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激励机制分析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普通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是更好地适应体育特长发展和综合素质教育双重需 求,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 色甚至成为未来体育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但是,当前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过程中, 运动员磨洋工,总体成材率偏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研究探索如何建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长 效培养机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经济学的 视角切入,利用博弈论的相关模型分析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培养过程的困难和瓶颈,并在此基 础上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高水平运动队;培养机制;经济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11)03-0039-03
  
  Analysis on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the High level Sport Col lege Team in China
  CAO Yu
  (P.E.,Department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 0097, China)
  Abstract: The building of high level sports team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is the du al requirement of developing the sport special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educa tion and an important link in strengthening China’s sport development. And wit 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it will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an d even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he sport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in the future . However, in the current building of high level sport team in higher educati on institutes, the athletes dawdling along their training, and the overall suc cessful rate is relatively low. Therefore, it is significant to research the l ong term cultivation mechanism in these team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dop ted the method of documentation, logistic analysis from the economic perspectiv e to identify the difficulties and bottlenecks of the cultivation process with m odel analysis and proposed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on this basis.
  Key words: high level sport team; cultivation mechanism; economic thi nking
  
  1 我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起步于1986年,其设立的初衷在于,改变举国体制下, 运动员只注重训练成绩,忽略运动员综合素质培养的现状。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从学术水平和 运动水平两个方面同时切入,以培养具备高水平竞技能力的合格大学生运动员为己任;其首 要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大学生,而后是优秀的运动员,并实现二者的无缝对接,从而真正实现 “以人为本”运动员培养模式,扭转当前部分运动员一退役便失业的格局,为我国开辟一条 新的竞技体育发展之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已涵盖多数奥运项目,并且 部分项目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不乏胡凯、张培萌等这些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表现 不俗的优秀运动员,而且部分高水平运动队还树立了品牌,如清华大学跳水队,北京理工大 学男子足球队等在国内影响很大,这些都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重要成果。应该说,随着社 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运动员培育理念的成熟,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并 且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同。
  众所周知,现代竞技体育已经由单纯的生理机能比拼扩展至心理素质、运动智商、文化 素质甚至社会活动能力比拼,并且特别强调运动训练的科学化,单纯依靠传统运动训练已经 不能适应现代竞技体育的要求。而科学化训练的前提在于运动员首先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能够适应科学训练,掌握科学训练,甚至能够摸索和改进科学训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 想在世界体坛保有立足之地,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是重要前提,而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 建设可谓是必由之路。以美国为例,高校已经成为其运动员培养最为主要的途径,不论是菲 尔普斯还是肖恩都是纯正的高校运动员,甚至是风靡全球NBA,其篮球运动员也主要是来自 于NCAA即美国大学体育总会。
  
