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调查本市区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分布及性别因素。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在本院儿科住院的、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部分患儿采用明胶颗粒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中MP-IgM滴度。结果 3年共检测患儿3756例,阳性数1266例,阳性率为33.71%。MP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男、女患儿阳性率分别为30.67%和38.6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岁以内患儿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其他年龄段之间阳性率无明显差异。2008~2010年期间本市区MP发病率除个别月份偏高外,基本稳定。结论 MP是小儿时期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好发于一岁以上儿童,女童感染机会高于男童。2008~2010年期间,博州市区MP发病率基本稳定,但临床上应加强对MP感染的监控,特别是小婴儿,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小儿肺炎; 肺炎支原体; 调查研究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常年均可发病,成为临床儿科医师较为关注的问题。但MP感染率由于患儿的年龄、地区、发病季节等不同,各地区报道差异较大。为了解本市区小儿MP的感染及流行情况,笔者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在本院儿科住院的、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部分患儿进行MP-IgM抗体检测,并对所得资料作一系统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儿科住院,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患儿3756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640例,下呼吸道感染2116例,男2318例,女1438例,年龄0~14岁(新生儿除外)。
1.2 检测方法 抽取患儿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置56 ℃水箱浴30 min,用明胶颗粒被动凝集法按说明书进行操作。采用日本富士SERODIA-MYCOⅡ试剂。
1.3 结果判断 室温静置3 h,观察结果,出现凝集反应,<1∶40为阴性,≥1∶40为阳性(以诊断学相关判定界值为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博州市区2008年1月~2010年12月小儿血清MP抗体测定结果 见表1,从表1可见,三年间小儿血清MP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小儿血清MP抗体阳性率月份分布关系 三年中除个别月份阳性率偏高外,如2008年1月为43.94%、2009年4月为43.97%、2010年4月为50%及11月为48.21%,未出现有明显大流行。
2.3 小儿上、下呼吸道MP感染阳性病例的比较 见表2,从表2可知,上、下呼吸道MP总发病率无差异。但一年中的各个月份比较,两者有差异,每年中5~9月下呼吸道MP感染率高于上呼吸道,而其他月份则相反,说明季节对上、下呼吸道MP感染率有影响。
2.4 小儿血清MP抗体阳性病例季节分布 见表3,由表3可知,MP感染全年均可散发,以春季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冬季,夏季最低。
2.5 小儿血清MP抗体阳性病例年龄分布 见表4,由表4可知,各年龄组中,<1岁组MP感染阳性率最低为18.99%,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P<0.05),而其他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6 小儿血清MP抗体阳性病例性别关系 见表5,由表5可得出,女童感染MP的阳性率高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5,P<0.05)。
3 讨论
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冬季多发。据文献报道,其感染率为9.6%~66.7%[1]。本组资料为33.71%,高于吴茜等[2]2003~2007年在昆明地区的17.3%、万根平等[3]1995~2000年在广州市的20.6%、徐文华等[4]1995年在北京市的26.2%,但低于莫楚溪等[5]2005~2007年在东莞市的61.4%,可能与各地区选择对象、地理环境及气候变化不同、检测方法的不统一、MP感染率存在地区差异等有关。下呼吸道MP感染阳性率与上呼吸道MP感染阳性率无差异,这可能是本地区气候干燥,处在MP流行期,冬季中1岁以内的婴儿肺炎明显多于其他季节。女童感染机会高于男童,与孙丽芳等人[6]及吴茜等人[2]报道的一致,具体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MP感染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儿童,好发于学龄前、学龄期儿童[7]。本组资料显示,一岁以内婴儿感染感染低于其他年龄段,一岁后各年龄段之间差别不是很大,说明小于一岁的婴儿感染MP的几率远低于2~14岁儿童。这可能是因为婴儿的活动空间小,则被感染的机会也要小;也可能是由于婴幼儿免疫组织器官发育尚未完全,初次感染MP后体内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效价低,影响MP抗体的检出率,导致阳性率偏低;也可能与婴儿体内暂时存在母体的保护性抗体有关[6]。
博州市区2008~2010年期间,除个别月份MP感染率偏高外,如2008年1月为43.94%、2009年4月为43.97%、2010年4月为50%及11月为48.21%,未出现有明显冬春季节大流行。但据文献报道,MP感染约每隔3~7年可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8],所以临床上应加强对MP感染的监控,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参 考 文 献
[1] 陆权.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3(8):562.
[2] 吴茜,倪林仙,樊茂,等.2003至2007年昆明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研究.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0,17(1):32-33.
[3] 万根平,陈焕辉.1995-2000年广州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调查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00,18(3):317-318.
[4] 徐文华,张美和.北京市1995年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1):46.
[5] 莫楚溪,刘群,莫丙尧,等.东莞市2005年至2007年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4):1883-1884.
[6] 孙丽芳,杨方华,邓芳梅,等.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探讨.热带医学杂志,2008,8(8):826-827.
