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等

来源 :新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imao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人是一名长期奋战在中学历史教学第一线的普通老师。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岁月的风雨、教坛的磨砺,让我从当初的一名新手逐渐走向成熟。现在我愿将部分教学心得体会总结成文,供各位同仁参考,目的是抛砖引玉,不当之处,祈望诸位行家批评指正。
  我认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三方面的基本素质。
  1 教师本人必须具备扎实、广博的知识基础换句话说,既是专才,又是通才。如果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一名教师的硬件的话,那么,扎实的知识基础则是他(她)的软件部分,是一个人内在魅力的体现。如果想让学生拥有半桶水,那么老师就必须至少具备一桶水的水平。我总结自己多年的从教经验,认为良好的知识基础在课堂上至少容易产生以下三方面的独特作用:①教师不致于因为某个专题的知识面狭窄而机械地照本宣科,他(她)一定会因为丰富的知识、宽阔的视野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一旦展开便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洋洋洒洒、信手拈来,尽显大气磅礴,学生也一定是如听仙乐耳暂明,浑然不知下课将至;②有助于提高教师自己的解题能力,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答疑解难。我们从教的诸位都应有过这样的感受:小学做不来的题目,到了中学就会觉得简单;而在中学有些很复杂的问题,到了大学阶段再去解答就是小菜一碟了。这说明知识丰富了,阅历多了,自身的境界也好,悟性也罢,都会相应的上几个台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渠道就多了,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反之,如果你本身知识基础不扎实,底气不足,只是半桶水的话,恐怕就会陷于题目设置的各类迷魂阵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没有“登上山顶”,又怎能到达那种从容境界呢?③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上的重(难)点知识。
  如果自己的知识基础不够扎实,该如何加以巩固和提高呢?我认为最直接的方法当然是博览群书,树立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的观念,不断地夯实自己的知识基础;最便捷、最容易得到回复的知识充电方式当然是上网,通常只要输入关键词,一切就OK了;当然“世事洞明皆学同”,只要你细心留意,报刊、杂志、电视节日,与别人聊天讨论等等,都是获取知识的渠道。
  2 要善于将复杂的、晦涩难懂的知识用简单的、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解释清楚
  最好是让学生产生诸如“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今天听了您的分析,才真正豁然开朗了”此类感觉。最忌在为学生答疑解难时说出“反正就是这个答案,太简单了,不需要解释”,“这道题超纲了,现在跟你讲也听不懂”之类的推诿话语。我们都知道陈景润是中外闻名的大数学家,但他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却并不是很成功。因为有很多题目他做得又快又准俑,但就是无法向学生解释清楚解题思路和过程,属于那种“做得出却说不清”的教师。可以说正是从教的不成功使他后来干脆一门心思搞研究,反而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坏事变成了好事。当然这只是特例。恕我直言,我们大多数老师无论是天份也好,韧劲也罢,都难以达到那种境界,还是要以教书为职业的,因而还是应该力求培养“将复杂问题解释成简单道理”的能力,使之成为你的教学习惯,甚至是一种本能。我个人认为。这种能力的形成是区别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的标志之一。我本人在这方面也作了一些探索。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方法就是常将历史课本中的专业术语用于日常生活中,以加深学生对这类知识的理解。方法二:反过来也将日常生活中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运用于历史教学。如借用数学中的“充足条件”概念来分忻某一重要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借用英语中的“过去完成时,过去将来时”等概念来类比某一历史事件的。前因”以及“后果”;运用化学中的“催化剂”概念来解释促成某一历史事件迅速向高潮发展的因素,但这因素却并不是事件本身;特别是当我在运用物理学中的惯性原理解释中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剥削阶级虽已被消灭,但阶段矛盾却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现象时,同学们很快就解开了心里的疙瘩,不再是一头雾水了。
  
  浅谈初中英语趣味教学
  桂 旭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方法。
  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中学英语教学质量不佳,恐怕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学习需要兴趣。就某种意义上讲,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它,使之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正是趣味教学考虑的出发点。
  1 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
  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2 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识的记忆器,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但就多数而言,由于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英语学习,从而导至“两极分化”,教学质量不佳。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保满,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为了淡化传统教学给人们的印象。要“寓教于乐…‘动静结合”“学用结合”“师生配合”。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自由谈,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前的预热活动。
  3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充满情趣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既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如初学、巩固、复习,就不能用一样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付出心血,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追求。在教学中,这应该是教师大有作为的地方。
  教句子开始可进行听力比赛,看谁最先说出所听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进而进行单词组句比赛等等,都可提高学生兴趣,比老师一遍一遍地讲,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效果好得多。
  教课文,可根据不同体裁和内容在不同阶段上,可采用模拟对话,扮演角色,讲故事,述大意、改变人称,变对话为叙述,变叙述为对话,即兴口头作文,看图说话,组句成文等多种形式。这样就会把死教材活用,学生学得兴趣浓,用的机会多,效果必然好。
