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十二生肖”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到孙女有满屋玩具,却成天埋头写作业,没空去玩。想起我童年,虽无什么玩具,却不乏娱乐,有充裕课余时间去休息,有许多民间游戏来玩耍。那时我常在“走关”、“救国”、“匿踮找”、“走相掠”、“趋脚鸡”等游戏中玩得十分痛快。其中有一种名叫“十二生肖”的游戏特别好玩,如今说起它,回放当年游戏情景,依然感到无比有趣。
  小时候,我家在东桥亭街。街西端拐南处是一片旷地,四周长满马缨丹树。树上长着刺鼻难闻的小花,人们叫它魔神花。此花让人讨厌,花树成了挡人的刺帕墙。大人除了把死猫提来这里吊在树上,很少闯入这片荒芜之地。而旷地中间长满绿草,像铺上绿地毯,却是我们小孩子打闹翻滚的好去处。这块旷地成了我们的独立王国、儿童乐园。每天放学后,或是星期天,厝边头尾的小伙伴便高呼尖叫,相邀来到这里,玩起了“十二生肖”,在欢声笑语和争吵叫骂中度过无比快乐的时光。
  我们经常纠集七八个小伙伴来玩,并让跟来的小弟小妹坐在一旁当观众。我们伸手猜过“剪刀石头布”,决出一人当“生肖”,其余的人都是生肖的对手—玩耍孩(漳州话叫“佚佗囡仔”)。当生肖的这个人要按“鼠牛虎兔……”等十二生肖排列顺序,逐一在草地上装出各种生肖的动物形态,阻路挡关,为难玩耍孩。哪个玩耍孩耍不过“生肖”,就换他当生肖,继续玩,直到耍完最后一个生肖——猪,游戏才宣告结束。
  这种游戏其实是一种别开生面的障碍跑,十二个生肖的模拟形态,成了十二个特殊的障碍物,分别考验玩耍孩的跳跃、躲闪、奔跑、挟持等各种体能。玩“牛”就是玩跳跃:“牛”要四肢驻地,摆成木马状,让玩耍孩横跨而过。玩“龙”就是玩躲闪:“龙” 要躺在地上左右翻滚,作“滚地龙”状。玩耍孩必须择机跨越,避免被“地龙”滚到认输。要像跳竹竿舞一样,一蹦一跳,边闪边走,越“龙”过关。玩“马”就是玩奔跑:“马” 高举树叶奔跑,玩耍孩立即紧追,大家一起数数,在数三十之内抢到树叶为赢。玩“鸡”就是玩臂力:“鸡”不断煽动双臂,作扑翅状,玩耍孩就从它背后伸出双臂,一下子将扑腾的“鸡翅”夹住,得胜过关。“十二生肖”形态的生动性和玩法的多样性,使游戏变化多端,趣味盎然。
  游戏用活人当障碍物,这特殊的障碍物也就不再是死呆原地的器材了,而是会跑会跳会想会叫的“运动员”,是一名不可忽视的竞技对手。在游戏中,它虽然被规定为被耍者,但有时它也可以反过来耍耍你。有个小伙伴叫阿瑟,个子矮,跳“虎”时没过关,轮他当“虎”,他很不服气。当长脚阿城来跳“虎”时,他便耍个花招。他先按规定双脚直立,双手撑住大腿,做“虎撑塔”状。长脚阿城根本不把阿瑟这只“矮脚虎”放在眼里,毫无防备。当他纵身一跃,双手要按住阿瑟的背部时,阿瑟突然来个四脚趴地,做卧虎状,让阿城扑个空,摔个嘴啃泥,弄得大家哈哈大笑。在旁观看的小弟小妹也夸张地笑得前俯后仰,东倒西歪。
  在游戏中,“生肖”大都不能讲话,唯有“猴”例外,与玩耍孩有一段对话。“猴”坐在地上,眼睛被蒙住,双手在胸前张开,合成一个圆圈,拟作洗脚桶。然后由耍“猴” 孩伸出一只脚放进“桶”中,一边不停搅动,一边与“猴”问答:
  孩问:脚桶圆或扁?
  “猴”答:扁。
  孩问:脚桶扁或圆?
  “猴”答:圆。
  孩问:猴水烧或冷?
  “猴”答:冷。
  孩问:猴水冷或烧?