  2 高水平运动队培养的困难和瓶颈
  
  当前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面临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并且由于 其涉及当前社会比较敏感的升学问题,因此其存在的问题往往又会被舆论相对扩大,从而成 为社会讨论的热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慢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步伐,而是应该 正视问题,加以克服,加快推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从目前来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1)当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成绩虽然取得突破,但是总体成绩仍不够理想,运动员的 成材率偏低。从大学生竞赛来看,运动员在技战术能力、体能等诸多方面都不尽如人意,虽 然高水平运动队的队伍不断扩大,但是拔尖运动员仍然偏少,高校运动员在我国的竞技体育 事业发展中,仍处于边缘角色,奥运会、亚运会以及专项世界锦标赛上仍然无力承担重要角 色。如在2008年奥运会上,我国真正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也还无人问鼎金牌,而美国其大学生 运动员却早已成为夺金的主力。
  2)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磨洋工的现象比较普遍,有违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初衷。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主要初衷不在于解决运动员的升学问题,而在于培养高竞技水平的合格大 学生。很多优秀运动员通过以高水平运动员身份进入高校后往往放松对自身的要求,认为专 业的竞技水平已经不再重要,不注重训练,甚至找各种理由逃避训练,致使训练成绩大幅下 滑。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将高水平运动队作为进入大学的跳板,在考前突击训练,但在通过 特招进入大学以后,又开始磨洋工,而将学业作为自身的主要内容,运动成绩的提高也无从 谈起。
  3)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办队思路仍存在偏差,部分学校运动员挂名的现象仍然比较严 重。当前,虽然教育部对于高水平运动队的成绩没有硬性的考核,但是优异的运动成绩可以 为运动队甚至学校带来可观的收益。如学校可以获得教育部门的倾斜政策,运动队教练可以 获得晋升教授等很多机会。因此,许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往往千方百计地去挖掘退役甚至现 役的高水平运动员。这些运动员仅仅是将学籍挂靠在高等院校,训练、住宿等都不在学校, 也不参加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更不用说融入大学生活或者通过高校来真正提高自身的综合 素质,可以说仅仅是通过代表高校参加比赛来获得高校的毕业证。
  4)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混乱,缺乏提高运动队竞技水平的长效机制。高水 平运动队作为我国高水平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需要长久的坚持,而且运动员的培养, 运动梯队的建设以及教练员的成长都需要一个积累和沉淀的过程。但是,目前很多高校高水 平运动的建设还缺乏一个长效机制,一方面容易受主管领导的个性主观偏好影响,当主管领 导对某项运动比较看好时,可能该运动队的投入等都会受到明显的倾斜,运动成绩也容易提 高,但是当领导更换,不看好该项目时,该项目的发展可能便会陷入沉寂,缺乏长期规划和 稳定性;另一方面,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体系和训练方式仍有待改进, 很多高校要么 采用传统的专业队“三从一大”的训练方式,要么采用业余的训练方式,尚未真正摸索出针 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有效训练方式,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研究亟待进一步加强。
  
  3 经济学视角下高水平运动队培养机制分析
  
  以上,笔者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中我们也可以看 出一方面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作为培育新型运动员的战略性举措,需要不断推广并且长期坚持 下去;另一方面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建设的过程中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运动员成材率偏 低、磨洋工、虚名挂靠以及训练水平有待提高等现象还比较突出。以下,笔者试图从经济学 的视角出发,引入博弈论模型来分析高水平运动建设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 议。
  首先,我们假定该博弈中的局内人分别为:高校、运动员;假定双方都是理性的经济人 ,都处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做出相应的选择。同时,为了简化模型,我们将高校的运动训练 成本作为常态事项,不纳入以下的博弈模型,同时将磨洋工视为一种消极训练,近似地理解 为对运动成绩提高没有帮助。M表示学校提供的整体资源,学生可以通过不断挖掘和吸收这 些资源而提高自身的素质,k表示学生吸收教育资源的效率,吸收效率越高则表示运动员越 能够利用学校资源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M*k表示运动员不参加训练而在高校中获得的收益 。f表示训练的折扣,高水平运动队为了追求运动竞技成绩的提高,往往需要进行高强度和 大运动量的训练安排,而这些训练势必会使得運动员的体力和精力都被耗损,而且高水平运 动队还需要经常外出参加比赛,这些都会影响对学校教育资源的吸收效率。因此,运动员在 刻苦训练的条件下,其在高校中获得的总收益即为M(k-f)。而我们从另外视角看,运动员 的训练折扣,相当于是对高水平运动队的回报,折扣越大就表示训练越刻苦,同时也就意味 运动队的的收益也就越大,因此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将Mf直接理解为运动队的收益。而C表 示学校加强运动员训练监督和激励成本,在模型中其含义是运动队为了控制和减少运动员磨 洋工的行为,就要千方百计地对运动员加强监督,由于磨洋工是一种非常隐性的行为,如运 动员可以提出受伤、生病、状态不好等诸多理由。因此,为了加强监督,运动队可能需要付 出多方面的努力,一方面要加强日常管理,了解运动员的心态;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学生训 练热情,端正其训练态度,运动队可能不得不提供一些奖学金或者保送研究生等激励政策。 A表示学校对于磨洋工运动员的处罚,现在很多高校采取在招收运动员的时候便与其签订相 应的合作协议,并收取一定的保证金,对于入校后不参加训练或者消极怠工的运动员进行罚 没。我们同时将这部分钱视为学校加强考核的额外收益。基于上述这些假定,笔者将构建以 下博弈模型:
  高校加强考核、激励
  不加强考核、激励运动员刻苦训练M(k-f),Mf–CM(k-f),Mf磨洋工M(k-f)-A,Mf+A -CMk,0
  由此可以得出,学校和运动员的博弈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因为如果给定学校考核,则学 生的最优策略是刻苦训练,而给定学校不处罚,则他的最优策略是磨洋工;如果给定学生刻 苦训练,学校的最优策略是不考核,而给定学生磨洋工,则学校的最优策略是加强考核。
  在混合策略条件下,设学校考核的概率是α,学生磨洋工的概率是β。
  给定α,学生选择刻苦训练和磨洋工的期望收益分别是:
  πp(α,1)= [M(k-f)]α+ [M(k-f)](1-α)
  πp(α,0)= [M(k-f)-A]α+ Mk(1-α)
  令πp(α,1)= πp(α,0),解得α*= Mf /(Mf+A)
  同理可以得到,β*= C /(Mf+A)
  由此可得,上述博弈模型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α*=Mf/(Mf+A),β*=C/(Mf+A)。
  从对上述的博弈均衡结果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非常有借鉴意义的线索。对于β的取 值,A所表示学校的额外处罚的值越大,运动员磨洋工的可能性就越小,而与此同时Mf作为 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收益,其值越大,意味着学校加强监督管理和激励的可能性越大,因此 运动员的理性选择是刻苦训练而非磨洋工。但是,当学校加强检查的成本C越高时,则运动 员会意识到其加强检查的可能性就会越低,此时运动员磨洋工的可能性就会越大。对于α的 取值,运动队从运动员身上获得的潜在收益越大即Mf越大,学校加强检查的动力就会增强, 检查的可能性也会增大。但是,当给定学校的额外处罚A值越大时,学校会认为学生加强训 练的积极性会得到有效增强,因此容易放松检查,即检查的可能性α值下降。由此可见,高 水平运动队长效培养机制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加强惩戒和激励,提高运动员磨洋工的 成本;同时切实提高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成绩使得Mf值不断变大,使学生和运动队均从中受 益,并且要通过软性措施降低检查和激励成本,提高运动员加强训练的自觉性。
  
