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韵文之美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283488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低年段的韵文识字有很多,它们的主题各不相同,有效教学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当我们积极地为学生创造多种有效途径,让学生感受词语的韵味,读出词语的韵味,说出词语的韵味,孩子们就能在词串识字中充分领略韵文之美。
  关键词:小学语文 韵文 识字教学
  使用整齐的韵语,是张志公先生总结出的传统识字教学经验之一。韵文将原本孤立的汉字组成词,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气韵流畅,朗朗上口。
  基于此,苏教版小学语文创造性地在教材中加入了词串识字。词串识字教学不能脱离一个“韵”字,如何指导孩子读出围绕中心组织起来的词串的韵律美,感悟与词语相对应事物的韵味,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1》时,有了深切的体会。
  一、图片之美,艺术熏陶
  在语文中,美到处存在。而它在教学中的实现,并不是靠教师教授就有用,这得靠学生主动去接受美的熏陶。课文图画所特有的属性决定了它在小学生审美情趣的陶冶、审美能力的培养上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又往往和课文从形式、内容、意境上构成一种美的氛围,学生可通过图文互动,如看图说话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识字1》全课12个词语,分成4组,围绕“金秋”,介绍了秋天的景物,表现了秋天景色的美好。第一组表现水乡白天的景色,第二组介绍荷塘里的主要植物,第三组表现水乡傍晚的景色,第四组表现夜晚水乡的景色。像这样富有画面感的词语,理解它们不能光从字面来理解,更应该放在一定的意境中来体会。所以在教学的开始,我利用有关“金秋田野”的图片,为孩子们营造了成熟、丰收、喜悦的秋天氛围,充分感受金秋的田野给他们带来的欢快。这些课文图画给孩子在了解词语意思的同时,也使他们更能体会到词语背后富舍的无穷韵味。此时,孩子们已经沉浸于水乡的青山绿水,沉醉于水乡的如诗如画。
  二、词语之美,表达灵动
  古人识字多用韵文。这是因为韵文讲究格律,甚至大多数要使用同韵母的字作句子结尾,这使其读起来鲜明、生动,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韵文的这个特点使得低年段的孩子接受韵文的语言比接受普通语言更为容易,更感兴趣。辽宁有一位小学校长,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进行韵文识字实验,结果二年级学生的识字量相当于三四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可以说,韵文识字是成熟的经验。
  在《识字1》中,孩子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对词串进行了整体的朗读,教师这时进行适当点拔“孩子们,你们看,词语和词语之间不仅要有停顿,第一、二、四行最后一个词语读音之间还有更奇妙的联系呢!你们发现了吗?”孩子们带着这样的阅读期待再一次返回到文本中,很快就会发现这三行词语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是相同的。发现了词语和词语之间的联系,孩子们会觉得更有趣,也更能体会中华语言特有的灵动美,故而读起来更有节奏感,更押韵。
  三、吟诵之美,品味文本
  朱自清先生说:“乍看岂不是淡淡的?缓缓细嚼一番,便有浓密的滋味从口角流出。”又有“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就是吟诵的好处和魅力。吟诵是在反复诵读中,使孩子更深的回味文本,感受韵律,领悟语言的艺术,咀嚼语言的韵味,从而感受中华语言的魅力,达到语文熏陶感染的目的。感受之余,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语感。从生物学上讲,吟诵能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多次的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能把语言的感情、气质深深留在读者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使孩子去感知文中的精彩之笔和感人情境,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力。
  本课中,在用图片让孩子感受情境美、用词语之押韵让孩子感受语言美之后,通过“孩子们,你们觉得这样的水乡怎么样?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孩子会带着充分的理解和感受再次品读词串。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位孩子的个性朗读也都会产生不一样的美。“孩子们,让我们跟着这位同学再去看看她心目中的水乡吧!”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吟诵,水乡宁静淡雅、生机勃勃的滋味怎不会从口角流出?
