继而想到,古代民间相师口中的经验之谈实际上和当地山水有关。有什么样的山水就有什么样的人的形态和情态。实践证明,每个人的形态和情态包括语言和声调确实都和当地山水有关。  那么,不死的山水靠什么养活?首先举个例子,到过武夷山的人都知道,武夷山是以“山上看水,水中观山”而著称,桂林则以“山形
期刊
我这里所说的“贵人”也就是对别人有过非常重要帮助的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能经常遇到“贵人”,那无疑是有福气的人,意味着要少走许多的弯路。“贵人”,也就是给别人送光明和温暖的人。  我父亲在世的时候,常常跟我们提到过一个我从来就没见过的人。他说,如果没有那个人,他简直不敢想象他能不能成立家庭,能不能在当时那个社会立足。  这当然得从我父亲有些发黄的身世说起。我父亲长到十多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
期刊
这是一个著名历史故事。当年孔子带着众弟子周游列国不受待见,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连着好几天无米下锅,穷苦不堪。好不容易找到一些米,孔子却在饭快熟的时候瞥见颜回用手抓甑里的饭吃。孔圣人不高兴了,不过他还是压住火气,只是在吃饭时故意说:“刚才祖先托梦,让我把最干净的饭食送给他们。”颜回忙说:“不可,刚才有灰尘掉进甑里,我把灰抓起来吃了。”孔子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暗自庆幸没有责怪颜回,同时大发感慨:有时眼睛
期刊
佛是提倡“平常心”的专家,而能做到平常却是很不平常的事情。  如果人们对待极平常的事物时,就像是见到奇珍异宝一样,说明本应“平常”的东西已经出现了异常。  提出要坚决“依法治国”的口号时,我能够知道“依法治国”的珍贵,及坚持“依法治国”的困难重重。越把法治挂在嘴上,越说明法治的珍贵。喘不过气来的哮喘病人才会把平常的空气当作宝贝的。  用平常心对待人与事物也有讲究,就是要平等,不要反复无常。我曾在一
期刊
走在陌生的街道,唯独的熟悉竟然是来自天桥上卖艺人拉的二胡声。我伫立在天桥底端,听着一声声的孤独碰撞,那不是盲人阿炳的二胡声,我始终坚信,每个被拨动的弦都能飞出属于父亲的音符,虽然拉不出他的故事,仍可以让我想起他拉二胡的模样。那些故事是属于父亲的二胡。  父亲的二胡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兴许是个奢侈品。那时候的人会识字懂音律显得是如此难能可贵,更何况土生土长于一个贫困的小县城。我曾问过父亲,为何那个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