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融入教学之中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huis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爱学生是师德教育的核心,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是否高尚,不仅仅看他否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否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还要看他是否热爱学生,能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对教育深切关注,真诚地热爱学生已被视为当代教师的师德之魂。那么,如何在教育实际中营造师爱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原动力呢?
  一、尊重是“施爱”的基础
  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们尤其要树立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注意他们的兴趣、爱好、特点和特长,给他们以自由发展的空间。为此,我们应当改变传统的教育本位论,蹲下身子去看待学生,欣赏学生的“未成熟状态”。只有无私地去爱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对学生慈爱,才能激起学生感情上对教师的敬爱,才能使学生亲师信道,赢得教育。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首先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意识。教师要通过语言、手势和微笑等方式肯定学生,通过作业评语沟通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有情感、有意识、有独立个性的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气度正确对待那些敢于质疑传统、挑战教师、个性鲜明的学生;以博大的爱心和崇高的师德尊重、爱护、关心并引导那些行为特别、好标新立异的问题学生,让校园七彩斑斓、生动活泼;以科学和民主的精神育人,摒弃封建的师道尊严,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独辟蹊径而不排斥他人,赞美智慧冲动而不盲目,弘扬主体意识、完善个体性格,建立健全崇高的人格精神与完美人个特征。
  二、真挚的情感是师爱传导体
  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教师将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能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庄子有言曰:“真者精诚所至,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要创造让自己感动的人,首先老师自身就不该是一个冷漠的人,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该拿出百分之百的诚心。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这样,我们便把自己尊严的丰碑建在了学生的心中。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方能达到心的深处。
  通常会再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很容易接受该老师的教育。因此,教师与学生建立好良好的师生感情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而重要的方法。要用尊重、平等、爱护等人类最崇高的情感支感染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情感教育重于情,教师既是教育者,又应是学生的朋友。我们应当竭力用真实感人的感情去征服一颗颗纯真的心,去感化之启发之,使师生都进入其乐融融、其情陶陶的境界。
  三、体现爱的公正性是“施爱”的关键
  由于教育对象众多,在教育过程中,多数教师只注重抓两头、促中间。但是,教师的爱不是偏爱。因而,我们更要无选择地、公正地、无例外地爱每一个学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对优秀学生偏爱,对后进生另眼相待。教师不仅要对优秀生要严格要求,而且对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怀。教师爱学生,不是一个纯粹主观的过程,如果学生从来不向他们信任、爱戴的老师敞开心扉,心灵之门打不开,那么教育就无法进行。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坦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是可笑的。学生向他的老师敞开心扉,是一个彼此促进思想和感情高尚起来的过程。只有学生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灵窗口,老师才能更清楚地了解他们的世界,沟通心灵,教育工作才会事半功倍。教师应该无私地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特有的情感世界,懂得他们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时时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时时感受到努力得到的肯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当老师把一颗真诚的心交给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公平地把爱和温暖送给每一个学生时,学生的心定会融化在师爱中,在学习生活中找到快乐,愉快地接受教育。
  四、关心了解学生是“施爱”的途径
  老师爱护学生、了解学生不应表现在语言上,更重要的要落实到行动上。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使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此外,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还要深入了解,对学生的心理变化细致观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接触到学生情感的“点子”上,这种接触点就好像是“心窍”,是突破口,它往往是教师传播爱的门路。借助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去了解、接近和吸引学生,在平等、和谐中了解学生,获得与学生的共同语言,这是沟通和传递情感的渠道。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往往是通向他们心灵的“捷径”,老师“投其所好”也是施爱的一种方法。教师要教育学生,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经常深入班级,走访家庭,从大量的“接触点”了解学生的心灵,如学生生活中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愿望,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教师的爱接触到这些“点子”上,就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就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造成深刻的影响。愿我们的爱心和耐心,能化作无声的细雨,我们的精神甘露,能洗涤学生精上的尘埃,我们无私的爱,能筑起现代化成功教育的“大厦”。
其他文献
摘 要: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对顺利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教师与学生两大教育活动的主体要素入手,寻找出现代师生关系所面临的困境,并试图寻求重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现代教育应构建以尊重和关心为基础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现代教育 师生关系尊重 关心    时代的发展需要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当今中
2016年10月19日总部位于慕尼黑的瓦克化学集团再次以塑料及橡胶加工业创新驱动者的形象,亮相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行的本年度国际塑料及橡胶专业博览会K 2016展(简称K展),展示
摘 要: 现在的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一股热潮。许多大学生都把家教作为一份兼职来做。对多数大学生而言,挣钱是带家教的首要目的,但不是惟一目的,不少大学生把家教工作看作是一种实习与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  关键词: 大学生 实践能力 培养方法 培养途径    当前,大学生往往利用课余时间找兼职工作,对多数大学生而言,兼职的首要目的是挣钱,使自己的生活宽裕,帮
经济报道中的矛盾法则李桂庚我从事新闻工作16年,采写的大多是经济方面的稿件。深感到,应用矛盾法则,认识经济生活,指导经济宣传,深化经济报道,十分必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
摘 要: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高校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各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这些突发事件严重扰乱了高校的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在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如何保持高校的稳定和发展,有效地预防和解决高校各类突发事件,已引起教育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学业预警机制、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德育预警机制、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摘 要: 感恩,是人性中最基本的情感元素之一,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情感,是道德的本能反应,同样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事最起码的道德品质,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和觉悟要求。而当下,我国公民的感恩意识有逐渐淡薄甚至缺失的趋向,加强感恩教育建对于提升公民的责任感、精神境界及综合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感恩教育 社会转型 道德建设    随着中国当前社会结构的转化和机制的转换,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出
摘 要: 教育行为是关乎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教学理念不断转化为教学行为,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变受到多种外部因素的制约,可以通过营造教学理念实施的政策环境氛围,改善教学条件与教师待遇,完善教师评价制度,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等措施,来有效保障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变。  关键词: 教学理念 教学行为 有效外部保障体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推广,新的教学理念已普遍被教师所接
摘 要: 中外合作办学是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学生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违纪学生的后续教育管理,已成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成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专科起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为研究主体,对违纪学生进行后续教育管理方法进行探究,以提出针对性的见解,最终应用到学生管理工作当中。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违纪 教育方法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新型的办学模式,在外部环境和内部运作中
摘 要: 课程实施是一个开放、创造、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生成性课程事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基本理念即关注过程,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利用生成性事件。生成性课程具有随机性与不可预测性,捕捉与利用这些突发的生成性课程事件,挖掘隐藏其中的价值,使其转化成为可利用的课程资源,需要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课程实施过程成为教师展现教学智慧的过程,从而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摘 要: 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应试教育中的死记硬背、灌输式的教学现状,倡导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将成为目前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文以探究旧的学习方式的特点、缺陷为突破口,对在新课改理念下,如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如何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和资源享用方式,如何让学生从学习型转变为研究型,如何在新的学习方式中学会自我提高等问题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