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聋校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da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在聋校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就读聋校的学生,都是由于受到听力的损失,无法在正常学校接受教育的聋生,这些聋生在听力方面存在一定障碍,自身对声音的听觉明显低于常人,甚至有些聋生根本一点声音都听不到,并且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也存在困难。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人类基本都是依靠声音来传递各种信息,但是聋生由于听力的缺陷,加之没有语言的基础辅助,必定会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很大的不便。有些聋生因自身缺陷而导致猜忌心理较重,会把很多负面的信息逐步放大,长此以往,聋生受到外界的影响,极易产生各种自卑或者胆怯的心理,对其心理健康十分不利,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二、在聋校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一)营造良好的心理教学氛围
  良好的心理教学氛围,对于聋生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国外的心理学家罗杰斯就曾经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成功与教学氛围有直接的关系,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是优质教学的体现。聋生由于自身对语言的听力障碍,对教师在课上的一些语言不能够完全理解,所以教学过程中不能采用常规的方式。大部分語文课程都是文学赏析类的文章,包含了各种教育信息,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尤其是一些描写历史英雄人物和事迹的文章,很多英雄人物不畏危险和困难,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和祖国,体现出勇于奋斗和献身的精神,这些都值得聋生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让聋生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感受到更多正能量的信息。
  (二)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对教学效率有直接的影响,面对聋生,很多都缺乏关爱和尊重,所以更要创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日常学习,还要积极关注聋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家庭概况,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够给予最大的理解和帮助,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和关系。语文是与心理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门学科,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聋生由于听力的不足,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肢体语言辅助教学。
  (三)以教材为基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育教学不断完善和更新的今天,素质教育不仅要在普通的学校中推行,在聋校也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课堂效率的高低不再以学生成绩来衡量,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能够达到能力和情感的目标,养成一个良好的人格和修养才是关键,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和影响,以聋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导向,让聋生通过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养成良好的素质,提高自身对外界的表达和交际能力。
  (四)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形式
  多年来我国的教育教学不断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聋校的教学也并不例外,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聋校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各项潜能的开发,甚至有些学校认为聋生由于听力的缺陷,能学好基础的知识实属不易,在其他方面根本不进行拓展和开发。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是很好,会使很多聋生对语文的学习逐渐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会产生厌烦的心理,甚至抵触这门学科。所以,学校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改变教育观念和思想的同时,重视对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聋生清晰地了解到自己与常人的不同之处,不要自我放弃和气馁,要敢于挑战生活和学习,在日常的学习中多给予聋生鼓励和肯定,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想和看法积极表达出来,增强抗挫能力。
  (五)以心理特征个性特点进行心理辅导
  每个聋生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展现出不同性格和特点,可以根据聋生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有些聋生的性格比较孤僻和自卑,在学习方面基础也相对较差,可以适当调整对这些聋生的要求,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语文知识问题让这些学生回答,并且适当给予鼓励和表扬,帮助学生重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这样聋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会逐渐升高。针对学习基础较好但是却自满的聋生而言,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向这些学生提出难度较大的问题,让他们体会到一定的受挫感,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时了解到自身的不足,纠正骄傲和自满的态度,才能进一步实现健康的心理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论述的是在聋校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方式,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门基础学科,面对这些特殊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更要注重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聋生能够找到对待事物的正确心理,实现良好的心理建设,通过对聋生教学的不断努力和付出,希望未来,在提高聋校小学语文教学的同时,能够给更多聋生指引人生正确方向。
其他文献
“雏鹰争章”活动是1993年启动的“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少工委从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把对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具体内化为若干枚“雏鹰奖章”,鼓励少年儿童从日常生活及学习的具体环节入手,通过定章、争章、考章、颁章、护章,不断为自己确立新的目标,发现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证明自己的成功。  “雏鹰争章”活动是浙江省少先队组织一直坚持的品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在课堂教学中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指教师在初中三年的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使用课本中section A,3a以及section B,2b中所呈现的阅读材料来培养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本课题的研究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发展的需要,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  (一)研究的目标  在中华人民
期刊
学习风格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很多教师都已经加强了对学习风格因素的关注,而对学习风格的分析需要借助心理学知识和教育学知识进行推进。  目前,很多教师都已经尝试使用跨学科研究的方式作为学生学习风格差异化研究的辅助。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而学习风格的形成原因既有学生心理层面的因素,也有学生成长过程中各种外部环境影响的因素。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学生在学习
期刊
一、角色扮演——感受教师的爱  “德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在学校,教师无时无刻不在教育着学生,爱着学生,有严爱,有慈爱,但是,学生真的感受到教师的爱了吗?  看看自己的学生,有着很多典型的“00后”的表现: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自私霸道……父母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们,可他们觉得还不够;教师为他们付出了全身心的爱,他们觉得是应该的;身边的朋友也爱着他們,他们却视而不见……一直很佩服桂贤娣老师,她的
期刊
一、陶行知儿童创造教育思想的内涵  (一)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  陶行知认为,人人是创造之人。人类在漫长的繁衍发展中,人们的创造力也通过祖祖辈辈相传下来,这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幼儿从生下来的一刻就表现出了优秀的创造潜能,一旦遇到有利的环境,其创造潜能就会得到激发和发展。如,从幼儿懵懂认知周围事物到学会人际交往,再到观察自然的绚丽,感知复杂的社会,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幼儿的创造。幼儿的创造是一
期刊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意思就是说心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成为诗,是作者感情激动的产物。  古人作诗无不是心有所想、情感爆发、无处宣泄;或感时恨别、忧国思家,或怀才不遇、慷慨激扬。故借诗歌发发牢骚、抒抒气闷、发泄胸中的情感。无论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诗经》、“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的《离骚》;還是“慷慨任气、建安风骨”的“三曹七子”;
期刊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上新庄镇部分村落因征地家庭收入暴增,家长在学生身上非正能量的“教育投资钱”也更多了,同时“没有围墙的大课堂——网络”对缺乏自控力的学生影响倍害少益,学生因使用智能手机危及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教育好网瘾学生,是摆在学校、家庭、社会面前的现实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本文就身边八年级学生沈某的真实故事,与大家共同探讨网瘾学生的瘾因分析,共商德育对策。  一、案例陈述  因教育均衡发展县
期刊
互联网的发展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的国民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发表自己的诉求,同时一些消极言论以及社会热点问题也容易导致网民出现情绪化倾向。当前,无论是企业职工还是高校学生,二者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心理压力问题逐步显现,这就要求企业、高校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要重视职工、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心理疏导,积极关注职工与学生的情绪变化,给予职工与学生表现的机会,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我价值。  本文
期刊
明确信息异化的概念,从生态学视角诠释信息异化现象,阐述控制信息异化的生态学思路,同时提出控制信息异化的生态学策略。 Clarify the concept of alienation of informatio
一、青少年价值观中的主要矛盾  (一)个人价值与集体利益的矛盾  当前青少年受主体认知与个性彰显的社会因素影响,对于自我能力与个性的表达、展现非常执着,同时由于社会结构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改变,年轻一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也变成了个人利益优先。在这种大环境之下,青少年形成了强烈的以个人价值思想,以自身价值的实现为首要因素,将自身利益摆在最靠前的位置。  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是集体主义,
期刊