  “猴”答:烧!
  这段对话词,双方必按规定字句照念。但可装怪声,可扮鬼脸,尽量逗乐大家。对话对到“烧”字时,双方又开始紧张起来。“猴”紧盯着对方的脚,决心在他抽脚的一刹那把脚捉住。而耍猴者就要设法分散“猴”的注意力,乘机让自己的脚抽脱。比如大吼一声“你的屁股有条蜈蚣!”或“你的老爸来揍你啰!”恐吓越真越好,一旦骗“猴”回头,便可迅速抽脚脱离“猴桶”,闯过一关。
  这段孩“猴”对话,让紧张的障碍跑变成轻松的“答嘴鼓”,让跑累的双脚歇一歇。这对调整游戏节奏,使之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大有好处。人猴形似,对话自然。孩子喜猴,与猴斗嘴,特别有趣。这段对话是游戏中一个别具匠心的活动设计。
  游戏中的十二生肖大都是调皮机灵的角色,唯有“猪”是个不许乱说乱动不许调皮捣蛋的可怜虫。它必须四脚八叉仰躺在地上,做“大傻猪”状。然后大家一拥而上,有的抬脚,有的拉手,有的扶头,有的揪耳,齐声一喊“一二三!”,就把“猪”抬起来,这叫“抬大猪”。你别以为“猪”被抬很舒服,别忘记现实生活中的猪,一旦被人抬走,不是去卖就是去宰,下场多么可悲。因此,游戏中被抬的“猪”,下场也就不容乐观。大家经常把“猪”抬到马缨丹树下,让那魔神花的恶臭奇酸来呛它,让那吊在树上僵尸般的死猫来吓它,然后大家放肆大笑,一哄而散。
  “抬大猪”是游戏的高潮,大家尽可撒野,原不碍事。被抬的“猪”也常凑趣假装惊恐万状,博得更多的笑声。然而,大家都得撙节分寸,不能玩出格,造成纠纷。否则,就会惹来难于收拾的麻烦。有一次,轮到一个叫阿南的伙伴当“猪”,他肥头大耳,傻里傻气。大家觉得他好欺负,就把他抬出旷地,走到街上。小弟小妹跟在后面又蹦又跳,大呼小叫,闹得路人驻足观看。我们把阿南扔到他家门口一个垃圾箱口,便撒腿逃跑,如鸟兽散。阿南被弄得满头满脸是烂菜叶,又被两只死老鼠吓得哇哇大哭,惊动了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十分生气,拉着儿子一家接一家去告状,大家都挨了父母一顿痛打,被勒令不许再到魔神旷地去玩,不许再玩什么“十二生肖”。
  被禁玩的日子实在难熬。但是,过了一阵子,见家长忙着家事,不怎么过问孩子的事,我们又悄悄地集合到开满魔神花的旷地上,再玩起“十二生肖”来,释放童心,张扬个性。
其他文献
东方破晓之后,湛蓝的天幕一点一点的拉开,白云悠悠,丹诏小城醒来了,市井喧嚣中蕴藏着宁静悠远,参天的古榕,悠扬的潮乐,怡然自得的老人,蹒跚学步的孩子,一下子唤醒了我内心沉默的乡愁,穿过东关街斑驳的青石板路,诏安东岳庙在灿烂阳光的映衬下,显得如此光彩夺目气势恢宏,世间所有的狭隘、逼仄、空虚都将荡然无存,满心充溢的是庄严肃穆。  修缮后的东岳庙大门石匾上的“震岱灵宗”四字熠熠生辉,门口一对造型古朴的青石
期刊
杨少衡了不起,创作了那么多描写中国当代基层执政者们政治生活的优秀小说,塑造了那么多基层干部的生动形象。多年来,还没有哪一个作家像他那样,花那么大力气,下那么多工夫,以小说独有的艺术表现方式,去深入研究思考中国当代政治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深入研究思考执政者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深刻表现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改革进入深水区的现实中,人的精神、人的道德、人的价值所面对的严峻挑战与考验,积极探索破解现
期刊
2015年3月,我们到了华安。  1628年在《徐霞客游记》里出现了华安这地方,“初二日,下华封(华安古名华封)舟,行数里,山势复合,重滩叠溜……”这是华安上游。1630年8月,徐霞客在日记里,写下他再度到华安,沿着溪边走陆路,俯瞰江水景色的记录:“十七日,下舟达华封。十八日,上午始抵陆。渐登山阪。溪从右去,以滩高石阻,舟不能前也。十里,过山麓,又五里,跨华封绝顶,溪从其下折而西去。遥望西数里外,