  4 关于完善我国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相关建议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队伍建设是更好地适应特长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双重需求,促进我国体 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传统的运动员培养往往在中学甚至小学的时候的便会因为专业训练 而耽误甚至完全放弃正规的文化教育,致使这些运动员缺乏足够的综合知识储备以应对退役 后的社会竞争压力,很难在体育专业领域以外取得突破,从而影响其个人的生活质量。这些 都明显地影响了体育运动的吸引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家长认为综合素质的培 养要远比专业的体育训练更有利于小孩的发展,因此很多业余体校甚至专业队都面临选苗的 巨大的压力,很多运动队甚至专门挑选西部贫困地区的苗子。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讲,传统 的运动员培养模式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很好地将运动技能培养 和综合素质培养结合起来,使得广大运动员可以在更全面的综合素质教育基础上实现更好地 体育特长发挥。以下,笔者将在结合上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瓶颈的 基础上,围绕博弈论分析模型的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加强激励,构建长效培养机制。各高校应该加强和完善对于高水平运动队的日常 评估和监管,结合运动项目自身制定相应的长远发展规划,避免运动队建设的起伏。同时加 大激励力度,推出层级制、持续性的激励政策,覆盖运动员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全环节, 利用提高奖学金、增加保送研究生名额等政策,提高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对于条件允许的 ,可以在学生入学时要求其提交相应的保证金,对于突击训练仅仅以高水平运动队作为跳板 的可以考虑进行罚没。
  2)关注运动员学业,着重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其特色在 于对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并通过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来实现运动竞技成绩更快突破。 因此,各高校应该在加强对运动员运动成绩重视程度的同时,结合运动项目训练计划制定切 实可行的教育方案,加强对于文化课成绩的考核,兼顾学习和训练,对于学习态度不端正的 也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同时,在训练过程注重对于学生价值观和理念上的引导,培养其良好 的人生观、世界观,从多角度锻炼运动员;通过综合素质的切实提高,增强其刻苦训练的自 觉性。
  3)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训练质量。当前很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参 差不齐;教练员队伍建设没有与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相互同步,这直接阻碍了高水平运动队运 动成绩的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也会明显地受到影响。因此,有条件的高校应该积极引进 优秀的教练员队伍,加强对于年轻教练员的培训,并且加强对外合作,引入多渠道的资金赞 助项目,积极研究先进的训练理念,引进新进的训练设备,通过增强训练的有效性让运动员 明显感觉到刻苦训练的收获,从而提高其积极性。
  4)继续扩大和推广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最突出的任务是提高 运动成绩,扩大影响力,实现整体的跨越式发展。主管部门应该扩大试办学校和项目的范围 ,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和资源、资金投入,选取一批成绩优秀、运行模式成熟规范、发展前景 良好的队伍作为示范队,影响和带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整体办队水平。同时,在严厉打击 运动员虚挂的前提下,加强竞争,对运动成绩提出一定的考核目标,对于达不到办队条件和 运动成绩的队伍要采取限制招生等措施进行机动淘汰。
  