[7] 高春燕,庞随年,贾鲲鹏.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118例.实用临床儿科杂志,2005,20(4):320-321.
[8] 刘瑛,王岩梅.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临床分型研究.中华临床杂志,2002,2(9):14-16.
(收稿日期:2011-10-27)
(本文编辑:郎威)
【关键词】 小儿肺炎; 肺炎支原体; 调查研究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常年均可发病,成为临床儿科医师较为关注的问题。但MP感染率由于患儿的年龄、地区、发病季节等不同,各地区报道差异较大。为了解本市区小儿MP的感染及流行情况,笔者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在本院儿科住院的、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部分患儿进行MP-IgM抗体检测,并对所得资料作一系统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儿科住院,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患儿3756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640例,下呼吸道感染2116例,男2318例,女1438例,年龄0~14岁(新生儿除外)。
1.2 检测方法 抽取患儿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置56 ℃水箱浴30 min,用明胶颗粒被动凝集法按说明书进行操作。采用日本富士SERODIA-MYCOⅡ试剂。
1.3 结果判断 室温静置3 h,观察结果,出现凝集反应,<1∶40为阴性,≥1∶40为阳性(以诊断学相关判定界值为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博州市区2008年1月~2010年12月小儿血清MP抗体测定结果 见表1,从表1可见,三年间小儿血清MP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小儿血清MP抗体阳性率月份分布关系 三年中除个别月份阳性率偏高外,如2008年1月为43.94%、2009年4月为43.97%、2010年4月为50%及11月为48.21%,未出现有明显大流行。
2.3 小儿上、下呼吸道MP感染阳性病例的比较 见表2,从表2可知,上、下呼吸道MP总发病率无差异。但一年中的各个月份比较,两者有差异,每年中5~9月下呼吸道MP感染率高于上呼吸道,而其他月份则相反,说明季节对上、下呼吸道MP感染率有影响。
2.4 小儿血清MP抗体阳性病例季节分布 见表3,由表3可知,MP感染全年均可散发,以春季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冬季,夏季最低。
2.5 小儿血清MP抗体阳性病例年龄分布 见表4,由表4可知,各年龄组中,<1岁组MP感染阳性率最低为18.99%,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P<0.05),而其他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6 小儿血清MP抗体阳性病例性别关系 见表5,由表5可得出,女童感染MP的阳性率高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5,P<0.05)。
3 讨论
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冬季多发。据文献报道,其感染率为9.6%~66.7%[1]。本组资料为33.71%,高于吴茜等[2]2003~2007年在昆明地区的17.3%、万根平等[3]1995~2000年在广州市的20.6%、徐文华等[4]1995年在北京市的26.2%,但低于莫楚溪等[5]2005~2007年在东莞市的61.4%,可能与各地区选择对象、地理环境及气候变化不同、检测方法的不统一、MP感染率存在地区差异等有关。下呼吸道MP感染阳性率与上呼吸道MP感染阳性率无差异,这可能是本地区气候干燥,处在MP流行期,冬季中1岁以内的婴儿肺炎明显多于其他季节。女童感染机会高于男童,与孙丽芳等人[6]及吴茜等人[2]报道的一致,具体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MP感染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儿童,好发于学龄前、学龄期儿童[7]。本组资料显示,一岁以内婴儿感染感染低于其他年龄段,一岁后各年龄段之间差别不是很大,说明小于一岁的婴儿感染MP的几率远低于2~14岁儿童。这可能是因为婴儿的活动空间小,则被感染的机会也要小;也可能是由于婴幼儿免疫组织器官发育尚未完全,初次感染MP后体内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效价低,影响MP抗体的检出率,导致阳性率偏低;也可能与婴儿体内暂时存在母体的保护性抗体有关[6]。
博州市区2008~2010年期间,除个别月份MP感染率偏高外,如2008年1月为43.94%、2009年4月为43.97%、2010年4月为50%及11月为48.21%,未出现有明显冬春季节大流行。但据文献报道,MP感染约每隔3~7年可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8],所以临床上应加强对MP感染的监控,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参 考 文 献
[1] 陆权.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3(8):562.
[2] 吴茜,倪林仙,樊茂,等.2003至2007年昆明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研究.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0,17(1):32-33.
[3] 万根平,陈焕辉.1995-2000年广州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调查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00,18(3):317-318.
[4] 徐文华,张美和.北京市1995年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1):46.
[5] 莫楚溪,刘群,莫丙尧,等.东莞市2005年至2007年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4):1883-1884.
[6] 孙丽芳,杨方华,邓芳梅,等.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探讨.热带医学杂志,2008,8(8):826-827.
[7] 高春燕,庞随年,贾鲲鹏.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118例.实用临床儿科杂志,2005,20(4):320-321.
[8] 刘瑛,王岩梅.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临床分型研究.中华临床杂志,2002,2(9):14-16.
(收稿日期:2011-10-27)
(本文编辑: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