期刊
自古以来,一座城,一座镇,乃至一个村庄,无不“卜水而居”,邻水而建。水是生命之源。有水,才有万物滋养生长,才能使生命得以延续。可见,水对于人类至关紧要。丹诏城当然亦是邻东溪水而建,故东溪谓之为“母亲河”。  江滨,自然是溪流侧畔,当然也是一处风水宝地。凡城市之江滨,无一例外皆是寸土寸金的宝地。开发建设江滨,体现一座城市管理者的胆识气魄和高瞻眼光。江滨新区开发建设以来,不断听到消息:新区紧锣密鼓征地
期刊
一想到“我眼中的漳州男人”,脑子快速反应出的居然是现居厦门原籍漳州的女作家赖妙宽的长篇小说《父王》,说的是主人公杨二福一生的故事。这个土生土长的漳州人,孩提时有过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那是1932年4月红军进漳的时候,本来他是有跟随红军走的机会的并且也真的跟着走了,走着走着,突然想起自己卖菜的筐子还丢在河沟沿忘了拿回家,就赶快转身去找菜筐子托人带回给母亲,等他再转身去找红军时,队伍早已开拔不见踪影。
期刊
无论什么季节,云洞岩都不褪色,一年四季如春。云游在山峰之巅,颇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境。看景不再是“浮光掠影”,而是很容易让自己融入其中,把自己当成它的一棵树,一棵草。  云洞岩位于漳州市美丽的龙文区之中,是一座丹霞地貌的奇特大山。 它雄伟壮美,历史悠久,闻名于世。它既是一个时尚休闲运动的场地,又是闽南特色的一座山峰,还是一座领略山水风光的好地方。  去了几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它与其它的山峰
期刊
一  古代市镇有一种叫脚行的,是专门替人扛抬货物的行业,其活动多在附近区域。若是远程,危险性增加,已具物流性质,这时候经营的便是镖行了。  旧时在闽南乡下,挑夫叫“担大路担”。前一个“担”为挑、后一个“担”为担子之意;“大路”并非路面平坦宽阔,而是指路程迢远艰难行走之意。  僻远山区货源少,别说配不起车马运输,所谓官道指的也就是一条穿行山山岭岭的由鹅卵石铺就的小路,物流多由货郎担子、跑货换的小商贩
期刊
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南靖县医院、中医院和山城卫生院有一批医德医术颇受群众赞许的大夫。可以说他们是那个年代的南靖名医。他们如今有的已经作古了,有的早已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了,而那些比较年轻的虽然退休了,依然到单位坐诊,为许多喜欢找他们看病的患者服务。如今人们对那些名医依然怀有思念之情,对当年名医为他们看好自己病的情景记忆犹新。  我与省级名老中医罗能知医生有过一段情缘。20世纪60年代初,我正
期刊
蓝天白云下,苍松、奇石,一群放牧的牛羊在草原上悠闲地吃草,你可领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那份寥廓和深远以及“天穹压落、云欲擦肩” 的那份豪迈和洒脱……这里可不是北方大草原而是闽南第二高峰——仙洞山上的别致风情。草原上那堆黑色的石头在寒冬的山风中坚强地挺立着,圣洁、优雅、高贵、静美,似乎又带着一丝无法言说的悲凉与苍寂,石洞中几百年的庙宇承载了多少故事,多少梦想,多少愿望,它像一幅陈年的
期刊
早期的闽南嫁妆是很有讲究的。不但有吃的、穿的、日常用的,还有祭拜祖先和神明的贡品。因为名目繁多,闽南人通常把嫁妆分成好几担,且每一担嫁妆都有其特殊的寓意。  话说三十几年前,俺家哥哥把嫂子迎娶进门的那一刻,她那陪嫁的一箱箱嫁妆让我们格外好奇。考虑到双方经济都不宽裕,本来说好的婚礼一切从简,所有礼节习俗能免则免。可嫂子娘家人就是任性,这么周密的准备着实让我们措手不及。  那天晚上,嫂子把我叫进她的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