  四、阅读想象,表达之美
  新课标要求在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特点的前提下,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把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等方面融合在一起进行全面培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贯彻这个理念?从哪里切入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呢?回顾教学中的种种尝试,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正如刘勰认为“文之思也,其神远也。寂然凝虑,思接于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想象既能愉悦人的身心,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又给人们的继续学习带来不竭的动力。
  首先,要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素材,比如课文中的图画,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多媒体课件,电视电影等。在《识字1》中,在给学生看了富有特色的水乡图片后,引导学生想象身处水乡之中,说一说内心感受,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水乡朦胧宁静之美。
  其次,要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想象的方法,可以是学生已有的,可以是老师介绍的,也可以是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甚至是动作演示的想象方法等等。比如在教学《识字1》1、2行词串后,“小朋友们,欣赏完水乡的朦胧和荷塘的热闹后,你有什么话想对谁说?可以结合你对烟波、菱藕、芦苇的感情来说一说。”引导孩子通过“烟波”“菱藕”“芦苇”等具体事物的特点从而对水乡进行整体感受和想象,这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孩子很快就会感受到水乡动静结合之美。
其他文献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可以让他们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自主选择阅读方法、自主选择阅读反馈、自主选择阅读补充,从而注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精神,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阅读的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  关键词:个性化 能力 培养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
期刊
“深度阅读”是学生探索、发现的“一支长篙”。课堂上,教师应引领学生以宁静、专注、愉悦、稳定的心态,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在灵动思绪的跳跃中开辟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达到阅读的“澄明之境”。  一、精设话题,让阅读教学更有深度  “阅读话题”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教者引领学生一步步逼近文本中心意图的对话主题,也是通过阅读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适当的话题应如一条细线,串起颗颗珍珠;又似一束火苗,点燃学生智
期刊
摘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目前,新课改正如火如茶地进行,在实施进程中,有效拓展课程资源,可以提供“源头活水”,滋润阅读教学田园。新课标指出:“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小学语文阅读应当让学生置身于动态、自由、广阔、多元的阅读环境中,让现代生活大系统和学生生活经验小系统相互联系,促进了学生自觉主动发展。  关键词:课程资源 主题式拓展
期刊
摘要:结合自身语文教学工作实践情况,从“提炼关键词,概括主要内容”“巧用关键词,创设语言输出平台”“逮准关键词,寻找解题突破口”“借助关键词,开展个性化阅读”等几个方面,探讨“关键词领航,实现语文课美丽蜕变”,扎实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提炼 巧用 逮准 借助 个性化阅读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堂不应追求热闹快乐,应追求对博大精深语言文
期刊
英国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艾迪生曾经这样赞美视觉:“我们一切的感觉中,最完美、最愉悦的是视觉。”作为视觉艺术的小学美术教学,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单一的美术教材传递的视觉信息是静止的、平面,既不能吸引小学生的好奇心,也不能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而多维的视觉呈现方式,能给学生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视觉氛围,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一、多样视屏呈现,高效传递创作素
期刊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把二期课改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在英语教学中,是每位英语教师都试图努力做到的。尤其是低年级牛津教材,页页附插图,课课有图示,这些立体的、形象鲜明的图示融汇贯穿于教材中,从而呈现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信息容量增大,知识精度增强。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与形象识记材料相比,文字识记材料的记忆效果
期刊
摘要:体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是教育本身的内在规定,也是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的最好实践。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空间与时间,让他们欣赏到另一扇窗外的风景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从几个方面阐述在小学英语常态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学生个性 创新教学方式 个性化评价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
期刊
对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训练得从细微之处人手,并且坚持长期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思维能力也有所提升。新课程标准期待这样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生:当同学回答问题是,能够认真聆听,并“咬文嚼字”去分析答案中的错误;数学课上,针对某个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同学争论问题时,能够循序渐进,调理分明,直到同学心悦诚服;老师不小心出现“口误”时,也能大胆指出
期刊
摘要:学生喜欢体育课,有时遇到阴雨天气不能去室外只能在教室上课,学生就显得闷闷不乐,但只要听说下节是体育课,他们都会高兴的高呼“yeah”!不过,我也发现,开始上课了,他们就出现太热情,不配合你的安排的状况。所以,学生喜欢体育,但有时对体育课却缺少了应有的参与兴趣。  关键词:学生 体育 兴趣 激发  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我想,是因为学生喜欢的是可以“玩”的体育,而不是反复枯燥的身体练习
期刊
摘要: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盲童教育的难点亦是重点,由于盲童生理缺陷造成了行为习惯养成的特殊性。本文从盲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入手,提出了训练、评价等教育方法,操作性强,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视力障碍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说:“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指家庭、学校、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