  参考文献:
  [1]池健.论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的结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 2).
  [2]王志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J].体育学刊,2008(7).
  [3]虞重干,张军献.“体教结合”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J].体育科学,2006(6) .
  [4]王文平.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方略[J].体育与科学,2010(3).
  [5]姚磊,谭明义.我国部分高校高水平教练员队伍现状的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 沈 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8,27(1):85-87.
  [6]张冬.上海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调查[J].体育文化导刊,2010(6).
  [7]张春合,彭庆文.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体育学 刊,2009(2).
  [8]高明发、赵颖.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设置的现状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 学报,2009(15).
  [9]上官戎,易小坚,孙洪涛.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分制实施现状及对策[J].体 育学刊,2006(5).
  [10]杨丹.辽宁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 8,27(6):78-80.
  [11]高明发,赵颖.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设置的现状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 学报,2009(15).
  [12]黄春紅.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0(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以笔者开展的蒙台梭利课程教学片段作为研究点,从注重师幼双向互动、注重与幼儿游戏相结合,注重混龄班教学模式的构建等方面探索蒙台梭利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
到了不惑之年.思想已近平和,情感也开始沉积。近日闻省勘察设计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征文启示,心中便如木棍搅水.思绪活跃起来.情感也被搅得旋转起来.一种热情驱使我提笔.记述二
目的:从肺细胞凋亡角度揭示运动训练对肺组织损伤与重建的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C组、M组、HI组、HR组、HS组,不同训练12周后,检测细胞凋亡、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
目的:通过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进行专项素质、技术训练间歇时间的监控,来反映训练强度,把握合理的训练负荷。方法:8名武术套路专业运动员分别以60 s、90 s和120 s组间歇完成三组专
4年前,一位在外打工的青年辞掉月薪3000元的“美差”回乡,踏上充满艰辛和风险的创业之路,4年后的今天,他又信心百倍地擂响了开发 Four years ago, a young man working outs
摘 要: 对复杂的体育意志问题继续研究下去,发现有许多体育意志问题可以进一步被阐明, 存在着丰富的内容或蕴涵。这些复杂的意志活动现象,它们千姿百态客观地存在于体育运动 中,强烈地影响着我们的体育行为方式。表现在:理性可以教导意志去意志;体育意志可以 转移和训练;奔放的体育意志;体育意志存在有底线与上线等7个方面问题。期待以此 微薄的认识,为大众体育活动、运动训练和比赛服务。  关键词:体育;意志;
摘 要: 体育仲裁应当作为普通仲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从属关系。当然 ,体育仲裁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比如一定的强制性、时间上的紧迫性和仲裁机构的单一性等 等,但这些特点并不能否定体育仲裁作为普通仲裁手段的存在。体育仲裁解决的仍然是普通 民事主体之间的纠纷,相对的强制性也并没有违背意思自治的原义等,基于此,我们仍应当 在统一的仲裁法框架内构建我国的体育仲裁体系。  关键词:体育仲裁;模式;从属 
教体艺6号文件下发以来,阳光体育运动在初始阶段的实践探索中,取得了积极成效。基于全国千余名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的调查,认为阳光体育运动初始阶段的实践进程,总体上是6号文
陈心寿今年69岁,是一名地质队的普通老兵,但在闽北地质大队许多职工中,都敬称他为“陈老总”。目前,他被返聘在地质岗位上,以一名共产党员和老地质员的高度责任感,继续在为地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和体育元素的界定入手,归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植入体育元素的特点,解析应具备的条件,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