  4 课内外相结合英语教学应主要放在课内,向40分钟要质量。但要学好英语光靠每周几次英语课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还要大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但这种话动,不应是课内教学的继续,也不应是无组织的放任自流。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同学,进行适当地组织。比如,有目地的培养骨干,开展英语游戏、开演唱会、朗诵会,讲演比赛,识词默写比赛,作文比赛,听力比赛等等,既可各班进行,也可同年级、全校进行。其目的是活跃学生课外生活,巩固课内学的知识,创造英语的气氛,培养学生学英语兴趣,使课内外结合,相得益彰。
  几年来,本人致力于英语趣味教学,立足素质教育,讲究实效技能,勾划了趣味教学所涉及的一些方面,使学生对英语兴趣倍增,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觉性,扩大了知识面又提高了英语水平和素质。学生由“要我学英语”变为“我要学英语”,为今后学业的发展扎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它与地理教学的关系十分密切。新教材中图象的内容和比重都有较大的 增加。并在选编中还注意到图象的实用性、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以及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并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在图象的表达立式上也更加多样化。对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有着特殊的功效。  一、利用地图培养学生“抽象化”的形象思维  例如“东亚图”(地图册第一册18页)中的长江、黄河,它们既是一种形象的表现形式,又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不仅要传播文化知识,更应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千方百计改进以前单一的数学教学方式,创造各种条件利用各种方法去帮助和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情趣以及思维能力,使其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兴趣中学习,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基础,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教学情境;兴趣;思维;新课标  【Abstract】Un
期刊
【摘要】遵循学生中心原则、鼓励原则、导向原则、复合原则、适时适度原则,教师利用感激性、描述性、诊断性、暗示性的激励语言不失时机的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赞扬和鼓励,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关键词】激励性评价;原则;方法;主动学习  【Abstract】Follow the principle of stu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探究的动机和行为,而且有利于学生科学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之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由于实验条件、课堂时间、考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实验教学仍然是高中化学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实验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本文从新课程中化学实验的设置谈起,论述了实验教学的方法
期刊
【摘要】采取分层式批阅的方法。这样的尝试觉得很有成效,激发了学生写好作业的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各层次的作业情况明显好转,无故不交作业的情况不见了、字迹变得工整了、正确率也提高了。  【关键词】教学作业;分层批阅;尝试    所任教班级中平日里总有一些学生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不交作业,甚至于根本不知道是谁没交作业,还要耽误时间去调查。或者,即便是交了作业也写得乱七八糟,就算你磨破嘴皮子也起不了多
期刊
【摘要】美育是造就一代新人的重要手段,对培养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人的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特殊的功能。  【关键词】初中语文;注重;美育    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审美活动规律的科学。美育则是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引导教育对象的心理情感,培养符合人类崇高理想的审美意识,帮助人们获得健美的心灵和高尚的情趣。因此,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提出美育与德、智、体并列为四育。毫无疑问,美育是造就一
期刊
长期的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同学并不对数学有兴趣,认为数学枯燥、呆板、干巴巴,不像语文、音乐、美术等科那样形象,生动。如何使枯燥的数学变得形象、生动、活泼、有趣,我觉得重视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1 把情感教育融合于课堂之中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更要注重感情投入,教有感情,才能学有兴趣。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再喜欢上你的课,接着而来的是喜欢你教的学科。所以,
期刊
【摘要】什么是最大的课堂?是大课堂对学生的影响大t还是小课堂影响大在?这个问题值得考究,一个学生的一句话,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近日,我翻看早年写的旧本子,见到我的一篇记叙文。  【关键词】课堂;影响    听说沈海英同学在“七六五”医院治病,我去看他。师范学院离医院不远,我听完教授讲课。抽出点儿时间,很快来到了。  医院面貌新,军医和护士们都在热心地工作着。我来到病员登记处。“同志,有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面向全体应是教师针对不同学习方式,寻求复合、多变、主体的教学方武,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学生的真正需要。  【关键词】数学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教育要面向全体,促进学生生动、全面、和谐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我们已经喊了很长时间,但是当我们用新课程的理念来重新审视这一原则时,便可发现我们原先的认识是有错误的。传统观念中,我们认为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心、不厚此薄彼,用同样的
期刊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文素质教育。何谓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人格教育为核心,以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授为手段,以唤醒灵魂。激发人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目的,促使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而人格则是性格、气质;习惯、适应能力、志向等的集中表现。人格健全的人有正确的人生观,不以自我为中心,遇事善于客观分析,有解决矛盾或困难的能力和毅力。人格的形成虽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主要是后天的培养。显然。历史课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